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恶的环境和严酷的斗争,动摇不了心红志坚的留守人员坚守阵地、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镇江的留守组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上级党的指示,采取分散隐蔽斗争为主、集中公开斗争为辅的策略,团结、依靠人民群众,机智、勇敢、灵活机动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积极顽强的反“清剿”斗争,使敌人的“清剿”归于失败。
一、军事上的反“清剿”
为对付敌人清剿,保存有生力量,镇江县留守组织将武装力量分散为小组活动。丹北中心县委疏散到镇江县的武装人员则分别编组或插入县武工小组,分散在全县各地活动。活动的方式是:1、事前得到国民党“清剿”的情报时,即主动撤出中心区,跳到边区或国民党统治区内隐蔽活动,避其锋芒,不打硬打硬拼的防御战和持久战;以户为单位进行工作和活动,使国民党军每次向中心区的“清剿”活动落空。待国民党军撤走后,留守人员又立即返回中心区。恢复、整顿和发展壮大革命力量。2、事前没有得到情报来不及离开中心区时,留守人员或武装则利用准备好的密室或其他地形地物就地隐蔽,待敌人撤走后再进行各项工作。3、遇到奔袭式“清剿”,若来得及转移时立即转移。如在圃山区的单张下村、越东区的蒋家村、新华区的丫丫村等地,武工组都是在遇到敌情后转移的。若来不及转移,就作两手准备,一边隐蔽,一边准备战斗。如在孔巷里孔庆文家和十六圩埭王明镜家,是在遇“清剿”部队进村时迅速隐蔽的。不能隐蔽则坚决打,边打边寻找突围的机会,如越东区的大丁家战斗。
1948年4月17日晚,留守武装人员戎政、印世庸、朱亮、常登强在丹徒长岗倪龙保家开会,住宿在丁家村道士庙东厢屋。因奸细告密,次日拂晓,埤城开来1个连的国民党军,把丁家村团团包围。面对忽然出现的险情,正在梦乡的戎政、印世庸等人一骨碌从地铺上跃起,冲出门外,分散突围。戎政、朱亮、常登强向丁家村方向奔跑,甩掉了国民党追兵,安全转移。印世庸沿着泥泞坎坷的山间小路,向小刘家村急奔。因印世庸始终暴露在追兵的视野里,追兵边追边打,印世庸中弹受伤,倒在麦田里抗击追兵,最后壮烈牺牲。这次战斗,因突围及时,才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政治上的反“清剿”
除了军事上的“清剿”以外,国民党还在政治上运用其党、政、特等反动组织,配合军事行动。他们在区、乡普遍设立国民党区党部或区分部,发展国民党员,强制乡、保长参加国民党;在乡、保建立情报网络,规定3天一报,有事即报,以窥探留守人员的动向:还在大港、埤城等地公开建立中统及军统组织,利用特务进行破坏活动。
针对国民党的政治“清剿”,镇江县留守组织广泛地分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对共产党员,着重进行形势前途教育、阶级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揭露国民党为了瓦解中共组织采用“剿抚并举”,对中共党员推行“自首自新”政策的反动本质。教育党员越是环境险恶,越要坚定信念,要求党员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决不允许以党员身份登记自首。对乡、保长及社会上层人物,着重进行形势和前途的教育,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他们提高认识,消除顾虑,争取向留守组织靠拢。对一般群众则揭露国民党在“清剿”中逮捕和敲诈群众的罪行,指出其反动本质和必败的下场,使群众坚定革命信心,鼓起斗争勇气,认识到只有依靠共产党,才能翻身求解放。但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也允许某些党员和群众以农抗会、妇抗会会员或民兵等群众组织身份假自首,以利隐蔽和开展工作。通过对党员的教育和整顿,镇江县除王郑区外,各区都恢复了党的活动,有的还重建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圌山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还发展党员46名,建立了8个党支部。
三、智破“警员警管制”
“警员警管制”是国民党于1948年底对江南留守人员实施的新的“清剿”方案,重点针对镇江县,由国民党江苏省警保处处长张达指挥。实施时,先重兵包围,尔后逐村逐户搜查,搜查过的村庄随时留下经过专门训练的警员坚守。这些警员受过严格训练,凡被见过一面的人,便能记牢特征,说出基本情况。因此,留守人员极难与村上群众保持联系。
镇丹扬工委书记赵文豹即与打人内线的邱涌泉商量对策,认为“警员警管制”方案在镇江县重点是对付赵文豹的,如果能使警方确认赵已转移出镇江县,可能会放松或解除“警员警管制”的“清剿”计划,于是定下了锦囊妙计:先由邱向中统大港中心组长张一啸“汇报”,说据特情关系孙世元(另一打人人员)报告,镇江县武工队长聂老虎将于某日晚押送一批枪支经华山易家村(现属丹徒区石桥乡)向南转移,尔后鼓动张一啸带人截取。当日晚,邱涌泉带领张一啸等到达预约地点时,静候了个把小时,果然听到脚步声。这是聂老虎按照赵文豹的布置送“货”来了。聂老虎听到这边有动静,甩起快慢机就是一梭子,邱涌泉亦朝天放了3枪,然后喊叫“不要让聂老虎跑了!”追不多远,邱涌泉脚给绊了一下,便停了下来。张一啸用手电一照,地上果然有两件东西:一是用长衫裹着的两支步枪,二是宣传品。张一啸带着“战利品”返回后,发现长衫口袋里有封信,是A1写给B2的,大意是“为避开敌人的‘清剿,我率大多数同志已顺利到达(铁)路南。命你速把枪支和宣传品送来……,”这封信很快被送到中统江苏省室,由周汝堂主持召开党、政、军、警联席会议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这封信是赵文豹写给聂老虎的,既然赵和大多数留守人员已去了路南,那么对路北的“清剿”就失去意义。于是就决定撤销了“警员警管制”的“清剿”计划。鼓噪一时的“警员警管制”计划也就烟消云散。
四、开展锄奸反叛斗争
无论是坚持斗争的困难阶段还是转机时期,少数叛徒、特务和坚持反动立场的坏人总给革命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共苏中区党委指示,江南武装力量“不与敌人求战,而只用来镇压个别群众深切痛恨而必须剪除的坏蛋与保护干部的安全”。为了坚持斗争的顺利进行,镇江、镇句等县的留守人员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普遍开展了锄奸反叛斗争,镇压个别危害极大的叛徒、特务和向国民党军队告密的内奸,打击其嚣张气焰。
1947年春,丹阳县军统特务金鑫秘密成立了一个特务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共有5人,主要任务是逮捕、暗杀我留守干部。镇丹扬武工队得知情报后,决定消灭这个特务集团。1948年3月25日后巷镇逢集。特务蒋银庚、王永金带领保安队1个班去后巷。武工队在他们的必经之地插庄庙设伏。当日下午,蒋、王及保安队返回时,武工队采取“丢头斩尾”的歼灭方案,待保安队走后,武工队集中目标举枪射击,先打死特务王永金。蒋银庚转身逃走。武工队员紧迫不舍,在马嘶桥附近将蒋击毙在麦田里。不久,武工队又先后镇压了陈金炳、吴佩林和李三元3个特务,终于将这个特务集团一网打尽。从此,我党政干部和武工队开展活动就比较安全了。
1947年7月,新华区武工队在掌握了叛徒吴迅(原财粮股长)、张士英(原民政助理)、朱荣和(原支部书记)的活动规律后在一次行动中一举镇压了这3个败类,消除了隐患。9月19日新华区武工队在丹阳大成桥附近镇压了一贯与人民为敌的特务分子何西庚011月,越东区坚持干部孙仁和遭特务暗杀。武工队查明情况后即镇压了这个特务。
1948年2月5日,新华区武工队镇压了坚持反共立场、经多次教育无效的界牌乡乡长姚景嵩,并公布其罪状。同日,圃山区武工队在陶家巷镇压了秘密向敌人检举隐蔽留守人员的反动分子陶鹤康。3月4日,镇丹区武工组王敖毅等人在下邳马甲村(现属丹阳市)马老七家活动时,因保长告密,遭国民党正规军和保安部队150多人包围,突围时王傲毅中弹被捕,次日在句容监狱绝食拒医,英勇牺牲。数日后,镇句县武工队镇压了这名为虎作伥反动保长。5月11日,镇江县武工队镇压了坚持反动立场的丁岗乡乡长孙懋堂,并俘虏自卫队员多人,缴获步枪数支。6月,圃山区武工队设伏于大路镇砖桥头村西山头的草棚里,截获并处决了大路镇镇长郭学南,而将副镇长释放。7月,该武工队又于大路镇北分张村伏击大东乡反动乡长孙兰芝,当场击毙国民党“清剿”分队长1名,俘虏6名自卫队员,缴获长短枪7支。狡猾的孙兰芝因改变原定路线未能除掉,但对其震动极大。孙吓得长期逃匿于上海,不敢回来,其他反动分子亦惴惴不安。8月,圃山区武工队又在江边头桥附近镇压了军统特务薛和尚;新华区武工队在火烧庙附近镇压了搜集新四军地下党情报的反动保长顾大贵。同年夏秋,镇江县武工队还在内线的配合下,在石桥头至华山(均属现丹徒区石桥乡)的公路边镇压了危害极大的叛徒张克己。
在坚持斗争中,镇江、镇句等县武工队共镇压叛徒、特务、反动分子20多人。这一系列的锄奸反叛活动起到了威慑反动力量、保护坚持干部、鼓舞人民群众、支持合法斗争的作用。
五、筹措斗争经费
北撤时,镇江县留下一点备用物资、经费。华中第十地委武装南下后,人员增加到百余人,缺乏斗争经费。镇丹扬工委就要求新华区特派员李济进行筹措。李济奉命后,即写信给各乡乡长,要他们在3天内按乡的大、中、小分别上交费用。大多数乡长虽按期如数交款。但仍有较大缺额。后又采取向地方殷实富户征募,但被征对象竞向敌报告,减少交款,躲进敌人据点。针对筹措经费的困难,工委提出改变方法,在国民党的捐税中每亩多收2斤米,这个办法得到乡长的赞同、支持。征收中,要保长与群众讲清,多收的2斤米是交给“四老板”(新四军)的。群众听说是交给新四军的,便交得迅速,很快解决了经费困难。
镇句县得知地委武装给养困难,王傲毅立即发动地下党员、乡长周忠贤及时送来粮、钱、物,发动群众帮助解决食宿困难。康迪也派人去上海,为战士买来急需物资。1947年5月。陈云阁还派人从上海取回少量黄金,购成布匹、药品等军用物资,保障了供给。这样,坚持斗争的经费解决后,为反“清剿”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条件。
(第三节地下交通线
1945年10月,新四军北撤时,为了保证北撤新四军与留守江南坚持斗争干部、战士的联系,在成立留守江南党组织的同时,留下人员建立了丹北中心县委通讯站、长江工作组和长江、铁路交通线,专门负责长江南北的交通工作。
一、丹北中心县委通讯站
北撤后,丹北中心县委建立了以张长寿为站长的通讯站,并配给魏长命、张昭昭、朱良孝、戎金成4名通讯员,地点设新华区后巷闵渡庵。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张长寿等乔装打扮,化装成乞丐、“和尚”和报丧“孝子”等各种人物,往来穿梭于敌人的据点之间,穿越层层封锁,英勇机智地完成通讯任务,受到各级领导的多次表扬。为了不使文件落人敌手,在传递过程中。他们有时将文件藏在柴火缝里,有时插入芦苇管内,有时藏在糕饼篮里。有时夹在手指缝内,一次次都避过了敌人的搜查,没有出一点差错。
二、长江工作组
长江工作组由扬中县交通科长何锦培与姚焕文、陈少棠,以及王春甫、孙家齐、孙家法等几个船工组成。何锦培随丹北中心县委行动,直接与陈少棠、姚焕文联系。陈少棠带几个交通员负责姚桥以北各港口与扬中、江北口岸左右一线联系,姚焕文负责包港口以东各港口与扬中及泰县东星港以东各港口的联系。但是,随着国民党部队的大批进驻和国民党政权统治的强化,在组织工作尚未完全落实时,就被国民党接连杀害了专事交通工作的党员骨干。加强对沿江一带的封锁控制。随后,形势越来越严重,姚桥以北沿江大小港口的船只全被敌人控制,有的船民被捕,有的船民受监视。1946年1月,陈少棠携枪投敌,孙家齐、孙家法被捕,姚焕文被迫转移,丹北与苏北西段的交通线暂时中断,直到1947年初,逐步恢复。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姚焕文负责的作为十地委与苏北联系的交通线,一直保持畅通,直到大军渡江。
三、长江交通线
为了加强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中共茅山工委交通员周光田夫妇两人以小船为家,冒着生命危险,往来长江天堑12回,完成了工委与华中分局的通讯联系和其他物资的转运任务。
1946年2月,陈云阁去苏北华中二地委参加会议,来回均有地下交通员奚保小、杨瑞小和姚焕文用船护送,冲过敌人的巡逻艇封锁,安全到达目的地。同月,船工管福春、顾子清用船送钱汉珊等人返回扬中开展坚持斗争。1946年5月中旬,七旬老人许明仁深夜护送陈云阁去苏北。茅东县蔡金福和曹生根,丹阳县孔须和、赵秀英夫妇,都是长江南北的交通员。他们为革命出生人死,甘冒风险,勇敢机智地完成了文件转送任务。孔须和、赵秀英夫妇将信件缝在衣角和鞋子内,避过敌人的搜查。1946年上半年,女交通员祁友礼在怀孕期间,受华中分局江南办事处的派遣,两次渡江南下,送指示信给茅山工委。第一次将信藏在棉线团内,第二次藏在月经带内。在最后一次完成任务返回苏北途中,被敌人逮捕,遭到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守口如瓶,没有泄露一点秘密。不管敌人如何严密封锁、搜查,长江南北交通线上的地下交通员始终往来不绝。从1948年8月起,根据中共华中二地委江南工委关于输送干部和知识青年去苏北解放区培训的指示,丹阳长江南北交通员孔须和、赵秀英夫妇除传递第十三章转变斗争策略巩固扩大战果389信件外,曾先后分5批将丹阳县的20多名地方干部和知识青年护送去中共苏北二地委党校学习,为接管江南培训干部。与此同时,茅山工委也先后介绍了十多名知识青年秘密去了苏北解放区。1948年11月12日,山北港地下交通站负责人文必才又机智驾船闯风浪,将陈云阁安全送抵苏北华中。是年12月底,镇江县新华区也先后介绍17名干部和青年去苏北学习。为了防止敌人搜查,党组织用敌人不注意的一元面额的纸币作介绍信,党员与非党员在票面的固定位置上分别用麦草管和火柴棒蘸上印泥或红墨水做上记号。他们通过化装,在地下交通员或秘密交通站的护送和指引下,都由合法交通线安全到达解放区。后来,这些同志都成了接管江南城市的骨干。1949年4月,朱一鸣通过赵文豹的秘密关系--大港镇镇长赵维吉。用金钱买通敌舰,将解放军侦察员任长生送过长江去苏北复命。
四、铁路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