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族的起源及其姓名
蒙古,原是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上游的一个部落,后来迁居到斡难河(今鄂伦河)、克鲁伦河、土兀刺河(今拉河)三河源头,逐渐发展壮大。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初,铁木真征服了各兄弟部落建立了统一蒙古汗国。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边召开部落联盟大会,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元史》称之为元太祖,是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分封长子术赤到钦察汗国,其封地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到高加索,北到保加尔地区。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也即西辽(辽被金灭亡后。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人到天山南北及中亚一带建立政权,号称西辽)旧地。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方。伊儿汗国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的封地,领有太和岭(今高加索)和宽田吉思海(今黑海)以南地方。四大汗国都是蒙古政权统一管辖的藩属,总称为蒙古大国,以后分别独立,到十四、十五世纪先后灭亡。
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西征胜利的结果,接着从1205到1227年多次攻西夏和金。1227年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向西夏用兵。第二年西夏亡。成吉思汗也在这一次战役中病死。他由一个部落的领袖成为震撼世界的人物,只不过二十二年的时间。他的骑兵勇敢善战,所向无敌,横跨欧亚大陆,蒙古族的兴起与衰落,简直像狂风骤雨一般,使中外史学家都迷惑不解,为之搜集中外史料,加以考释研究。由于语言文字不同,记载不一,这考释是不容易的。1229年窝阔台即位不久,就出兵征金。1234年金亡。以后蒙古全力对付南宋,它没有直接攻宋而是先向西南进军,征服了大理、西藏,然后对南宋造成大包围的形势。南宋官民坚强抵抗。1259年蒙哥汗在合州之役中伤亡。战争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忽必烈出于争夺汗位的目的撤师北返。1260年即大汗位。他以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境)为上都,燕京为中都,后称大都。1271年才定国号为元。
蒙古并不是由一个单纯的部族形成的。《史集·部族志》所载“称为蒙古人”的各部落和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之《氏族》条所列“蒙古七十二种”大体反映了构成元代蒙古族的基本成分。第一类是“尼鲁温蒙古人”,即传说阿兰果火〔成吉思汗一世祖脱奔咩之妻)在丈夫死后感天光所生三子的后裔分衍的部落或氏族。这一类部落或氏族是大约九至十世纪之际迁到斡难河上游的一支蒙古部落发展而来,他们认为是出于同一祖先的血缘集团,是成吉思汗的亲族,因此不能互通婚姻,但是它们实际上吸收了许多非蒙古的成员,包括突厥人在内。第二类是“迭列列所蒙古人”,包括有兀良哈、弘吉刺及其分部。这些部落与尼鲁温蒙古人已无亲族关系,可以互通婚姻。第三类是先前不称为蒙古人的其他蒙古语族部落。其中杜刺亦儿人应是最早西迁的一支原蒙古人。
蒙古人是否最初有姓,虽是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与汉人接触,已有以部落为姓的。如孛儿只吉,后来称为姓包;永谢部是部落名,因汉人永音与云音相近。称为姓云;弘吉刺部也是由部落名变为姓洪(弘与洪音同)。又有随名而姓或以名为姓,即以父祖之名为姓。如蒙人沙儿赤,随父出征,年只五岁,被宋军所俘,遂以沙为姓。蒙古现代诗人巴·布林贝赫,因其父名巴达玛宁布,因此认为他姓巴。还有蒙古姓名为复音节,改为汉姓就变为单音节的,如伯颜取首字为姓,伯白谐音,就成为白姓。元代晚期,蒙古人改汉姓者已很流行,如有朱、李、王、张杨、白、安、马等。
然而我国的先秦史学者提出不同的说法,认为夏亡以后夏族的后裔中有一部分人向北迁徙,并与契丹、女真等族杂居《辽史》《魏书》中称为“室韦”的一族,就是夏的东韦氏,以善于养殖爬虫类动物龙蛇着称,也就是殷商所征伐的“韦顾既伐”之韦。东韦就是猪皮,这豕韦氏也善于养猪,用猪皮蔽身,做成衣服,遮盖屋顶。外人不习惯,则以为秽。或称为秽貉。后来秽貉又转为靺鞨,革就是皮革。这样一来。蒙古的族源姓氏也就成了争论的间题。《元史本纪》第一行就这样说: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这奇渥温氏就是上述“尼鲁温蒙古人”,这只是音译的不同,它是以部落之名作为姓名的。太祖就是成吉思汗。太祖以下至皇帝儿字即汉族所谓谥号,名铁木真,据说蒙古建立元朝以前是不甚避讳的。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他也就仿照汉族的习惯实行避讳,并且对于过去少数民族的正史如魏书、辽史、金史等不避讳的名字也改为避讳了(见陈坦《史伟举例》),谥号也增为十字。明清以后谥号(美称)更有增加,以致二十字。这奇渥温氏蒙古人,说明成吉思汗确是蒙古国和元朝的创始人,故称为太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建国者,则称为世祖。
这奇渥温氏蒙古人,是以部落名作为姓的,但是也有异说。如有人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认为奇渥温并不是姓。
该书列举许多部落之名不是姓为证。但是蒙古史学者却又这样说:“对蒙古人的姓氏源流的追溯,可以叙述蒙古人从家族、氏族系统姓氏的来源”,看来这一问题也尚待研究。然而成吉思汗以后,尤其是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蒙古族人渐渐以部落名作为姓氏终于普遍流行起来。
(1)以部落名为姓,并由多音节一变为单音的汉字。如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李儿只吉歹,后来演变成包姓,因孛与包音相近。如永谢部后来演变成云姓,永云音近。如弘吉刺部演变成洪姓,弘洪音同。但是蒙古为游牧部落,不易聚居一地,因此父子不一定同姓,当然也就不能成为父子连名制。
(2)以所崇拜的英雄人物或亲近的动物为名号。如蒙语巴图(亦作拔都、八都、伯秃等)是身体强壮结实之意,所以蒙古男人常以巴图为名。又如他们喜爱金银铜铁,则以金属为名。女子则喜爱花朵,在沙漠中一枝独放,既美且香,因此以花为名。
(3)以喇嘛教教义为名。蒙古族最早征服西藏,关系也最密切,因此蒙古人请求喇嘛僧取名,祈祷一生吉祥、幸福、无灾无难。蒙古汗与贵族也以达赖赐名或赠名为最光荣之事。
(4)以汉族的姓名为姓名。这我在前面已经谈到,这里只举改名字为例。如元代大中大夫,贵州路总督仍用蒙古姓名,但字公孟,号普安。如朵八直班,木华黎七世孙字惟中。脱脱是元代顺帝时的丞相,精通汉文,编修《辽史)《金史)。他名脱脱不改,而取汉字大用。察罕贴木儿,名不改,而取汉字廷瑞,改姓李。察罕没有亲生子,以扩廓贴木儿为子,名保保。以上可以说是蒙汉结合的方式。
2.畏吾儿与回族的分化触合
忽必烈建立元朝,这是隋唐以后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它以战争中征服的先后为序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显而易见,这不是按照民族的来源、皮肤颜色、血统体质及历史的发展来划分的,如汉人和南人同是汉族而划分为两等,就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又色目人中包括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畏吾儿人、回回人以及契丹人、女真人等,显然也不是源出一个民族。因此蒙古虽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并不是真正统一的国家,然而从另一方面,蒙元时期它加强了对北方的契丹、女真的统治,在西北和西南加强了对西藏、大理以及畏吾儿、回回族的统治,尤其是因为色目人大量的内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这都要比隋唐宋辽金更加显着和多样化。元朝立国的时间不到百年又被汉族的农民起义推翻,代以明朝(1368-1644),接着又是北方满族(女真族)为主的清朝(1644-1911),这已经是最后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了。现在我们特别叙述一下回回族的历史及其姓名。虽然它没有建立过政权,但是它对中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回纥,原居蒙古漠北,先后隶属于匈奴、鲜卑和突厥。隋时回给逐渐强盛。在唐灭东突厥、西突厥的过程中,回纥都曾出兵协助。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回纥被黯戛斯灭亡,回纥人向西迁徙。到新疆吐鲁番盆地建立政权,即所谓高昌回绝,占领了现在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方。由于当地已经居住着被称为畏吾儿的人,音名相似,遂被混称。其实畏吾儿人主要来自中亚的突版人,畏吾儿人信仰佛教,与天山东部的回纥人信仰伊斯兰教也不相同,因此至元朝时已把畏吾儿截然分别称呼。《中国通史·元史卷》编者说:“元朝境内回回人的来源主要是成吉思汗西征以来中亚、波斯、阿拉伯各地被俘来的工匠和其他平民”元时回纥已被称为回回,专指散布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而对居住在新疆维吾尔地区的人民,仍称为畏吾儿。但是后来畏吾儿人也由信佛教改为信伊斯兰教了,因此容易紊淆。
元时回回人以善于经商深得蒙古皇族和贵族的信任,他们一面经商,一面宣传宗教,很快地与汉族人民形成亲密关系。如能讲汉语,能阅读汉人的经典,后来由西北到沿海各省城市(如广州、泉州、杭州等)都有回教的寺院,长期居住,不再回去。这样回民就愈来愈多,被称为“土生蕃客”。如传说最早来华的阿拉伯人为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宋时泉州清真寺的卜哈丁,都用阿拉伯波斯原名。
回回族人不但善于经商,而且把当时阿拉伯文化传人中国。如他们有很好的天文历法、医药技术、仪器。元朝曾经设有回回司天监,用回回人管理天文观察。回回人札马刺丁还制造了一套天文仪器。明代仍继续参用回回人的历法,设“回回司天监”。元代设“回回药物院”。当时回回的医术、药方,都深得汉人蒙古人的信任,普遍使用。当时有《回回药方》一书,用波斯文和汉文对照的形式编成。另外,在纺织方面,有一些回回工被迁徙到内地以后,专门让他(她)们编织波斯流行的“撒答刺欺”纺织品。
回回人与畏吾儿人都认为他们自古以来就投有姓氏。如元代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全名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原为阿拉伯语。
“赛典赤”意为荣耀的圣裔;“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儿”意为长寿,都只称名而没有姓氏。又如元世祖时的财政家阿合马,回回国子监创始人之一亦福丁哈鲁丁,天文学家扎马刺丁,建筑学家也黑迭儿丁,伊斯兰教经师夏不鲁罕丁,制造回回炮的名匠阿老瓦丁和亦马因等,都是回回名而没有姓。
从十三世纪中叶到十四世纪中叶,这时回回已经在中国境内形成,他们不但长期居住在中国,而且与汉族互相通婚,精通汉族儒家的经典,与汉人一样做汉诗文、戏曲小说、绘画、书法,他们一方面保留回回名,另方面取汉姓,并用汉名、字、号,简直就如汉人一样。如元代作曲家马九皋,原回回名薛超吾儿。或俄薛超吾,已与汉姓名一样。后来他又取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马,又称马昂夫。如果不知其为回回,那就一定认为他是汉人了。或说他姓马,是取穆罕默德的“穆“字,穆马音近,故后来变做马姓了。诗人萨都刺,他的诗词以沙漠为背景,使人读后起一种苍茫无际的感觉,他的后人居住福建,近人物理学家萨本栋就是他的后裔,还有学海军的,都很有名。宋末元初有一位蒲寿庚,负责提舶使的工作,这蒲家也是回人。“蒲”,为阿拉伯语“阿蒲”之省,故蒲非汉姓,寿庚则为汉书。据回族友人告诉我,萨都刺为阿拉伯语,意为真主的赐福,故名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再如谙都刺,阿拉伯语,字瑞芝,与名意义相应。总之,回回名字的变化,反映了回汉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反映了回回人在保持原有文化习俗的同时,不断吸收了汉族文化。不仅如此,元亡以后,回回人仍为汉族皇朝明代服务,如郑和下“西洋”(南洋)的郑和,就是回人,航海家,他不但使明朝扬名海外,而且招来了许多南洋以至非洲的小国酋长,发展了海外航线和贸易。另外,我们还要提到明代王学左派李货字卓吾,他也是回族。由于他主张个性自由开放,男女平等,为讲究宗法组织伦理道德的理学家所不能接受,故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结果死在狱中。又还有一个海瑞,也是回族,是着名的清官。他的一生遭遇坎坷,“文革”时期甚至说“清官比贪官还坏”。“文革”以后拨乱反正、谬论仍未澄清,使人们至今引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