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2101100000012

第12章 魏晋南北朝,一笔风花雪月的烂账(1)

一、茶几上摆满了杯具

有人说,把秦二世和汉文帝放在一起比,不厚道。其实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们确实没什么可比性,无非都摊上个二世主之名。但岂止是汉文帝,后面还有唐太宗呢——作者是说连唐太宗都要被其他太宗比得来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连滚带爬跌回棺材,羞辱一下你胡亥小朋友又算多大回事儿呢?

所谓魏晋南北朝,有人说这个时代是真名士自风流,既有祖逖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的豪迈长歌,又有王羲之的龙飞凤舞和陶渊明的淡泊明志;还有曹刘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烫一壶杜康,听一曲广陵散,然后和竹林七贤一起去……去干什么?这根本就是一帮烂人,文人无行的鼻祖,他们所谓的释放人性,其实就是西方的纵欲主义,烂到极端。秦二世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杯具”,而这个时代哪里才只产生一个“杯具”?简直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不是偷懒,实是古语有云,说是读史到凄凉处,不忍卒读。现在就是这种状态,每次一提到魏晋南北朝这段茶几的历史,就不忍卒读了。

要不您自己去看《三国演义》吧?可以看新《三国》,唐诗宋词点缀的台词很优美。

可是《三国演义》也只讲到三国,也就是所谓的魏,后面的两晋南北朝怎么办呢?难道要推荐您去看《晋朝那些事儿》《南北朝那些事儿》的白话中国历史山寨系列?

二、头破血流得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

中国历史上哪个时代故事最多,人气最旺?毫无疑问,答案是——三国。

当然,这个阶段人气之高完全是因为有一部伟大的小说《三国演义》,那些令人热血澎拜甚至泪流满面的英雄故事让大多数民众忽略了这其实是一个悲惨时代。乱世出英雄,战争年代更具可读性,但如果就此忽略它悲惨的一面,则好比看了《还珠格格》便以为清宫是一个充满真情的浪漫温馨家园。除了《三国演义》中的浪漫豪情,我们还是应该带着一点悲天悯人的现实情怀来看待这段血腥乱世。

但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没有任何一位获得标准的太宗文皇帝庙谥,我们只能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二世主作为本章主角(都有三位了还能叫主角吗?)。

1、重要的改革——魏文帝曹丕

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是曹魏第一位皇帝,但众所周知,甚至众所误会的是——大家都认为曹操是开国皇帝。事实上曹操只打下了曹家的势力基础,本人并未当过皇帝,曹丕继承曹操的魏王爵位和丞相职位,然后才篡汉称帝,但公认曹操作用更大,所以尊曹操庙号为太祖,谥武皇帝。后来曹丕的谥号是文皇帝,但由于是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所以庙号不是太宗而是世祖。

《三国演义》说曹氏本姓夏侯,因曹操的父亲曹嵩当了大宦官曹腾的干儿子,所以改姓曹,夏侯惇、夏侯渊都是曹操的堂弟。此说流传甚广,甚至有考古学家煞有介事的说要找夏侯氏族后裔来检测DNA,以验证安阳曹操墓的真假。然而正史并无此说,且明载曹操是汉初名相曹参之后,夏侯惇则是汉初名将夏侯婴之后,两家大量通婚,中国自古讲究“同姓不婚”,双方显然没有血亲关系。曹嵩的身世不可考,但曹腾有亲兄弟,曹嵩应该是他的亲侄儿过继而来,《三国演义》说曹操家改过姓,应该是在抹黑这一家篡汉的反面人物,被很多人信以为真。不过这里不是为操贼平冤,而是要提醒读者——汉初功臣曹参、夏侯婴的后代隔了400年,到汉末仍是政治巨族。

曹操封魏国公后便要确立世子,最初有资格的本来只有一位——曹昂。曹操的正室丁氏无子,庶妻刘氏生长子曹昂后亡故,于是曹昂便过继给丁氏,成为唯一嫡子。曹操和丁氏都非常喜欢他,按理说继承权就没悬念了,但曹操遭到宛城太守张绣的伏击,狼狈奔逃时曹昂率都尉典韦为父断后,壮烈战死。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上描写得很精彩,当然,诸如曹操幽会张绣婶母之类的情节又是罗贯中在抹黑操贼。曹昂战死后丁氏哭得死去活来,据说(据易中天说)因此和操贼离婚了。妾室卞氏升任正妻,卞氏有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丕便递补成嫡长子。

四子中曹丕和曹植最有才华,文学史上将魏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叡(曹丕之子)、陈王曹植合称“三祖陈王”,列于“建安七子”之上,被视为魏晋文坛的翘楚。不过很多人认为曹植才华最高,曹操次之,曹丕要差一点点。晋朝文豪谢灵运评价:“天下文才共一石(合十斗),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这就是“才高八斗”的典故。曹植当然就成为曹丕最大的竞争对手。很多故事中,曹操其实更喜欢曹植,想传位于他,曹丕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斗争才击败曹植。曹丕本来还想杀曹植,勒令他在七步之内吟得一首好诗,不然就削脑袋。值得庆幸的是,汉朝尚不流行白居易的长篇乐府,曹植吟了一首20字的《七步诗》便交了差,还以诗中的兄弟之情感动了曹丕,捡回一条小命。还有故事称曹操的另两个庶子曹彰、曹冲也很有竞争力。曹彰是一位刚猛无俦的黄须战神,在与游牧民族的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世甚至形成以曹彰的封爵任城王作为宗室猛将专用封爵的传统。曹冲则是一位天才的工程物理学家,尤以精妙的超大规模测绘技术闻名于世,在2000年前便掌握了测量大象体重的高新技术。

然而必须告诉您的是——这些都是明朝人编的小说。事实上曹丕的嗣子地位根本不需要经过斗争,只需要三个字——嫡长子,只要他还不是个弱智,就基本可以确保继位。更何况,曹丕的文才也不比曹植差多少,至于谢灵运那个才高八斗的评价,您当屈原不存在?您当贾谊也不存在?您当司马迁当年割的不是敏感词而是脑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要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嫡长子必可嗣位。

魏文帝篡汉称帝,终结了这个老大帝国,同时,对新建曹魏帝国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认真调整,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影响最大的两项改革是设置中书省和实施九品中正制。

李斯设计的三公九卿制,到曹魏已历经赵高、霍光、梁冀、王莽、董卓、曹操等权臣,人们已经认识这种设置的不合理。秦朝废除私臣,让所有人都成为国家公务员,但皇权也因此虚弱。皇帝虽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没有了直接附庸,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和政府长官丞相和军队长官太尉相抗衡。于是魏文帝设中书省,号称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团队,整整一个机构的人帮他理政,极大地扩展了掌控范围。本质上是在丞相率领的朝廷政府外,又设了一个政府,这样就制衡甚至架空了丞相。也许有人要问,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成为了事实丞相,那他就不专权吗?别急,继续往后看。

中书省分化了重臣的权势,魏文帝又根据尚书令陈群的意见,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全社会选拔人才。国家在州郡设立中正职务,通过考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获得品级的人则有机会获得相应级别的官职,开辟了一条普通人入仕的道路,是后世科举制度的前身。当然,开设九品中正制时曹魏朝廷已由门阀贵族把持,曹氏、夏侯氏都是由汉初功臣集团传承而来,其余崔氏、司马氏也都类似。这些大贵族担任中正,选拔时自然倾向于自家子弟,这项制度反而成了他们打造家族势力的工具,到最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不过有这么一个标准和选拔体系总比没有好吧?总比明确的世袭制和无标准任意选拔要好吧?不要着急,文明、规范的现代政府组织结构不是一蹴而就,魏文帝已经在他的时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一次进步自然就要等下一个时代。

魏文帝的内政改革比较成功,篡汉而立的曹魏帝国很快走上正轨。军事上,匈奴早已式微,魏文帝又征服鲜卑、高句(gōu)丽(lí)等游牧部族,安定了北方边境。但真正的威胁不在北方,而在南方——三国中的另外两国:蜀汉、东吴。

2.扶不起的阿斗——蜀汉后主刘禅

事实上,三国鼎立,到底谁是正统,魏晋以来颇有争议。但自《三国演义》出版后,中国人基本上认可了蜀汉正统,所以本节似乎更应该先写蜀汉后主刘禅(shàn,不是chán)而非魏文帝。

刘禅在民间名声比曹丕还要大一点,尤有“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和“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等大量成语、歇后语广为流传。唯一遗憾的是这些成语普遍不是褒义,刘禅在民间就是不学无术、软弱可欺、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形象代言人。其实他的身世非常惊险,历经磨难。刘备曾占据徐州,但又被曹操打得丢妻弃子,襁褓中的刘禅一度在乱军中走失,多亏亲卫队长赵云智勇过人,又找了回来。此段详情可参见《三国演义》第41回,虽然此书一贯以牛不吹上天嘴就不落地的文学精神著称,但偏偏这一段非常符合史实,基本没有吹牛。而《魏略》更称刘备曾穷困潦倒到了卖儿子的地步,后来在汉中称王,才由张鲁找到刘禅送还给他。不过此说漏洞颇多,估计是假的,但刘禅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和惊险曲折中度过却是不假,绝非《三国演义》刻画的那种纨绔子弟。

黄武二年(223),汉昭烈帝(刘备)驾崩,皇太子刘禅继位,史称汉孝怀帝、蜀后主。蜀汉的实际统治区域大概相当于今云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汉中,除成都平原和汉中平原外,大多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国力相当贫弱。然而这样一个小国却担负着光复汉室的重大责任。汉昭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把重任交给了16岁的小刘禅,不过同时汉昭烈帝也留下了一个和伊尹一样伟大的相父——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就完全是神级人物,后人甚至用“三个臭皮匠(裨将),顶个诸葛亮”来说明他的智力三倍于常人。汉昭烈帝从一织履小儿成为一方雄主,延续汉祚,离不开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豪杰的鼎力支持。但关张等大将先于昭烈帝而卒,蜀汉第一代领导人就只剩下诸葛亮一人,自然便大权在握。刘禅作为小皇帝,非常小心地处理着自己和诸葛大神的关系。

蜀汉政权具有非常明确的组织目标导向——光复汉室。从国号上来说已经做到了,但在版图上还有点差距。根据组织目标,丞相诸葛亮多次北伐,主动进攻曹魏。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多人认为他这是在空耗国力。果然,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第六次出征,魏将司马懿在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以南)据兵不出,诸葛亮病卒军中,耗尽国力还是未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夙愿。不过也有不少人被他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英雄情怀所打动,不断歌颂乃至神化,渐渐将其塑造成了忠义和智慧的化身。面对这样一位大神级的相父,年轻的刘禅表示压力极大,但也处理得非常合理。诸葛亮举全国之力进行胜算很小的北伐,在当时就遭到普遍反对,但刘禅没有坚决反对,而是默许了他的战略选择。

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诸葛亮的主动北伐战略是以卵击石,军事上还是有其合理性。曹魏强于蜀汉,若来南侵,选择作战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蜀汉将更加被动。曹魏反正要打来,蜀汉还不如主动出击,抢占相对有利的战机。主动出击一方面是为自保,一方面也是在等待机会,不停地骚扰着它,一旦它出现了什么变故便可趁虚而入。只不过最后诸葛亮没有等到一件足以颠覆曹魏的大变故便“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这已经是相对最不坏的一种选择了。有人还诟病诸葛亮过于谨慎,如果他不执着于稳妥的祁山进攻路线,而大胆一点采用魏延直出子午谷的建议,或许早已攻克长安,尽复川陕了。其实这是《三国演义》讲的一个笑话,却被某些同志当了真。魏延虽然聪明过人,却有先天性生理缺陷——脑后长有反骨,从医学上讲就是颅顶骨内向增生,压迫大脑后侧皮质层神经元,临床表现为有较大概率随机产生非逻辑性惊人之语,这个建议就是典型。魏延建议诸葛亮别执着于祁山了,由他率5000精兵出子午谷(一条汉中褒中县境内穿越秦岭的小道)直插长安。长安守将夏侯楙一纨绔子弟,纯粹靠驸马地位才当上大将,必不敢守,望风而逃,魏延立刻入城据守。此时曹魏陇右驻军才赶来救援,却正遇诸葛亮自率10万主力大军赶到,内外夹击,可获全胜,一举夺取关中。魏延计算了行军、入城、构筑城防等各个程序的时间,恰好吻合,时间刚刚够用。

这个建议看似精彩,许多意识流军迷据此大肆讥讽诸葛村夫胆小如鼠,但其实他们都忽略了《魏延建议》的一个虚假性逻辑假设前提陷阱——夏侯楙必须在魏延奇兵到时立即望风而逃。对,立即——一天也不能停留——哪怕他停一天魏延就不能按时入驻长安。而且夏侯楙还得留下足够的补给品,才能让进驻长安的魏延坚守一段时间。那要是他没立即呢?且先不说城内的夏侯公子是否能吃掉这支翻山越岭兼程赶来的疲惫孤军,就算坐等陇右援军前来,也足以对反骨将军形成包饺之势。诸葛村夫确实胆小,不敢拿10万大军的性命压夏侯楙逃窜得是否及时,所以一直没有采纳《魏延建议》,让后世富有冒险精神的意识流军迷们失望了。

除了对魏作战,诸葛亮还对我国西南边陲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平定了数起叛乱。其实西南夷叛乱最初是由汉族豪强雍闿煽动,诸葛亮及其谋士马谡经过研究认为,蛮夷部落尚未开化,是典型的部落政权形态,国家无法对部民进行直接管理,必须靠部落首领代管,制定了“攻心为上”的策略。虽然七次擒获部落领主孟获,但都将其放归,最后得到孟获的诚心归顺,西南大后方在孟获的管理下一直非常安稳,孟获也官至御史中丞。按理说直接管理比领主代管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但诸葛亮这种折中也很实事求是。

诸葛亮卒后,刘禅展现出超凡的政治手腕。诸葛亮临终前指定要由蒋琬、费祎、姜维接掌他的权力,诸葛武侯的遗命无法违背,但刘禅做了一点小处理。他没有人事任免权,但有核定编制的权力,于是设尚书令取代丞相,由蒋琬任尚书令、大将军,费祎任大司马,姜维任司马。三人的权限严重重叠,相互制衡。按诸葛亮的设想,他死后蒋琬取代他的地位,另几位像在他手下一样继续向蒋琬提供合力支持。结果刘禅这样处理,相父指定的接班人一个都没亏待,却使他们不但不能成合力,反而成制衡,一个都没能像诸葛亮那样独揽大权,刘禅的皇权得以相对扩大,让人不得不叹服他高超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