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是商人的上帝,在生意场上,谁拥有的客户越多,他的生意就越红火,自然获利也越多;相反,得罪客户,失去客户,无疑等于自绝后路,这样的生意是长久不了的。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活动中,经营者要想生存、发展、获利,就必须想尽办法来满足客户需要,打动客户之心,只有赢得客户,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发展的机会,赢得无尽的财富。
道理简单,其实做起来也并不难,经商者只要态度诚恳、服务周到、货真价实、待人有礼,只要在经营过程中始终诚心待客、童叟无欺,就能真正打动客户之心,从而为自己赢得生意,获得发展,收获财富。
1.用真诚搭建和客户的关系
2.用良好信誉,取得客户信任
3.虚心接受批评,赢得客户好感
4.积极挽回服务中的差错
5.寻找与客户沟通的突破口
6.用蘑菇战术感动客户
7.给客户送礼有学问
1.用真诚搭建和客户的关系
请看下面一则故事:
小王是一个销售新手,他为一家公司推销日用化妆品,可一开始不熟悉客户,每天漫无边际地瞎跑、瞎撞,还是碰了满鼻子灰,结果推销任务完成不良。一天,他又在推销,进入一家商店,正好碰上了以前高中时的同学小余。
“小王,小王。”
小王听了两声才反应过来,“唉,原来是小余呀!”
“小王,你这么忙,提着这些干什么,也做倒爷了?”
“唉,别提了,什么倒爷!简直是……唉!我也在为一家公司搞推销,是些日用化妆品,这些天,效果不是太好。”
“来,让我看看,唉!蛮不错的嘛!这样吧,我正好认识一个人,他是××百货公司化妆品部经理,我给你写封推荐信,他一定要。像这样物美价廉的商品,现在市场上已不多见了。”
“唉,老同学,有你的,如果早些日子碰到你多好,成交之后,提成我们平分,不,六四分,你六我四。”
“老同学,不用了,到时请我到大三元吃一顿足矣,赶快去吧!”
小王高兴极了,拿着信,把准备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条、齐全完整,极为礼貌地与经理谈妥,订了货,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又多了一个好客户。
“李经理,听小余经常提起您,说您是年轻有为。”
“现在化妆品比较走俏,市场也很大。”
“可是,质次价高,名不符实,也不好经营,我们现在正在为这个问题发愁呢!”
“李经理,我现在正在××公司销售部工作,我们新近研制出了几个型号,现在正在开拓市场。”
“小王,你能说说吗?”
于是,小王认真地将准备好的工作说了一遍,得到了×经理的认同,签订了合同。
上面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其中有几点是值得人们注意的。首先,小王用真诚的谈话引起小余的同情,得到了小余的推荐介绍;而此时,小王也没有忘记对小余的许诺,这样关系就可持续并更加密切。
其次,小王对李经理的谈话,由浅入深,逐渐地接触到正题,给人以自然的感觉。所谓水到自然可以渠成。
推销员是否优秀的一个关键是能否很好地处理、解决顾客的各种问题与要求,建立与顾客的良好关系,即能否得到对方的好评,对方是否对你有好感而乐意与你继续交易。
也就是你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让对方满意,如商品、推销方式、销售之后的服务等等。即使当初不满意,在解决之后,也要让对方谅解或产生感谢的心情。
那么,如何才能得到顾客的好评呢?
在初访过程中,推销员应该灵活、礼貌、谨慎一些。同时,要永远保持热情的态度来让对方满意。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销售的方式尽量满足对方。在销售之后,服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往往好感或好评来自于这一阶段,坏的印象以及不好的评价也来自这一阶段的工作。因此,推销员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一定要态度诚恳,认真、负责。
下面举一个不好的例子:
“你呀,真是的,不就一点小问题嘛,你拿来我们给你修一下就是啦。”推销员如此回答客户,对方可要气坏了,即使修好了,对方也不会很满意的。万不可如此来处理问题。
“不行,我们再换一个新的不就得了,我们现在很忙,不要再打电话了。”或者:“这样吧,我会为你维修的,不要像逼命似的,明天给你修。”或是:“小毛病,小毛病,告诉你是小毛病嘛!不要再罗嗦了,我们会处理的,不会白拿你的保修费用的。”
这几种态度都是极不礼貌的,会伤顾客的心,下次顾客便不会再来了。
与顾客说话,要附和对方。在附和的同时,神情要愉快,切不可在赞同或附和对方的同时,显得不耐烦的样子。这样不可能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感,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对方更加反感以至于咒骂或指责。
一定要以愉快的心情,耐心地为顾客解决他与你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
顾客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他心中便对解决的深度、程度有一个期望。你可以在解决问题时,给予他更多的好处,超过他的这种期望,如钱物上等等,你便可以赢得顾客欢心,这叫“吃小亏占大便宜”。切不可与之相反,使顾客大失所望,那样你就失去了顾客。
2.用良好信誉,取得客户信任
中国有句古语“一诺千金”。
信守诺言是人生的美德。尤其在与客户的沟通与交往中更要信守诺言,说到的一定要办到,这样客户才对你更有信心,更愿与你合作,使协作关系更加牢不可破。
你的信用能给予别人良好的印象,如果你经常不负责任地许各种诺言,而很少能恪守,那样就会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从而大大降低你的成功率。
美国的IBM计算机公司发展迅速,靠的正是公司服务人员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他们信守诺言的美德。
一天,菲尼克斯城的一个用户急需重建多功能数据库的计算机配件。公司得知后,立刻派女职员卡菲娜送去。
在送货的途中遇倾盆大雨,河水暴涨,封闭了沿途的14座桥,交通阻塞,汽车已无法行驶。平常人遇到这种特殊的情况,早就返回去了。
可是卡菲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知道用户一定还在很着急地等着这个配件呢,再说,答应给人家送去,如果因暴雨就不去,那会大大地损害公司的形象的。这可怎么办呢?
卡菲娜发现汽车里有一双旱冰鞋,于是她就穿上旱冰鞋滑着去给用户送配件了。平时只有二十几分钟的汽车路程,今天却变成了4个小时的艰难跋涉。
当卡菲娜到达目的地时,她全身都湿透了,但仍带着微笑对用户说:“对不起,先生,因雨大道路不通,所以耽误了给您送配件的时间,对不起,请您原谅。”
卡菲娜的行动感动了这位客户,他写信给IBM公司,对卡菲娜的行为大加赞扬,希望公司能提升卡菲娜,并表示他将永远是IBM的忠实用户。
这个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
信誉是你办事儿的本钱,它是你一种良好的处世形象,只有拥有良好的信誉,才能使你的客户信任你,支持你,帮你走向成功。
3.虚心接受批评,赢得客户好感
一位顾客从食品店里买了一袋食品,打开一看,食物都发霉了。他怒气冲冲地找到营业员,“你们店里卖的什么东西,都发霉了!你们这不是拿顾客的健康开玩笑吗?”
几个顾客闻声走过来。
只见,这个营业员面带笑容,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没有想到食品会变质,这是我工作的失误,非常感谢您给我指出来,您是退钱还是换一袋呢?如果换一袋的话,可以在这里就打开来给您先看一看。”
面对这位营业员诚恳的态度,并真诚地说了对不起,他还能说什么呢?他又重新换了一袋,旁边的几个顾客也夸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好,以后要经常来这里购物。
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也许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当面对别人的批评时,会办事儿的人一定能真诚地接受人家的批评并且马上加以改正,虚心地知错就改往往也能使客户对你产生好感。
如果对顾客的批评采取回避、拒绝的态度,即使是本来不大的事,也可能引起顾客的愤懑,从而使你失去了顾客。
4.积极挽回服务中的差错
许多营销人员往往把为顾客提供“完美的”服务当作最高宗旨,但很少认真想想一旦发生问题,如何把坏事变好事。这就使得商家错失了与顾客联络感情和树立商业信誉的大好机会。恰恰是在出现问题时,顾客对自己所受到的待遇最为敏感,也最容易向朋友和同事倾诉自己的经历。也恰恰是在这时,他们最有可能作出决定:
是继续在这家公司购物,还是转而光顾它的竞争对手。
其实,出现售后服务问题时,正是与顾客加深感情的绝好机会,解决问题要快,而且不妨慷慨一些。采取以下简单的六个步骤,即可凭借周到的售后服务赢得回头客。
(1)表示歉意要想让人们感受到你对他确实关心,立即表示出真诚的歉意是最好的方法。
(2)立即解决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越好。这是为顾客排忧解难的时候,不要与顾客斤斤计较,只要能解决问题,只管去做。
你的损失会从你获得的利益中得到的。
(3)与顾客交流要花时间与顾客进行交流,和顾客保持个人的联系。当售后服务结束时,亲笔写一张便条、送一份小礼物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4)讨顾客欢心要想与顾客加深感情,就必须给予超出其预期的优惠。优惠的形式可以是退货、折扣、特殊的帮助和额外的服务,倒不一定非得是在金钱方面。不过,无论是何种优惠形式,行动一定要快。如果办理退款或者其他优惠需要进行长达数月的协商与授权,是绝不可能赢得顾客的青睐的。
(5)改进工作改进工作方法,以避免相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跟踪联系即使顾客不再来反映问题,也不要就此停止交流。
保持与顾客的联系,直至他们成为回头客和长期的忠实主顾。
5.寻找与客户沟通的突破口
在当今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商业行为的成功展开充分依赖于言语的沟通,比如销售、公关、保险业等等。没有让客户接受你,和你做倾心的交流,便谈不上业务的拓展。客户的行为与愿意赞同的交流方式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我们去细心体察,并找到与客户沟通的突破口。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把客户分成三种:爱说话的人、爱听不爱说的人、不爱说也不爱听的人。
(1)爱说话的客户这种人最容易应对,你只要用一两句话逗引他,他便会一直说下去。对这种人,你要有足够的忍耐功夫,不管他说得怎样,你都要耐心地听着,那么他就会非常高兴,哪怕你一句话不说,他也会以你为知音。
(2)爱听不爱说的客户这种人就比较难应付了。他生性虽不爱说话,却十分喜欢听别人说话。本来人是少说话为好,因为听话容易,而说话能讨好别人却不容易。但如今你碰到了对头,你要不说,这局面就难以维持下去,那么你就得小心了。
你可以由头到尾一直说话,但你要牢记,你是说给对方听,不是说给自己听。因为问题不在于只图自己痛快,必须顾及到对方的兴趣。你要为听者着想。第一要先探出对方有没有兴趣(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可以探出来了),然后选择有兴趣的话题淡下去。一般人愿意听你说话,大多因为你有某种可值得听的东西:或由于你刚从外地带回来很多消息,或由于你的某些经验值得学习,或由于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由于你对某一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他才愿意耐心听你说。当你有趣的话题讲完以后,你的良好形象已印在了不爱说的人心里了。
(3)不爱说也不爱听的客户这种人通常坐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抽着香烟,当偶尔听见别人哄笑的声音时,他也照例跟着笑,但这笑显然是敷衍的,因为笑容随即收敛,他的眼光已经移到窗外或是墙上的某张字画上去了。
这是最难应付的一种人。虽然这种人绝对不会单独来看你,但要是在别人的家里遇到,或在宴会里刚巧他坐在你身边,那样你就不能不想个办法了。
首先你要明白,无论何人,不爱听也不爱说是没有的,要是真有这种人,他一定终年躲在图书室或实验室里,不会出来交际应酬。为什么这种人如此落落寡合呢?大概有两种原因。
第一,他可能是在一伙人当中年纪较大或较小,或学问兴趣不合,或同时在座的其他人比较世俗,谈天说地,问题无非是饮食男女,言语粗俗,言不及义,使比较有修养的人望而却步,所以他才独自躲坐一角。只要你知道症结所在,应付是不难的。
你可以从几句问候中探明他的兴趣是什么,然后和他谈论下去。他见你谈吐不俗,在满堂浑浊中一定会以你为知已,如此一来,僵局就打开了。
第二,他的思想并非特别高深,不过生来有点怪癖,与人难合,你用几句话探出其原因后,就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去应付他。
“贝克汉姆近来技术不行了!”比如你知道他对足球颇有兴趣,这一句是很好的激将法,因为十个足球迷有九个拥戴贝克汉姆,如此一来,他必不肯善罢甘休,你当然要在后来表示屈服,不过在战略上你已经胜利了。
这种激将法,同样可用在对付学问高超但生性却古怪的学者身上。“如果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准一定要加强文言文的修养。”对于一个提倡白话文学的学者,这一句话是不能忍受的。于是你的目的又达到了。
6.用蘑菇战术感动客户
“泡蘑菇”,不仅要能“泡”,还要会“泡”。“泡”不是消极地耗时间,也不是硬和人家耍无赖,而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影响对方、感化对方,促进事态向好的方向转化。
某市保险公司张科长到一个乡开展保险业务,因群众对保险工作性质不了解,怕吃亏,不愿参加,其中村长最为固执。张科长决心攻下这个堡垒,他天天跑几十里去向他们宣传、动员,村长怕见他,就躲着走。一次听说村长到几十里外的邻县亲戚家帮助盖房,他骑车追了去,车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干活。干完活还和村长磨。
为了找一个长谈的时机,张科长干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赶到村里,在村长家门外一站两个钟头,村长起床开门愣住了,见张科长淋得像水鸡,便一把将他拉进屋里说:“张科长,你就别‘泡’了,我们参加还不成吗?你这种精神头,就是‘上帝’也得举手投降!”
村长这个堡垒一攻破,这个村参加保险工作的局面就打开了。
推销员的工作最不好做,然而落雨下雪是推销员上门的好日子。外面下着雨,别人都躲在家里,而推销员站在门口,不能不使你产生同情心,因而难于拒绝,虽然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推销员采取的一种策略。但毕竟他要这样做啊,对此你能无动于衷吗?
这种推销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类的感情。本来不打算购买的人,也会产生“再也不能让他白跑了”的想法,使他们有种心理负担和欠人情债的感觉,客户会这样想:“这位推销员若是多跑几处地方,也许他的产品早就推销完了,但是他却常来这里,使他花了不少宝贵时间,再不买他的产品,就有点对不住人了。”这就是加重人们心理负担的一种推销方法。
处世专家提醒您:
要使对方作大幅度的退让,就要让对方多积累些微小的心理负担,当这种心理负担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方就只能让步了。
新闻记者从事采访工作与求人毫无二致,为达到采访目的,他们有时需要在晚间和早晨行动。譬如:在发生某种巨大的政治事变时,新闻记者就事先打听到与此相关的人,等下班后,或者上班前,去进行采访,因为这种时候,一般人都在休息,而新闻记者还在干活,就会使对方产生心理负担,不告诉他这件事的内幕,心里就会过意不去。
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将这种方法加以运用,那么达到求人目的的机会将会更多。
7.给客户送礼有学问
社交往来,免不得来来送送,少不得迎来送往。会送者,不仅送得必要,而且送得恰到好处;不会送者,不仅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中国传统习俗中,人际来往中互送礼物的做法,至今仍被公认和保留着。求人办事,有时确实要送人礼物。在送礼之前,先弄清以下几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送”要选准对象送礼的对象是个大问题。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并非是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无益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送出的礼物不能太过零散了,这样分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机泄漏,对事情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作用,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
处世专家提醒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不相干的人物,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2)“送”要投其所好确定了送礼的对象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送什么好。这里的所谓“好”是以对方的喜好为标准。所以,送礼之前要根据对方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他到底喜欢什么礼物。比方说,有的喜欢喝酒;有的爱好吸烟;有的很高雅,他们对古董、字画、典籍感兴趣;还有的干脆就只是喜欢钱,真是人心方圆,各有千秋。对方爱好什么,就给他送什么。要知道,只有给对方送上了他十分喜欢的礼物,他才会动心和动情的。对方只要动了心和动了情,就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
(3)“送”应轻重适宜给人送礼送多少主要根据三个方面来划定:
根据所要办的事情的分量轻重,视利益大小来确定给对方送多少礼合适。事情较大,对自己的利害关系密切,就应该多送一些;如果事情不关大体,就可以少送一些。
根据对方费劲和费周折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小来确定礼物轻重。如果事情难办,或者对方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那么要送的礼物就应该偏重一些,否则便可以少一些。
根据当时社会送礼的惯例确定礼物价值的水平。一般而言,礼物这东西送多送少,一方面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有些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所以,礼物的轻重、多少要恰到好处,既要达到办事的目的,又要有所节省,不致得不偿失。
(4)“送”要选准时机送礼要讲究时间,讲究地点,讲究场合,这样对方才可能接受。很多人送礼喜欢在晚上送到对方家里,其实这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晚上时间,对方可能不在家中,送去了礼物却未见到“真人”,未免有些遗憾。或者对方在家,却另有外人夜间串门,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
处世专家提醒您:送礼最好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对方未动身上班之前,或者在星期天的早上对方刚刚起床不久为佳。
因为这种时候带礼物进屋,既无外人打扰,又能把要找的人堵在家中,便于见面,便于说话。另外,有些礼物也可以在办公室送过去,如一些文化商品。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场合可以送礼,比如在酒店请酒时也可以当场送些烟酒让对方带回去,所以,送礼场合是可以随机应变的。
①雪中送炭常言说得好,“情愿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意思是说,当别人处于困境当中时,你伸出援助之手,不啻于冰雪天给饥寒交迫的人送去一篓炭,及时而又必需,会使受礼人终身难忘。
而如果别人什么都不缺,你送的东西就不会显得有价值了。
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你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给他以帮助和鼓励,不仅会获得朋友的感情,也会树立起你重情义的良好形象。
②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碰到佳节喜庆之时,带上一些礼物,及时向亲朋好友表示祝贺,对增加亲情、友情是非常有好处的。但要注意,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这是送礼一大忌。事后送礼,会造成对方心里不快,“当时你干嘛去了?”这时你的礼品再重,也不容易获取对方的好感。
③趁对方在家时送礼送礼时最好选择对方在家的时候。送礼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增进友谊,双方面对面地交谈更能加深感情,礼物只是辅助品而已。或者是求人办事,更需要主人在家时向对方表达你的意图,如果你是通过他的家人向他转达你的意思,不如当面陈述给人印象深刻。
因此,不要托旁人转送礼物,因为这样不礼貌,此外,有些受礼人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接受礼品。
④忌当着外人送礼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否则,如果所求之人担心背上受贿之名,有可能拒绝你的礼物,你所求之事也就泡汤了。因此,行事要小心,不要授柄于人。
⑤忌在公开场合送礼送礼这种事在公开场合进行总是不妥。因此,千万避嫌,因为人言可畏,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