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20837300000035

第35章 纵论天下的舌辩之士(2)

苏秦接着给燕易王讲了一个小妾挨打的故事:

一个男人离家三年,妻子在家另结新欢。一天,男子给妻子寄了一封信,信上说他在外地做了官,最近要调回老家担任刺史一职,几天后便能到家。妻子顿时非常害怕,于是下了狠心,准备好了毒酒,计划把男人毒死。

几天过去了,男人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妻子立即吩咐下人准备酒菜,为男人接风,男人很是高兴。妻子见菜已经摆好,吩咐男人的小妾把酒端上来。这个小妾早就知道了她的阴谋,于是慢吞吞地向前走,心想:如果把酒端了上去,男人就会被毒死;如果当面拆穿,又怕受到冤枉。于是,这个小妾走着走着,故意跌倒在地,酒坛子顿时摔得粉碎。

妻子顿时大怒,对男人说:“本来为了给你洗尘,我专门准备了这坛美酒,这下可好,白白给糟蹋了。真是可恨。”男人一听,信以为真,令人把小妾捆绑起来,痛打了一顿。

讲完这个故事后,苏秦对燕易王说:“这位小妾自然是一个忠诚守信的女子,结果却遭到了毒打。我的处境,与这位小妾又有什么不同呢?”

燕易王听到这里,改变了之前的决定,恢复了苏秦的官职,并且更加看重他。

赵惠文王自恃兵力强于燕国,遂起伐燕之念。苏秦当时辅佐燕昭王,为减少合纵内部的摩擦和实力消耗,共同抵御强秦的武力威胁,前去游说赵惠文王,希望通过和平外交途径解决两国争端问题。

然而当苏秦到达赵国时,赵惠文王并不想谈赵燕争端问题,于是故意避开这一话题,只是礼节性地说:“苏卿远道而来敝国,寡人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苏秦也知道赵惠文王的用意,便只字不提两国争端之事,更不说自己的来意,而是十分客气地同赵惠文王寒暄了一番,然后又漫不经心似地与赵惠文王聊起天来:“臣今天来的时候,途经易水河,见蚌打开盖正在晒太阳,此时一只鹬上前直啄其肉。蚌急忙合壳而紧紧钳住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日不下雨,蚌即死矣!’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抽不出来,明天抽不出,你要变成死鹬了!’两者互不相舍,最后一渔翁连鹬带蚌,一同得之。”

赵惠文王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挺有趣,便随口说道:“从没听说苏秦你还懂野兽的语言呀!”

苏秦笑了笑,沉吟一会儿后,又说道:“现在赵国想讨伐燕国,赵、燕两国倘若久以刀枪相见,血流漂杵,恐怕秦国会收渔翁之利啊,大王何不再好好考虑考虑呢?”

赵惠文王听到这里,方知苏秦聊天的用意。沉吟片刻后,他脱口而出:“好,从今以后,赵、燕就没有刀枪相见的时候了。”

燕昭王想攻打齐国,为了能够增加取胜把握,任命苏秦为上卿,并赠他一百辆马车,让他去齐国实施反间计。苏秦到了齐国后,以得罪燕王的理由骗取了齐宣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客卿。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苏秦建议刚即位的齐湣王厚葬齐宣王,以此表明无上孝心。此后,苏秦又说服齐湣王大兴建筑,以此彰显雄心壮志。苏秦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削弱齐国国力的同时,激起人们对齐湣王的愤怒,促使齐国走向衰落。

在齐国待了十几年后,与苏秦争宠的齐国大夫们派人刺杀他。苏秦虽然逃脱,不过伤势严重,于是请求齐湣王说:“我死了以后,请大王将我车裂(酷刑之一,通常所说的五马分尸)示众,并公开宣布说‘苏秦为了燕国的利益在齐国作乱’。这样,即使我死了,也能找出意图杀我的凶手。”苏秦死后,齐湣王按照他的计划行动。结果,凶手果然现身,齐湣王处死了凶手,为苏秦报了仇。

延续纵横的苏氏兄弟

苏代和苏厉是苏秦的族弟,见苏秦因纵横之术而名扬天下,于是也效仿苏秦,并学有所成。

韩襄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太子婴因病夭折,公子咎和公子虮虱成为了新的太子人选。当时,公子咎在国内,而公子虮虱则被扣押在楚国做人质。苏代对公子咎说:“公子虮虱在楚国流亡,楚王很想把他送回来。如今,楚国在方城(楚北边境)以北屯兵十余万(目的是驻防韩国南部的雍氏地区。公子为什么不劝说楚王做长久打算,在雍氏附近建城屯兵呢?这样,我国一定会去增援,以防雍氏失守。到时候,您一定要请求领兵前往作战。借着两国的兵力,公子便可以顺利地把虮虱接回我国。公子不仅能够得到虮虱的顺从,而且会因功被韩王封得我国与楚国的接壤地区。”公子咎非常赞同,因为这样就有更大的把握得到太子之位。

当时,秦太后(楚国贵族)的弟弟、秦昭王的舅父芈戎在楚国不受重用。韩太子婴未被立为太子之前,公子虮虱曾与他争夺太子之位。当时,楚国并不知道太子婴已死。苏代由此又游说芈戎说:“太子婴最担心的就是秦、楚两国会把公子虮虱送回韩国,您为什么不乘机帮着韩国在楚王面前说说好话,以便公子虮虱能够回国。如果楚王不放人,太子婴肯定会认为公子虮虱根本不受秦、楚两国的重视,一定会与秦、楚交好。此时,魏国就会陷入窘境,不敢与齐国结盟,齐国从而被孤立。接着,你再替秦国说话,请求楚王把公子虮虱送到秦国做人质。如果楚王不答应,一定会招致韩国的怨恨。于是,韩国就会与齐、魏结盟,一起围攻楚国。这时候,楚国不得不重用您。您受到了秦国和楚国的重视,同时也让韩国看到了您的恩德,并且韩太子婴的目的也达到了,一旦即位肯定会十分敬重您。”芈戎采纳,公子虮虱未能回国。于是,公子咎被立为太子。此后,韩国果真与齐、魏结成联盟,并于韩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8年)合力攻打秦国。

公元前288年,苏代来到齐国。齐湣王让苏代就秦昭王送来帝号一事谈谈看法,苏代说:“大王问得很突然,而祸患的发生通常从微小的地方开始的。我觉得大王应该接受秦昭王的这番心意,但不要急于称帝。等到秦昭王称帝以后,如果发现不会影响天下的安定,大王这时便可放心称帝。并且这也体现了大王的谦让,不会因争夺帝名而导致名誉受损。如果秦昭王称帝后受到天下的憎恶,大王自然要打消称帝的念头,从而可以受到天下的仰慕,这是一笔很重要的资本。再说,天下同时出现东西两帝,大王觉得齐、秦两国谁才会受到天下的尊崇呢?”齐湣王说:“秦国。”苏代再问:“那么如果齐国暂时放弃称帝表示谦让,天下会尊崇齐国还是秦国呢?”齐湣王回答说:“会尊崇齐国,憎恨秦国。”苏代又问:“齐、秦两帝结盟,如果在攻打赵、宋两国中做出选择,攻打哪个更有利?”齐湣王回答说:“攻打宋国对齐国更有利。”苏代接着说:“结盟双方的地位虽然是均等的,但两帝并立,只有秦国会受到天下尊崇。如果放弃称帝,天下转而会尊崇齐国。既然攻打宋国更有利,大王可以利用放弃称帝、收拢人心的机会,在避开与秦国争强的同时攻下宋国,对赵、魏、楚三国形成威慑。采取这种策略,不仅会提高齐国的地位,受到天下的尊崇,并且会使燕、楚臣服,从而号令天下,可比从前的商汤和周武王。放弃称帝,对秦国只是名义上的谦让,实际上使秦国受到天下人的憎恨,这就是以卑下为尊贵的策略。望大王深思。”于是,齐湣王放弃了称帝,秦昭王见此,也不再打算称帝了。

苏秦死后,他在齐国的反间行动不断被披露。燕国遭到了实力强大的齐国的仇视,燕昭王非常担忧燕国的命运。

苏代来到了燕国,对燕昭王说:“我来自东周,是一个普通人。我听说大王很有信义,并且充满仁德,于是不顾自己的愚钝,放弃了农耕,希望能够得到大王的赏识。我曾去过赵都邯郸,没想到我所见到的比我在东周听到的要差很多,到处充斥着奢侈淫逸的恶劣风气,顿时失望至极。如今我到了燕国的朝堂,偷偷观察了百官,心中不禁暗喜:普天之下,大王才是贤明的君主。”

见苏代如此吹捧,燕昭王问他什么样的君主才能称得上是贤明的君主。苏代陈述说:“我听说,一个贤明的君主乐意倾听他人对其过失的指点,而不愿意听一些饱含夸耀的敷衍。请允许我谈谈大王的过失。齐、赵两国毗邻燕国,很容易攻打燕国,它们是燕国的敌人;楚、魏两国与燕国相隔甚远,可以与它们结为盟友,以便得到它们的援助。如今,大王不分敌我,对燕国有害无益。大王应该明白,这是失策之举。作为臣子,应该主动指出来,否则就失去了身为臣子的忠诚本分。”

燕昭王向苏代解释说:“我也知道齐国是我的仇敌,我也想出兵前去讨伐,可是我不得不担心积弱已久的燕国难以对抗强大的齐国。先生如果能够完成我的这个心愿,我愿把国事全权托付。”苏代建议道:“如今七雄混战,燕国势弱,要想战胜齐国,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成事。如果想借助外力,必然要找个国家来依附。无论依附哪个国家,对于对方来讲,都是有好处的,因为能够增强它的国势。同时,大王有了凭借,权威自然会增强。齐湣王年老力衰,却依旧目中无人,穷兵黩武,在五年的南下攻楚中,几乎耗尽了国内的财富;在三年的西进攻秦中,早已累得士兵无心作战;在北上攻燕的作战中,以全军覆灭的代价仅仅获得擒获两名燕将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再次兴兵去攻打强大的宋国,图谋称霸于诸侯。在一个国家里,君主的欲望越强烈,子民就会越困乏,足以损伤自己。况且我听说,连年兴兵作战会使民生凋敝、将士疲软。”

燕昭王说齐国既有天然屏障又有防御工事,难以攻破,受到了苏代的有力反驳。接着,苏代建议道:“好大喜功是骄横之君的本性,贪图财富是亡国之臣的特点。希望大王能够忍辱负重,忍痛割爱,将爱子送到齐国做人质,然后买通齐王的宠臣,齐王既能看到燕国的诚意,又能听到宠臣称赞燕国的好话,一定会对燕国以德相待,然后把攻击目标锁定为宋国。等到齐国极度疲惫的时候,便可以一举将它灭掉。”于是,燕昭王依照苏代的建议进行了安排。

接着,苏厉通过在齐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得以进见齐湣王,并游说他发兵讨伐宋国。由于对苏秦怀恨在心,尽管苏厉的赞誉很中听,齐湣王还是打算囚禁他,让他代替苏秦受罚。燕国公子立即为苏厉求情,得到了齐湣王的宽恕,被迫做了齐国的臣子。

苏代给燕昭王献计后,离开了燕国,先后去了魏国和宋国,游说它们与燕国联合攻打齐国。苏秦到了宋国后,正遇上齐国前来攻打,于是写信给燕昭王,建议他乘机联合各个诸侯国,合力攻打齐国,燕昭王听取了苏代的建议。公元前284年,六国联军打败了齐国,齐湣王被杀。

公元前286年,齐将韩聂率军攻打宋国。秦昭王很生气:“我与宋国交情甚好,韩聂也是我的朋友。如今他却要攻打我爱的宋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时苏代虽然在秦国,却是在为齐国做事。见秦王疑惑,苏代说:“韩聂之所以要攻打宋国,正是为大王着想。齐国本来就强大,打败了宋国后会更加强大,到时候魏、楚两国一定会担心受到齐国的攻击,必然会臣服于秦国。如此一来,大王不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魏国的安邑。”秦昭王说:“我担心难以明白齐国的意图,到底是要合纵还是连横呢?”苏代回答说:“难道齐国又知道其他诸侯国的策略?宋国受到齐国的攻击,必然会想到只有借助强秦的力量才会安定,自然会臣服于秦国。中原人士想方设法离间秦、齐两国,就是要阻止你们的联合。韩、赵、魏、楚等这么聪明,难道秦、齐甘愿受他们愚弄吗?中原各国一旦联合,肯定会对付秦、齐;秦、齐一旦联合,同样会图谋中原。有鉴于此,请大王作出决定。”秦昭王采纳,不再干涉齐国攻打宋国。结果,宋国被齐军所灭。

秦昭王在位时,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其他三位是王翦、廉颇和李牧)于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入秦供职,次年便率军打败了韩国和魏国。

公元前281年,白起准备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大梁与东周相距很近,若大梁被攻下,则东周所面临的局势将会非常严峻。

这时,苏厉为周赧王出谋划策。他对周赧王说:“您可以派使臣去劝说白起,让他放弃攻打大梁。可以先给他讲讲养由基射箭的故事。

“养由基是一个楚国人,这个人射箭的本领出神入化。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柳叶,而且百发百中。每当他射箭的时候,总有很多人站在左右观看,大家都说他的箭射得好。当时有一个人看完后,却说他可以当养由基的老师。这话传到了养由基的耳朵里,于是养由基非常生气。他扔掉手里的弓,握住腰间的剑,气势汹汹地对那人说:‘你有多大本事,可以教我射箭?’那人回答说:‘我不能教你如何撑住弓身,如何拉紧弓弦。我知道,你现在的确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柳叶且百发百中,但如果你不及时停下来,等到你的力气小了,身体状况变差了,弓身摆不正,箭也不能直直地射出去。到那时,你只要有一发射不中,那么先前在别人心目中百发百中的形象就全毁了。’

“然后,为白起他分析一下如今的形势,就说:‘您攻城拔寨,立下了很多战功。现在去攻打大梁,不仅要绕过两周,还要背对韩国,形势很不乐观。这一次,如果您不能打胜仗的话,无疑会前攻尽弃。您还不如以生病为由,放弃攻打大梁。’”

周赧王听了后,觉得这个策略很不错,于是立即派人去游说白起。白起最终采纳了东周使者的建议,放弃了攻梁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