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首诗在师范时入选了一本中学生诗集,不但没有稿费,还要负责推销五十本书。我和吴有才昨天利用晚自习时间去了中文系、外语系、管理系几个教室,没想到一本也未推销出去,真让人丧气。
上午冒着霏霏细雨去了农技校,本意是找我一位初中同学帮忙推销,结果扑了个空。我索性去找学校的文学社长,问了一个同学打听到社长叫刘骏,住在6号楼。一路找到6号楼三楼最东边的宿舍,门上写着名单,舍长便是刘骏。敲门进去,里面两个同学在棋盘上正杀得难解难分。他们说刘骏刚出去,让我等一下,又说刘骏真忙,找的人不断。这个宿舍很简陋,陈旧潮湿的房间里摆着几张老式的双层木床。窗前一个铁炉子,上面还有半截烟囱。墙上有几张粗糙的国画,肯定是床上主人的大作了。有几张床边贴着袒胸露背的摩登女郎画像,床栏上搭着几双臭袜子。
一会儿,进来一个男同学,身材魁梧,约摸二十二三岁的年龄,看起来却精明老练。坐在床边观棋的一个同学喊道:“刘骏,这个人找你。”确认他是校文学社社长,我便自我介绍自己是省师专的文学社主编。他听了说:“你们学校的文学社社长李国前多天就来过,说准备搞一次大中专院校文学社联谊活动。”我说明来意后,他翻了翻诗集,说书印得还不错,但毕竟是中学生诗集,内容稚嫩了点。他拿出自己的工作证让我看,《河西工商报》业务主任,《龙城晚报》采编。“这都是给工资的,不给钱的我从不干。”他又谈到自己已经出版过一本散文,现在一本诗集也即将付梓印刷,联系的是一家香港出版社,花了两万多元。“你花这么多钱出书,承受得了吗?”“这有什么,书出版了可以卖出去啊!我告诉你,我是出于一个作家的良知,不愿出卖良心,不然我早发财了。我一个同学靠摘抄拼凑出了几本言情方面的书,挣了好几万呢!”顿了顿他想起什么似的又说道:“你叫上李国,咱们从香港买一个书号,也向全国征文,出中学生文学书籍太好赚钱了。”我给他留了二十本诗集,他问我怎么个卖法。我说照定价卖,不过可以给他打折。他说自己倒无所谓,都是文友嘛!不过自己也要托人。又说:“别说二十本,便是两千本我也可以销出去。我在省城几所学校都做过演讲,真是太轰动了,那些中学生纷纷让我签名,带去的几百本书根本不够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