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你就是下一个有钱人
2040800000004

第4章 .你为什么不是有钱人(3)

没钱人看到这些后,也想学习学习,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本,有没有那个必要,他们都会盲目地去做。就像故事中的那只兔子一样,最终只能落得个被吃的下场。有钱人无所事事也能成就事业,但是没钱人无所事事却要注定他们一辈子的穷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管理就是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每天有计划,人生有目标。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将一分钟当一分钟用,甚至一分钟掰作两分钟用。谁不想成功呢?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然而,难道我们看不见听不到的一分一秒的时间构成了所谓的生活吗?它不是那本对工作对事业发展毫无帮助的侦探小说吗?

大学毕业时,赵小峰还庆幸自己居然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能找到一份工作,单位不断吹嘘如何之好,仿佛自己已经跨进了一个白领的阵地,站在了金字塔的中上位置,可以俯瞰人生百态,笑迂者而立于方外。赵小峰也是一个没钱人,一个感觉不到生活有充实感的穷小伙。自己整天生活在虚度日子里状态里,怎么会有成功可言呢?无所事事不仅表现在行动上,也体现在身心上,心中无理想,无愿望也是无所事事。因为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利益可言,没有利益可言,你又怎么会有成为富人的机会。因此,这样的人都会如赵小峰一样注定是没钱人。赵小峰天天在形形色色人群中穿梭,开始慢慢了解自己。原来,想象和现实有别于此,自己便仿佛是万千蚂蚁中的一只,努力为了食物不断寻觅,迷惘,空虚,前途突然黯淡,不知该何去。发现自己处在了被抛弃的边缘,心中惶恐不已,不免冷笑自己懦弱。偶与同窗联系,却发现彼以准备成家立室,始悲自己岁月已逝。

生活中,也总有这样的没钱人,当他们想有所向往与追求的时候,往往在找“因为没有时间”这样的借口,也许这样的借口真的站得住脚,也许这借口难免牵强,但是大多的人仍然在找着,并成了自己消极、安于现状的理由。

值得提醒的是,虽然我们无力变一天为25小时,但时间还是可以管理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来说,时间使他滴落在大地上的汗水变成了无价的珍珠;对于浪费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将其手中的珍珠变成了临终前追悔的泪水。

认为自己的命运无法改变

没钱人之所以没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有钱人的思想。他们总是把把贫穷视为是自己命运,对自己没有信心,因此,这也成了没钱人平庸和平凡的理由。事实上,没钱人之所以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卑心理害了自己,没钱人是在强烈的自卑心理的压力下,最大限度地夸大了自己的低能和渺小,用有钱人的标准扼杀了自己的信心。如此错误的思想就是没钱人不能成为有钱人的根本原因,就是没钱人不能成为有钱人的症结所在。

没钱的人永远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干些什么,感觉不到压力,只会举足不前,不断地在踌躇中观望。在观望和等待中失去了成为有钱人的机会,也失去了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最佳机遇,最后沦为名副其实的没钱人,惨遭时代的淘汰和抛弃。

不管没钱人承认与否,很多人固守一辈子的贫穷,就是因为自卑心理导致其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在遭遇强大的外力时,常常唯唯诺诺――没钱人在有钱人的面前,往往不敢反抗,不管有钱人说怎样他就认为是正确的,显得自己非常柔弱。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穷人将自我置于富人的人格下,鞭打着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无限度地夸大富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衬出自己的渺小,也是伤害自我的致命武器。他们在心里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弱者,永远都无法与有钱人相比,这样的思想就注定他们不会成为有钱人。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一辆豪华私家车都在路上行驶,当时自行车和私家车基本是并行的。突然,自行车为了避让行人,刮了一下私家车,在车上留下了一道挺长的痕迹。随后,从私家车上下来一名20多岁的女子,她一看车子被刮了,就叫对方赔偿。破旧的自行车车主是一名30多岁的女子,连忙掏出身上仅有的一把零钱赔给私家车的车主。谁知道对方一接过钱,就把钱给撕成碎片了,开起车就走了。围观的人们看到那名开私家车的女子撕钱时,议论纷纷。大家都说刮车了该怎么赔,应该讲理。撕毁人民币,这不是蔑视没钱人吗?小车是在无意中刮伤的,撕钱的女子也太瞧不起人了,一把零钱对她来说也许还不够喝杯咖啡的……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那名推自行车的女子却走开了。

没钱人遇到这样的有钱人,永远也想不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宁愿倾家荡产身败名裂也要拼个你死我活,尽管会恨得咬牙切齿,但却始终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怨天尤人,每天唉声叹气,像祥林嫂一样向每一个人倾诉自己所遇到的不幸。没钱人这样的生活方式注定他们会一直贫穷下去,直到他们老死的那一天。

没钱人承认自己的弱点,是为了给贫穷找到一个开脱的理由;有钱人承认自己的弱点,则是为了显示强大的力量,证明自己是如何战胜弱点,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没钱人在认识自己时,只是一味地认为自己是最无能的,是最不可能成为有钱人。做事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犹豫迟疑,或者是靠自己的想象。通常都是建立在不正确的比较上,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有钱人的长处比,这样比当然是越比越觉得不如有钱人,越比越泄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没钱人在日常的活动中也常对自己的期望过低,在任何活动之前,常常会在内心里问自己,“我行吗?”“我能成功吗?”这样自卑式的自我心理暗示,常常会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抑制了自身潜力的正常发挥,没钱人一旦失败了,他们也不去找寻失败的因素,而是放弃自己所做的,认为贫穷就是自己的命运,他们也不再有继续奋斗的决心。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他们一生贫穷的命运。他们认为失败就证明自己放弃是正确的,不能把失败转变为成功,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穷命运转变为富命运。而活动的失败又恰恰印证了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期望,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认识,使他们的自卑感加强。此外,期望不高,还使得他们一直将自己的交往局限在旧有的交往范围内,不敢涉足新的交往情境,使他们的交往水平很难提高,这又使他们降低了对自己交往能力的评价,变得更加自卑。

丁秋生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村,因常年干旱家里收成不好。由于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生活得相当困难,他一边上学还要一边干农活,在家里要做饭、照顾弟弟,小学四年级时就辍学在家。因家里没钱,他的弟弟二年级也辍学了。长时间待在家里,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总想逃出去看看。带着改变贫穷生活的美好憧憬,丁秋生来到县城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在艰辛的生活中不断地痛苦挣扎,备受欺侮。有一次,因家里急需用钱,再加上自己身体一直不好,他实在不想在这个工地继续干下去了,就想要回自己一年中辛辛苦苦所挣的几千块钱,谁知老板却只给了他几十元。他生气地去找劳动部门,劳动部门负责人立即给他的老板打电话,说他违反《劳动法》。老板却诬赖他看工地时偷工地的建材,不给他工钱,可他并没有偷。后来,经劳动部门调解,老板向劳动部门承诺三天内给他算清工资。谁知回到工地,老板就不让他在工地上住。因为身上没钱,在那个又冷又饿的晚上,丁秋生就到老板家要点生活费。老板却一直不开门,还找人赶他走,并狠狠地骂他,看他不肯走,就开始打他。

在几次讨要工钱无果的情况下,他彻底绝望了,认为贫穷就是自己的命,是这辈子再也无法改变的现实。于是,他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在愤怒之下就用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刀把老板和他的老婆捅死了。当时他也很害怕,就跑到河边洗干净血迹,去公安局自首了。

丁秋生要工钱失败后,他把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命不好。他认为如果自己的命运好一点,结果绝对不是这个样子。也正是对命运过分地看中,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此,他最终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家庭永远还是贫穷的。

没钱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没钱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贫穷,就是因为缺少机会,缺少运气。如果有了机会,他也会成为有钱人的。所以,没钱人把运气以及机会都看得非常重要,认为机会和运气是决定他一生的东西。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没有机会和运气,不管你怎样努力,也是于事无补的。结果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有钱人比,和有钱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他们躲避竞争,结果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看,你就是不能和有钱人一样!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只是羡慕有钱人的财富

人们常会羡慕有钱的人。羡慕有钱人的才华,羡慕有钱人的富有,羡慕有钱人……没钱人总会这样想:辛辛苦苦挣扎一辈子不如一个有钱的爹妈!他们却不知道那些有钱的爹妈是怎么来的,天下没有刮大风刮来的财富。优越的家庭条件不是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干等来的,而是靠自己的一把汗一把泪一把血辛苦打拼而来的,只是羡慕有钱人的财富而不立即行动起来,你是不会成为有钱人的。

其实,羡慕的心理是正常的。羡慕有钱人的财富,常常是因为自己是没钱人。比如羡慕有钱人遇事不急不躁、从容和缓,常常就因为自己处事毛躁,不善克制,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莽撞而坏过事。反之,佩服有钱人办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速度和效率都很高,也常常就是因为自己遇事拖拉,拿不定主意,耽误时间,以致常误事。知道羡慕有钱人,便会想到自己的不足,便会时时警醒。所以,羡慕有钱人,有时也会为自己树一个致富的榜样。但是,没钱人的羡慕往往会使自己暗中滋生出一种不必要的攀比心理,比如羡慕有钱人的财路畅达,羡慕有钱人的官运亨通。这种羡慕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浅薄。更重要的,只知一味羡慕有钱人,还会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会看不见自己也有值得尊贵、珍视的东西。

有个房地产老板说,中国的建筑师很容易改变立场,一个策划方案,开发商让他怎么改他就怎么改,生怕老板不满意,就拿不到这单生意了。而外国的建筑师,特别是著名的大建筑师却很固执,他宁肯不做这单生意,也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设计,哪怕只是一个细节。其结果就是外国大建筑师留下的是更加完美、更加个性化的作品,因而也名气更大,要价更高,生意更兴隆。中国建筑师却把自己降到开发商的水平,难免生产出一些平庸粗俗的城市垃圾。作品的层次低了,人的档次也就低了,想要高价更不可能了。结果凡是有大的项目,还是让老外抢去,眼睁睁看着别人挣大钱,自己干瞪眼。

不是中国的建筑师没有个性,而是他们太需要人民币。如果建筑师还在为区区一点设计费而呕心沥血——据说外国设计师的要价大约是中国同行的十倍——没有这单生意就有可能饿死,他是在为生存奋斗,而不是为艺术献身,在老板面前他还能有什么脾气?!献身是可以的,也是伟大的,但献身的前提是身还在,还是你自己的,你还可以做主。如果肉身的存在都成了问题,献身就只是一句空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钱人不能妄自菲薄,总以为自己不如有钱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可珍贵的东西,只是由于自己一味羡慕有钱人而忽视了它们。

当有钱人谈到自己的家庭条件非常好,你可能会很伤心,觉得自己家庭不好,感到很没有面子、十分难堪。心理中的压力让你非常敏感,日子过得很累。当你看到有钱人衣着华丽的衣服,而自己却穿着极普通的衣服,相比之后你会觉得自己很是难堪……你也许会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比你快乐,认为他们的日子过得比你好,然而,你却没有看到过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不必羡慕有钱人的美丽花园,因为你也有自己的乐土,只要你能用心耕耘自己眼前的这片花圃,终会有花团锦簇、香气四溢的一天。

在一条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农夫与一个和尚。农夫非常向往和尚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的生活,他认为那样的生活是十分轻松的。而和尚也在对岸,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当羡慕他非常充实的生活。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个新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路上见面了,两人经过商谈之后,达成了交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去过和尚的生活,而和尚则去农田里劳动。当农夫到了和尚的生活环境后,才发现,和尚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琐,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一点也不好过。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他却觉得无法适应。于是,做了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对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

至于成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感觉自己的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以前当和尚的日子。所以,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劳作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就像故事里的和尚和农夫,没有经历过对方的工作,都认为别人的生活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真正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就像没钱人只看得见有钱人都有好的家庭基础,却看不见他们奋斗的过程中曾经流下的眼泪。这样的思想就注定他们摆脱不了贫穷。

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其中的辛苦与甜美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世间万物其实都有两面性,就算是好的一面,好到极处,也会成不好。过日子注意节俭是好,但过了头便成了吝啬;待人彬彬有礼常常必要,但过了头便会带出几分疏远;遇事不急不躁当然也不坏,可是如果遇到救人救火的急事,仍然还是那样优柔寡断,思前顾后,那就成了坏事。只有你亲自栽种的花朵,你才知道其特性与培植的感受,当花朵嫣然绽放时,也只有你才懂得欣赏其中的美。因此,不必羡慕别人工作时的笑容,那也许只是苦中作乐,看清自己的处境,珍惜自己的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