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会挣钱,才有钱花
2047300000012

第12章 能挣会花——聪明+理性=财富(4)

老百姓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钱只有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当中才能保值。比如:做个小生意卖茶鸡蛋。以前是3毛进5毛出,但现在通货膨胀了,鸡蛋涨价了,那就5毛进8毛出,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转移出去,使我们的劳动价值得以保存。

我们可能无论如何也跑不过100米的世界冠军,但是我们要通过一定的努力争取跑过通货膨胀。如果想跑赢通货膨胀,以下可能是我们要做的:

首先,要努力工作,多多赚钱,还要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其次,要多学习一些理财知识,让我们手里的钱保值、增值,用钱来生钱。下面就总结几种实用的理财方式。

1.买债券

随着利率的上调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提高,债券逐渐成了老百姓和机构热捧的对象。国债是很多老百姓早就熟知的,最近再次出现了牛市以来难得一见的排队买国债的景象;很多公司债也相继发行,利率在4%~7%不等。另外,一些短期融资券也比较活跃,期限主要集中在3个月和1年两个时段上,主要是因为该期限相对较短,在目前高通胀紧缩预期下,在对抗利率上行风险上较具优势。

2.投资基金

基金是普通百姓投资理财的首选。按照投资配置比例,基金主要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投资者应当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组合配置一些基金,把握好各类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力求取得最佳组合效果,分散风险,追求收益最大化。其中,基金定投是一种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它具有分散风险、聚少成多等特点,通过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能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成为抵制财富缩水、保持货币购买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3.投资银行和券商的理财产品

一般来说,银行和券商推出的理财产品相对稳健,收益比较固定,目前预期收益一般在5%~15%。在设计理财产品的时候,主要以两个数据为参考标准,一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另一个就是CPI。存款的收益率是固定的,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可以通过设计达到不同的水平,因此,跑赢CPI还是不成问题的。

4.投资股票

股市在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之后,进入了熊市阶段,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心灰意冷。股票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理财工具,但是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纪律要求得比较高,如果对股票知识完全不懂或是略知一二便盲目跟风进场,那是很危险的,等待你的或许将是“交学费买教训”,财越理越少。股票投资比较适合有时间、有精力且有能力的投资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5.投资黄金

在美国,黄金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理财产品。一套房子,在厦门市中心卖100万元,在郊区可能就只值50万元。房产投资取决于地段,而黄金投资则不受地段的影响。一块标准金条,可以在全世界流通,而且价格全球一致。和房产相比,高流动性是黄金独有的特色。

与股票、外汇投资相比,黄金的投资风险相对也较低。在股票市场,股民把庄家比成恶狼;而在黄金市场,不用担心有人坐庄。

不同情况,不同的理财方式

财富学堂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所处的的人生阶段不同,理财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不同。

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措施。就像教师教学生,有人说最好的老师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而不好的老师是用一个方法教50个学生。为什么?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在理财方面也是这样,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所处的的人生阶段不同,理财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不同。

不同家庭情况的理财建议

1.青年两口之家

此类家庭的理财方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自己的投资理财能力;谨慎进行大额消费项目,比如购车;保持理性的消费和储蓄观念,避免浮躁和好高骛远的情绪。

理财建议:确保基本储备,加强储蓄积累;谨慎考虑近期买车;调整家庭投资结构,建议按照2:4:4的比例将资金安排在银行存款、委托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及信托产品的投资上,避免通胀造成的资金贬值;建议为夫妻双方购买必要的商业保险。

2.中年三口之家

这类家庭在进行理财规划时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以稳健为前提,在自身条件可控制的领域进行投资;首先考虑避免资金因通胀引起的贬值,然后才能涉及增值领域;转变理财观念,在为子女着想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为自身的退休养老做好充分的准备。

理财建议:空置房屋以出租为首选;建议一次性付清购车款项;小孩教育资金和夫妻养老资金将主要依靠现有经济基础(房产和存款),在保持现有房产和股票投资的基础上,对存款资金和日常积累资金进行投资组合优化,或者购买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

3.老年家庭

此类家庭的理财方向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保障足够的流动资金,作为老年家庭储备之需;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涉足一些较成熟的投资领域。

理财建议:先出售旧房加上现有资金,实现买房、买车计划;注重稳健投资以求保值、增值,在支付买房、买车款之后剩余的资金以5:3:2的稳重比例用以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收益性投资(基金、信托和股票等)。

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财建议

1.单身期

参加工作至结婚,这时期收入较低,花销较大,理财的重点不在获利而在积累经验。

理财建议:60%风险大、长期回报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汇、期货等金融品种;30%定期储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较安全的投资工具;10%活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2.家庭形成期

这一时期结婚生子,经济收入增加,生活稳定,应合理安排家庭建设的支出。

理财建议:50%股票或成长型基金,35%债券、保险,15%活期储蓄;保险可选缴费少的定期险、意外险、健康险。

3.子女教育期

这一时期子女教育和生活费用猛增。

理财建议:40%股票或成长型基金,但需更多规避风险;40%存款或国债用于教育费用;10%保险;10%家庭紧急备用金。

4.家庭成熟期

该时期是人生、收入的高峰期,适合积累,重点可扩大投资。

理财建议:50%股票或股票类基金,40%定期储蓄、债券及保险,10%家庭紧急备用金;接近退休时,用于风险投资的比例应减少,保险应偏重养老、健康、重大疾病险,要制订合适的养老计划。

5.退休期

这一时期投资和消费都较保守,理财原则是身体健康第一、财富第二,主要以稳健、安全、保值为目的。

理财建议:10%股票或股票类基金,50%定期储蓄、债券,40%活期储蓄;资产较多者可合法避税,将资产转移至下一代。

克服你的“购物癖”

财富学堂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喜欢不计付出钱财多少而去购买自以为值得的商品,但是对于你的钱包来说,这可是个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潜在购物欲望。

现在在都市中,“购物癖”患者越来越多,可以说爱逛商店的人,特别是白领,多数都患有轻度的“购物癖”,这类人一般在购物时完全只凭心情好坏、个人兴趣等内在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从来不考虑适用性、季节性、支付能力等外在条件。

专家指出,克服这种“购物癖症”,一是要多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放松一下自己,调节好情绪,努力避开商业集中地;二是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唱歌、打球等;严重的患者还要接受专门的治疗。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喜欢不计付出钱财多少而去购买自以为值得的商品,但是对于你的钱包来说,这可是个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潜在购物欲望。

美国圣地亚哥国家理财教育中心提出了“选择性消费”的观念——你不应该对自己说:“我该不该买这东西?”而应该问:“这东西所值的价钱,是不是在我这个月花钱的预算金额内?是否正是我所要花的钱?”换句话说,你要问问自己,到底有多么想要花这笔钱来买这东西,而不仅仅是告诉自己能不能花这笔钱。

通过选择性的消费,你想要花钱的本能还是能够得到满足的。这就像一个正在减肥的人必须减少热量的摄入,但每天却又还可以吃一点儿冰激凌一样,你不必试着去完全改变生活方式,而且也不必强迫自己克服心理上的排斥感。

不要误以为选择性消费很简单,其实它并不简单,它需要不断地练习。

阿敏是个超级购物狂,每次同学想去逛超市又找不到人陪时,找她准没错。她一到超市,立刻就兴奋起来,总能想起自己缺这个缺那个,于是买个没完,每次至少也要花上百元。有时候她买回来的东西放在一边也想不起来用,浪费了不少钱。

后来她自己也有点急了,一次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领着小孩一起买东西,小男孩手里拿着计算器,妈妈每放到购物篮里一件商品,就告诉他价格,他累计后把总额告诉妈妈。阿敏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也照做,于是手机里计算器的功能就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开始她给自己规定,每次购物的总额不得超过80元,后来这个金额被一再减少,现在她已经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购物行为了。

为了节省开支,带上计算器逛街,是个不错的方法。买一件东西就用计算器加一下,这样就会知道自己不断支出的总数了,超过预算就罢手。这样可以自我核算,避免结账时出现多付。另外,制定目标,到熟悉的超市购物,可以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减少受诱惑的机会,也是一种省时、省钱的方法。

在逛超市时,应该给自己规定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

同时,逛超市的时候尽量空手进入;如要买的东西稍多,而购物篮可以盛下,就绝不要去推购物车。购物篮和购物车本是方便顾客的,但它们同时又极其艺术地为商家做着诱购和促销的工作,可以说,它们是使我们无形中突破购物计划的“元凶”。

另外,要避免数字误导。商家喜欢把商品定为类似9.9元的价格,这样常常会给人便宜的错觉。看到这样的商品,要习惯性地四舍五入,比如把9.9元看成10元,虽然只有一毛钱的差价,但在价格上就不会被误导了。

其实,你的消费是可以掌握的,不要被习惯、冲动或者广告左右。如果你养成了消费时去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服务和品质的习惯,你的选择性消费就不会那么困难了,并且你也能够聪明地消费并存下省下来的钱,这样,可能很快你就成为一个小小的“富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