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20509200000045

第45章 长缨在手缚苍龙

就在寇恂和冯异这对“双子星座”一柔一刚大放异彩时,刘秀手下的天才级人物邓禹也不甘落后,他雄心万丈,豪情满怀,挥师西进,目标直指更始政权的政治中心——长安。

事实证明,邓禹就是邓禹,果然不愧为军事天才,他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很快就以三战三捷证明了自己。

公元25年正月,邓禹率两万西征精兵在河南箕关(今河南省王屋山)和更始部队进行了交锋,结果“大破之”——击败了更始河东都尉,缴获的战利品是一千多车辎重。此第一捷也。

邓禹随后率军包围了河东郡的首府安邑城(今山西省夏县),尽管邓禹打出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口号,但守城的更始军队的回复却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于是这场较量一直僵持不下,数月光阴就在无形中消耗殆尽了。

关键时刻,刘玄派将领率领上万人前来增援,结果邓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上演第二次“大破之”——敌总司令成了刀下鬼。此第二捷也。

更始皇帝刘玄自然不会放任邓禹胡作非为,马上派出了麾下的“双子星座”——比阳王王匡和襄邑王成丹率十万精兵前去和邓禹“掰手腕”。好汉敌不过人多,邓禹只有两万人马,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他自然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眼看支撑不住了,关键时刻老天开始发威了——天黑了。

俗话说宜将剩勇追穷寇,可惜王匡和成丹当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天一黑,他们和邓禹像是达成默契般地停战了,这给了邓禹的疲惫之师喘息之机。邓禹的军师韩歆见自己的军力受损,士气不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逃跑。理由概括起来为两句话。

第一句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可以用它寻找光明,可以用它寻找生路。眼下夜黑月高,正是赶路寻找光明、寻找生路的绝佳时机。

第二句话: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眼下敌人势力强大,锐气正旺,我们现在暂时避免和他们正面交锋,等回到老巢搬得救兵再来找他们算账。

为此,邓禹头摇得像拨浪鼓,回了一句话: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他邓禹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他邓禹不是一个知难而逃之徒,他满腔热血、满腔智慧,目的只有一个,用双手开天拓地,创造奇迹。

面对邓禹的坚定和决然,韩歆等人忧虑重重,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不能创造奇迹,那大伙就在全部跟着他立地成佛啊!

事实证明,老天是眷顾邓禹的,第二天,奇迹果真出现了。王匡的军队不攻也不打,不喊也不叫,总之一句话:整整一天杳无音信。

他们在干吗呢?在睡觉。原来王匡很迷信,他认为这一天是安息日,不宜出兵。于是,他和邓禹一样,武断地拒绝了部将出兵的建议,选择了“躲进营里成一统”。

迷信害死人,这话一点都不假。

一天的时间对一年来说太短,但对于邓禹和他手下的汉军来说,却是太宝贵。

邓禹利用一天的时间,做了两件事。

第一,统一整顿军营军制,磨刀霍霍。

第二,让将士们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第三天一大早,王匡率大军发起了猛攻,妄图一口气吞并汉军,采取的战略自然是高举高打,猛攻猛打。

对此,邓禹早已想好了应敌之策:偃旗息鼓,严阵以待。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是,王匡大军就像鬼子进村一样,嚣张跋扈、火气十足。当他们来到一直悄无声息的汉营时,只听一声炮响,汉军从四面营寨中蜂拥而出,顿时锣鼓声、呐喊声响彻云霄,更始大军吓得魂飞魄散、丢盔弃甲而逃。邓禹再次上演“大破之”——彻底击溃了十万敌军,斩杀副总司令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等多名高级干部,缴获了各类官印五百多颗和不计其数的兵器,此第三次大捷也。

三战三捷,整个河东郡就这样全部被解放了,成了刘秀管辖之内的一亩三分地了。

三战三捷,整个河东郡沸腾了,邓禹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具体表现有三。

一是威武之师美名扬。邓禹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骁勇善战,对敌人一个不放。这样的军队怎威武两字可以概括?

二是仁义之师美名扬。邓禹作为一军主帅,经常深入军营,对士兵们嘘寒问暖,关爱有加;经常深入基层,对百姓嘘寒问暖,体恤有加。这样的仁义之师为邓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三是雄壮之师美名扬。三战三捷之后,来投军的人“日以数千”,很快邓禹的军队就由两万变成了数十万,号称百万的雄壮之师。

四是钦命之师美名扬。因为邓禹三战三捷后名震关西,刘秀多次以信的形式对他表达了赞扬和敬佩之情,除此之外,还有鞭策、鼓励、祝福之言,目的只有一个:早日拿下长安。

然而,邓禹不会料到,此时的长安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