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之所以能成为汉武帝最后确定的“唯一继承人”,除了他的皇兄的“谦让”外,还离不开他自身的强大人格魅力:一是自身条件好,从十四月怀胎而生开始,刘弗陵就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小小年纪便是四肢发达(身材魁梧),头脑也发达(脑子特别灵活),具备当大领导的先天条件。二是和汉武帝脾气性格最相像,套用武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很类己”。这和刘据的“不类己”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刘弗陵的优势越是明显,汉武帝的烦恼也就越多,他在思考和担心着这样两个问题:
烦恼一,刘弗陵年龄太小。
刘弗陵的优势很明显,但唯一的劣势就是年龄太小,还不满八岁,要他继承皇位,要亲政至少还得等上十年。这十年,他能不能坐稳皇帝的宝座?能不能制伏天下?这是一个未知数。还有自己百年之后,刘弗陵能不能制伏两个“不安分”的哥哥刘旦和刘胥成了汉武帝颇为头疼的事。
烦恼二,钩弋夫人太年轻。
钩弋夫人正值花儿绽放般的黄金年华,才二十多岁,一旦自己百年之后,这朵娇艳的国花会不会红杏出墙呢?如果她到时候因为寂寞,做出了“寂寞难耐”的事(骄奢淫乱),怎么办?她到时候是堂堂的皇太后,谁能管得了她?还有,刘弗陵还小,如果钩弋夫人代他亲政,被她抓住了朝中大权,到时候屠杀刘家的人,窃取刘氏天下怎么办?她会不会学吕后,成为吕后第二呢?
“主少母壮”这个难题摆在汉武帝的面前,让他“费思量”。思来想去,为了避免重蹈吕后覆辙,最终,汉武帝决定采取“杀母存子”之法先解决第二个烦恼。
“杀母存子”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杀掉钩弋夫人,然后保存刘弗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汉武帝既然狠下心对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下毒手,就没有什么能阻拦他的行动了。
一次,汉武帝随便找了一件芝麻大的小事,故意对钩弋夫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狮子吼”,结果吓得钩弋夫人摘下头上身上所有的金银首饰,趴在地上磕头主动承认错误,左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右一句非常抱歉。
然而,这一次汉武帝似乎早已铁了心,也不管钩弋夫人认罪态度良好不良好,先把她打入了死牢再说。钩弋夫人被可怜兮兮地拖出去的时候,汉武帝分明听见钩弋夫人嘴里发出这样的悲歌: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昏暗中有种热泪灼伤的感觉,黄昏的地平线,画出一句离别,相爱已经幻灭……
汉武帝心里叹道:“有一种爱叫作放手,为爱放弃天长地久,我们相守若让你付出所有,让真爱带我走;有一种爱叫作放手,为爱结束天长地久,我的离去若让你拥有所有,让真爱带我走说分手。”
就这样,汉武帝以“屡践圣意”为由狠心地将钩弋夫人打入冷宫。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钩弋夫人困在云阳宫里生不如死,绝望之下的她以一块白绢结束了短暂如花一般的青春岁月,后被葬于甘泉南。
汉武帝用忍痛割爱的方式、以牺牲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为代价,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烦恼。接下来只剩下接班人刘弗陵“太年轻”的烦恼了。由于人要一天一天才能长大,不可能揠苗助长,汉武帝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以托孤的方式为太子找几个辅佐大臣。这个方法有点类似于当年高祖刘邦的做法,重用了周勃和陈平两个人,从而使吕后没有办法把吕氏春秋演变成吕氏江山。
只要找几个可靠又德高望重之人,那么刘弗陵在他百年之后,皇位就没有人能动得了了。
汉武帝首先想到的托孤大臣是霍光和金日磾两人。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霍光的个人简介。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他是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父亲霍仲孺先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官吏,与平阳侯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后来又娶妻生下了霍光。再后来霍去病在京城发迹任将军后,才知道他的亲身父亲是霍仲孺。元朔四年(公元前119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时开了个“小差”,父子俩正式相认,霍去病为其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当时,霍光仅十多岁,一下子由“贫寒窘迫”变成了锦衣玉食,当真是时来运转。随后,霍去病得胜回京时,又将“小弟弟”霍光带至京都长安,把他安置自己帐下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两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在跟随汉武帝时期,他谨慎小心,受到汉武帝的极大信任,同时,他也从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得到锻炼,为他以后主持政务奠定了基础。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霍光在朝中为官二十余年,居然没有任何过失,可见霍光为官之精到。再加上霍光多多少少和卫子夫沾亲带故,巫蛊门致使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双双毙命,在朝中“一片漆黑”时,霍光好歹也算是自己人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首先想到的就是霍光。
此时汉武帝早已把刘弗陵立为接班人了,但并没有向天下人公开,于是他画了一幅画送给霍光。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成王坐在周公的背上朝见天下诸侯。
其实汉武帝这是“醉翁之意不在画,在乎画中喻义也”。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呢?周武王临终时,儿子成王还很小,周武王就将成王托付给他的弟弟周公姬旦。现在汉武帝送这幅画给霍光,就是要他效仿周公,辅佐少主刘弗陵。
出乎汉武帝意料的是,画送给霍光后,便如泥牛入海没了音信。是霍光没有看懂还是另有隐情?
答案随后揭晓,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危,霍光泪流满面地问道:“陛下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可以立谁为太子继承皇位呢?”
汉武帝道:“你难道不知道我送你那幅画的意思吗?”
霍光自接到画后就知道了汉武帝的意思,只是他一直做事谨慎,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乱说。此时见汉武帝问,他仍然装糊涂地说:“臣很愚钝,请陛下明示。”
汉武帝道:“朕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你要承担周公的责任,辅佐少主的事就交给你了。”
霍光推脱道:“臣才疏识浅,还是金日磾更适合些。”
金日磾当时就在场,连忙跪在地上说:“我的祖籍不是汉人,还是霍光更合适些。”
汉武帝听了他们两个人的话,不做任何点评,而是说了这样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辅佐幼主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汉武帝这句话已确定了他们两个为辅政大臣。那么,这个金日磾又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