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伟大的励志书(MBook随身读)
2066700000019

第19章 随机应变的能力(1)

脚踏实地的人不仅能看到机会,而且还能把握机会。这种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我们很难做出明确的描述。但毫无疑问,真正要成为生活的宠儿,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

南北战争时,一个南方邦联的军官被一个北方黑人士兵俘虏了,他还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说道:“我不向黑人投降。”“那我只好说抱歉了。现在我可没时间去找一个白人来纳降。”黑人士兵举枪对准了他。白人军官终于屈服了。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上帝把大脑赐予了人类,可上帝并没有保证说每个人都能用好它。”林肯第一次竞选议员时,他主要的竞选纲领涉及桑格蒙河的开发问题。为了争取选票,他来到了一个村庄,那里有三十个选民正在麦地里拾穗。但这些选民对他的内陆开发计划毫无兴趣,他们一个问题也没有问,他们更感兴趣的,也更想看到的,好像是他的肌肉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真正在议会成为他们的代表。于是,林肯拿起了篮筐,和他们一起劳动。这三十位选民后来都把选票投给了他。

拿破仑用早餐几乎没有规律,有时候在八点,有时候又一直推迟到十一点。可是,有一件事情让他非常奇怪,无论他什么时候需要早餐,他爱吃的烧鸡总是可以随时送上。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喊住厨子,好奇地问他是如何做到能随时上菜这一点的。“阁下,”厨子回答道,“因为我每隔十五分钟就去抓一只新鲜的小鸡放到火上烧烤。这样,无论您什么时候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备好早餐。”

今天,才华已经四处碰壁,而机智却畅通无阻。才华的作用已经远不能和机智相媲美,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拥有机智,即使他的才华很有限,他也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慢慢发展他在某些方面所欠缺的才华;相反,如果他毫无机智,即使他有十倍的才华,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俗话说得好:“有才华的人蒙头大睡,有机智的人起早摸黑。”才华知道该做什么,而机智知道怎么去做;才华是一种能力,而机智是一种技巧。

“才华虽然可以冲锋陷阵,但总不及机智能够统领三军。”机智虽然不是什么第六感官,却是其他五种感官的生命所在,使我们的听觉、味觉、视觉、嗅觉和触觉都更加敏锐。在机智面前,一切困难、一切疑团、一切阻碍都会迎刃而解。

世界上受过高等教育、肩负光荣使命的人很多,可是,因为缺乏机智与常识,很多这样的人竟然连在社会上立足谋生都很困难。

不久前,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牧场中,人们看到有三个大学生在那里打工。这三个人中,一个来自剑桥,一个来自牛津,还有一个是德国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人们都非常惊异:大学生居然来看管家畜;要做领导众人的领袖是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而现在却在这里“领导”羊群。牧场主人是个大老粗,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对什么书本理论一窍不通,却知道怎么饲养牛羊。他雇佣的这些学生,虽然能说好几门外语,满腹经纶,可以讨论深奥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论,可是,他们却不如大老粗能挣钱。他整天谈论的只是他的牛羊、他的牧场,眼界十分狭隘,但他却能够赚大钱,而对于那些大学生来说连谋生都很困难。尽管大学的名字很好听,其实什么实用的东西也学不到。这是一场“有文化和没文化、大学和牧场的较量”,而后者总是能够占上风。

我们不应该对书本寄予太高的期望。培根曾经说:“读书的目的不在它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够获得的处世智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就是这个道理。曾经有一个法国大学者,“他被自己的才华淹没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接受的教育太多,对实践经验却一无所知,实际是让一个人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降低了,让他变得弱不禁风。一个人往往会因为书本教育而发展出过分的批判能力和自我意识,甚至使他变得缺乏自信和过于谨慎,而这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艰苦劳作来说,就显得态度太文雅、外表太奢华、教育太精致了,不能适用在日常的生活方面。

书本和大学里的文化教育确实可以使人提高,但这种文化常常是伦理意义上的文化,常常是以牺牲人的活力和个人意志为代价来获得的。仅仅有书本的教育,会使人实际的技能得不到发展,最终这方面的潜能会被扼杀。那些没有个性的人就是所谓的书呆子,各种各样的理论充斥着他们的脑袋,里面已经浸透了别人的思想。一个人在刚刚离开农场时,他的心灵可能还充满了活力;然而一进大学,这种活力就无影无踪了。等到他再离开大学、进入社会时,他会突然发现,他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了,他好像不具备理解的能力了。

与一个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却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熟知人情世故的文盲相比,那样的学生显然要打败仗。一个大学毕业生往往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王国里,而这个王国实际是没有那些人情世故的位置的,大学毕业生常常会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分量。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往往并不在意他拥有多少高深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时代的弄潮儿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适应现实的人。

据说,哥伦布在美洲新大陆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当地印第安人对于哥伦布和他的手下的态度越来越差了。于是,哥伦布对印第安人的酋长说:“我们相处已经有好几周了。确实,开始你们是把我们当朋友招待的,可是,现在你们不像以前那么欢迎我们了,甚至有些嫉恨我们,想赶我们走。从前你们每天早上都给我们带很多吃的来,现在却很少,而且一天比一天少。你们没有履行诺言,每天要供应我们足够的食物是原本你们已经答应的。你们这么做触犯了圣灵,它非常愤怒,它决心让太阳消失,作为对你们的惩罚。”

很快要发生日食了,哥伦布心里早已盘算得很清楚,他把要“让太阳消失”的时间告诉了印第安人,但他们并不相信他的话,供应的食物仍然日益减少。

太阳和往常一样出现,天上一片云彩都看不到。这一天就是哥伦布事先预言的日子,时间慢慢在流逝,太阳的表面一点暗影都没有。那些印第安人连连摇头,越来越不掩饰对哥伦布等人的敌意。但突然间,一个黑点在太阳的一侧出现了,慢慢的,黑点的面积越来越大。那些土著慌了神,一个个匍匐在哥伦布的脚下,求他开恩。哥伦布答应尽力拯救他们,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帐篷。

哥伦布再次出现的时候,是日食快要结束的时间,他平静地告诉众人,圣灵已经宽恕了他们的罪行,只要他们以后不再触犯他,圣灵很快就会把吞噬太阳的魔鬼赶走。印第安人赶紧发誓,随后,太阳又从暗影里露了出来。这些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又唱又跳。从那以后,西班牙人想要什么,这些土著就给他们什么。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地点是俄亥俄州。一个不速之客突然闯进摩尔先生家的小木屋,他气喘吁吁,十分激动,一进门就大声喊道:“红毛鬼(印第安人)来了,快给我备一匹快马,我要去报信。昨天晚上,他们在河的下游把一户人家都杀光了,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去什么地方。”

“那我们怎么办?”摩尔太太吓得脸色惨白,急忙问道,“我丈夫要明天早上才会回来。他昨天出门去买过冬的储备了。”

“男主人不在?啊,完蛋了。那你赶紧,什么都不要说,把火熄了,晚上也别点灯。”这个报信的人飞身跃上孩子们牵过来的马,又飞奔到别人家里去报信了。

老大欧比德和老二乔一再要求要留守一楼,摩尔太太禁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就把他们两个留在一楼观察动静,自己则带着其余几个儿子上了阁楼休息。天色刚刚变黑,欧比德突然看到远处的田野里有几个黑影晃动,他小声说道:“乔,他们来了。你拿着斧头就站在那扇窗子后面,我在这边用步枪瞄准他们。”

随后,欧比德打开了子弹袋,从里面取出一粒子弹,准备装上,但这时候看到子弹他几乎晕倒。原来子弹根本上不上去,因为父亲摩尔先生把子弹袋备错了,现在的子弹太大。他四处搜索,希望找到小一些的子弹。这时候,他险些被地上的一件东西绊倒,原来是一个大南瓜。信使来报信的时候,他和乔正准备用两个大南瓜做两盏灯笼,后来扔在地上没有收拾。欧比德脑子迅速一转,把南瓜灯笼用手动了几下,让它看上去也有像人一样睁得大大的眼睛、鼻子和嘴巴。这个南瓜现在极像一张狰狞的鬼脸,然后,他又从炉子里取出一块木炭,用它把蜡烛点燃,再把蜡烛放到灯笼里。他又脱下外套,罩在这个南瓜灯笼的外面。他一面把灯笼举到窗台上,一面轻声说道:“要快,不然他们就要行动了。”

“现在开始。”他又说了一句。说时迟,那时快,罩在灯笼外面的衣服被他一把拿开。“啊!”随着怪物的出现,那些印第安人吓得魂飞天外,发出了一声怪叫,四散而逃。“快,乔,把那一个也点起来。看见了没有,他们害怕这个!”欧比德指挥着乔。在窗户上又一张狰狞的面孔出现了,那些印第安人一看又发出一阵叫喊,转身都逃到森林里去了。

天亮的时候,摩尔先生回到家里,家里很平安,而那些印第安人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