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21019700000016

第16章 远宗其道——《泰伯》讲读(上)

上一篇《述而》,主旋律是述与作、传与承。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致力于传续先王之道。本篇,就将孔子“远宗其道”的内容讲得更加具体、明晰。

孔子崇尚礼让。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让的传统由来久矣,大让可以大到“让天下”。尧和许由就让来让去,且理由充分。他们之间会谈些什么?

实现远宗其道,需要许多美德,如“恭、慎、勇、直”。但某些美德暗示着某些相应的恶习,所以在推荐一种美德的时候,应该权衡如何避免其相应恶习的产生,用最恰当的方法纠偏。这最恰当的方法是什么?

本篇的主旋律是“远宗其道”,讲述着孔子对于尧、舜、禹等三代明王无以复加的赞美,却用了大量篇幅来表述曾子所言,这是为何?

在我们读来,这其中有着很紧密的逻辑,也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讲到先生,必然要谈起后学;说起老师,必然要谈学生;讲到过去,必然要说现在;讲到本,必然要触及末;讲到理念,必然要明示方法;指清方向,必然要告知通达路径。在很久以前,有许多先贤圣哲,点亮了盏盏明灯。在孔子之后,接着的是火种的传续,此乃薪火相传,至今也是如此。过去、现在、未来是一条线,先生和后学是一条线,从未绝断。

纵然是远宗其道,亦不离其本始。礼是本,孝是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理应自重自爱。一名君子还有些更深的智慧与美德,比如无知就是一种美德。一名君子还会面临许多考量,比如当以天下相托之时,能不能经得起考量?能不能担起重托?可不可以被信任?一名君子贵在自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心底有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关于生命、关于灵魂、关于爱与美的渴望,诗、礼、乐将这种渴望表达出来,最终直指天地之心。如此这般,才有力量行进于高山远路之中,穿越那川长水阔。

最终,无我,是为了有他,有百姓;无私,是为了利他,利百姓。这样的“无”才有意义。对于一名王者来讲,权力是为天下人谋利的责任,不是谋获个人私利、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孔子远宗其道,原来所尊崇的就是此道。他看到了“三以天下让”的至德,看到他们举贤任能的盛举,还看到了他们在日常琐事上的所作所为。这些明王重视什么?轻视什么?心中装有什么?又对于什么丝毫不在意?这两两相对的关系,为孔子点燃一盏明灯,在他心中有着一幅清晰的天下安泰的盛景。为此,他全力以赴。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远宗其道的价值亦在于此。

问题索引——

孔子崇尚礼让,最大的让可以大到“让天下”,你有听说过吗?

关于天下,尧和许由让来让去,且理由充分。他们会谈些什么?

“恭、慎、勇、直”看似美德,但美德亦暗示着某些相应的恶习,如何避免之?

孔子认为有种至德要道,可以实现天下归顺,百姓和睦、上下无怨。如此神奇,这种至德要道是什么?

尊崇明王之道讲求本始。以何为本?以何为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临终之际,曾子会向孟敬子讲哪些掏心窝子的话?

君子、士人的气质如何涵养生成?

有人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表明孔子奉行愚民政策。果真如此吗?

一个人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吗?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对于学习,为何要诚惶诚恐、患得患失?

孔子远宗其道,所尊奉的是哪些道?尧、舜、禹做了哪些事情,使得孔子念念不忘,予以无以复加的仰望与渴求?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读本章,知“大让”可以大到“让天下”,且“让天下”的传统由来久矣,自尧开始就有明晰的记载。《庄子·逍遥游》云: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无论是功还是名,大之又大者,莫过于有天下。多少人为了争天下而兵刃相接,甚至兄弟见血,父子反目。倘若可以有天下,谁人能让?谁人又能辞之?此处,尧和许由就让来让去,且理由充分。尧很是自谦,他将自己的功说成是燃烧不熄而又火苗微弱的“爝火”。这微弱的火苗怎么能和日月之光相比呢?他将自己的劳比喻为人工的浇水灌地,这人工的浇水灌地又怎么能和天降时雨相较呢?所以,他认为若是许由君临天下,天下将大治,如日月之光常明,如时雨之降常润。自己只是个摆设,空居其位,自己也认识到不足,请允许自己将天下交出来,交给许由。

面对尧诚心让出的天下,许由并不心动,讲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许由曰: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在许由心中,尧治理天下,已经使得天下大治。我许由出山来取代尧,是为了“名”吗?“名”是“实”所衍生出来的次要的东西。我要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偃鼠到河边饮水,不过喝饱。劝君打消念头,天下对我来说实在是没有用啊!庖人(厨师),尸祝(祭祀主持人),贵在各安其所,各受其用。即便是厨师不下厨做饭,尸祝也不会越俎代庖啊!

世人尚争,大者争天下,小者争功名利禄。这一切争还争不来,可是,古之贤达为何不争,而要让?许由的这番话讲得再清楚不过了,再重复一番,就是: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予无所用天下为!

纵有广厦千万间,所需安放的不过是七尺之躯;纵有山珍海味千万种,所求的也不过是一腹之满。“名”与“实”之间有多远?需要和想要之间有多远?实在是需要一颗明心、一双慧眼,取其实,不取其华,静其所遇,安其所居。

本章,让天下的主角为泰伯。泰伯,又作“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子:泰伯、仲雍与季历。季历的儿子即为姬昌。传说太王见姬昌幼有圣德,欲打破惯例,不将“位”传于长子泰伯,而传与三子季历,为的是便于将“位”传于姬昌。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不使父亲为难,便同二弟仲雍出走至吴。于是季历即位,后传之姬昌,是为周文王。

所谓“三以天下让”,就是屡次相让,最后不得不以“逃离”来实现让,这让不是礼节上的推让,是诚心诚意的让。将权力交于最应该拥有它的人手中,以最高的德实现于此,就是让。如老子所言: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孔子称这样的做法是“至德”,就是最高的德。再来反观儒家思想体系的主体、根基,有着弱德之美,尽忠尚让,实在是一脉相承。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劳:劳烦,劳扰。

慎:谨慎,诚恳。

葸:胆怯,畏惧。

绞:尖刻刺人。

遗:遗忘,遗弃。

偷:感情冷漠。

上章言让,让实在是礼的根基,是礼的源起。孔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若是能做到以礼让来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若是做不到,又如何来谈礼呢?本章讲到很多美德,如“恭、慎、勇、直”,但主旋律却是礼。

某些美德暗示着某些相应的恶习,所以在推荐一种美德的时候,应该权衡如何避免其相应恶习的产生,并用最恰当的方法纠偏。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礼”,他说:“礼,所以制中也。”

礼是为了实现中,《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恪守中正之道是礼的主旋律。“恭、慎、勇、直”看似美德,但若是有所偏倚,不符合礼的要求,就会走向另一端。恭而无礼让人感到劳烦,慎而无礼看起来是胆怯、畏惧,勇而无礼多生祸乱,直而无礼则急切偏激、尖酸刻薄,实在是让人感到拧巴。孔子曰“给夺慈仁”,谄媚容易混淆仁慈。贵在动心起念处是否符合礼,能否做到齐庄中正,进退有度。按照礼的要求,恪守中正之道,方可恰到好处。

接着再向深处追问,礼如此重要,如何做到有礼?最佳方法是什么?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核心就是上行下效。当官的亲爱亲人,宜家宜室,宜兄宜弟,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百姓看到此,自然会兴于仁。为政者不遗弃故交旧友,老百姓就不会人情淡薄。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启:抬一抬,动一动。

上章言有礼在,才能使德做到本末相顺,终始相应,及时纠偏,行于中道之上。本章讲关于“始”的话题,关于“本”的言论。礼,就是理。孝是万理之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

曾参以孝而名闻天下,据说《孝经》就是由他所著。开篇就是一场情景剧。孔子居,曾子侍。孔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所谓“至德要道”,就是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美德。什么力量可以实现此种至高无上的品德呢?可以使天下归顺,百姓和睦、上下无怨?这非常了不起。曾子马上从他座位上起立。在古代,学生对老师特别尊重,老师提出来问题,学生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我还不够聪明,不知道老师是指什么?”孔子接着讲: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此种至高无上的品德和最重要的道德就是孝,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所有教化产生的根源。说到教化,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讲求人文化成,讲求“传、帮、带”,许多美德、品行、做法一代代传下来,在影响力的感召下,在榜样、标杆的示范下,化成每个人的行动。关于孝,贵在有始有终,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本章是曾子大病初愈,死里逃生后的无限感慨。他对弟子们讲:“抬抬我的脚、动动我的手!《诗》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往后,我知免夫!”这里的知免,是免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免于刑戮。这一解释总有些勉强。所谓“免夫”,当是免于一切,包括刑戮,又不仅仅指刑戮。既然身体是本,所有伤害身体者,都应该免夫!还是要强调自爱自重。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孟武伯之子。

鄙:粗野,鄙陋。

倍:同“背”,不合理,错误。

笾豆:古代用于祭祀的两种礼器,笾为竹器,豆为木器。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言善哉!临终之言多是肺腑之言,掏心窝子的话。曾子临终前,孟敬子前来探问,曾子没有讲治国兴邦的大道理,只是讲了关于自重自爱的基本之事。如: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讲求威仪,说话要着调靠谱,以此来远离暴慢,远离粗野,远离过失,进而取信于人。礼如此重要,却不需要关心具体的礼仪细节,因为有专门的官员负责。

既然是肺腑之言,掏心窝子的话,当是要好好品思。对于一名君子来讲,做好自己,做到位这些基本之事,恰恰就是治国兴邦的大道理。

读到此处,再来品思上章曾子所言“吾知免夫”,有害于身体、威仪的一切都应免夫,远之、避之,做到自重自爱。本章的主旋律就是自重自爱,《论语》的编者实在是用心良苦,上下相承,实在是一以贯之。问题在文中,答案亦在文中。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上章言自重自爱是本,是根基,本章要讲一些更深的智慧与美德。有能力而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而向知识贫乏的人请教,有却像没有一样,充实却像空虚一样,别人侵犯而不去计较。对于这些美德,老子曰: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已经明白四达,为何要做到无知?无知是一个人的资本,是一个人能够继续前行的资本,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无知,还是一个人能够宽广,汇集百川,容纳众人的磁场。若是这一切的指向是博学,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就是心量广大。能容下一切善法、恶法,善人、恶人,其标志就是“犯而不校”,就是“以德报怨”,就是“以直报怨”。总之,不是“以怨报怨”。

曾子说从前我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古注皆以为指颜回。颜回少孔子三十岁,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颜回早于孔子而卒,曾子则长寿。本章之语乃曾子回忆之口吻,以称赞颜回之德行。今从之。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托六尺之孤:托付幼小的国君。

寄百里之命:寄托一个国家的命脉,即摄理国政。寄,寄托,托付。百里,代指小诸侯国。命,国之命脉。

临大节而不可夺:节,泛指事项。大节,能考验节操的重大时刻、重大事件,以此代指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夺,放弃,丧失。

本章言对于一名真正君子的考量。一曰可以托付幼主,这托付幼主不仅仅是这小童的身家性命,更指这背后的江山。这是一份怎样的信任,可以对得住这般的信任吗?实在是一份考量。事实上,这份精神激励着无数君子为之践行,如刘备白帝托孤。二曰可以寄托一个国家的命脉,即摄理国政。这里讲得就更加明确了,就是将国家交付于你,但是“代管”,不是“拥有”,很多人一“代管”,就动了想“拥有”的心思,就全乱了套。三曰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这三者的本质一以贯之,就是以天下相托之时的考量。能不能经得起考量?能不能担得起重托?可不可以被信任?理应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