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你的债务就是你的敌人
在这个号召“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时代里,如果突然有人跟你讲最好不要过借钱的生活,你一定会嗤之以鼻,然后反驳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说不能借钱,你没听过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吗?”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我当然听过,我认为这两种生活方式没有谁对谁错。可以说,你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在常理之中,现在社会宣扬享受生活,即便没钱也不能耽误自己享受生活。你心目中的模式是由你的观点和信仰系统构成的,而你的模式就是你的过滤系统。当你收到的信息与你的信息系统不相符时,你一定会把它挑出来,说不定把连同给你带来坏消息的人一起剔除掉。但如果你心中的固有模式是错误的怎么办?就像银行宣传要你借贷消费,给你灌输“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理念,但这样的理念却并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消费者、企业以至国家的债务问题都是财政上致命的隐患,它来势凶猛,扩散得很快。为防止得不治之症,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还钱,保持自己不借钱。
28岁的李先生在中关村上班,每天下午6点钟都会准时下班,然后坐公交车回家做饭、吃饭,到晚上9点多,虽然还不想睡觉但也只能在家老实待着,而在以前他一定会叫朋友一起打打台球,唱唱歌。说到现在这种清贫的生活,李先生说全是由于买了新房子造成的。今年3月李先生按揭买了一套房子,一下子就背负了几十万元的债务,人生就开始阴暗起来,既没心情打台球,也不敢轻易叫朋友出来玩。房子是有了,生活好像没有了。
跟上面例子中的李先生一样,很多背负贷款的人都被还贷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上班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被老板炒了鱿鱼。有时候即便有了更好的工作也不敢跳槽,因为跳槽后即使收入会有所增加,但也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也会有被炒的风险,结果很多人牺牲了发展的机会。
现在的报纸、杂志或者电视等传媒工具,对于白领、金领的生活方式都非常推崇。各种宣传都让我们对高消费产生巨大欲望,而银行推出的信贷也为我们的超前消费创造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是在尽情享受的同时,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的信贷规模,量力而行,否则,超前消费演变成过度消费,就不得不终身为银行打工。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发生的事情。
我们必须清楚,债务是一种产品,是需要你付钱买的,而且是花高价钱买,绝对不会发生打折优惠这样的事情。就像你去逛家具店,服务员会过来问:“我可以帮您什么忙吗?”你总是说:“哦,不,我只是看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家具店的东西要花钱买。那里的一系列产品,如沙发、餐厅套具、卧室套具等,你买其中的任何一件东西商家都会获利。想到这些,我们就说只是看看。可是你知道吗?银行也是商家的一种,他们也有一系列的产品,他们卖的是债务——如万事达卡、维萨信用卡、金万事达卡、白金卡、房产贷款、住宅抵押、汽车抵押、学生贷款——当然,它们卖这些产品都是为了获利。但银行和家具店有所不同,在家具店我们可以说只是看一下,但是在银行,我们恨不得银行迅速地把产品卖给我们。旧约箴言有一句话:“富人主宰穷人,债务人是债权人的奴仆。”
我们这些消费者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奴仆。随着信用卡市场的扩张、转移,我们在不该借钱时也借了钱。如此多的人向我们推销信用卡,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买一大堆信用卡,这意味着我们在借钱。我们借钱并不是因为条件对我们有利,而是因为太方便了。还有房产贷款,我们买房子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有滋味,可是真的按揭买房时,才发现贷款是一件多么苦恼的事情。最可怕的还是汽车贷款,贷款期限越长,汽车价下降幅度越大,你就越可能陷入尴尬。多数汽车贷款时间较长,实际付的利息比开始预定的多。而且,购车不像买日用品,所以你还得有额外开销。所以,你最好不要借钱买车。用现金买车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难,每个月存点钱,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开车到你想去的地方。不借钱买车、不租车,也用不着拆东墙补西墙地还钱,你可以自由地开着你买的车到处逛。没有心理负担,只有快乐和自豪。
多数人不知道贷款的意义,如果你不还,由于这是你的个人责任,所以银行会起诉你,而且他们会胜诉。当银行胜诉后,他们会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裁决。也就是说,他们将拍卖你的财产,直至余额还清。他们会查封你的存款和账户,扣押你的工资,还会到你的家里拿走包括婴儿床在内的家具,然后把它们卖掉以抵你的余额。那时,你就真正地意识到债务人是债权人的奴仆了。
§§§第二节 贷款购房须三思
说起买房和租房的话题,大家又会想到刚在上文提到的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外国老太贷款超前消费,居有定所,生活质量看似比较高。中国老太省吃俭用,靠一生的积蓄,最终买下了房子,却早已是风烛残年,无法享受了。从这个对比中,人们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老太的理财方式科学,中国老太的观念落后。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某国企工作的张先生一开始很羡慕外国老太的潇洒。当时正巧单位集资建房,他怕重蹈中国老太的覆辙,便从银行办理了10万元的住房贷款。一次性缴清了购房款,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一家人当时甭提多高兴了,可后来,张先生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张先生和爱人都是工薪族,两人月工资加起来也不到2000元,每月单是偿还贷款本息一项支出就将近千元,因此,家庭日常开支常常捉襟见肘,以致不得不节衣缩食,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住房条件虽然改善了,总体生活质量却下降了。同时,张先生还要承受父母的唠叨、老婆的埋怨,自己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非常无奈地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贷款。
目前,先住房、后还款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那么,这种超前消费方式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呢?特别是在当前房价下跌,贷款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哪些人办理消费贷款需要慎重考虑呢?
传统观念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不宜贷款。对于多数人来说,“无债一身轻”、“量入为出”的传统理财观念在短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此观念根深蒂固的人,就不宜盲目跟风,赶贷款买房的时髦,否则,到时为债务所累,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就得不偿失了。同时,办理贷款要事先多和家人商量,取得他们的同意和支持,避免日后落下埋怨。
还要考虑自身还本付息的承受能力。目前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是同期存款利率的1~2倍,每月还本付息的压力相当大。因此,贷款之前要对自己的收入情况和每月还本付息额进行衡量,仔细测算,以此确定是否贷款,或确定能承受的贷款额。另外,在能够和亲戚借的时候尽量不贷款,目前存款利率非常低,你可以和出借人协商,按照银行存款利率为其支付利息,这样,出借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你又避免了沉重的贷款还息。
有条件的提前还贷。按有关规定,银行允许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提前全部归还本息的,按合同利率一次结清还本付息额。但是要注意,提前还贷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银行均会要求借款人提前申请,然后等银行审批,而这个过程所要耗费的时间,短则一周,长则要几个月。所以贷款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三思而后行。
§§§第三节 小贴士 扼杀潜在的债务危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债务危机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理财越做越顺利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房子越来越大,车子越来越好。
忠告1:别与信用卡过分亲密。信用卡的出现,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但是,当今社会上的“卡奴”与“房奴”、“车奴”同样流行。这不能埋怨信用卡,只能怪持卡人急功近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用卡只是一个工具,千万不要对“对账单”置之不理,每次都应准时还账。
请记住:不要在任何冲动的情况下使用信用卡,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当信用卡上的债务积少成多,自己要应付的状况会很麻烦。发挥信用卡的优势是在计划消费的前提下,信用卡不会纵容任何人挥霍无度。
重点计算:信用卡的使用要在计划内,可以是一个月内的各项固定支出。但当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物品出现时,要“量入为出”,计算好这次刷卡后到还款期时的还款额,不要因此扰乱自己日后的生活。
忠告2:别过早贪图奢侈的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奢侈、舒适的生活都是人们奋斗的重要目标。如今,人们的消费理由早已不是“需要”,而是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如何反映?衣食住行首当其冲。于是,房贷、车贷一一推出,越来越多的人乐于用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间、开今天的轿车。
请记住:财政上的压力消除叫做“把钱留在银行里”或“积极的现金流通”。所以,在考虑买房、购车之类的重大举动时,最好预算充分,不要有了房子和车子,却饿了肚子。
重点计算:在满足其他消费项目后,才可以考虑房贷、车贷或其他大宗需要贷款的消费项目,这样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不下降。也就是说,在购买房、车之前,要计算清楚每个月需要偿还的金额是多少,这个数字一定是满足其他需要之后的款项。
德国著名的理财专家舍费尔在其著作《七年成为百万富翁》里,就强调处理债务最重要的是“五五法则”。根据这个法则,债务支出不能超过每月可自由支配金额的50%。这样既能保证手头有宽裕的资金可供支配,又不必为了偿还债务而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有余钱储蓄,能够刺激人的致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