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姓名的故事
20781800000006

第6章 春秋战国社会变化及正名之辨

1.华夏与蛮夷戎狄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所谓“变化”,一是民族(包括氏族、部落、宗族等)的分化与融合,已是名实(包括姓名与事物之名)之辨的问题。姓名,说到底,是历史、民族、社会文化的产物。

自史前社会到夏商周三代,经过了漫长的千年的历史过程,由民族而部落而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氏族部族由“统一”而又分化,然后又复“统一”。清代顾栋高作《春秋列国爵姓存灭表》(见《春秋大事表》卷5)统计,只剩下三百余国。周初实行封建制度,分封异姓诸侯于各被征服的地方去建立诸侯国家,以保卫王室。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亲戚是指异性诸侯,但是她们与姬姓天子都有亲戚关系,如姜姓、妫姓、任姓、己姓等等。也有一些诸侯或者“附庸”是史前社会时就保留下来的,如尧、舜、禹、黄帝之后。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周建国前不久的殷商,其土地和人口都还很多,更不敢轻视,还有团结它们的必要。此外,春秋时期还有许多居住在夏商周四边的“蛮、夷、戎、狄”,它们并不是恰好居住在夏商周东、西、南、北四边的;二十相反,与夏商周杂居,即使被征服以后也还是如此。当然也有一些部族向四方迁徙,形成敌国,有的在适当的时机,又越过长城的境界线而仍在中国境内建国,如魏晋时的五胡十六国,被炒得西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统一以后还有从中亚、印度、阿拉伯、波斯迁入的侨民。宋代的西夏、辽、金不是华夏族。后来蒙古建立元朝,元朝灭亡以后,明朝虽是汉族,但是从东北兴起的满洲族建立清朝,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了。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有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华夏十周人以夏德继承者自居,在华山西南啊,故称“华夏”,或单称为“华”、“夏”。包括姬姓诸侯及归附于周德异姓诸侯在内,则称“诸夏”。周人只称自己为夏后,但从不称自己为商后,这是因为周灭殷商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尽管它接受了殷商的制度文化(包括文字),但是为了保持民族的尊严,所以总不肯承认是殷商之后。这正像孔子一样,到春秋时还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先进原指殷商,但它是被征服者,居于郊外,故称“野人”后进式周,它是征服者,居于国(城)中,故是“君子”。春秋时,宋鲁临近,后来孔子家族以迁鲁国,但他还是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就是说“从野人殷商,而不从君子西周”。但是孔子有时也说“吾从周”。因为事实上春秋时期殷周文化已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了。

西周春秋之际,西北有犬戎犭严犭允兴起。周幽王宠爱褒姒,姒是夏德后人,褒是今陕西褒城,可见当时汉水一代还有夏德后人居住。有望要想废降姓申后和太子的制度的,因此姜姓申后参加犬戎叛乱,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西周遂亡。

这个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要请读者注意的是:(1)褒姒,夏德后人,(2)申后姜姓,(3)犬戎与骊戎都是允姓之戎。因此西周的灭亡是犬戎、姜戎与骊戎联合叛乱的结果。周平王(即宜臼)东迁洛邑,继续建国,约七十年后进入春秋(公元前770-前477)时期。

春秋时期,戎狄叛乱,周天子的权力日益下降,已经不能号令诸侯,幸而齐桓公和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华夏诸侯,共同抵抗西北的戎狄,华夏才勉强维持三百年光景的历史。

春秋时期华夏与蛮夷戎狄虽然已有后人所谓民族意识,但是当时周与四裔民族互相通婚(如骊戎),他们并不注重皮肤的颜色、种族,二十重在礼乐、祭祀、风俗习惯等文化方面。如前引孔子谈到“先进”与“后进”的话,就是如此。春秋时他周游列国,感到“道之不行”,他回到鲁国之后,一心编修《诗》、《书》和礼乐之类,希望殷周德文化有后人能继承发展。但是他又感到春秋社会变化剧烈,无法再回复到尧舜那样的时代了,于是感叹地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他甚至认为东夷部落,尽管落后于殷周,但是他们还保留着淳朴、善良的德性,因此失望到了极点时,他宁愿到“九夷”部族中去生活。他感叹地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战国时期(公元475-前221)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六国争霸,最后由秦统一。一国一族的兴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尚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还起一定的作用,但战国时期诸侯已先后称王,九再也没有人提“尊王攘夷”的口号了。春秋时期姬姓诸侯还占三分之一,异性诸侯如宋国子姓、齐国姜姓、陈国妫姓,也都是周天子和姬姓诸侯保持婚姻关系,战国诸侯号称“七雄”。“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都非姬姓,就是说,它们原来都是次于诸侯的卿大夫贵族,故只称氏。田氏(陈氏)篡齐就是田氏(陈氏)卿大夫把姜姓诸侯消灭了。春秋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仍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而战国时期已是公开以争夺权力建立国家为目的。

2.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与“正名”之辨

春秋时期孔墨与老子李聃学派不同,但都以拥护和平、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如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虽然理论不同,但目的还是相同的。老庄主张回归自然,归朴返真,小国寡民,也都为了维护和平稳定社会秩序。但是战国时期儒墨和法家的思想立场绝对相反。

我们在姓氏的起源中已经说过:德的本义是“生”,因此金文中“百姓”均作“百生”,人生亦即人性,生命亦即性命。这里无须重复,但是应该指出儒法的不同就是从德的意义上不同而发生的。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一句话,孔子明白标出,德是治国的根本。第二句话,孔子以政刑并称和德礼并称。治国家以政治刑罚与以德礼,其效果显然不同。前者只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有耻且格”(格,正也)。

孔子这一思想实际是接受周公的“明德慎罚”这一思想而来。周公在《尚书·无逸》篇再三叮嘱康叔治卫应该以“明德”为主,刑罚为次。必不得已才用刑罚,必须慎之又慎。譬如殷人好饮酒,以致犯法,应注重教育,不可用刑,周人官民饮酒,应处以重罪等等。“慎罚”也就是“中罚”、“中刑”,就是适中的意思孔子在《论语·子路》篇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里的“名”是名义、名分的意思。因为上古时代贵族的名字表示其身份,爵位,故引申之为名义、名分。也就是下面所说的政治礼乐、以致刑罚。由于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利罚也失去作用,所以孔子认为应该从“正名”开始。

战国时期韩非、商鞅等法家源出道家(《韩非子》书中有《解老》、《喻老》两篇),但韩非往往“反其道而用之”。例如老子说:“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而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老子则反对战争,“惟兵不样”;老庄却主张“返于自然”,不但反对法,面且反对德,如《道德经》(第33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里暂时不讲道、法,而讲儒法的道德观。韩非在《两柄》篇说: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德与刑,韩非以剑的两刃为比喻,他显然以刑为重要,其次才是德。不但这样,刑与德都是政治手段,故“杀戮”与“庆赏”相对而言。他接着解释说:“由人臣者,畏诛罚而利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这就是说,做臣子的都怕用刑罚而喜欢表扬赏赐,这是人性之常,做君主的应该利用杀戮和庆赏的手段以治理臣民。法家韩非把刑德作为手段,而儒家孔孟以道德为人生目的。商鞅在《商君书》里说得更为露骨:凡明君之治,任其力,不任其德。(《错法》)力,就是武力和战争。就是说,要用武力,战争统一大下,而不是德,如孔子所说那样。他又说: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锐民》)就是说,由刑罚而产生战争,由战争而能强大,由强大而产生权力,由权力而产生威德。故此总结说:道德是由刑罚而产生的。这恰好与周孔的德刑思想相反。

周孔认为德性是善的,表现于行为而产生道德,而法家认为“德生于刑”。故周孔以德治国,而法家以“法治国”。战国时期儒法并没有直接展开论战,但是孟子的性善说实际却是针对法家韩非商鞅以及兵法家而发的。孟子把矛头针对墨家的“兼爱”说是错误的。荀子由于主张性恶,故重视法,但他又觉得“徒法不能自行”,因此不忽略人的主观作用。人的作用即是人性的表现,因此他并不否认德治的思想。

战国后期还有名辨家惠施和公孙龙。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他们常常互相诘难,为了驳倒对方,因此也很注重语言的逻辑性,从而促使我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甚至辩证法的发展。名就是哲学所谓概念,它可以脱离事物的本质而专从形状大小、丑美、颜色、是非、善恶、贫富等作抽象的分析讨论,因此又陷人了唯心论的诡辩论。现在我们谈谈我国古代巫师们流传下来的性命哲学—周易。

《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不但一语道破《易》的秘密,而且为德的本义即生育、生殖、生命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因此我们认为周易讲天地、阴阳、乾坤、男女、春夏秋冬以至五行都无不由男女之性演绎而来。虽然它包含着许多隐语、咒辞,以及巫术,带有原始的宗教,但它曾经支配着我国的生命哲学、人生(性)哲学,与近人所讲的姓名学。东汉班固的《通德论》解释“百姓”一词说:“姓所有百者何?古者圣人观律定姓,以纪族人,含五常而生。正声有五:宫、商、角、微、羽,转而相杂。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故姓有百也。显然,班固的“百姓”说是受到阴阳五行的思想而产生的。

最后让我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儒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恩格斯说“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最好证明。因此姓名就是性命、生命,它正与饮食、服饰、住房(建筑)一样是民族文化的产物。恩格斯此书,表明他是根据路易斯·亨·摩尔根(H.l.Morgan)的研究成果—《古代社会》的理论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