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谢折磨你的人(MBook随身读)
2066800000020

第20章 拥抱好心情,主动排解“情绪毒素”(1)

§§§第一节 适时发泄,不让怒气折磨自己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司机因为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两人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举不胜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发怒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不可。”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阳光、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蓄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学会把怒气转移到小事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毕林斯先生曾任全美煤气公司总经理达30年之久。他在总经理任期内,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对于许多小事常常会大发脾气,对于那些重大事情却反而异常镇静。

有一次,他乘车回家,下车时,把一盒雪茄遗落在车里了,不久他记起来,再返身去找,但早已不见了。

这包雪茄的价值,不过是5美分一支,对他而言真可算是微乎其微的损失。但他竟因此而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以致旁观者都以为他失去的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宝物。

后来有一次,他凭空遭遇了10万倍于那次的损失,但他却反而镇定异常。

那是全世界闹经济恐慌的年代,毕林斯先生有好几天因为卧病在床,没有去公司办公。就在这几天里,有一家银行倒闭了,他凑巧在这家银行里有3万块钱的存款,结果竟成了“呆账”。等到他病愈后,听到这个消息,却只伸手搔了搔头发,然后沉思了一会儿,便说:“算了,算了。”

阳光的人总是善于把怒气转移到他处:遇到一些感觉不快的小事时,尽情发泄自己的怒气,直到自己的心境完全恢复舒坦为止。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永远保持开朗镇定的情绪,一旦遇到大事发生,他们就可以用全部精神从容地应付。否则,不论事情大小,遇到气便积在心里,等到面临更大的打击时,堆积多时的大小怒气,便都将如爆裂的气球一样,冲破理智的束缚,引发严重后果。

更重要的是,怒气发泄后,就必须立即把心情宽松下来,这样你的怒气才算没有白发作。如果你发作后,仍然把这事牢记在心,不肯忘却,那你所获得的结果一定将更糟,而且到处都难与人相处。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或与人接触时受了一些气时,最好的选择是回到房间里静静地坐一会儿,甚至躺一会儿,或者到外面去散散步,用一切办法来消除你的烦恼,直到恢复你的好心情为止。

经典悟语

积蓄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

§§§第二节 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情绪

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当中,人的情绪难免波动起伏,遇上不顺心的事情难免会发点儿小脾气。这无可非议,但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度控制一下,如果一味地放任自己的情绪,则会成为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碍。

生活之中,不好的情绪常常干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出现种种偏差。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驾驭情绪,而失败的人让情绪驾驭,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一名初探歌坛的歌手,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十七天,他因为情况不明,所以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三十七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所以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五十七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坏透,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知名制作人打来的。他为此而毁了期望,自断了前程。

覆水难收,徒悔无益。我们在为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不良情绪带给人的危害。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教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为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如果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只破碎的咖啡杯。”

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学生通过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被称为世界剧坛女王的拉莎·贝纳尔,就是这位心理学教师的得意学生。一次她在横渡大西洋途中,突遇风暴,不幸在甲板上滚落,足部受了重伤。当她被推进手术室,面临锯腿的厄运时,她突然念起自己所演过的一段台词。记者们以为她是为了缓和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可她说:“不是的!是为了给医生和护士们打气。你瞧,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的了吗?”

拉莎手术成功后,她不能再演戏了,但她还能讲演。她的讲演,使她的戏迷再次为她鼓掌。

拉莎·贝纳尔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时,能跳出焦虑、悲伤的圈子又跨上一个新的里程,这就是她的情绪“转换器”在起作用。

任何人遇上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面对无力改变的不幸,我们要学会操纵好情绪转换器,学会安慰自我,忘掉它,一切都会过去。

经典悟语

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驾驭情绪,而失败的人让情绪驾驭,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第三节 小事不小,越在意越成灾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试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蝙蝠吸血所致。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上班时堵车堵得厉害,交通指挥灯仍然亮着红灯,而时间很紧,你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你前面的车子迟迟不启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挂上了档,而你却在几秒钟里把自己置于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这位加利福尼亚人在讨论会上教人们如何不生气。卡尔森把防止激动的方法归结为这样的话:“请冷静下来!要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按计划进行。”应激反应这个词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被医务人员用来说明身体和精神对极端刺激(噪音、时间压力和冲突)的防卫反应。研究人员知道,应激反应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恼怒情绪,大脑也会分泌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时呼吸道扩张,使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大,心脏加快跳动,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医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说:“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无害的。”他说:“使人受到压力是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他的研究所的调查结果表明:61%的德国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胜任;30%的人因为觉得不能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而有压力;20%的人抱怨同上级关系紧张;16%的人说在路途中精神紧张。

理查德·卡尔森的一条黄金法则是:“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他说:“要冷静,要理解别人。”他的建议是:表现出感激之情,别人会感到高兴,你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不仅会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别人也会更喜欢你。不要试图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会花费不必要的精力;不要老是纠正别人,常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不顺利负责。要接受事情没有做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抛弃事事都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会突然变得轻松许多。

当你抑制不住生气时,你要问自己:一年后生气的理由是否还那么重要?这会使你对许多事情得出正确的看法。

经典悟语

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第四节 不要顺着怨气燃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