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带着思想来工作(MBook随身读)
2066100000008

第8章 勤奋未必能成功,拓展思想找方法(1)

§§§第一节 员工要敬业,更要找方法

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勤奋,也不单纯与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同样需要方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才能保证成功。

玛丽在IBM公司情报室从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她每天穿着白色上衣、黑色短裙上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女性。她在情报室已经工作了很久。每天她都熟练地剪报、编辑、粘贴各种资料,她工作的熟练程度令人佩服。表面看来她无比热爱这份工作,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心里早已厌倦了这种剪刀加糨糊的单调的重复工作。

每天,当玛丽看到剪刀和糨糊时,她就满腔怒火,可是为了不失去这份工作,她只好每天都忍耐着。后来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了,冲进经理的办公室,怒气冲冲地说:“我不是为干这种剪报纸、刷糨糊的工作才来到IBM的!”

经理对她的举动并没有感到吃惊,他微笑地看着她。

玛丽接着说:“我想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工作,我要证明自己的才干和能力。请您把我调到别的工作部门吧。”

事实上,她的经理不知已经历过多少类似的事情。他甚至无法统计有多少员工曾经用这种口气向他倾诉过。每一次,他都会耐心地劝解和开导他们,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经理说:“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工作,我也没有办法。但是,你为什么不想办法使枯燥平淡的工作变得有价值、有趣味呢?”

玛丽万万没想到经理会这样说,以前她只知道埋头苦干,从来就没想到过这种每天和剪刀、糨糊打交道的剪报工作也可以变得有意义、有价值。玛丽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陷入了沉思。

过了几天,玛丽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她想到,可以用丰富的颜色来改变枯燥的“黑白世界”,她首先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制成小册子,每个册子分别粘贴不同的内容。

比如,红册子专门粘贴关于金融方面的报道,白册子专门粘贴关于销售利润方面的报道……这样,玛丽觉得自己的工作似乎完全改变了,每天都处于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工作的氛围变得轻松活泼,日子也不像以前那么难过了。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只要看看小册子的颜色,就可明了其中的内容,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查找资料信息时,又快又准,她为自己的发明感到无比的骄傲,她再也不觉得工作无趣了。

玛丽觉得这种做法很有效,于是她再次找到经理,向他说明了这一切,建议经理在公司的各个情报部门推广这种做法。经理亲自观看了她的“表演”后,很赞同她的看法,当场表示:“很有意义,马上实施,奖励你一万美元!”玛丽高兴极了,从此以后,她做什么事都很有信心。这件事对她的影响很大,也为公司其他员工树立了榜样。

工作中,不论多干还是少干,能够找方法、出业绩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在企业中最受重视的员工,并不是那些只知道忠诚敬业的员工,只有那些出成果、重成效的员工,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员工。

无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一般的民营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员工缺乏创新意识,不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员工只知道一味地苦干,而不知道怎样提高工作效能;员工只知道完成任务,不懂得做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方法的缺失,员工在思想上只重视行动而忽略方法,只知苦干而不注重效能。方法是提升工作效能的关键,很多人工作业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而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很多人工作很努力,也非常敬业,但业绩却总是不太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一个优秀的员工之所以优秀,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敬业,而是他能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最轻松的方法。如果说敬业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基础,那么,有效的方法则更像一个助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面前。如果你有一天得到了升迁,你应该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掌握了命运,这都是我善于寻找方法的结果。”

成功絮语

勤奋和敬业并不能保证最好的工作业绩。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找对方法才是提升工作绩效的关键。

§§§第二节 正确的方法比执著的态度更重要

人们总是过分地相信持之以恒。

我们无一例外地被教导过,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比如:“只要努力、再努力,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你一味地按照这样的准则做事,你就会不断地遇到挫折和产生负疚感。由于“不惜代价,坚持到底”这一教条的原因,那些中途放弃的人,常常被认为“半途而废”,令周围的人失望。

正是因为这个害人的教条,使人们即使有捷径也不去走,而是去简就繁,并以此为美德,加以宣扬。美国前总统候选人鲍勃·多尔(BobDole)在离开参议院时说:“我会不辞艰辛地去竞选,我曾经不畏艰辛地做好任何一件事,这种方式对我十分有益。”我们并不否认杜尔先生对其国家的贡献和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但很可能正是由于他不辞艰辛的做事方式,使他日见苍老、疲惫和心力交瘁。

我们应该调整思维,尽可能用简便的方法达到目标。如果你在与别人同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躺在树荫下的吊床里,喝着柠檬汽水,打着手机,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工作;而其他人则要急匆匆地赶公交车,拿着塞得满满的公文包,走在繁忙的街头,在接待室里挨着时间等待……二者相比,你当然应该得到更多的喝彩。

推销员王斌被客户以“再说吧”这样的拒绝方式逐渐地毁掉了前程。他在每一次与客户洽谈业务的时候都力图操纵局面,所以客户能给他的最佳答案只有“再说吧”的批复。而他办公桌上的档案大多也有着“容后再议”的批复。日复一日,他满怀希望地与这些客户联络,却毫无所获,却仍以此为荣。

王斌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执著态度其实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收入丰厚的推销员只是尽快行动,要求客户给出明确的“是”或“不是”的答案,这样他们就不必再在已接触过的客户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而能及时投身到与下一个客户的业务中去。不论你把推销讲得多么复杂,它首先是一个数字游戏。你能很快了解谁对你说“不”,你就会听到更多次的“是”。

看似勤奋、却自毁前程的王斌认为,只要他能坚持不懈地与这些客户一而再、再而三地联络,凭着他的执著,客户一定会与他达成交易。他认为自己的毅力一定会赢得客户的信任。事实却并非如此。

其实,有些事情,你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你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你所走的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寻找其他的成功机会。

有两个朋友分别住在沙漠的南北两端,由于干旱,饮水成了威胁他们生存的最主要的问题。还好,在沙漠的中心有一眼泉水。为了能喝到水,每天他们都要到沙漠中心去挑水,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两个人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到泉水处,先是聊聊天,然后分别挑起水回家,这样一直坚持了5年。

忽然有一天,南边的人在有泉水的地方没有见到北边的人,他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可是第二天,他还是没有见到北边的那个人来挑水。过了一个星期,北边的人始终没有来。南边的人着急了,以为他出了什么意外,于是就收拾行装去北边看望他的朋友。

等他到达北边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他朋友家的烟囱上冒出浓烟,还闻到了菜香味儿。“这哪里像一个星期没有水喝的样子?”他心想。

“我都一个星期没见到你挑水了,难道你不用喝水吗?”南边的人问。

“我当然不会一个星期不喝水!”说完,北边的人把南边的人带到他家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5年来,我每天都抽空挖这口井。我们现在都还年轻,还有力气每天走很远的路去挑水,但等我们老了的时候怎么办?就在一个星期前,我的井里开始有了水,这口井足足用了我5年的时间才挖成。虽然很辛苦,但是以后我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了!”

可见,每天都坚持辛苦地挑水并非最佳的路子,找到水源才是根本方法。

坚持固然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坚持,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浪费。因此,做一件事情时,在没有胜算的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

在形形色色的问题面前,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时刻,带着思想工作的员工会灵活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同时,他会随时检视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产生偏差,并适时地进行调整,而不是以坚持到底为圭臬,只凭一套哲学,便欲闯过职场中所有的关卡。应时时留意自己执著的意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抵触。追求成功,并非意味着我们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执著,去迁就成功法则,只需在意念、方法上进行灵活的修正,我们将离成功越来越近。

成功絮语

工作中,许多人常咬定“青山”不放松,绝不轻言放弃,却只能头破血流、以失败告终。事实上,变一下视线,换一种角度,找一下方法,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节 主动找方法,获得最佳成效

每个办公室都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传真机无法正常工作,文件杂乱无章或是丢失,办公室里人来人往使人根本无法高效工作——这并不奇怪。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公司只是被动地适应这些现象,而不对它们加以改进。

在我们开展工作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省力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成效。对一个人来说,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获得的第一桶金,乃至他后来数十亿美元的资产,都和他善于寻找方法的特点息息相关。

当他第一次跨进银行的大门,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衬衫领子,又见他没有什么可作抵押的东西,自然拒绝了他的申请。

他又来到大通银行,千方百计见到了该银行的总裁。他对总裁说,他把货轮买到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就用来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贷款。他说他可以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取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付款了。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荒唐可笑,且无信用可言。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他买下了他想要的旧货轮,把它改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他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借了另一笔款,再买了一艘船。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艘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顺顺当当地进了自己的腰包。

当洛维格的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他嫌这样贷款赚钱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又构思出了更加绝妙的借贷方式。

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在还没有开工建造,还处在图纸阶段时,他就找好一位顾主,与他签约,答应在船完工后把船租给他们。然后洛维格才拿着船租契约,到银行去贷款造船。

当他的这种贷款“发明”畅通后,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最终,他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

就这样,洛维格靠着银行的贷款,爬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使用最佳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如果不能使用最佳方法,最后很可能会导致失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是埋头苦干,还要用心去寻找方法、创造机会。

1966年底,低迷了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产业开始复苏。

但就在此时,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事件,香港掀起五月风暴。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移民大潮。

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一直在关注、观察时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

从宏观上看,他坚信世间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作出“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并且将此看做是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

于是,在整个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李嘉诚不动声色地大量收购。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时期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行为捏了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