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20509200000039

第39章 再接再厉

在成功射掉铜马这只“沙漠鹰”后,刘秀没有小富即安,他选择了继续向着理想前进,把目光停留在了“河北五狼”身上,他们分别是:青犊、上江、大彤、铁胫、五幡。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五狼联合,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兵二十多万,他们最老的根据地就是射犬(今河南省武陟县)。

面对强敌,刘秀有针对性地做出了这样的战略部署。

一是调兵。既然河北五狼拥兵二十多万,当然不容小视,自然征调大军前去剿匪了。

二是遣将。既然河北五狼手下人才济济,当然不能轻心,于是刘秀派出了手下悍将耿纯为“先锋元帅”。

当然,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刘秀这一次也是经历了风雨之后才见到了彩虹,正验证了好事多磨这句话。

首先,来看耿纯所经历的骤雨。

他率先锋部队直捣黄龙,结果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射犬城附近。这个时候天黑了,斗转星移、日出日落,这是非人力所能改变的。然而,精心部署、严阵以待却是将帅该做的事。

夜已黑,耿纯作为将帅,马上做出了就地扎营、煮饭休整的部署,目的很明确,养精蓄锐后,等天亮了,便可以对射犬来个一窝端了。

夜已深,五狼的将帅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当机立断,果敢地做出了这样的战略部署——夜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是兵法战术,而此时却是出其有意,攻其疲惫。

夕阳从我们眼前看是落日,若是从地球的另一端看,它却是日出。

黑夜从我们眼前看是漆黑,若是从地球的另一端看,它却是白天。

此时耿纯的汉军是落日,是黑夜,而在五狼眼里却是日出,是白天。因此,当五狼联军出现在耿营时,马上发动了偷袭,顿时箭如雨下——箭似流星,箭箭穿喉,箭箭刺心。汉军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只有挨打挨揍的份儿了。结果只有八个字:雨射营中,士多死伤。

是生存还是灭亡,关键时刻,耿纯临危不乱,挺身而出,做出了这样的顺应形势之举。

一是以静制动。耿纯命令士兵们坚守不动,用规划如一的盾牌挡在阵前,抵挡敌人的箭雨,很快稳住了阵脚。

二是以暴制暴。耿纯挑选两千名敢死队员,手里拿着部队里的最精锐最强大的强弩,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敌人的后面,然后做出了这样的粗暴举动:齐声呼噪,强弩齐发,很快扭转了局面。

事实证明,耿纯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以静制动稳住了自己,也保全了自己;他的以暴制暴,迷住了敌人,也唬住了敌人。最后五狼因为“不知虚实”,因为害怕“腹背受敌”,因为“明哲保身”,最后选择了退兵。

其次,来看铫期所经历的暴风。

就在耿纯进行苦战时,刘秀手下的另一员猛将铫期也遭遇重创。铫期这次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转运粮草辎重,结果也遭到敌人的偷袭。关键时刻,铫期奋不顾身,以一己之力,以一股热血,上演了力挽狂澜之举。他一马当先,手起刀落,一连杀死敌军几十人,自己虽然身上三处受了重伤,但仍然拼死血战。最终,铫期凭着他的勇猛和顽强撑到了最后,笑到了最后,杀退了敌人,保全了自己和手下将士。

暴风骤雨过后,接来是迎接彩虹的时候了。

在先头部队遭遇重创时,第二天,刘秀亲率大部队来支援了,他有两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犒赏三军。这个不用多说,笼络人心的需要嘛。刘秀主要做法有两点。一是给将士进行物质上的赏赐。有衣可穿,有饭可吃,有钱可花,这不是将士们基本的需求吗?二是给予将士们精神食粮。他主要说了两句名言。第一句是对士兵们所说的,“大兵不可夜动,故不相救耳”,解释自己姗姗来迟的原因。第二句是对大将军冯异所说的,“军营进退无常,卿宗族不可悉居军中”,目的很明确,为了保全冯氏宗族。

第二件事:发动总攻。决战开始后战斗很激烈,呈胶着状态,结果战斗从早上打到中午也没有分出个胜负来。都说人是铁饭是钢,眼看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刘秀传令给都护将军贾复,八个字:“吏士皆饥,可且朝饭”。

面对刘秀的无限关心和怜爱,贾复回复“先破之,然后食耳”。说完这句话后,他马上披甲先登。主帅以身作则,一马当先,很好地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五狼联军只有溃败的份儿了。他们非死即伤,非离即散,非投即降。对投降的,刘秀进行了收编,化敌为友,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就这样,刘秀只通过两大战役,消灭了河内割地为王的最大两股势力。然而,行百里路半八十,他并没有真正达成河内统一的愿望,当务之急,还得除去更始皇帝刘玄派来的尚书仆射谢躬在河内的势力。

干掉谢躬是刘秀的当务之急,于是,他无所不用其极,马上上演斩首行动,使出的是三板斧。

第一板斧:四两拨千斤——设新鸿门宴。

刘秀找了个机会宴请谢躬,名义上是叙旧,实际上是想借此机会直接砍了他的头,以这种阴柔的方式解决这个心腹隐患。

应该说他的计谋天衣无缝,面对刘秀的诱惑,谢躬没有理由拒绝,面对刘秀的盛情,谢躬没有理由回避,于是他呼啦啦地赴宴了。结果就是在瓮中捉鳖时,刘秀却被咬了一口。坏了刘秀好事的不是谢躬,而是谢躬手下的一员猛将——马武。

马武人如其名,不但长得人高马大,而且武艺高强。他手持大刀一直紧跟着谢躬,一如三国时的关羽那样不怒自威。刘秀被马武的气势征服,选择了妥协,放任谢躬吃饱喝足,扬长而去。

事后,刘秀长吁短叹、唏嘘不已,为失去这样一次绝好机会而后悔。事后,刘秀心潮澎湃、心驰神往,为马武这样一位超级人才而心动不已。

第二板斧:釜底抽薪——挖超级墙脚。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通过一场新鸿门宴,刘秀收获颇多,除了收获后悔外,他更多的收获是发现,发现了马武这样一位超级人才。他通过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除掉谢躬,就必须先剪其羽翼——马武。

为了能把马武挖到手,他不择手段。他有事没事就找马武套近乎,而且多次宴请马武。面对刘秀的“每有之以慰安之”,马武开始是“每防之以警备之”,毕竟各事其主,但刘秀请得多了,他又不好总是拒绝,于是还是赴宴了。他如果知道这一次宴会两人会擦出爱的火花,一定会再多穿三层防弹衣的。

酒过三巡,刘秀搭着马武的肩,说了一句特爷们儿的话:“以后我们就是亲兄弟。”马武一听,感动啊,眼泪哗哗直流。

接着刘秀握着马武的手,又说了一句特给力的话:“上谷和渔阳拥有天下一流的骑兵,以后都交给你指挥。”马武一听,感动加激动啊,除眼泪直流,鼻涕也直流。

“我手下的将领加起来也比不上你一个马将军啊!”刘秀的第三句彻底征服了马武。马武举起双手道:“行,行,行,大王别再说了,以后我唯您马首是瞻就是了。”

第三板斧:调虎离山——斩敌首于无形。

就这样,刘秀通过糖衣炮弹成功收服马武后,等于剪断了谢躬的羽翼。接下该是对谢躬下手的时候了。但是,在“亮剑”前,刘秀还是通过柔弱的甜言蜜语对谢躬进行“攻心”,称赞谢躬是“真吏也”。

其实,刘秀的话一半是恭维,另一半却是事实。因为谢躬是个勤于职守的人,他在河内期间,做到了“每至所在,理冤结,决词讼”,深得百姓的爱戴。

面对刘秀赤裸裸的夸赞,谢躬表现有二:一是“故不自疑”,二是放松警惕。为此,他的妻子进行了善意的劝告:“你和刘秀是各为其主的人,如果你连他的假话空话套话废话也听,那么你将追悔莫及,死不瞑目的。”

妻子说的是金玉良言,谢躬却把它当成了耳边风。隐患就此埋下,悲剧就此生根。

“攻心”战术成功之后,刘秀马上上演的是“攻身”之术。他派人送了封信给谢躬,中心内容只有一句:联合抗敌。具体策划为:我负责杀敌,你负责去捡战利品(协助我拿下敌人后方的一座城市)。我一打败敌人的主力部队,后方城里的敌人肯定闻风而逃,到时候所有的战利品都归你所有。

谢躬一听居然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乐意干了。结果按刘秀所约定的那样,刘秀打败敌人的主力后,谢躬急急派兵赶到后方一看,事情果然不出刘秀所料,敌人早已逃之夭夭了。空城的战利品不捡白不捡,谢躬马上带领主力部队去搬战利品,但哪知正当他们个个捡得嘴咧开,笑得脸开了花时,敌人进行了猛烈的反扑,结果谢躬部队大败。

没办法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谢躬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回大本营邺城了。

但是,当谢躬赶到邺城时,发现情况不对,因为这个时候邺城已被杀人魔王吴汉给占领了。此时此刻,谢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吾中刘秀之计矣!”结果他的话音未毕,便成了吴汉的刀下鬼。

在这一板斧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非马武莫属。关于他的勇猛刚强,现在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评价:“惯蹿山,能跳涧,日行千里感觉到嫌慢。掌中刀,似门扇,一百七十二斤半。看脸面,似蓝靛。朱砂眉,像宝剑。大环眼,光华现。红胡须,一大片。勇冠三军无敌将,能把敌人魂吓断。”

这段话把马武的音容笑貌、武功本领都体现出来了,可谓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唯独缺的就是他没有道出他的直爽性格。干掉谢躬后,刘秀有意让马武来当邺城的太守。但面对这样一个肥差,马武却一口回绝了,他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表示自己不愿在后方“享清福”,要求陪着刘秀上前线“闯事业”。

不愿当甩手掌柜,愿当开路先锋,这是大无畏;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是大无私。对此,刘秀对马武更加高看一眼。后来,马武在他的帐下屡立战功,为东汉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并且光荣地成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这是后话。

眼看刘秀在实行各个击破,河北的革命残余势力尤来、大枪、五幡三部来了个抱团取暖,我们姑且叫他们为“三虎”。当然,三虎中因为兵力占优,还是“大哥大”,他们自然不甘心臣服于刘秀,于是和刘秀展开了新一轮的角逐。

刘秀和“三虎”在元氏(今河北省元氏县)进行了第一次接触战,结果毫无悬念,刘秀大胜,三虎大败。败军之将、败军之兵没有别的选择,只剩下逃亡这一条路了。而胜利之师、胜利之兵,自然不会放过扩大战果的机会,进行千里大追踪了。结果刘秀在北平(今河北省保定市)再次大败三虎。

此时的刘秀一路顺风顺水,也就大意了,轻敌了,认为三虎不过如此,认为他们不堪一击了。结果在顺水(今河北省徐水县)遭遇三虎的伏击,刘秀的军队被打得大败,刘秀本人也被逼到一处悬崖上。

面对蜂拥而至的敌军,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刘秀闭上双眼,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跳崖。好在他吉人自有天相,突骑战士王丰刚好从崖下经过,面对从天而落的“真龙天子”,他想都没有多想,便出手接住了刘秀。王丰把自己的马让给刘秀,一路保卫他突围。很快,刘秀手下的另一员猛将耿弇出现了。刘秀见状,心中略宽,不由笑着对耿弇说:“我差一点就成了阶下囚,差一点就成敌人的笑话,差一点就一命呜呼了。”

耿弇没有时间和刘秀开玩笑,因为敌人的追兵已经到了,他选择了“让看笑话的敌人闭嘴和闭眼”,用杀伤力极强的弓箭射杀敌人,保护着刘秀撤退。

不多时,勇冠三军的马武也出现了,他一边使出“狮子吼”的迷魂术,一边使出“斩立决”的撒手锏,吓得敌军心惊胆战,杀得敌军鬼哭狼嚎。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刘秀遇险以来,得到了王丰、耿弇、马武三个好汉的帮助,终于脱离了险境。

这一仗刘秀的部队遭受重创,士卒死者数千人。

大部队在范阳集合后,因为没有刘秀的消息,人心惶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在这个节骨眼上,吴汉站出来了,而且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且不说还没有传来萧王壮烈牺牲的噩耗,就算萧王真的以身殉国了,还有萧王的大哥刘演的儿子刘章在南阳啊!我们不用担心没有主子啊,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啊!”

就这样,吴汉用瞒天过海的话暂时稳定了军心。大难不死的刘秀很快回来了,于是军心大振、士气大增。于是刘秀厉兵秣马,誓要一雪前耻。为此,他对三虎上演了三步走。

第一步走:整军再战。

刘秀马上又进行了以牙还牙、以血对血的反击,和以尤来为首的三虎再战于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风水轮流转,这一次轮到三虎还债了,士卒死者数千人。

第二步走:坚壁清野。

形势迫人,无奈之下,三虎只好退入渔阳进行死守。刘秀采取强弩将军陈俊的建议,通过坚壁清野的战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来、大枪、五幡等三虎被困在孤城里,吃没吃的,穿没穿的,用没用的,最后走投无路之下,只好选择逃跑。

第三步走:痛打落水狗。

刘秀是不会眼睁睁地放虎归山的,他马上采取了穷追不舍的战术,派出了耿弇、景丹等“十三虎将”率兵追杀。结果三虎只剩下三条路可以选择了,一是被杀死,二是被饿死,三是被累死。结果刘秀的大军一直追到浚靡(今河北省遵化市),斩敌甚众后,才鸣金收兵。三虎的最终下场是,除去被杀死的、饿死的、累死的,只有一小股大难不死的残余部队进入辽西、辽东等地区,被乌桓等少数民族所杀,落得个客死他乡、裸葬他乡的悲惨结局。

就在刘秀平定三虎时,好消息接踵而来,河内的城头子路来了个自取灭亡。前面已经说过,刘秀在河北逃过王郎追杀后,起兵时,因为势单力孤,于是决定联合城头子路一起干革命,这足以证明城头子路在河内的分量和实力。

城头子路虽然强大,但刘秀却没有和他们真的联合。因为他们虽然拥军数十万,但作风却不敢让人苟同,烧杀抢掠,无所不做。城头子路干的是黑社会的勾当。道不同不相为谋,刘秀没有选择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证明,刘秀的选择果然没有错,就在他以雷霆之势消灭了河北几乎所有强大的敌人后,这个城头子路却在干“窝里横”的糗事。

表面上看,城头子路的首领爰曾和刘诩相处得还不错,刘玄招安时,他们两人选择了归顺。爰曾被任命为东莱太守,刘诩为济南太守,两个人都是顶天大梁——大将军。按理说这样的名利也是可以的了。问题是两人却是面和心不和,起义是两个人的事,但取军队名字时,却变成了一个人,仿佛是爰曾一个人在造反似的(爰曾字子路),刘诩就算当时没不满意,事后肯定也会有意见。再说到后来城头子路的部队发展到了二十多万,势力不可谓不强大。为了取得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刘诩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利用大量钱财收买了爰曾手下的几个得力部将。结果部将一给力,就进行了“换柱”——把爰曾给咔嚓掉了。这下刘诩终于实现了自己独裁的愿望,而且刘玄也给了他一个天大的头衔——助国侯。

但是,很快刘诩就后悔了,因为他拥有了帽子和票子,却是一根空柱子,失去了权力。他的部队很快被刘玄调到各地,他空有侯位,成了光杆司令。

也正是因为这样,窝里斗后,城头子路也就烟消云散了,此时已经不需要刘秀来动用武力了,我们姑且给他们送上一个成语作为判词——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