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21019700000010

第10章 对号入座——《公冶长》讲读(上)

对号入座,即孔子对照“仁”的标准,对古今人物之贤否得失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孔子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再一次得到彰表。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警醒什么,一目了然。

比如,孔子心中真正的“刚”、完整的“刚”必然是“无欲之刚”。若是存有过多的私欲,患得患失,内乱外扰,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美德。一种真正的美德,必然要防范它的反端。但有时候,“不思进取”会来假冒“无欲则刚”。那些无所作为、“闲居为不善”之人,喜欢将“刚健进取”者独有的属性充作自己的品行,冠冕堂皇地将此作为自己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最佳借口,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心安理得。

比如,当有人在享有权力,或者自认为具有较高美德的时候,掌控他人的欲望就将不断地膨胀。这不仅包括在权力上的支配、在精神上的影响,还包括对天性自由的干涉。伪善与恶本质无别,却带着美丽的面纱。有时,人会以善的名义,做恶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有人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美德,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这般对号入座的目的又是什么?本篇在接近尾声处点题:心怀天下,期盼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天下大同。此情此境,源于“修己”,“修己”方可“安人”。但是,人真的能够很好地修养自己吗?修己不仅包括对美善的主动追求,还包括对自我偏差的认知,对“过”的自省自讼。事实上,在孔子看来,认知自己的“过”难。在认知的基础上,自责、自纠更难,因为难,所以可贵。唯有“见其过而内自讼”,方可纠偏,归于正,才能真正地对号入座。

对那个理应对着的“号”,应该有所属的“座”,真的能好之吗?真正的好之,是心有所属,心甘情愿。而真正的心甘情愿,不仅仅是指为追求美和善而要付出的辛劳,更要有着对因公众价值偏差所带来的负向结果的担当。这样,再来读本篇的首章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还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这就是孔子的价值彰表了,就是孔子之“好学”了。“好学”,即“好学道”,即“实现仁”。这种道义的担当是出于自觉自愿,不是对他人的要求,更不是强求。如此看来,对号入座,真正能够对得上“号”、入得了“座”的,少之又少。因为少,所以更要追求,向之靠近……

问题索引——

公冶长身处牢狱之中,多半人以此为辱。但是,孔子却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什么?

子贡问孔子,自己(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你啊,器也。”都知孔子说“君子不器”。难道在孔子的心中,子贡的品德还不足以被称为君子吗?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读到此,有人认为原来孔子也是人,也有隐退消极的一面。真的如此吗?

孔子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刚”者。孔子心中的“刚”者该何为?

“恕道”在表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要不要“加诸人”呢?

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是说子贡从来没有听孔子谈过关于“性与天道”的话题吗?

有种更高的智慧,孔子称之为“愚”。那么,“愚”为何物?

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自家没有,他不直接说没有,却向邻居讨来给人。如此美德,孔子并不赞赏,为何?

孔子认为哪怕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也有像自己这样忠信诚实的人,但是要找一个如自己一样好学的人,就难了。这话是自信,是自负,还是其他?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孔子弟子。

妻:动词,以女嫁人,与之为妻。

缧绁:牢狱。缧,黑色大索。绁,牵系、捆绑。古代牢狱中用黑色大索绑系罪人。

子:古代兼指儿女,这里指女儿。

一般来说,身陷牢狱,人大多以此为辱。但是,在孔子看来,若是“非其罪”,是被冤枉者,就没有什么可耻。反过来,若是在无道的社会中,因为伸张正义而遭到诋毁、陷害,就是“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非但是“非其罪”,孔子在内心对比反而是予以赞同和欣赏的。在危险与困难面前,选择坚守,是孔子欣赏的品格,也是孔子奉行的品格。所以,孔子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与公冶长,亦算是最高“褒奖”。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

不废:不被废弃。

刑戮:因犯法而受刑罚或被处死。

兄之子:侄女。

本章是孔子对弟子南容的称赞,这也符合孔子自身处世的原则。面对邦有道或无道的局面,应当如何出入进退,这是孔子经常谈论的话题。《论语》中孔子屡有言之,如《卫灵公》第七章:“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又如本篇第二十一章:“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有一定的区别,他对史鱼仅称“直哉”,而称赞蘧伯玉为“君子”。孔子对宁武子、南容能够审时度势表示赞许,表明他十分注重权变。孔子主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能够依时而动,审时度势,来决定自己出仕与否,所以孟子称赞他为“圣之时者”。在国家清平之时南容的才能不被埋没,混乱之际南容能够明哲保身,实属不易。孔子对他十分欣赏,故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本章与上章对读,实有微妙之处。如何面对进退?显然,孔子对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的态度是欣赏的,否则就不会将侄女嫁给南容。但面对无辜者,如身处牢狱的公冶长,孔子更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尽量在无道之时免于刑戮,但若是不得已,或是必要的时候,需要“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孔子赞赏并奉行这样的价值准则。但孔子清楚,这种道义的担当是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不是对他人的要求,更不是强求。自己能够担得起,并且心甘情愿去担当,所以孔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春秋末鲁国人,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

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孔子对宓子贱如此赞叹:宓子贱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谁说鲁国没有君子呢?宓子贱怎会有如此美德?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有这样的记载:

孔子的侄子孔篾与弟子宓子贱同朝为官。孔子经过孔篾处,过问侄子的工作生活情况:“自从你做官以来,有何得失啊?”

孔篾回答得倒是爽快:“一无所得。所失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公务繁忙,事情一件接一件,自己的理想没有机会得到实践,所以自己的‘学’得不到昌明;二是俸禄少、工资低,连稀饭都不能分给亲戚,骨肉之情日益疏远;三是公务多,有时又来得急,迎来送往、吊死问疾这些事就顾不上了,朋友之情渐渐缺失。自己的‘所失者三’,就是指这三个方面。”

孔子听了很不高兴。他又到宓子贱那里去,问了与孔篾同样的问题。

宓子贱回答说:“自从做官以来,没失去什么,而在三个方面有所得:以前跟从老师学习而形成的信念,现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实践,因此信念更加明晰;所得到的俸禄,分给亲戚,因此骨肉之亲更加亲密;虽然公务缠身,但仍会去吊唁死者、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之情更加深厚。”

同朝为官,同时出仕,一个一无所获全是失,一个全是收获无所失,这是为何?

看来,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情况,心态不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一者全是失:工作太忙,理想无法实现;工资太少,顾不上亲人;事情太多,顾不上朋友。于是,工作无趣,亲情疏远,友情缺失。另一者全是得:通过具体的工作验证信念,实现理想;将工资用来敬养亲人,帮助兄弟;工作虽忙,仍然兼顾人情。于是,工作有劲头,家庭有亲情,朋友有温暖。

理想、工作、生活本就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理想是人生的支柱,有了理想就可以更好地工作,工作则是实现理想的最佳路径。工作是为了生活美满,亲情、友情永驻;生活美满则能更好地验证和巩固信念;实现理想,使人更有劲头地学习、工作。重要的是,要以正确的态度,统筹兼顾的行动,使三者之间互促互益,齐头并进。切莫割裂开来,顾此失彼,更怕本末倒置。得失就在一念之间。

道不远人,有一颗仁心在前,很多事情就可以统筹兼顾。理想信念与实践,俸禄与被及亲戚,公务与朋友往来等,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如此,自然就“学益明”“骨肉益亲”“朋友笃”,多“得”而无所“亡”。

宓子贱做到了。所以,孔子感叹道:“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

将《论语》与《孔子家语》合观参验,事情的本末缘由自是清晰明达。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礼器。朱熹《论语集注》曰:“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

上章,孔子予以宓子贱至高的夸赞。子贡也要凑上前,问一问老师,您看我怎么样?孔子的话一出口,估计子贡的心将猛然下沉。孔子回答:“你啊,器也。”人们都知子曰“君子不器”。难道在孔子心中,子贡的品德还不足以被称为君子吗?那么,看孔子的回答,孔子认为子贡是“瑚琏”,即礼器中之贵重而华美者。以此来喻子贡,其实是称赞子贡的才能,认为他堪当大任。

由此,再来读“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器”的本质在于讲求“道器合一”,“道”以“器”为托身,“器”要追随“道”,做人要以做事为依托,做事首要遵循做人应有的美德。此乃“君子不器”,因为“不器”,方成“大器”。子贡便是这样的“大器”。

读此章,夫子对子贡“欲扬先抑”的曲妙尽在其中。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雍:冉雍,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

佞:巧言。即能言善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用伶牙俐齿来应对别人,挑起事端,招人厌恶。御,抵挡、应对。给,足、不绝。口给,言词不穷。

有人认为冉雍具有“仁”的美德,但口才一般,“不佞”。看来在当时,很多人以“佞”为美德。想想亦无可厚非,即便是在今日,巧言、高才、能言善辩也为很多人所追崇。有时,美与恶仅半步之遥,一般人容易误会。孔子一语中的,要这“巧言、高才、能言善辩”干什么呢?以伶牙俐齿来对付别人,挑起事端,遭人厌恶。余秋雨曾讲到自己遇到过太多的中国文化人,把极端当作深刻,把嫉妒当作正义,把诽谤当作评论,把挑唆当作舆论。这样的文化人的确是够“佞”,又哪里会有半点“仁”呢?难怪夫子要讲“我不知道冉雍能不能称得上‘仁’,但要‘佞’做什么呢”?看来,孔子是厌恶“佞者”的,这“佞”实在是要不得。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开:复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一岁。

吾斯之未能信:我对这个还没有信心。

说:通“悦”。

孔子曾对司马牛讲道:“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正是因为深晓“为之难”,所以说话要谨慎,使得看上去好像是迟钝、木讷。有着对于“为之难”的真切认知,知道自己不知道,进而才有好学,更加躬身践行。所以,当孔子叫漆雕开出仕,听到漆雕开讲到自己还没有自信,而不是夸夸其谈,孔子就很是喜悦。“悦”与“乐”之不同,在于“悦”是自内心洋溢喜悦。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以竹木编成的水上行驶工具,大曰筏,小曰桴。

无所取材:木材,意指找不到做船的木材。

孔子说“道不行,我就乘个木筏子浮于海上”。有人认为孔子浮海,是要渡海去东夷,实无证据。事实上,这其中多有一种飘然而去之感。如果道不行,就乘个小小的木筏子,浮于海上,飘然而去。如张惠言所说“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孔子乘桴浮于海,张惠言要飘然于云端,事实上,海天一色,两者是相同的。总之,孔子说“我要走了,仲由和我一起去”。

于是子路当真了,老师说了要让自己随从,这是莫大的认同,“闻之喜”。看到子路当真了,孔子怎么说呢?他说:“仲由,你也就在勇的方面超过我,去哪里找这做木筏的材料呢?”

读到此,有人认为“啊!原来孔子也是人,也有隐退消极的一面”,且为发现了孔子的“这一面”而颇为自喜。在世人心中,孔子当属担当大道者,不亦重乎,不亦远乎,无所畏惧。事实也是如此。所以,当孔子开个玩笑,放松一下的时候,大家反倒紧张了,当真了,子路更是如此。所以,孔子所言“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木材,做不了木筏子,咱们如何“乘桴浮于海”?你还真以为我要飘然而去吗?仲由啊,你果然是只在“勇”的方面超过我,其余方面你还是不理解老师啊!

佛家讲,哪里有除了人间之外的另外一个西天?何处又有除了人间之外的另外一个天堂?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又不是我们的同类,我不同人在一起,要和谁在一起?

所以,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当然透露了对于实现心中的那个“道”的执着。但实际上,这与孔子是否萌生退隐之心并不相干。反而是夫子于进于退,与海天为一体的旷达,令人心生涟漪。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赋:兵赋,泛指军旅之事。

求:冉求,字子有,通俗冉有。孔子弟子。

邑:古人聚居之所,分公邑和采邑两种。公邑直辖于诸侯,采邑为卿大夫的封地。

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

宰:古代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均称宰。

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弟子。

上章言孔子哪里会真的飘然而去,这章就接着讲,孔子自然还是要在人间,讨论关于人的话题。

孔子认为仲由在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去管理军政;冉求在一个千户的大邑、一个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当总管;公西华,穿上礼服,立于朝堂之上,可以接待宾客。如此治世良才,孔子却不以“仁”来嘉许,这是为何?还是需要回到“仁”的本质上来。

“人者,仁也。”“仁”本来是人的自然属性,天然存在,但不代表已经被发现,被践行。“仁”有着全然的至高标准,实现“仁”,需要有对自我的觉知,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切体察,需要持续的学习与修养。以上弟子当然优秀,但孔子还是不轻易以“仁”来嘉许,因为他们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这么看来,似乎孔子有点“苛刻”。“仁”的标准如此之高,若是人人都不可企及,怎会有实现它的意愿与动力?《孔子家语·致思》中有个小故事,可与本章对读。

孔子在去楚国的路上,遇到一位渔夫,要向夫子献赠鱼儿。

无功而有禄,孔子不受。渔夫说:“您看,天这么热,集市又那么远,恐怕到不了集市鱼就要坏掉,没法卖了。与其扔掉,还不如献给您这样的君子。”听了渔夫的一番话,孔子再拜接受,安排弟子清扫庭院,将要享祭。门人不解:“人家都要扔掉了,您还要用以祭祀,这是为何呢?”孔子说:“我听说,因为怜惜食物会变质腐烂而想把它送给别人的人,这是仁人的同类。哪里有受仁人的馈赠而不祭祀的道理?”

渔夫心疼鱼要变质,故要献给孔子,并非特意赠鱼。孔子高度评价渔夫:仁人。看来,在孔子心中,一个人是否“仁”,与地位、才干无关,与心志有关。不是有了崇高的地位和非凡的才干才有爱人的能力,一个人心中只要有着一份情义,就可以“仁”来嘉许了。“仁人”也并不一定要将珍爱之物赠与人,那样岂不是要忍痛割爱?同理,受人珍爱之物,岂不是夺人所爱?如果能因心疼快坏掉不能再用的东西就把它赠予人,而不轻易丢弃,或者是举手之劳给人帮个忙,那么都能称得上是“仁人”了。子曰:“道不远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

看来,“仁”虽然是至高的要求,但又人人能知能行,极远,又极近。或者只有一米阳光的距离,我们都在受其沐泽。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女:通“汝”。

孰愈:谁更胜一筹。愈,胜。

望:比,比较。

在孔子心中,“仁”有着全然的至高标准,十全十美,如颜回那般。孔子心中有着清晰的答案,却还是要考验下子贡的自知能力。子贡是孔门言语科的代表,孔子称其为“瑚琏”,即华美贵重之器。颜回是孔门仁人的代表,几近完美的化身。当孔子问及子贡与颜回谁更胜一筹时,师徒心照不宣。子贡的回答精准而又极妙: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呢?颜回是闻一知十,而我只是闻一知二而已。听到这个回答,孔子当是开心,自谦地认为子贡说得对,子贡和自己都不如颜回。事实上,子贡闻一以知二,由自知而知人,告诸往而知来者,确实是君子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