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的殿堂,有许多迷宫,如统一与杂多、共相与殊相、整体与个体、必然与自由、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精神与物质,等等。它们的令人迷惑之处就在于,当你进入这些关系时,你不得不立足于其中的某一端,而一旦你立足于这一端,你就很难对另一端作出合理的理解,而两端的相关性又使你不能不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正因为如此,所有这些迷宫困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同时又激发了他们寻求其出路的兴趣。
在所有这些迷宫中,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从人类中产生和扩展开来的,而且人类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又是所有整体与个体关系中最令人迷惑之所在。人类的个体像宇宙中任何其他类的个体一样有其独立性或个体性,但人类的个体又与其他个体不同,它是群体动物、政治动物、社会动物,它不能脱离类的整体而存在,离开整体,个体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整体性是人类个体的先验规定性和现实规定性。另一方面,人类的个体不仅有独立性,而且有自主性,它是理智动物、意志动物、情感动物,它不仅像其他类的个体一样构成整体,而且要作用整体、改造整体。人类的整体总是人类个体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个体总是人类整体的先决条件。由此看来,人类的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类的个体与整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整体不是个体的集合,个体不只是整体的构成要素,相反,个体与整体处于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的关系中。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的个体与整体关系是宇宙中所有个体与整体关系中最复杂、最令人困惑的问题。正是为了解决人类的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才扩展了这个问题的研究,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对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进行一般性探讨,给他们关于人类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的回答提供本体论的论证。
人类的个体与整体关系自从人类一产生就客观存在着,但是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则是与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产生相关的。当人类个体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就会意识到自我与他人及整体的关系,就必须处理这种关系,同时社会整体在个体有了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为了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社会惯例、道德和法律。惯例、道德、法律的产生可以说是人类个体与整体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出现的标志。但是,在近代以前,由于自然经济的社会基础及与之相伴随的人类个体的脆弱性和依附性,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不发达,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虽已出现,但并不十分突出。整体具有绝对的、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基于和代表整体利益的道德和法律对个体起着决定性的约束作用,个体没有也不可能真正从整体中分化出来。社会整体是主体,个体是附属,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这种社会状况相应的关于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思想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道德领域,通过对什么是美德的问题的回答来回答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虽然也有人从本体论的高度来讨论这种关系问题,但这种探讨是间接的,柏拉图的理念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世纪的神学即是如此。二是整体主义占主导地位,通过把美德理解为对整体的服从来解决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虽然也有思想家为个体的独立性、幸福作论证,但这种理论始终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和公认,相反被视为异端邪说而遭到贬斥和批判。
历史事实表明,在整体占绝对优势、个体甘于或不得不甘于从属地位的社会条件下,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不可能成为突出问题。它之成为突出的问题,是与个体再也不甘于对整体的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而要争得自身的独立的主体地位相关的。个体的这种要求直接地是与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相关的,而更深刻地则是由社会经济变化决定的。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起来,这种经济客观上要求所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成为主体,而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个人的或群体的,社会整体则不能成为这样的主体,社会整体的作用在于维护个人或群体的独立的主体地位。这样,商品经济的发展就要求根本改变传统的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个体(包括个人和群体)应该是主体,社会应该是从属,社会应该为个体服务。于是,个体的问题突出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也突出了。与这种社会状况相应的关于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的研究则不再像古代那样从道德意义上进行,而是把这个问题本身作为直接的哲学、形而上学的课题,哲学家们得从本体论上回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哲学家们开始从本体论上确立个体的地位,使个体性上升为本体论原则。尽管近代以来仍然有不少思想家主张整体主义,但个人主义不仅为更多的思想家所主张,而且事实上为人们所普遍奉行。
在西方近代,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整体力量大大增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道德和法律而成为新的束缚个体,使之成为整体的附属的力量。这样,到19世纪末,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又在新的条件下突出出来。正像古代的整体主义后来发生了异化,整体淹没在上帝之中,整体主义淹没在信仰主义之中一样,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义也发生了异化,个体淹没在“常人”之中,个人主义淹没在理性主义之中。19世纪末以来,一些哲学家又在新的条件下试图通过重新确立个体的本体论地位,强调个人的存在、自由和价值来解决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然是西方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早期开始的从古代以整体为基点向以个体为基点的转化,是根本性的,其关键在于西方人在观念上普遍确认了个体的基点地位。而观念上之所以能发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除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之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时期的启蒙思想、近代的哲学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所有这些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形成了与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思想观念。在所有这些思想理论中,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哲学上第一次给个体的本体论地位提供了自圆其说的论证,他所主张的每个个体都是独立自主的实体以及所有个体实体都处于普遍和谐之中的形而上学原则,以及必然会由此引申出的每个个体都应当是独立自主的实体、所有个体实体都应当处于普遍和谐之中的价值论原则,集中表达了近代以来的这种时代精神,并使之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从理论上看,对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有两种可能的解决:或者以整体为本位或者以个体为本位来解决两者的关系问题。自从人类有哲学思考以来,这两种解决方案一直都有人主张。古希腊的德性主义和快乐主义、中世纪的实在论和唯名论、近代的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自古代到近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两种对立方案的表达形式。然而,两种解决方案各自都有困境:立足整体,往往有反个体的倾向,而这又是与个体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事实相冲突的;立足个体,往往有反整体的倾向,而这又是与个体总是具有社会性的事实相冲突的。这种困境正是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作为迷宫之“迷”之所在。于是,有哲学家试图寻求走出这座迷宫的阿莉阿德尼线团,他就是莱布尼茨。第一次清醒意识到并明确指出关于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已有的解决方案的困境,并为在理论上走出这一困境而终身不懈探求。尽管人们可以对他的解决方案提出异议,但他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在哲学上具有开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