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20459900000022

第22章 林徽因:展开像千辨的花朵(2)

这一年,她16岁。花季少女,如梦芳华。这一天,是人间的四月天,春光明媚,日暖和风。林徽因已长成亭亭玉立的美女,着一身民国学生装,两根长长的发辫,自由地搭前面,青春逼人,清纯靓丽。

在最热烈生长的时候,林徽因远游重洋看世界。可想而知,其意义自与在家读万卷书不同。走出家门,走出国门,从此,林徽因人生掀开新的一页……

林长民当年也许只是一念之间的这个决定,却塑造出中国的一位风华绝代的才女出来。倘若他地下有知,一定为自己的这个英明决定而自豪。

伦敦那缕风

民国的爱情故事,恐怕没有哪个比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更让人瞩目。近一个世纪以来,俩人的爱情故事,真真假假,为人们不断谈论、演绎,版本多样,乐此不疲。

我想,林徽因与徐志摩该是一见钟情。一个是浪漫多情的诗人,才华横溢,热情奔放;一个是出水芙蓉般的才女,清丽可人,风姿卓绝。男23岁,女16岁,青春正好,风华正茂,在伦敦唯美浪漫的风中,他们毫无准备地把对方点燃,演绎出一段传奇和风流佳话。他们维系一生的友谊,也成为温暖人间的一抹亮色。

人们都愿意相信他们是有真爱的,因为他们无论从里到外,显得那么般配,符合人们对爱情的最美好的想象。

徽因随父到伦敦后,居住在阿门27号一所民居。两个月后,她又跟父亲漫游欧洲,瑞士、比利时、罗马、柏林等国家都走了一遍。法国的浪漫,伦敦的雅致,德国的严谨,罗马豪华,希腊的原始……一个又一个的风景在她眼前闪现,让她目不暇接。林徽因睁大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心中啧啧地赞叹着。啊,这一切与中国的文化是多么不同,原来世界上还有别样风格和美的文化和艺术。整整两个月时间里,林徽因在父亲的引导下,游遍欧洲,饱览了欧洲的文化。林长民本来就喜欢艺术,文采极好,他给女儿生动地讲解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徽因贪婪地吸收,大长见识。

我们不能不羡慕她有这样的机会。林徽因何其有幸。当时的很多中国女人,不仅目不识丁,而且生活在封闭的宅院坐井观天。纵使到了今天,像她这个年纪的中国少年,能有机会走遍欧洲,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9月回到伦敦后,徽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圣玛丽学院学习。林长民按照当时的名媛标准教育女儿,专门为她请了英文和钢琴老师,徽因也很好学,很快能用英文写文章,能弹出优美的乐章。

林长民交游广,家里总是来往很多客人,他们来自政界、文学、艺术各界,都是当时的名流。比如中国的张奚若、陈西滢、金岳霖、张君劢等,还有史学家威尔斯、小说家哈代、新派理论家福斯特等,个个精英,真是往来无白丁。

林徽因作为父亲的助手,负责接待这些客人。当时,她虽未成年,但已经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待人接物体现出名媛风范,加上她性格活泼,灵气逼人,给客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她像个天使,灵动地穿行在客人们中间,青春靓丽,巧笑嫣然,笑声如银铃,每每为聚会锦上添花。想必,金岳霖就是这时对林小姐一见钟情的,也未可知。

当然,由于父亲忙于各种事物,大部分的时间,她还是守在家里,等待父亲回家。每每此时,寂寞就像爬墙虎一样爬上她的心头。是想家吗?还是想出现一段崭新的生活?后来(1937年)她曾在给沈从文的一封信中回忆道:

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而实际上却只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不认识一个男朋友,从没有一个浪漫的人走来同我玩——实际生活所认识的人从没有一个像我所想象的浪漫人物,却还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纷纠……

每个少女都是诗。文艺才女林徽因更是如此。她在伦敦的这寂寞不只是想家,想亲人朋友同学,更是在莫名地想一个从未见过的人——那个梦中的人,知己或者恋人。

从小熏沐江南细雨,本自细腻丰富,加之读了不少书,看了不少风景,少女林徽因的梦必然不少。此前,她一直囿于家庭琐事的牵绊,做着父亲懂事的女儿,却从未有过自己的生活——她还没个知己朋友,还没有结交一个男朋友——她长大了,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她都在酝酿一个浪漫的梦,等待一场爱情的来临……

在寂寞中,在伦敦如梦如霰的细雨中,少女林徽因做着一个如诗如画的梦,这个梦,怀揣在她心里,潜藏着,不断发酵,发酵,一天天长大,跃跃而动,呼之欲出……这个梦,正急待一个男人的发现、开掘和圆满……

“有时候,我想问一个陌生人,问他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心里始终有这种隐藏的动机。”(林徽因)女人爱做梦,尤其是文艺才女们,从来难安于现状,心里做着各种浪漫的梦。

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生于浙江海宁一富商家庭,家里开着电灯厂、蚕丝厂、钱庄等,是标准的“富二代”。而且他是这个家族第13世唯一的男丁,从小长得英俊可爱,像贾宝玉一样,被捧养着。但徐志摩天资聪颖,好读书,多幻想,但满脑子的思想不合现实,不大经济,真有点像贾宝玉。他在诗文才艺上的聪明也确实令家人承服。

从小饱读四书五经,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徐志摩很快显示出自己在文艺上的才能。中学时就在校刊发表文章《论小学与社会之关系》《镭定与中国历史》等文章,颇显少年徐志摩的思想和抱负。同时,他也能谄出一些清新别致的白话小诗。他总是充满热情和想象力,由于长相英俊,也能说会道,也确实讨爱人喜欢,大家对于他也充满期待。

1915年徐志摩中学毕业后,父母作主,安排他与15岁的张幼仪(张君劢妹妹)结婚。婚后,徐志摩与许多有志青年一样,四处求学,先后在沪江大学、北大学习,并拜梁启超为师。1918年,他的儿子出生。同年,徐志摩怀着他伟大的游学之志,自费赴美留学,在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结识梅光迪、赵元任、胡适等人。后来,他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获硕士学位。

由于崇拜罗素,1920年9月,徐志摩又由美国来到英伦,想进入剑桥大学,拜罗素为师。不巧罗素已经离开剑桥大学去中国讲学了。于是徐志摩决定在英国游学,到处听听课。10月,他进入伦敦大学政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伦敦,他结识了陈西滢(凌叔华的丈夫),并通过他结识了英国作家威尔斯。徐志摩原有的文学兴趣重新点燃。

徐志摩与林长民早就认识,此时,听说他在伦敦,徐志摩就前去拜访。通过林长民,徐志摩又认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后来,经狄更生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

此时,徐志摩结识英国文化界名流,并受到英国雪莱、拜伦等浪漫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徐志摩的思想发生一个大转变:他开始厌恶并“远离堕落的文明”,追求“自然的单纯”,追求自由、真和美,决定做一个“不可教育的个人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的文学梦想和天赋如火山一样迸发,诗情如泉水,汩汩而出。应该说,英国生活,让徐志摩那颗远大的抱负之心有了针对性——不再漫无边学习法律、政治、经济、历史等等,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到文学,尤其是新诗的创作上。从此,徐志摩开始以一个诗人的形象出现了。

梦想与青春,激情与热情,让正在华年的徐志摩看起来更像个青年学生,丝毫看不出他已有家小。

爱情与诗像连体姐妹,形影相随,有诗的地方就有爱情。爱情不仅可遇不可求,而且总是不期而至,突然而至。

大概徐志摩自己也没想到,就在他敲开林家大门的一刹那,他和另一个女人的缘分开始了。门开处,一位少女甩着两根长辫,亭亭玉立、美若天仙,又翩然而去,惊鸿一瞥,疑为天仙,徐志摩眼大睁着,不禁有些晕眩……

或许,就在这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个人一见钟情了。但无论是与不是,事实是,徐志摩来林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分明是来见林美人儿。

徐志摩不是个有食色癖的花花公子,以他的怀抱和品位,他不会单以貌取人。吸引他的,当是林徽因身上那种他从未见过的超凡气质:美貌如仙,面如满月,明眸浩齿,更有那蓓蕾般的娇俏、纯真、灵气。而这,不正是自己追求的自由、自然、真和美吗?这分明就是一首最美的诗!徐志摩为之震撼倾倒,不能自持。

爱情也没有道理,没有理性,它只是一种感觉,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把徐志摩和林徽因都击倒了,为此迷醉;这感觉让他们有种发现的惊喜:啊,原来我要找的的梦就是这个,要找的人就是他(她);这感觉让他们一时失聪,忘记了现实:徐志摩忘记了自己还有妻小,而妻子张幼仪此时已经来到英国与他团聚,而且还在孕中……

一个是怀春的少女,一个是奔放的诗人,两个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和地方相遇,彼此的心灵需求在对方身上很快得到满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情,在期待却毫无准备中,不期而遇。

或许,因为寂寞和浪漫想象;或许,因为对文艺的共同爱好;或许,因为彼此相貌和个性的吸引……说不清,理不明,反正是似曾相识,相识恨晚,无话不谈。两个人都有他乡遇知交之感,感情的火花迅速燃起。

冬去春来,两个人很快陷入热恋。这一年,是1921年。

他们一起探讨文学、艺术、美术、建筑……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俊朗的外表,他的才华和善解风情,让少女林徽因仰视佩服;林徽因美丽容颜,不俗的文化修养,她的口齿伶俐和妙语连珠,尤其她对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让徐志摩惊叹欣赏。他们志趣相投,无话不谈,感到从未有过的开心,忘记身在他乡,今昔何昔,岁月因之凝滞……

这样缘分,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旦拥有,总是铭刻终生。后来徐志摩曾在1926年5月发表一首《偶然》,据说是回忆他的伦敦之恋: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不必悲于最终的有缘无分,毕竟,我们曾相爱过,曾经互相照耀。

目送你归去

爱情来时,内心有诗情画意,也有着惊心动魄,有幸福的浪潮,也有纠结的烦恼。徐志摩虽是已婚,但面对真爱也不免内心的汹涌澎湃,但他表现在外则是异常大胆奔放,毫无矜持,大有为爱放弃一切的冲动。而林徽因,此时还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初恋,虽是全情投入,但终不免女孩子的害羞和矜持。

毕竟徐志摩已婚,林徽因为此十分纠结。1921年8月,她到英国南海避暑。为了爱情,徐志摩决定放弃婚姻家庭。到秋天时,他送妻子到德国柏林。

忙着恋爱,忙着离婚,还要忙着学习,徐志摩马不停蹄。年底,他终于认识了罗素。

1922年3月,在金岳霖和吴德生的见证下,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此前,早在2月24日,他的次子刚刚在柏林出生。此前的1921年10月14日,徽因已经随父由英赴法,乘“波罗加”船回国……

就在他离婚时,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事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已有成言”。这样看来,徐志摩的爱情追求原本就是一个虚妄的梦。

但徐志摩还没醒过来,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又心焦如麻。在剑桥皇家学院学习了不到半年,拜见了他崇拜的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后,徐志摩于8月10日急匆匆地踏上回国邮轮,去追随他心中的女神——林徽因。

热恋如夏季的风,很快过去,转瞬生凉。我想,一定是英国南边的海风,把沉睡在热恋中的林徽因吹醒的。否则,避暑回来后,她怎么没去继续她的初恋?而且在两个月后,选择不辞而别随父回国呢?

当然,也许,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和梁启超订下他和梁思成的婚姻,只是她自己也许并不知情,而且作为她,也只有遵从这份媒妁之言。

林徽因终不是爱到痴迷的小女子,她最终理智战胜感情,选择不告而退。这是她的理智所在,也是聪明之处。或许,清醒时,她明白爱情不过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不能持久,也正因为它是感觉。徐志摩的追求完全任凭这种感觉,自己也沉醉于这种感觉。但这种感觉迟早会过去。而人总不能活在感觉中,还有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徐志摩不仅有家室,而且自己的婚姻也不能由自己作主。更何况,自己也不是爱情至上的人,爱情之外,还有家庭责任,还有自己的事业追求……

庶出的林徽因,早就明白,自己不能走母亲的老路,更不会当“小三”,她终不肯去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更何况这个女人已经怀孕在身呢。爱情虽美,但不能由着性子,伤及道德和责任。她是要强的,她更是高傲的,徐志摩这样不够成熟的男人,她对他没有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