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20509300000035

第35章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隐忍与负重是一把双刃剑,当忍无可忍,无法承重之时,也就是物极必反之时。果不其然,汉武帝和匈奴的和亲只走过了短短三年的“蜜月期”,便进入了“更年期”。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第二次召开朝会,商议匈奴问题。

这次汉武帝一改往昔先听大臣发言,再做决定的传统做法,会议一开始,他就主动提出自己的主张:“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慢,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悯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

汉武帝的话里表达了三层意思:我对待匈奴,又是嫁送公主又是赠送礼物,可谓仁至义尽,而匈奴呢?他们又是侵我土地,又是掳我臣民,可谓无礼至极、傲慢至极、可恶至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所以我决定对匈奴用兵。

这一次汉武帝改变思路,创新思维,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有了汉武帝的金玉良言,主战派代表人物王恢勇气大涨、信心大增,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加双脚表示强烈支持。但是,主和派的韩安国也不甘落后,同样站出来举双手加双脚表示强烈反对。这一次主战派王恢和主和派韩安国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整个过程分三个回合进行。

第一回:讲故事,以事喻人。

王恢讲的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战国时期的代国,其北境紧邻匈奴,南境紧邻晋国,东境紧邻燕国,身处三国夹缝,腹背受敌,形势极为不利。然而,代国凭借强军务边,强民务实,强国务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连一向虎视眈眈的匈奴也不敢进犯。

“现如今,我们大汉的国土比代国何止大百倍,国力比代国何止强千倍,为什么却屡屡遭到匈奴的骚扰和冒犯呢?这是因为匈奴没有领会到我们大汉的真正实力和威力。要想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强大,就只有动武,就只有开炮,就只有征服,就只有一个字:打!”王恢讲完故事后,义正词严地总结道。

将求和进行到底,是主和派的一贯主张,他们的代表人物韩安国自然不甘落后,他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同样讲了一个故事。

“君不见,匈奴之兵北下来,骚扰边疆来复还。君不见,高祖怒剑率军征,三十万雄军拔地起。君不见,白登之围七昼夜,朝如青丝暮成雪。君不见,高祖突围后无私怒,不再兴兵去报复……”韩安国摇头晃脑道。

“高祖以国家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愿国家安全,愿社会安稳,愿人民安宁。最终,在历经了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五代励精图治后,大汉王朝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这番局面也证明,和亲是我们的一项非常成功的基本国策,怎么能说改就改,说变就变呢?”

第二回合:讲实际,以理服人。

针对韩安国所讲的高祖被围之事,王恢反驳道:“高祖身被坚执锐,蒙雾露,沐霜雪,行几十年,所以不报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今边境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汉书·窦田灌韩传》)

这段话里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和亲这一基本国策的出台是出于高祖的仁义之心。高祖是从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是不畏惧战争的,之所以在白登之围后采取和亲政策,那是出于仁爱之心,而不是出于畏惧之心,并不代表当时的大汉没有能力和匈奴动武,没有实力征服匈奴。第二,如今,基本国策已经失效。此一时彼一时,高祖当年和亲的目的是为了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但现在,匈奴阴魂不散,日骚夜扰,百姓哪里还有好日子过?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加强国防建设,加强抵御匈奴无穷尽的骚扰,增强打击匈奴的能力,破敌于疆外,抗敌于门外,震敌于漠外。

王恢的“理”讲得非常深远,逻辑清晰,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韩安国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一时语塞。好在他毕竟是老江湖了,在朝中能把政治玩于股掌之间,岂能没几把刷子?他思维停顿数秒,马上回过神来,接着提出了三个不值得:

第一个不值得:与其撕破脸,不如三思而行。战争不是儿戏,不是你想玩,想玩就能玩的玩意儿。一旦和匈奴撕破脸了,彻底闹翻了,就没有退路可言,就只有一条血路走到底了。和平是宝,战争是草,身在和平年代,却要干不和平的事,是军民不想也不要看到的。身为君王重臣,却要驰骋沙场,是极具风险的事啊。个人恩怨和国家荣辱要划分界线,要三思而行,切莫冲动啊。

第二个不值得:与其摸着石头过河,不如躺着枕头入梦踏实。匈奴所在的漠外一望无垠,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们就像无根的野草,飘啊飘,摇啊摇,飘浮不定,摇摆不定。我们又没有定位系统,难以找到他们,更难以追击到他们。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找到、追到他们也无济于事,以疲惫之师根本无法和他们的精悍之兵相抗衡啊。

第三个不值得:与其以战屈人,不如以和为贵。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我们不远千里战胜了匈奴,但这样的劳师远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数,这对国家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啊!而且,战争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一旦出现了差错或疏漏,就会陷入被动,甚至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以和为贵,方是治国之本、立国之策啊。

第三回合:讲策略,以诱伏人。

眼看韩安国说来说去,显然还是在换汤不换药地重述自己第一回合的观点,王恢再次进行了反驳。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喊破和亲政策这个破嗓子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如何甩开膀子,放下包袱,放手一搏,才能创造出一块真正属于大汉的和平天空出来。平定匈奴,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奏效。匈奴人居无定所又如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坚持找,哪怕山高匈奴远,也能搅他个天翻地覆,创造出神奇来!”

王恢正说得热血澎湃,激情四射,突然停了停,说道:“斗力不如斗智,伐力不如伐谋,不战而屈人,才是最佳选择。以和为贵,就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韩安国听到这里又惊又喜,王恢这第三点“以和为贵,不战屈人”,分明是赞同自己的“和亲政策”。他正要接茬,但见王恢继续说道:“我们应顺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吾势力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擒,百全可取。”

这段话其实是王恢阐述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归纳起来就是十六个字:以饱待饥,以利诱之,以逸待劳,以伏击之。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邑之谋。

王恢的话有理有序有节,有因有果有方案,汉武帝听了大为高兴。他没有让辩论再继续下去,而是以“裁判长”的身份宣布道:“朕同意王恢的意见,同意对匈奴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