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2101100000039

第39章 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最巅峰——宋太宗赵炅(5)

另两路也取得辉煌战果,看起来非常吓人。但耶律休哥不吃你们这一套,他非常清楚宋太宗的战略设计,冷静地制定了对策:集中全辽兵力全力保卫幽州,其他州县任你攻取。西路、中路不必理会,只是不停的用轻骑兵袭扰东路军粮道,待东路军不堪其扰而撤退后,另两路自然不成气候。

休哥,可真是宋太宗的尅星呐!

东路军人数庞大,补给本来就困难,遭到轻骑袭扰无法保障,曹彬只好率军退回雄州就粮。宋太宗得报大吃一惊:“岂有大敌当前,反而退兵就粮的道理!”传令曹彬立即进军。

曹彬非常诚恳地向宋太宗解释了前线的实际困难,没粮道怎么进军?宋军重步兵方阵虽然正面作战强于辽军,但休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专袭粮道,体现了极高的战略纵深防御技巧,后勤压力巨大的宋军大兵团不能在此情况下轻易推进。休哥曾成功使用这个战术击败过宋军,曹彬深有体会。

但宋太宗不管这些,他只管自己设计的方案必须实施。

曹彬对宋太宗说:“休哥又像上次一样,不和我们正面接战,而是反复用轻骑兵袭扰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再这样下去,我们又会像上次一样输掉。是的,这次会输掉你的底裤。”

宋太宗却说:“不,曹彬,你是大宋第一良将,也就是我们的黄金战士。去吧,用事实让休哥明白一个道理,同一个招式对你不能两次有效。”

宋太宗又提前任命了幽州知府,表明了必胜决心。而曹彬这路是预定主力,手下猛将云集,但现在他们眼见另两路战果辉煌,自己这路却相对较小,攻下几座城还放弃了,每天疲于应付休哥的游击队,早就憋不住了,纷纷在参谋会议上阐述自己的作战思想,大致都是要一鼓作气,直捣敌后。本来曹彬正是以约束部将闻名,但那是约束部将不要杀戮,现在大家是要去立功,你就约束不住了。无奈,曹彬只好率军带50天干粮,往北推进。休哥呵呵冷笑:“黄金战士,来享受一下我天贵星耶律休哥的星辰傀儡线吧!”

一路上宋军惨遭骚扰,苦不堪言,艰难推进至涿州时后路已被辽军切断,这时偏偏有许多想投宋的百姓来投,后勤补给压力更大。更可怕的是宋军得到情报,辽圣宗(耶律隆绪)和承天皇太后銮驾已经开至涿州,这意味着辽帝国最精锐的斡鲁朵军已集结于眼前。又逢天降大雨,宋军参谋会议上吵声一片,这次主流意见是赶紧撤退。曹彬又约束不住,只好同意保护百姓先撤,10万大军冒雨撤退(逃窜)。休哥一直率军跟蹑,但不急于追杀,一直追至歧沟关(今河北涿州松林店镇岐沟村),在大雨中保持阵型撤退了数日的宋军在渡拒马河时终于出现了少许混乱,有些部队不按曹彬指挥抢着渡河。这点细小的扰动怎能逃过战神休哥的眼睛,辽军就在此刻发起了总攻!失去阵型的宋军遭到背后猛冲,被赶入河中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曹彬、米信等主将单骑突围脱走,军器物资堆弃如山。宋太宗精心设计的雍熙北伐再以失败告终。

高梁河战役宋军虽然溃散,但其实损失不大,而雍熙北伐是经过精心准备后的一次大会战,宋军损失远超高梁河,除李继隆一部全军而退,其余各部包括西路和中路军在撤退时都惨遭辽军追杀。

战后追究责任,宋太宗被整得灰头土脸。赵普带头上书指责宋太宗战略设计错误,指挥失当。宋太宗虽然承认自己有责任,但坚持称自己设计的战略没错,是曹彬执行得不好。

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送死你去,背黑锅我来。现在人家曹彬去送过死了,你却不背这个黑锅?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千夫所指。那一刻,宋太宗终于明白: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人家在唐朝当太宗,你却在宋朝。

更痛苦的是宋太宗擅自命令曹彬进退,直接导致惨败。皇帝还会擅自?是的,若在前代,皇帝不存在“擅自”这个概念,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到宋朝,这样做就违背了朝廷的运行程序。

隋唐以来朝廷下发文件就有一套规范程序,有多个审批和监督环节,远非皇帝个人可以一手包办。而宋太宗制定战略、中途向前线发令,都只通过枢密院(军队),而没有让中书门下(政府)的宰执们参与。对此,宰相很生气,你说后果严不严重?宋太宗只好下罪己诏,并对枢密院长官们保证:“以后你们监督我,我再也不敢了。”200年后,宋孝宗也干了类似的事,绕开政府,勾结主将直接出兵,也遭到严重谴责,差点下课。历史推进至宋朝,皇帝仍然处于权力结构的最顶端,整个权力结构却已改变,基础越来越牢,但顶端的个体已不能代替整体。

宋太宗在军事领域的诸多理论贡献是现代化军队的重要渊源,但他亲自指挥的战绩又实在有点拿不出手。真正更令宋太宗尴尬的是,两次亲自被休哥踢翻在地后,他不敢再去面对这位尅星,委托李继隆负责对辽作战。而李继隆却多次大败休哥,每次斩首皆以万计,甚至在徐河之战砍断休哥一条手臂,让休哥再不言兵。

用的是同一支军队,对面也是同一个休哥。人家去次次踢爆他的屁股,你去次次都踢断腿,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你组建的这支公共军队,包括你的作战思想都很好很强大,但更说明你本人的临场指挥又实在是烂得没底,这样都能输。所以有人评价你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败千里之外”,别嫌刻薄,总比耶律休哥给你取的契丹名字“光义·科学阵型·驴车飞人·输”厚道多了。

六、规范成熟的国家体系

如果再说打仗的事,宋太宗可能就要罢演了,我们还是说点让他长脸的事,比如他开启的这个现代国家体系,以及由此而迈入新阶段的人类文明形态。既然论武功比唐太宗差了十万八千里,那论文治你要是赢得少了恐怕都不够。

中华帝国的组织目标导向很早便被明确:建设一个平行化、公民化的单一制中央集权帝国——所有臣民从主权上直属于一个皇帝——而没有中间领主阶层。但这个目标尚未得到彻底实现,门阀贵族仍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不仅仅是组织结构设计的问题,而是社会基础所决定。秦隋冒进,二世而亡,而今至宋,似乎条件更加成熟。宋太宗非常幸运的站在了这个历史节点上,似乎取得了比李斯、高颎更伟大的成就。

宋太宗的军制改革,非常成功,而在行政和官制方面,应该说取得了更大成就。

1、规范的中央官制

隋唐官制的一大特色便是分权制衡,但三省分列的行政效率实在有点低,中唐以来便三省合一,以中书省门下为最高中央政府,中书省门下的会议室叫政事堂,亦称都堂。皇帝会专门授予某些人“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头衔作为到政事堂议事的资格,后来又增加了“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作为次一级的参会资格,有参加最高常务委员会的资格,是事实上的宰相。而这种头衔往往由皇帝临时差遣,并且惯例不与三省长官甚至六部尚书同授,以压制权臣。这样做倒是避免了董卓、王莽似的权臣,但也容易使中央政权的实际行政能力严重虚化。

宋朝进一步规范这种制度,将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作为正式的宰相职务。其中,同平章事是中书省门下的长官,一般二至三人,并为宰相,互相有一定制约。参知政事可视为同平章事的助理,地位较低但也有参会资格。后来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多数情况下不设枢密使、副枢密使,而设知枢密院事及其副官同知枢密院事或签署枢密院事)也拥有了参会资格,与参知政事并称为执政。宰相和执政合称宰执,在政事堂共同议事,这个常务委员会便构成宋廷的最高决策机构。

按最初的设计思想,几位宰相没有名义上的区别,是平等制衡的。但事实上,人类有着根深蒂固的排名情结,写本《三国演义》,都要排个一吕(布)二赵(云)三典韦,四关(羽)五马(超)六张飞的次序。梁山好汉个个愿为兄弟两肋插刀,但前提是兄弟们座次要厘清。网络时代大家更是长年为四大天王谁更英俊、乔峰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谁更刚猛之类的排名贡献了无数流量,就连本书也难以免俗的要把历届太宗拉出来排个名次。所以,您认为世界上真的有完全平等的官吗?为此,宋初以后周的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继为宰相,但分别加昭文馆学士、监修国史、集贤院学士衔明确次序,并成惯例。后来宋朝以门下侍郎兼尚书左仆射,中书侍郎兼尚书右仆射,都加同平章事,即为明确的首相和次相。

宋朝的宰相制度比唐朝更加规范,并将文官政府和公有军权融为一体,又把握好了重臣间的相互牵制和权限分配的度量,堪称公共管理学史上的杰作。

而在部门划分上,宋朝更强调扁平化管理。隋唐官制实为尚书省下辖六部,六部各辖四司。中唐以后六部被虚化,宋朝则干脆取消,以中书省门下直辖24司,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宋太宗又设审官院、审刑院、司农寺等业务部门补充完善,并沿用了五代的三司使这个设置。三司即户部使司(管人口户籍)、盐铁使司(管国家专卖)、度支使司(管财政收支)三个财经部门。朝廷设三司使直辖三司,掌控国家财政经济命脉。三司使不是宰执,不能到政事堂议事,但掌管财经,实权很大,称为计相,相当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宰相的权力。稍显遗憾的是当时其他国家还没有空军,不然哪需要什么殿前司、枢密院,三司使提一下油价就把全世界打得哭爹喊娘。

可能有人会觉得三省合一后门下省的监督功能便失去了,这不必担心,宋朝又强化了御史台的职能,设计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台谏体系。

秦汉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辖下的御史台主管人才察举,但后来吏部、审官院接掌了这项职能,御史台更专注于监察。唐设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台官,主管纠察弹劾官吏,但监察必须建立在证据基础上,是一种职务监察;另设谏议大夫、正言等谏官,主管风闻奏事,就是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公开提出来,不一定需要确切证据,是一种舆论监督。以往台官监察官员,但没掌握舆论。谏官可以提意见,却又不能直接任免官职。宋朝将台谏合一,职务监督和舆论监督合为一体,比门下省监督作用更强。可能很多人并不明白,世上最大的专制既不是人事专制,也不是经济专制,更不是军事专制,而是舆论专制。一个没有舆论监督的权力主体,它可以在人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随心所欲的干尽坏事,反正没人提,别人也不知道。而只要有完善的舆论监督,就算你能在其他权力领域完全独裁,当你动用专制权力时,总会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忌讳吧?

所以有些人老说中国缺乏法治传统,且先不论中国的法治传统其实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只说在中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思想中,本来就没有把难免有漏洞的法律条文奉若圭皋,而深刻理解到了舆论才是对当权者最好的监督。汉文帝、唐太宗这样的圣君总是伴随着张释之、魏徵这样敢于直谏的诤臣,但他们也只是以随机概率出现的英雄,不成体系。宋朝设计完善的台谏系统,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忠言直谏络绎不绝,满朝文武敢讲真话,形成了政治清明的长效机制。

2、可靠的地方官制

中国在通信还很落后的时代就建立起人口上亿的超大规模中央集权帝国,在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制问题上似乎很难寻到完美的度量。宋太宗很有创意地将隋唐官制中名实分离的思想运用到地方官制上。隋唐官制将一些崇高的职衔虚设,比如挂着兵部尚书衔的人并不实掌兵部,而去“权知门下省事”。权意为暂时,知意为管理。这样使重要岗位上的人名实分离,降低专权的概率。宋太宗也将所有的州府长官虚设,而派出临时的知府、知州管理实务,极大的降低了地方官专权的概率。比如大家熟悉的包青天,很多电视剧说他是开封府尹,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只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短暂出任过权知(暂时代者)开封府事。

最敏感的还是一级地方区划(省份):划得太细,无法有效管理;划得太大,又容易形成独立势力。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州刺史、唐朝的节度使都已从两方面验证过这个规律了,那宋太宗该怎么办?

唐太宗以后一般不再设行省,以“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到后期设置“军”统领数个州郡,军的长官就是采访使和节度使。宋太宗废除节度领支郡,节度使仅作荣誉头衔,而设立“路”兼领数个州郡,全国共分20个左右的路。这似乎和汉朝的州、唐朝的道并无二致,但宋太宗在路的长官设置上有很大的突破。

贾谊曾提出中央要控制诸侯国,国王只能任其世袭,但中央要掌握任免诸侯国丞相、太尉等要职的权力,也就是上级搭建下级领导班子的思想。遗憾的是由于诸多限制,长期以来这个思想未能得到很好执行,中央总是派出一个掌控全权的地方官,由他自己搭建自己的领导班子,直到宋太宗为止。

宋太宗在每路设四个司:

(1)都转运使司:负责财税和人事监察,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

(2)经略安抚使司:负责军事,平时主要管地方厢军,战时也会由驻扎此地的禁军将领兼任。《水浒传》中的“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应该便是指兼任当地经略使的西军(禁军主力)名将种谔、种师道叔侄。至于鲁智深的提辖,全称提辖兵甲,是州一级的对应职务。其实这个官不小,大概相当于师长,不可能亲自去打死一个屠夫。当然,明朝小说家没有义务对前代官制理解得那么精确,有时随意安个头衔,您也别太较真。

(3)提点刑狱司:负责司法,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员会。被誉为“法医学之父”的宋慈便在宋理宗朝历任广东、江西等路的提点刑狱公事。

(4)提举常平司:负责仓储,为朝廷掌管设在各地的战略储备。

这四司分掌各路军政要务,长官均为朝廷直接派出,互不统辖。有时为了便于协调联系紧密的一大片地区,宋廷会派出制置使或宣抚使统领数路,制置使的权力很大,但仍然很难出现地方官擅权。这一方面是因为上级搭配下级领导班子的方法比较成熟,更重要的是社会进步,地方官更难在地方上建立私有势力,在此有必要举一个四川宣抚副使吴曦谋求独立失败的例子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