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的长孙皇后
20678300000243

第243章 告辞(2)

“嗯。”

摸着我的头发,卢雨烈轻叹:“玄龄总说你善良心软……我这也是爱屋及乌、有话直说,你可不要嫌我唠叨,有生分你李府之嫌。”

“师娘字字珠玑,全是为观音婢着想,观音婢又怎能不知?”

“好孩子,能体谅你师傅、师娘的心就好。可惜啊,若非你如今的身份地位……我们俩真想认你当个女儿……”

见她眉宇间尽泛遗憾之神,我顽皮心起,戏谑说道:“先生和师娘这般喜爱观音婢,为何不生一个女儿?这样一来,观音婢也好有个可以疼着爱着的妹子。”

出其不意,卢雨烈的脸红得似火烧云,伸手揪住我的脸,嗔道:“贫嘴的丫头。还没说上两句话,就揶揄起自己的师娘了,你师傅就是这般教你的?”

“我怎么教观音婢的?难道教得不好?”

听着熟悉的声音,我震惊的抬头看着熟悉的身影,仍然很瘦,但那双眼睛相当的有神,就如夏夜的星空般深邃。

自从那一年偷听到他和李渊的谈话,这么多年再未见到他。大婚之日,因了喜帕的原因,虽然知道他肯定在现场,但我仍旧看不见他。如今看到了,就如看到亲人一般。我匆匆的站起身,行了一个最隆重的礼,“弟子给先生请安。”

房玄龄急忙上前几步扶住我,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好好好,观音婢长大了,成大人了。好好好。”

“只知道说‘好好好’。平日里谈得最多的是观音婢,怎么见了面倒没话说了呢?”

听着卢雨烈嗔怪的声音,我和房玄龄相视一笑,房玄龄大手一摆,“快,摆酒,今天我要好好的喝一盅。”

宴席很快摆好。只是房玄龄总是笑若春风般的看着我,不动筷箸。惹得我不时的看看自己的衣物,摸摸自己的脸颊,担心是不是有什么污物导致他笑话我。

卢雨烈在旁看得发笑,轻咳一声道:“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知我者,夫人也。”房玄龄面有得意之色,看向我问道:“观音婢,知不知道为师为什么回来晚了?”

房玄龄推荐李靖当守城的将军,他甘愿当军师为李靖出谋划策……他这番归来定是从军营中归来,再细看他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喜色,我心中一动,“莫不是有二郎的战报了?”

房玄龄激动的站起,与有荣焉的说道:“观音婢,前方传来战报,二郎打了一个大胜仗。说二郎和国公已经汇合,那历山飞的人马被二郎的三路人马烧得差点不辩方向只得作鸟兽散,最后一径往关帝山方向逃走。现今离太原之地有百余里……”

没再听房玄龄说些什么。我只知道:李世民赢了。

“观音婢,我可听说二郎的疑兵之计有你的一份功劳。”

我这才回神,脸红说道:“不过纸上谈兵罢了。谁知道他到底会不会采用,想来还得根据地理山貌再做定论。”

房玄龄眼睛一亮,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得意的看着卢雨烈说道:“瞧瞧,我可有虚夸。”

“是,只要是观音婢的就都是好的。”卢雨烈嗔笑着将菜一一布到我和房玄龄的碗中,又道:“以后和公婆吃饭如果不自在,就来我府上。”

我‘呵呵’一笑,“多谢师娘。”

“多谢我什么?我是看玄龄很少吃得有今天的兴致。如果你来的话,他也多吃些,只怕就会长些肉。”

“雨烈。”房玄龄的语气中有责怪但也有怜爱。

我冲着卢雨烈眨了眨眼睛,“好啊,以后我常来,吃穷房府。”

房玄龄‘哈哈’一笑,“只要是你来吃穷的,为师高兴得狠。”

见我们师徒二人无拘无束的说着些闲话,卢雨烈笑意盈然的看着,突地问道:“既然打胜了,那国公和二郎他们回来了没有?”

“没有,依战报说,国公和二郎趁胜追击去了。”

“可别又中了历山飞那贼子的圈套。”

房玄龄笑得开怀,直是摇头说道:“兵法有云:可一而不可再。历山飞被二郎打了个措手不及,又被国公从重围中杀出来遭受了个迎头痛击,如今心神已是大乱,哪还有布兵列阵的心,能够逃回关帝山,他就算是赢了。”

看着他们夫妻有问有答,气氛融洽,我的嘴角不仅微勾起来。

“观音婢,笑什么?”

“听二郎说,先生夸他是您最得意的学生。”

房玄龄闻言一怔,接着‘哈哈’笑道:“这个二郎,还不死心。你放心,为师没收他为徒,顶多算个旁听生。”

那家伙,果然又是吹嘘。

“不过……二郎可非池中物。这一次,国公归来,肯定会好好的奖励奖励他眼中的纨绔儿子。只怕就在这一、二天,我们得好好准备准备。到时候,你和二郎都来我府上,为师亲自替二郎接风洗尘。”

“房先生,我担心……担心二郎本就年青气盛,现如今又气势大涨……”

看我欲言又止,房玄龄不再如方才般笑得开朗,很快的严肃下来,说道:“你是担心你的《坤》之泰卦传到陛下耳中,再加上二郎的军事谋略,这般强健的气势下会出什么意外,是不是?”

原来这卦象一事也传到太原了,看来隋之大地果然传遍了,王世充所言非虚……我黯然的点了点头。

房玄龄轻叹一声,若有所思片刻,沉吟说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存,这件事目前还说不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以后发生什么状况,二郎定能保得你平安。”

“先生这般看好他?”

“不是还有为师吗?为师会陪在他的身边。”

在这个时候,社会精英无非三种: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华族’、黄河中下游的‘山东士族’,陕西关中和甘肃陇西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南北朝300年的征战,关陇集团赢得了天下,也割裂出了他们与山东士族、江南华族力量的对立。

房玄龄和李世民,一个出身“山东士族”,一个是“关陇集团”的后代,本应是对立的两端。然而房玄龄敏锐的看出隋朝30年的统一即将在中原大地流产,敏锐的察觉到谁将在这片大地上再主沉浮,所以,他走到了李渊面前。因了我,他从容不迫的决定追随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