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阎锡山日记
2100500000064

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

厚菴问: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时候,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不思恶可以,不思善是否对?

答:不懂佛,不能以佛理答你,就儒理说,思恶等于明镜上抹黑,思善也是明镜上贴金,金与黑虽有光暗之别,但其蔽照则一。孔子释《易》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必须无思无为,始能寂然不动。寂然不动,始能感而遂通。六祖的本来面目,就是寂然不动。思善思恶皆是本来面目加上的蔽。

六月二十三日

身欲要去,心欲要用。

六月二十五日

开始撰述《大同之路》。全书共十章:现世界不安和的根因,不安的现象,安和世界必须走上大同之路,大同之路,大同理论,大同主义,大同形态,大同国际,走上大同之路对联合国的期望,结语。结语中云:“大同之景象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信以立己,义以制事。民无机诈,官无私谋。强不得以逞雄,弱不至于受屈。人皆和爱,暴乱不兴。国皆礼让,干戈不作。以孝报恩,老得其养。以恕处人,人得其和。各尽所能,各得所值,以享有励劳动。各俭所用,各输所馀,以慈惠救残缺。科学公有,人才公用,生产无限量。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消费得美满。人人有工作,人人有生活。以工作保障生活,以生活管理行为,做到没愚人、没闲人、没穷人、没坏人,一直到废止刑法,变政治为文化,化制度为习俗,庶几人类安和,世界大同。此为大同之景象,亦为大同之目的。”(四十年六月正中书局出版)

七月一日

客问:所谓不辞劳怨,劳是替人为,替人为的原则如何?

答:替人尽义务常人欢喜,替人享权利常人不欢喜。替人尽义务,君子不欢喜。替人享权利,君子可能不烦恼。常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因为替君子尽义务,是伤了君子的义,替君子享权利是伤了替者的义。伤了君子的义君子不喜欢。伤了替者的义君子可能不烦恼。

七月九日

复尚厚菴函——人应当怎样

你屡言:“你的思想近于佛,你可把佛学涉猎涉猎,可能有帮助。”我答说:我的思想,是不是近于佛,因我未学佛,我尚不知。我感到佛理易懂,佛书难解。我以为佛学的书,太刻入了,亦太多了,可能是名词掩了义,说法掩了理。岁月易逝,我应当做的事,即时赶快的做,还是做不完,我何敢舍了我应做的事,再在自己心上贴金。我说佛理易懂,亦是就我自己的估量,究竟易懂不易懂,不敢确定。

我可以说说我的认识,我认为有个思不到,想不通,说不明的那个什么。他是无始终的,无边际的,且是不动的,不变的,我姑且把他名之为真。这个真中,有个大空。大空之中,有星辰日月,大地山河。这许多星辰日月,大地山河,是有数的,抑是无数的?我说不来。这星辰日月,大地山河,是有始终的,是有边际的,是动的,是变的,这是说他的现象。由此现象上表现出万物的万有来。这万物的万有,是由种子形成的;这种子是由真来的。万物各有各的种子,但其来历则是一个。这一个来历的万有的种子,合起来就是真的全体。种子是从真来的,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种子亦是不可思议的。这万物之中,各具有真的一体,惟人是具有真的全体的。因人所具的是真的全体,故成为真的种子;所以人就是收获真的,亦是归还真的。所有一切一切的动与变,均是为收获真而变而动的;亦就是这一切一切的万有,共同负的个收获真以归还真的责任,其所以动,其所以变,亦是为收获真以归还真而动而变的。如织机的机梭,是为收获布而动的;一往一来,有一往一来之效。日月的机梭,是为收获真而动的;一往一来,有一往一来之功。不识机织者,认机梭是徒劳往返;不识宇宙者,认日月是徒劳往返。机布之完成有期,收获真之完成亦有期。一关一闭,一明一昧,其为宇宙之大昼夜乎。人是渺小的,在大空中,如同大海中之一滴水;人生是短暂的,在大昼夜中,不过大时间之一刹那。然人在大空之中,大昼夜之间,完成收获真的责任以归还真;是此一渺小,一刹那,可放乎大空之外,超乎大昼夜之长,与真为一。亦是无边际的,无始终的,非渺小的,非短暂的,不动的,不变的。即动与变,亦是洒洒然而动,游游然而变。是乃不动之动,不变之变,既不受烦恼所拘,亦不为快乐所兴。自由自在,其为真之真乎。

故人之生也,不当遗弃渺小,空过刹那;应以此渺小,在此刹那间收获真,以得到非渺小,非刹那。但真与物为一体,原来是个一,成了种子还是个一,演变成万有,仍然是个一。从一方面看,物不是真;从另一方面看,真即在物中。物由真来,物原具于真中。真以物寄,真即存于物内,欲收获真以归还真,即离不开物。若离开物,即无所谓真。如同一粒谷的质,不是谷的种子,但若离开谷的质,亦即无谷的种子。谷的质是由谷的种子来,种子即具有谷的质,种子亦即存于谷的质中。故人生之目的,是爱己、成己、化己。人生之任务,是爱物、成物、化物。化物而尽其性,是人之责任;物性之不易尽,是物之本然。尽不到此责任,是人的欠缺。所以从烦恼上说,不能不以为原来的这回事为多事;从快乐上说,这多事正为没事。化物以成物,是收获真上的事,做这化物以成物的工,是人的责任上的事。事是事,做是做,事要等于无事,做要等于无做;故不必烦恼,亦无须快乐。烦恼是违物,快乐是离真。既原来有这么回事,自己又做了这么样人,就只有一个做。但做要等于不做,成要等于无成。还要在做等于不做上得到做,成等于无成上得到成。所以人只有日不暇给的,做那成己成人以收获真的事。做多少,就算多少,就有多少。且成人多少,就是成己多少,成己成人是一件事。生与死,亦是一件事;生时做到多少,死时获得多少。生时做的是物,死时获的亦是物;生时做的是真,死时获的亦是真。所以人生,勿重了成己,轻了成人;勿重了物,轻了真;勿重了生,轻了死。应当是生到老,忙到老,做到老,学到老。为什么生?为什么忙?做什么?学什么?是人生的个问题。但人生是有欲的,欲有二种:一为身欲,一为心欲。身欲是杀己杀人的,心欲是成己成人的;身欲不可不去,心欲不可不用。为这个生,为这个忙;做这个,学这个。去身欲是格物,用心欲是明明德于天下。

格是正的意思,含有正其不正的功能,这格字是由名词来的,在名词上说格是规格,将名词变为动词,即是将不合于规格的,使之合于规格。物是事的意思,中国的成己成人,与成己成物通用,人于自身以外,与其他的人或物发生关系时皆为事;故格物即为正事,使人与人和人与物关系的事,均入于规格而得其正。事有三种:一种是属于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是属于人与物关系的,一种是属于人与人与物关系的。此三种事,无论那一种,均有两个含义。属于人与人关系的事,含有一情一理:报恩是情,推恕是理。然情与理并非二致,他人之情,即是自己之理;尽他人之情,即是明自己之理。如李密请养是情,准其请养是理。属于人与物关系的事,含有一用一效:物得其用是用,用得其当是效。如燃炭烧水是用,热力之大小与锅炉之距离相适是效。亦必须效用合一,方合物则。属于人与人与物关系的事,在人方面是情理,在物方面是效用。如办一工厂,在人方面是尽情合理,在物方面是效用适当。送人礼品,是以物表情理;物的效用,即成为人的情理。格物不是在外面穷万物之理。物理是具体的,万物各有各的理,穷之不易尽,即穷之尽,亦只能了解了物,仅属于知识。亦不是内面离开了物,格心之非。心即是真,真本无非,亦无须格。事有事理,物有物则,人有人情。理是理路,理路是个公式,可往可来,我可以施诸人,人亦可以施诸我。则是法则,法则是抽象的,以其法则处其物,使之合乎用而显其效。情是情理,处人、尽人之情,以明己之理;推己之情,以全人之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情理兼备。一理一则一情,可以适用于事事物物人人。且则与理与情是现成的;心本是明的,心明亦是现成的。这两个现成一直接,即内外相合。故格物是合内外之道,不是单向外,穷万物之理,亦不是单向内,格心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