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20459900000026

第26章 林徽因:展开像千辨的花朵(6)

林徽因与冰心的一桩轶事,可说明两位才女的微妙关系和个性。

她们结识于美国留学时期,双方男友也是好朋友,四人经常一起野外聚餐。但后来,两人生了嫌隙,从此形同陌路。

1933年9月,冰心在《大公报》发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春天的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便不需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在这里,各自都能得到他们所向往的一切……

我们的太太自己是个女性,但并不喜欢女人……在我们太太那软艳的客厅里,除了玉树临风的太太,还有一个被改为英文名的中国佣人和女儿彬彬(让人想到林的女儿梁再冰),另外则云集着科学家陶先生、哲学教授(让人想到金岳霖)、文学教授,一个所谓艺术家名叫柯露西西的美国女人(让人想到费慰梅),还有一位‘白袷临风,天然瘦削’的诗人(让人想到徐志摩)。此诗人头发光溜溜地两边平分着,白净的脸,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态度潇洒,顾盼含情,是天生一个‘女人的男子’……

小说引起北平文化圈热议。只要是有所了解的人,这里影射的是林徽因。因为其中总总都有现实的影子。虽然冰心自己从不承认,但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当时,远在山西考察古建筑的林徽因听到议论,十分气恼,以她的个性,她怎么会善罢甘休?在自尊的她看来,这无异于对自己人格的羞辱。她在山西买了一坛子老陈醋,回到北京后,就托人给冰心送去。冰心收到后,心里自然明白。林徽因对此十分得意,对朋友们论及。可想冰心听到是何感受。两个从此生隙,断绝来往。

李健吾曾回忆说:

我记起她亲口讲起一个得意的趣事。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讽刺她,因为每星期六下午,便有若干朋友以她为中心谈论种种现象和问题。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凭心而论,我很理解林徽因的感受。毕竟,冰心的做法,不仅暴露出她的嫉妒,而且有失厚道。林徽因能够吸引那些精英文化名人到她家中作客,凭的是个人才华和人格魅力,不要光明磊落,纵有绯闻,也轮不到她冰心来这么对号入座地影射吧。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心里酸,忍忍也就罢了,又何必如此?实在有失体面风度。所以她致死不肯承认,大概也自觉不妥吧。

一点小事,即可见两个女人间的较量。因为嫉妒,风度尽失。冰心作为女人,她的嫉妒也许不可避免,但终究有失大体;林徽因的自我保护虽有必要,但终给人不服输的任性。

当然,毕竟她们都是女人,是女人,就难免有时任性,甚至不讲道理。她们虽是万人仰慕的才女,但毕竟不是完人,有这样的小性格,也属正常,更显真实可爱。

林徽因不肯服输,但这不能说她缺少女人的善良温柔。她的气质,首先是女人的,其次才是知识智慧的。或许可以这么说,因她鲜明的个性,在欣赏者面前,她是完全本真的优雅的,她因此吸引人;在冒犯者面前,她不带一丝世俗的妥协,她因此得罪人。我想,这正是她的可爱脱俗之处,也是男人们为之痴狂女人们嫉妒她之所在。

围在林徽因身边的,多是男人。而林本人,也极少接触平庸的女人。更何况,林徽因也从不会讨好迎合哪个女人,她不屑于圆滑,她只想做她自己。这样,她就让很多女人不舒服了。

在现有的资料中,林徽因的女性朋友,除了国际友人费慰梅,似乎很少女朋友。不仅如此,据说她在女人圈中没人缘。

原因可想而知,有女人的天性妒忌,也有林徽因的高傲好强,个性率真,心直口快。

林徽因的个性确实很强,这一方面由于天性好强,二来也源于母亲的影响。幼年时,她虽然受到长辈的宠爱,但同时作为长女也承担很多,而她和母亲被冷落的境遇曾深深刺伤过她。这让她更加要强,个性上也不免急躁。大概她与丈夫梁思成也没少吵架,只是梁思成脾气好,也不与她计较。虽然他爱林徽因,但她强烈个性,也总让他为难。林过世后,61岁的梁思成不顾儿女反对,坚决续弦林洙,并对林洙说:“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由此可见,林徽因曾给梁思成不小压力。他们的儿子梁从诫曾这样说起母亲:

她后来的一生中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却不断地在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母亲有时脾气是急躁的……父亲喜欢动手,擅长绘画和木工,又酷爱音乐和体育,他生性幽默,做事却喜欢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母亲富有文学家式的热情,灵感一来,兴之所至,常常可以不顾其它,有时不免受情绪的支配。

不肯妥协,抛弃女人传统的温柔顺从,急躁易怒,情绪化,这些在林徽因身上都有体现。因为她太了解旧时女人在家庭中隐忍的苦楚,所以她不想做依附于男人的女人;因为她才高八斗,自然自负高傲,不肯做一般的家庭妇女。这样,她就会少一些温顺。

林徽因天资聪明早慧,自许很高,要强要好,于是对己对人期待高,责己责人都不免严苛,不免理想主义,但是现实难免不理想不满意,这样她就着急上火,脾气发作。加之名门出身,才貌双全,总被捧着围着,难免任性而骄。

所有这些,都拉开她与人的距离。她太完美了,又有刺儿,她不轻易近人也不容易让人接近;她看不上一般人一般人也难以在她那里找到快乐。这样,一般人只好对她敬而远之。

据说,林徽因与自己母亲关系也并不融洽。她成家后,母亲一直跟她住。但据说母女俩经常吵架。从文化层次上讲,她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没有共同语言;从个性来说,两人都有个性,彼此难容,于是经常起摩擦。她对母亲,有亲爱没有喜欢。作为女儿,她也许尽到了责任,但不能说是一个让老人孝顺的乖女儿。

据说,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也并不喜欢林徽因,在他们的婚事上曾大加阻止。这又是为何?

1923年5月7日,梁思成因车祸住院。林徽因得到消息后,只身跑到医院去探视、照顾。虽然他俩早已订婚,但在老观念的李夫人看来,男女授受不亲,一个大家小姐,更不该如此唐突。再说,梁思成是梁家大少爷,用得着她着急吗?所以她看不惯林徽因这作派。

这位大夫人在梁家威信高,由于她的阻挠,林徽因和梁思成迟迟没有订婚。直到这位老夫人去世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这位老夫人的长女,梁思成的姐姐梁思顺,跟母亲一样,也反对林徽因进梁家。据说她与林徽因多次发生口角冲突,几乎决裂。梁思顺,也是位聪慧多才的女子,是梁启超最宠爱的“大宝贝”。两个才女相见,本来互不服气,加之林徽毫不会讨好的性格,自然矛盾产生。

后来,在梁启超和梁思永(梁思成的弟弟)的美言下,林徽因的这位大姑姐才与之和好,最终同意在加拿大为他们办婚事。从1925年7月10日梁启超的一封信中可知:

思顺对于徽因感情完全恢复,我听见高兴极了。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我几个月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异动,毁掉了这孩子,现在我完全放心了。

或许可以这么说,倘若没有梁启超的支持,没有梁思顺的最终答应,林徽因说不定进不了梁家。

林徽因个性率真,内心真诚自由,追求真理,很适合从事艺术和学问,她也从中得到极大释放和价值体现。但同时她心直口快,好强气盛,少了女性的含蓄娴静之美,加上情绪化不大顾别人感受,让人不快。她虽天资聪明,但不谙人情世故,不善察颜观色,不会曲意奉迎,不做无谓的人情交际,她不关心也不屑于此,这样就给人自我和骄傲的印象,无意中得罪人,尤其容易得罪女人。

按说这是多么好的品质啊,但社会人心复杂,难免有人不买帐。如果说男人面对她可做到原谅,那么原本对她心怀嫉妒的女人就不可能做到了。

梁思成的外甥女吴荔明著有《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中,透露了林徽因和家里众多女性关系不睦,只与梁思庄没有芥蒂。可见,林徽因确实不善处理与女人的关系。

可见,她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完美,也有个性上的缺点,但瑕不掩瑜,小缺点丝毫无损她的光彩。

李健吾曾这样评价林徽因:

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

那么,林徽因为什么没有女人缘?李健吾曾分析说:

她缺乏妇女的悠娴的品德。她对于任何问题都感到兴趣,特别是文学和艺术,具有本能的直接的感悟。生长富贵,命运坎坷,修养让她把热情藏在里面,热情却是她生活的支柱。喜好与人辩论——因为她热爱真理,但是孤独、寂寞、抑郁,永远用诗句表达她的哀愁……

这里有批评,但更多的是赞赏,一个男人的理解和赞赏。

林徽因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她是性情中人,纯粹的人,不同流俗,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孤独和傲慢。她个性独立自由,但同时认真尖锐;她善良纯真,但在涉及原则和尊严问题上,她倔强不屈,不会掩饰不会拐弯不会委曲求全,不会屈尊低头。她的可爱在此,孤独亦在此。

或许,聪明的林徽因明白,自己的才貌女人不愿看到不想承认,但男人们正好相反,而且其才华远远高过一般女人,所以她更愿意与精英男士交往,把自己的光彩绽放在最适合的人面前。而且,男人们不多嘴不传言,只会成就并放大她美丽。

1.

因为冠盖群芳,所以傲然独立;因为高标独立,所以风流任凭人说去。

林徽因生前没有女人缘。有意思的是,在她身后,无论当时后世,对她最多关注称羡的,还是一代代的女人们。她没有活在当时的女人圈中,但却活在后世无数女人的心中。

林徽因美丽智慧,但终是不完美的,也不可能有人们想象的完美。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把她当作偶像来供奉,一遍遍毫不厌烦地演绎并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