书城科普诡异的谜团
2105500000034

第34章 “艺术作品”和创造史上的奥秘(1)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是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中,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力”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千万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断创造、进取,千万年前,它们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千万年后,它们成为人类解密的焦点。

《洛神赋》中的神女究竟是谁

曹植(192—232年)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他天赋异禀,博闻强识,十岁左右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和幕僚的赞赏。东晋谢灵运曾称赞曹植的才华道:“天下才有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可见曹植的聪明才华是得到天下人公认的。曹操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是“最可定大事”者,也曾几次欲立他为太子。但这位“深负众望”的天之骄子偏偏不是个热心政治和战争的人,他酷爱饮酒、作文。历史上的曹植在政治上没有显现出太大作为,但在文学上的造诣,却使他名传千古。

位列“三曹”之一的曹植,素以文采见长,他的诗歌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洛神赋》中那个在水上飘逸窈窕的女子着实令人神往,古今文人骚客不知有多少人曾猜测过这位“神人”的真实身份,那么到底《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会是谁呢?好事者猜测得最多的无外乎曹丕的妃子——甄后。

人们会作如此猜测的主要原因便是《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虽这首赋一般被认为是曹植为被封的鄄城所作,但因“甄”通“鄄”,所以难免有人会认为该赋实际上是《感甄赋》,从而便引出了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甄氏出身名门,父亲甄逸做过上蔡令。据说她的母亲张氏在怀孕时曾梦见一个仙人,手持玉如意,立于其侧。临产时也曾看到了仙人入房,以玉衣盖体,不久便生下了甄氏。相士看了她的相后说:“此女之贵,乃不可言。”她也是个极富才情的女子,自幼聪慧过人,少时便有美名。等到及笄之后便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后来曹丕跟随曹操攻占了冀州城。入城后,曹丕不顾曹操的禁令,急不可待地闯进了袁家。此时袁家男的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就是一班女孺,其中便有当时已经闻名于世的美人——甄氏。闻名不如见面,当看到甄氏那闭月羞花之姿,倾城倾国之貌后,曹丕彻底被迷倒了。他向曹操提出要求,说要娶甄氏为妻,曹操同意了,曹丕如愿以偿抱得娇妻回家。可没想到,这位再次身为人妇的才女没有爱上曹丕,却与他的弟弟曹植萌生了感情。甄氏嫁到曹家后,曹操、曹丕父子仍在为大魏江山四处征战,而年幼又富有才情的曹植却能和才女甄氏诗词唱对,日久生情。佳人和才子自古就令人们欣赏,但无奈“嫂嫂”的身份却早成定局,这段美好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唯有含恨终生。那么难道真是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动了爱慕之心写下了这首赋来表达这段相爱却又不能够爱的情感的吗?认同和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唐彦谦曾经说:“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陈王即曹植,唐彦谦明显认为《洛神赋》就是曹植为所爱之人甄氏写的。但宋人刘克庄却认为,这是好事之人“造甄后之事以实之”。平民百姓可能希望这段爱情故事真实而美好,但深受封建礼仪束缚的文人们坚决否认这一点。

清代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共同列举了众多原因来证明《洛神赋》的神女不可能是甄氏。理由大致有如下几点: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是不可能的。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斗争,关系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第二,在甄氏死后,曹丕曾向曹植展示过甄后的玉镂金带枕,并把此枕赐给了曹植,如果说在甄氏和曹植之间真有感情,疑心很重的曹丕不可能不知道,难倒他真有超出常人的胸襟,竟将妻子的遗物赠予“情敌”?这是极不合情理的,那么他们两人之间的所谓“爱情”就纯属无稽之谈了。第三,《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曹植应该是为了封地鄄城所作,他在写这篇赋的前一年,便任鄄城王,而仅仅是两字相通的关系,就无端被戴上了通“嫂”的罪名。还有人指出这首赋的确是曹植托洛神之心来明己意,但要明的并不是对甄后的爱意,而是对君王的思念之意。

与此相对立的是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有的作者干脆认为洛神就是甄后。《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甄后》篇中,甄后大骂曹操、曹丕,说“丕不过贼父子庸子耳”,连父带子一块骂。后面还有一段评语是这样的:“陈思时一见,《感甄赋》不虚作矣。”

综观千百年来的争论,对立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充分而直接的证据来说明是感甄或不是感甄,大多是推论。如果说是感甄之作,用什么确凿的材料来推翻否定者所提出的种种疑问呢?如果不是为感甄而作,那曹植又为什么写这篇《感甄赋》(《洛神赋》)呢?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其兄长迫害,甚至最后抑郁而终的曹植,会产生《感甄赋》(《洛神赋》)中所表现的真挚情感吗?似乎也不可能,这一切仍旧是未解的谜。也许历史上只有两人能解答这个疑问,一是曹植,另一个便是“洛神”。

关于荷马和《荷马史诗》的疑惑

《荷马史诗》是《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这两部史诗的合称。相传这两部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中记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的故事,这两部宏大的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全景展现,也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绝唱,它以整个古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体现出古希腊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体现了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关。这些自由主义思想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甚至可以说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树立了典范。由于《荷马史诗》的伟大意义以及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后人也将它称为“希腊的圣经”,而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的希腊史也被人称做“荷马时代”。

这部恢弘的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著名的盲人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最后经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几个世纪的口头传说,直到公元前6世纪这些传说才得以写成文字,作为史料保存下来,它不仅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也反映出光辉而灿烂的迈锡尼文明。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因为它的重要价值,从它成书以来,一直受到整个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毕竟这是一部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叙事史诗,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的痕迹可能被抹掉,人们对这部史诗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逐渐产生了怀疑。

疑惑一:荷马其人是否真的存在?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据史学家推断,他应该是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但历史上是否真有荷马其人?《荷马史诗》是否真是他所写?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

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十分肯定荷马就是这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伟大诗人。但也是在18世纪,人们开始产生了怀疑。

18世纪初,法国的僧正多比雍与维柯则率先发难。他们认为,此前人们一直笃信不疑的伟大的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古希腊说唱艺人的总代表,而不是一个人。他们的理由是:《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两部史诗前后相隔数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作。这一新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荷马问题”骤起。

1795年,德国学者沃尔夫沿着这一思路对史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而断言,史诗的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歌由歌手们演唱过,后经多次整理加工,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后来,沃尔夫的同胞拉赫曼更为明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从而形成了《荷马史诗》的“短歌说”。

与之相对立的是以德国学者尼奇为代表的“统一说”。此说实质上是对有关荷马的传统看法的复活。他认为,荷马确有其人,他生活的年代应当不晚于公元前9世纪。他认为荷马对古代民间诗歌素材进行重新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

荷马的生平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关于荷马的时代异说颇多。古代曾有一篇《荷马传》流传下来,但那是纪元前后的人根据传说杜撰的,根本不能当做可靠的史料来认定荷马其人是确实存在的。但从别的文献中我们幸运地发现了一些关于荷马的资料。这些资料能不能证明荷马这个人的确存在过呢?

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公元前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但是根据希腊地方志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所以荷马这个名字早在公元前8—前7世纪已经为人所共知。古希腊历史学家泰奥彭波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686年,这个年份似乎晚了一点。另一个古代传说认为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即公元前12世纪中叶,这个说法似乎又太早了一点。从这些资料来看,古代可能有过这样一位诗人,而他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9—前8世纪。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内容,推测他可能是生在公元前9—前8世纪。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不一致;从古至今大概有十几处地方都被说成是他的出生地。有人说他是雅典一带的人,有人说是希腊北部人,有人说他出生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的地方……多数古代记载者称他是希俄斯岛人,或生在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这两处都在爱琴海东边。因此人们通常采用了这种“东方说”,认为他生活在爱琴海东部。

关于荷马这个名字,西方学者们也有过不少考证。有人说是“人质”的意思,就是说荷马大概本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史诗名是为了表示它实际上是许多散篇传说组合而成,而并不是表示是“荷马”这人创作的。但这些都只是猜测,真实的含义我们现在也无法考证。

关于荷马的职业,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个盲人乐师。他们根据古代传说认为这一论断是相对可行的。因为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他在从业生涯中有机会广泛地接触到民间诗歌,从而能将它们收集起来整理成册,这不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认为荷马是古代希腊在公众场合表演吟诵诗歌的人,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吟唱诗人”。理由是古希腊人恰好在荷马时代之前不会使用文字。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教古希腊人学习字母之前,古希腊人根本无法书写记载。在荷马以前,故事传说只是凭借口头传播,之所以采取歌谣形式,是为了使“吟唱诗人”容易记诵,较有才能的吟唱者也可以即兴发挥,并且,每次表演的细节都不完全一样。每个吟唱者都将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修改,一首诗经过日积月累,就会不断发展。而荷马也正是通过吟唱接触到这些经过不断修改的史诗,并不断把它们记载下来的。《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这两部史诗最终写成时,肯定是历经润色增补的最后定稿。不管是何种猜测,可以肯定的是,荷马就是一个民间艺人,他有充足的条件去接触这些诗歌,为了表演的方便,他也有充分的理由把它们记录下来。

疑惑二:《荷马史诗》的作者究竟是谁?

不管荷马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但《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这两部不朽的史诗,却是真实存在的,至今仍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那么这两部史诗究竟是经何人之手创作完成的呢?

18世纪之前,人们一直深信这两部伟大的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创作的。但自18世纪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对荷马其人真伪的讨论,这更加深了人们对《荷马史诗》创作者的猜测,综合起来讲不外乎就是这样一个争议:《荷马史诗》是一人单独完成,还是一个团体或多人合力所作?

从荷马史诗的创作风格可以看出,有些段落带有明显的短诗的味道,而且诗中若干事件发生的时代似乎比其他部分更早,这充分证明了荷马史诗是历时很长的一部作品,它很可能是由很多“作者”共同创作完成的。那么历时数百年的诗歌是由不同人不断记录充实进这本书的吗?显然不是,因为文字的使用限制了这一点,从史料上来看,荷马时代的古希腊人根本不懂得文字,也就根本不可能用文字进行记载。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才教会古希腊人学习字母,在这之前所有的诗歌都应该是口头流传的。而就在古希腊人从腓尼基人处学会字母,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一个天赋极高的吟唱诗人出现了,他将大量口传诗歌汇集在一起,并把它们通过文字加工整理成两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史诗,这便是后来的《荷马史诗》,很可能这个汇编者就是“荷马”。

但是随之又有疑问产生了:因为除了《伊利昂记》中某些用语似乎比《奥德修记》的时代早之外,这两部史诗的语调与主题的差异也很大。比如,《伊利昂记》描写的主要是发生在几日内的事,并且对战阵军功极为强调;而《奥德修记》所述的事迹则长达十年之久,同时专写幻想和神仙魔鬼。因为《奥德修记》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战争残酷的一面,所以19世纪英国小说家巴特勒指出:《奥德修记》作者应该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两部史诗不仅不是一个人创作的,就连汇编也不是同一个人完成的。

无论如何,这两部史诗写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在之后的吟唱诗人们很可能又在已写下的史诗上作了新的补充和润色。虽然在留存至今的这两部史诗的手抄本中,没有早于公元前3世纪的,但是两部史诗呈现出相仿的风格,足以表明某一个时期确实有一个统摄的力量,促成了这两部史诗。但这统摄力量源于何处?是个人还是某个团体?为什么找不到任何记载?也许这些疑问还将长期困扰着文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