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20837300000016

第16章 自古春秋故事多(4)

接着,晋文公放出话去,要求郑国立子兰为太子。郑国立即商议此事,大夫石癸说:“在大王的几个公子中,子兰是最贤能的。现在我国被晋军围困,晋国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这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呀。我们如果答应了晋国,不仅能够免除这场祸患,而且还能使郑国得到一个明君。”众大臣一致赞同,随后与晋军谈妥。

经过这次事件后,秦晋之间出现了裂痕,以往的秦晋之好不复存在。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

称霸西戎的秦穆公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他登基后的第一年,就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占领着茅津一带(今山西省境内)的戎人,胜利而归。

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秦国与晋国联姻。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消灭了虢国和虞国,并且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夫百里奚。之后,百里奚以陪嫁仆役的身份来到了秦国。到了秦国之后,百里奚便打算从秦国逃跑到楚国去。不料,刚到楚国边境就被楚人逮住了。

秦穆公早就听说百里奚是个不可多得的贤能之人,便想用重金把他从楚国赎回来为己所用。不过,秦穆公转念一想,觉得楚人可能会因此心生更大的贪念,非但不会释放百里奚,反而会勒索更多钱财。经过一番思索之后,秦穆公派了一个使者到楚国,对楚人说:“百里奚是我国的一个陪嫁奴仆,现在让你们给捉住了,我国愿意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去。”楚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样,百里奚又被送回了秦国。

当时,已是七十多岁的百里奚,被关在秦国的监狱里。秦穆公亲自来到监狱,释放了他,并和他一起讨论治国之道。

百里奚十分感谢,他对秦穆公说:“在下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亡国之臣,怎么担当得起秦王您的请教啊!”秦穆公回答道:“虞王不重用你,因而落得亡国的下场,这只能说明他不能唯才是用,这又不是你的过错。”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两人促膝长谈,秦穆公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他非常赏识百里奚的才能,于是就让他辅佐自己,参与制定秦国的大政方针。之后,秦人亲切地称之为“五羖(羖,指黑色公羊)大夫”。得到秦人如此的尊崇,百里奚推辞道:“我的才能还不如我的朋友蹇叔呢,他的贤能只是被埋没,不为世人所知罢了。以前,我游历到齐国时,非常落魄,甚至沦落到讨饭度日的地步。那时,蹇叔收留了我。再后来,当我打算追随当时的齐国国君时,被蹇叔阻止。不久之后,齐国内部就发生了战乱,我因此而幸免于难。此后,我到了周朝。听说当时的周王子非常喜欢牛,我借擅长养牛得以接近他。当他要任用我时,蹇叔又一次阻止了我,让我离开周朝,这一次我又幸免于难。之后,我又来到虞国,打算辅佐虞国国君,蹇叔还是不同意。受功名利禄之心的驱使,我还是留了下来。前两次都因为听了蹇叔的话而幸免于难,这一次却因为没听他的劝告而遭到亡国之祸。因此,我很了解蹇叔,他的贤能远在我之上。”听了百里奚的这番话,秦穆公便立即派人用重礼请来蹇叔,并任命他为秦国上大夫。

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晋国发生了一场内乱,即骊姬之乱。在这场内乱中,晋国太子申生被杀害,公子夷吾(后来的晋惠公)、重耳(后来的晋文公)等人先后从晋国逃了出来。

秦穆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夷吾派人向秦国求助,希望秦穆公能帮助他重返晋国,得到了秦穆公的同意。这样,夷吾在百里奚率领的军队护送下顺利回国。夷吾非常感激,向秦人承诺说,如果将来自己当上晋国国君,便将位于河西的八座城池送给秦国,以此来报答秦国的莫大恩情。夷吾即位以后,是为晋惠公。他不想献出城池,派了一个叫丕郑的大臣到秦国去推脱,违背了对秦人的承诺。丕郑担心秦穆公会为难他,便心生一计。他对秦穆公说:“晋国人原本希望公子重耳即位,而不是夷吾。如今,夷吾违背对秦国献城的承诺,这其实是吕省和郤芮从中唆使的。您把这两人召到秦国,然后再护送重耳回晋国,这样就方便多了。”

秦穆公采纳了丕郑的计策,并派他回晋国召唤吕省和郤芮。不料,回国后的丕郑因受到吕省、郤芮二人的猜疑进谏,被晋惠公处死,他的儿子丕豹逃到了秦国。

一心想要为父报仇的丕豹向秦穆公进言道:“夷吾是个昏君,晋国的老百姓都对他很不满,秦国何不借此有利时机发兵攻打它呢?”不想,秦穆公却说:“晋国百姓如果真对他们的君主很不满,夷吾是不可能杀害大臣的。他既然诛杀了大臣,又没引起百姓的反抗,这说明了夷吾的做法赢得了民心。”最后,秦穆公将丕豹留在秦国,并任用了他,只是没有听从他攻打晋国的建议。

过了几年,晋国遭受旱灾,晋惠公再次派使臣到秦国请求救援,希望秦国能够借粮食给晋国,助其渡过难关。这时,丕豹再次劝谏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不要借粮食给他们。于是,秦穆公就向大臣们询问,征询他们的意见。一个叫公孙支的大臣说:“灾荒或是丰收,总是变幻无常,如果我们借粮食给他们,一定会换来他们的感激,因此应该借给他们。”百里奚也觉得:“夷吾食言,得罪了秦国,但却与晋国无辜的百姓无关。”最终,秦穆公听从了公孙支和百里奚的意见。随后,秦人通过车船把粮食运到晋国,浩浩荡荡。

秦穆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秦国遭遇了严重的饥荒。于是,秦穆公便派出使者前往晋国借粮。晋惠公就此事与大臣们商量,其中一位叫虢射的大臣说:“我国若是此时攻打秦国,必将大获成功。”于是,晋惠公于次年发兵攻打秦国。为此,秦穆公委任丕豹为作战将军,并亲率大军迎战。秦晋两国军队在韩原会战。

作战过程中,晋惠公急于取胜,脱离了主力部队,归途中马车又陷入泥中,无法动弹。秦穆公觉得这是一个抓获晋惠公的有利战机,于是率领麾下军士前往追击。结果,非但没能将晋惠公俘获,反而使自己陷入晋军的包围之中。在这个危急关头,三百个曾经得到过秦穆公恩惠的岐下人冒死突围,成功解救了秦穆公,并且活捉了晋惠公。

当初,秦穆公的一匹良马丢失了,查出是被三百名岐下人吃掉了。秦国的官吏便将他们抓来,打算依法惩治。秦穆公听说了此事后,说:“一个开明的君主不会因为死了一个牲畜而去伤害他的子民。我听人说,如果吃了良马的肉而不喝点酒的话,会对身体有害。”随后,秦穆公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并赏赐给他们酒喝。再后来,这些人得到了秦军将要反击晋军的消息,都要参军,于是有了这次的临阵救主。

秦穆公本想杀掉忘恩负义的晋惠公,结果周襄王以晋国与周室同姓为由,请他不要杀晋惠公,再加上他的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也为晋惠公担忧,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想法。接着,他与晋惠公签订盟约。晋惠公回国后,不仅把河西地区献给了秦国,而且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至此,秦国的疆土得到扩张。

晋惠公去世后,秦穆公帮助晋文公重耳即位。此后,秦晋两国交好,直到秦穆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在攻打郑国的时候出现了矛盾。

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次年春,秦穆公不听众臣劝告,决意出兵攻打郑国。为了能够顺利攻下郑国,秦穆公一次性派出三员大将,他们分别为孟明视、白乙雨和西乞术。郑国是晋国的邻国,要想到达郑国国境,必须要涉足晋国国土。当秦军行至晋国边城滑地时,有一个郑国商人正好在滑地。他得知秦军要去攻打他的国家后,立即上前,说郑国国君令他前来迎接,并用十多头牛作为犒劳。同时,他又派人火速去郑国报信。秦军以为郑国早就知道了他们要去进攻,于是取消了作战计划,顺手吞并了滑地。

当时晋文公的葬礼还没办完,太子欢听闻秦军竟乘机偷袭,非常愤怒,于是设下埋伏,打得秦军惨败。除了秦军三员大将被晋军活捉外,其他将士无一生还。晋国之所以不杀这三员大将,是想把他们放回,让秦穆公亲自惩罚他们,以此羞辱秦国。

听到这样的消息后,秦国上下顿时哭声震天。除了悲痛之外,晋国的做法让秦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羞辱。而作为领军作战的三员大将,更是无颜面对国君和全国军民,只求秦穆公赐他们死罪。然而秦穆公并没有这样做,他身穿丧服亲自为死去的将士们送行,然后将这三位败将接回。随后,秦穆公带着悲痛作了一篇《秦誓》。在这篇文章中,他引咎自责:“这次我军惨败,责任在我。正是因为我的掉以轻心,不听百里奚、蹇叔等人的劝告,结果牺牲了众多的将士。孟明视、白乙雨和西乞术三人都很有能力,如果不是我的判断失误,他们定能够高唱凯歌。希望他们能够化悲痛为力量,为我大秦洗掉这次国耻。”秦穆公的做法感动了孟明视等人,他们加紧练兵,以便在时机到来时给晋国一次重击,报仇雪恨。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秦军已是兵强马壮,孟明视等人认为时机已到,征得秦穆公的同意后,便率军讨伐晋国。结果,秦军再次惨败。

于是,在朝大臣均认为这三员大将并没有什么杰出才能,纷纷进谏将孟明视三人革职。秦穆公力排众议,仍然赋予他们重任,希望他们能够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再次派他们伐晋。此次战役中,秦军转败为胜,晋国只得求和。也正是在这一场战役之后,秦国的实力大增,可以与晋国平起平坐了。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西戎王仰慕秦穆公的贤德,于是派由余出使秦国。到了秦国之后,由余受到了秦穆公的热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