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20383500000027

第27章 部分城市会展业发展借鉴(1)

我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本章重点介绍国内一线的国际会展都市,包括环渤海会展经济带的北京、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的上海、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的广州,以及西安、昆明、武汉等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一、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北京市会展业概况

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北京会展业进入加快发展阶段,总量规模不断增加,行业地位初步确立,会展数量稳固增长,会展项目呈现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三大会展城市之一。

1.会展业务收入大幅提高,会议业蓬勃发展

2010年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收入增长势头强劲,全市规模以上会展单位的收入达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创历史新高,其中会议收入、展览收入和奖励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4.1%、27.7%和46.3%。北京的直接会展收入由2005年的61.1亿元大幅提高到2010年的17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1%。

2010年,北京市各宾馆饭店和展览场馆共接待会议25.7万个,比上年增长16.2%,比2005年增长48%,保持了“十一五”以来逐年增长的势头。随着接待会议数量的增加,北京市接待会议人数也大幅增加,2010年达1731.3万人次,全市平均每个会议室接待45个会议。

2.展览业朝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北京已形成以生产设备展、教育培训艺术展、咨询顾问人才招聘展和房产建材装潢展为主的四大类展会主题。2009年北京举办各类展览1216个,比2005年减少1151个,但展览收入达到51.90亿元,保持年均25.6%的增速;展出面积649.72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204.70万平方米;举办大型展览个数由“十五”期末的年3个增长到13个;经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会数量由2004年的10个增长到2009年的13个,北京国际汽车展等不少大型展会虽未申报UFI认证,但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展览累计面积占接待展览累计面积的50%,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展会的境外参展面积和参展的境外企业比例达30%~50%。政府主导型展会数量比重约为20%,市场化运作的展会较为普遍。

3.会展设施总量居全国前列,使用率提升

2010年年末,北京市规模以上会展接待场所拥有会议室5679个,比2005年增加1989个,增长53.9%;会议接待能力大幅提高,北京的全部会议室可同时接待47.8万人。展馆方面,全市专业展览场馆的总展览面积达67.6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40.9万平方米,增长1.5倍;其中展厅使用面积40.7万平方米,增加了20.3万平方米,增长1倍,室外可使用面积达到26.9万平方米,增加了20.6万平方米,增长3.2倍。随着会展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会展业务的拓展,北京会展设施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2010年,北京会议室白天使用率为23.9%,比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夜间使用率为2.6%,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专业展览场馆使用率为32%,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4.会展业促进措施进一步增强

一是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展览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有效减少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的数量。二是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落实了北京市会展业营业税差额纳税的优惠政策。三是市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包括会展类项目在内的符合政策重点支持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另外通过旅游局给国际会议的申办行动以资助。四是积极开展全球性行业资质认证工作的国际合作,包括推出“全球会议专家认证”培训项目等,以提升北京会展策划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准。

(二)会展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1.发展目标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北京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亚洲会展之都、全球国际会议五强举办地之一、亚洲排名领先的会奖旅游目的地、中国会展行业的引领者,力争实现会展业以高于全市GDP增长的倍增速度发展,2015年全市会展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北京会展业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率先形成会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会展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系数保持在1∶10以上,实现北京会展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0.2%(发达国家标准),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支柱。

会展业整体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到2015年,接待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会议数量达到130个以上;接待会奖旅游团队人数年均增长15%以上;举办规模5万至15万平方米大型展会30~40个,规模在15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会10个以上。

会展场馆设施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加速。到2015年,会展场馆硬件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室内展览总面积达到60万~7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规模2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专业展馆1座;在区县建成6处以上可接待定时定址、规模超过1000人的大型国际会议接待中心。

2.发展方向

着力培育和建设“四核六板块”会展产业集聚区,加大国际会奖旅游市场开发,完善建设现代化的大型专业会展设施,大力培育依托北京产业优势的品牌展会,加快培育和引进实力雄厚的专业会展企业,全面推进会展与多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强联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会展培训基地建设。

二、上海市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上海市会展业概况

加快会展业发展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上海会展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巩固,已经经历了开始的学习起步阶段,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中心城市,成为海内外会展界公认的中国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至2011年年底,上海有室内展览场馆44.28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58.78万平方米,包括上海世贸商城、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上海东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国博中心、上海世博主题馆、上海科技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展馆。其中场馆面积1万~3万平方米的有7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1个。相对于全国其他各省市区,上海的大型场馆设施较齐全,会展场馆利用率比较高。

2012年,上海会展业发展继续稳步增长,各类展览会项目数量、展览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共举办展览项目806个,同比增长19.6%;总展出面积达到1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7%,继续保持全国会展城市的领先地位。

上海市国际展览公司举办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已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车展,逢单数年举办,2013年4月21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了第十五届上海车展。此外,国际婚纱与摄影器材展、国际模具展、物联网产业展等八大展览将贯穿2013年一整年,成为上海市国际展览公司2013年的重要展览项目。

(二)会展业发展优势

1.上海巨大的产业优势奠定了其展览业的优势

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外资制造业比重日益提高,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把它的生产加工中心转移到这一地区,而上海不容置疑将成为该地区的中心。这些制造业厂家将通过上海把它们的产品扩散到世界市场,而目前展览的对象大部分集中在机械、化工、汽车、IT、制药、环保产品上,这些类型的展览会将毫不犹豫地选择上海。同时上海发展展览经济对本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2.上海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成为上海展览业发展的助推器

上海已经是国际经济界和东亚国家公认的具有国际亲和力的大都市。它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捷,硬件条件一流,是市场持续繁荣的象征。上海商务信息最为快捷,外商光顾频率也高。上海市民文化水平高,易于接受新技术和新产品,乐于接受新观念和新规则,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展会光顾上海。

3.上海的经济地位奠定了展览中心城市的地位

展览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技术发展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等相关因素。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已经连续十几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此背景下,上海展览业成了助推上海经济的新亮点。

4.上海便利的交通设施和配套设施创造了良好的展览硬环境

发达的交通条件是展览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依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交通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地面与地下交通条件得到了长足的改进。新建的浦东国际机场就是上海迈向国际性大都市的重大举措,上海周边地区的机场港口也初具规模。2012年,上海市旅客发送总量14546.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59.67万架次,进出港旅客达到7870.83万人次。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5473.74万人次,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2397.09万人次。上海港继续稳居货物吞吐量首位,年吞吐量实现7.2亿吨,已逐渐具备接待大型国际展览的交通条件。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78家,旅行社1183家,基本能满足举办各类展览的住宿和餐饮要求。

5.上海较高的开放度为各类性质的展览公司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展览软环境

2011年,上海本地注册的办展总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企业中,外企、中外合资企业有7家,共举办国际会展项目26个,总展出面积为159.98万平方米;国有企业5家,共举办国际会展项目24个,总展出面积113.03万平方米;民营企业4家,举办国际会展项目5个,总展出面积56.65万平方米。

随着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上海拥有了一些高速发展的会展公司,他们在借鉴国际大型会展公司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宝贵经验。另外,上海的政府部门支持办展的积极性也相当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国际会展业巨头已经进入上海,在对上海本地会展市场格局产生冲击的同时,也给上海的会展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这是上海发展会展业的又一大优势。上海市出台了硬性规定,同类题材的展会半年内不能重复举办,为会展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会展业发展目标

上海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会展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确定了将上海建成国际性会议展览中心的战略目标。上海会展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上海要初步建成亚太地区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之一,打造成为亚太地区综合会展服务功能完善、法规制度基本健全、国际高端会展优势突出、国际化水平较高、专业性会展高度发展、市场运行机制较为成熟、展会场馆设施较为齐全的国际“会展之都”。

到2015年,展览总面积达到1200万~1500万平方米,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展览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打造20个左右国家级国际经贸展览会,重点培育和引进20个左右国际知名会议(论坛),形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到2015年,上海会展业的直接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平均拉动系数为1∶10,拉动相关行业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

三、广州市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广州市会展业概况

广州是华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国内会展活动开展最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州会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力不断增强,已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称号,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会展城市之一。

2011年广州市主要展览馆展览面积734万平方米,其中广州国际展览中心展览项目85个,展览面积达到580万平方米;世贸场馆展览项目53个,展览面积53万平方米;锦汉展览65场,展览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中洲中心12场,展览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另有流花展馆、白云会议中心、跨国采购中心、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等展馆,办展面积28万平方米。

广州市各层次的会展中心齐全,室内可展览面积达75万多平方米。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会展中心,展览面积33万多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根据广州市工商局的统计,2011年广州有专业展览公司1000多家(不含生疏展览公司),涉及会展活动的企业300多家,其中会展企业单位180多家,当中会展服务企业10多家,场馆出租企业13家,展台设计服务企业近70家。

(二)会展业的特点

1.依靠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业

华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展览业自然有了发展繁荣的深厚基础,这种基础归结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

广州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电子通信、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是其三大支柱产业;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完善的工业门类和较强的产业发展能力、巨大的货流量和便利的贸易口岸条件、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产业优势,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