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20314000000022

第22章 笔记中的小概率事件(外)(1)

陆春祥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陆天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团委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杭州市作协副主席,浙江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客座教授。已出杂文随笔集《新世说》、《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焰段》、《字字锦》等著作十余种。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银奖等。

历史上有些细事碎事,看起来很不起眼,却在笔记中有活灵描写,深深地烙在历史的年轮上,有些甚至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一、烤肉上有头发

明朝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有如下记载:晋文公时,宰人上炙而发绕之,召而让焉,以辩获免。汉光武时,陈正为大官令,因进御膳,黄门以发置炙中,帝怒,将斩正,后乃赦之。宋时有侍御史上章,弹御膳中有发,曰:“是何穆若之容,忽睹鬈如之状。”当时以为笑柄。

都是给皇帝的食物中发现头发,看当权者怎样处置。

晋文公发现吃的烤肉上沾有头发后,不大高兴。虽然,他是经历过大磨大难的人,但是,现在国家稳定,百姓安居,我这个国家首领的待遇自然也要跟上去。烤肉中,有头发,明显是不讲卫生嘛。不讲卫生是小事,不重视我却是大事,如果重视了,给我吃的东西,一定会检查了又检查的,我又不奢侈,难道吃点肉还要沾着头发?

晋文公于是大喝一声:将那个做烤肉的厨师给我抓上来!

晋文公黑着个脸对做烤肉的师傅说:你一定要给我说清楚,这烤肉上怎么会有头发的?

那烤肉大厨吓出一身冷汗。不过,他还算利齿,从容:

我亲爱的国君啊,这烤肉上的头发,一定是端上来时,随风飘过沾上的。首先,我们的肉非常新鲜,早上刚刚杀的猪,猪毛也是刮得干干净净,我们选取肉的质量是一头猪中最好的,这样处理过的肉,是不可能带毛的,即便有,也在烤的时候早就融进了肉的油里面。

所以,我敢断定,这个发是外来的。外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空气中飘过来的,一是别有用心的人弄上去的,要么是故意害我,要么是想倒倒国君您的胃口。

我亲爱的国君啊,我这样说,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说,我们做事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一国之君,就是我们尊敬的父母啊,我们不会故意弄些头发到您吃的肉上面。如果是,那就是大不敬,大不孝啊!

还有,根据我的知识,我知道,这个肉上的发虽然有些倒胃口,但是它对人的身体也没有什么坏处,发来自我们的身体,源自父母,发本身也是极有营养的物质,您就是吃了,也绝对不会有事的。

晋文公一听,还蛮有道理嘛,算了算了,不计较了,再问下去,烤肉就冷掉了,味道就会不好,吃吃吃。

哎,小子,要不你也来一块尝尝?!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版本,只是谢作家为了叙事简便而已。此烤肉中有头发的完整故事,应该是《韩非子》里的《宰臣上炙》。原文如下:

文公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之曰:“女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切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贯脔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炙熟而发不烧,臣之三罪也。堂下得无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这里,故事情节已经相当完整了。

晋文公的愤怒已经显见:他妈的,什么破厨师啊,你想噎死老子吗,烤肉上绕着头发,让我怎么吃啊?

大厨知道是死罪,国君在发怒呢,正面解释不清楚,不妨从反面回答:大王啊,我的确有死罪,我的罪行有三条:一条是,我将刀磨了又磨,犹如干将的剑那样锋利的刀,切肉的时候,居然连头发也切不断:二条是,我用削好的木棍穿肉,一串串地穿,却看不见这么长的头发;三条是,我用炽热的炉子,通红的炭火,肉烤熟了,头发却没有烧掉。我不想说,这堂屋里的人,有嫉恨我的,陷害我的,那样说了,会显得我是小肚鸡肠呢!

文公细听大厨的“三条罪”,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嗯,你讲得有道理,这三条罪里面,只要有一个环节,头发就不可能存在。一定是有人陷害你!

一一审查,果然,有人陷害大厨。

头发事小,陷害人的事,在本朝绝对不能容忍,绝对不能坏了风气,杀无赦!

这个大厨是聪明的,他知道他的产品中,不可能绕着头发,才可能沉着巧辩。

这样的场景还在继续。

汉朝,光武帝吃的烤肉中也发现了头发。这回记载得更清楚,大官令陈正要对此事件负全部责任。

这陈正想来也是得罪那些太监了,太监们也许不知道晋文公吃烤肉有绕发的故事,他们还想用这样简单的方法来害陈正。当然,事情开始的时候,一定是朝着有利于太监们的方向发展的,太监们会把责任推给陈正:这个陈,平时工作就有些吊儿郎当,随随便便,马马虎虎,还不讲卫生,一年也不洗一次澡,手指甲长得不晓得打理,上一次就发现,他端碗的时候,指甲长长地伸进碗里。这一次,果然——。

光武帝最不能容忍细节上马虎的人了,小不注意就成大错!斩!陈正,你还有什么话说?

陈正辩解,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和晋文公的大厨比,那辩解的语言艺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光武帝最后没有追究陈正的责任,可能是他想起了晋文公的故事,也可能是他认为陈正不可能做这样愚蠢的事情,更可能他暗想,有人要坏事,但是查无实据,先养着吧,总有一天狐狸尾巴会露出来的。

至于宋朝那个侍御史,简直就是个傻瓜。估计他是分管皇帝日常卫生工作的,因此,把传言当真事,即便事真,皇帝自己都不追究,你瞎起劲干什么?关键的关键是,他对御膳中出现的头发的描写:应该是非常漂亮的那种,有点卷卷的样子。

真是扯,漂亮的头发,那不是说皇帝身边的那些美女吗?

二、鞋带散了

明朝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有这样的记载:汉中山王来朝,成帝赐食,及起而袜系解,成帝以为不能也,于是定陶王得立。然文王伐崇,至凤凰之墟而袜系解;武王伐纣,行至商山而袜系解;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而履系解。古之圣王霸主皆有然者,何独中山王耶?

我们先来看汉成帝不立中山王的事情。

字面上看,极其简单,中山王因为一个细节不注意,吃饭起来后,鞋带松了,成帝就此认定,一个鞋带都系不好的人,怎么能够将国家大任交付于他呢?显然不行的。

而事实上,鞋带松了,只是导火索,在此前后有一系列的因素。如果有一百个原因促使成帝不立中山王的话,鞋带松了只是其中之一,不过,有可能是关键的因素。

《汉书·卷十一哀帝纪》这样记载了事件的详细经过: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上令诵《诗》,通习,能说。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诵《尚书》,又废。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

定陶王基本素质确实比较好,但他能胜出,主要有两条:

一是,他入朝见皇帝时,带了他的全班人马:傅、相、中尉。皇帝问他:你为什么带这么多人来呢?定陶王的回答是:按朝廷规定,各侯王来朝,其封国爵在二千石的官吏应一同前来,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应同来。我这是谨遵您的规定呢!

二是,皇帝考考他的文才,要他背诵《诗经》,定陶王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皇上您随便报个标题吧。皇上接连考了他好几首,而且还要求他说出诗的意思,定陶王都准确无误,并且还很有新意,很合成帝的心意。

另外,早就有人在皇帝的耳朵边嘀咕,定陶王怎么聪明怎么贤能,大家都在推荐定陶王。

再来看中山王的表现。他恰恰和定陶王成了明显的对比:

皇帝问了定陶王,同样的问题再问中山王:你为什么只带了老师过来呢?这有什么根据吗?中山王根本就没想这么多,他就随便带了个老师过来。当然回答不出了,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可以狡辩。

皇帝考了定陶王,同样的问题再考中山王:考考你的学问,你就给我背《尚书》吧。中山王背着背着,不知怎么的,平时也还算是熟悉的,但一紧张,中间断了好几次,真的想不起来了,该死!

关键细节来了。

皇帝请诸王吃饭。大家吃得都比较快,只有中山王吃得慢腾腾,皇帝耐着性子等他吃好,看他从桌子上下来,鞋带又松散了。唉,真要命,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继承大任呢?罢罢罢,还是定陶王做太子吧!中山王就这样稀里湖涂地丢掉了王位。

而谢作家,明显地为中山王抱不平: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圣贤鞋带都松散过了呢?这有什么要紧的吗?

周文王讨伐崇国,到凤凰墟这个地方,鞋带散了。鞋带散了就散了嘛,弯下腰系紧不就行了?难道还有什么寓意不成?

武王伐纣,行至商山,系袜子的带子也松了。其实,在《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还有如下几句:五人在前,莫肯系。皆曰:“臣所以事君,非为系袜。”武王虽然厉害,但也是绝对遵守法律的,因为那五个走在武王前面的人,都不肯帮他系鞋带,他们的理由是:我们跟随您是为了伐纣,不是为您系袜子的。别浪费时间了,您自己赶紧系好了!

晋文公在伐楚的过程中,鞋带散了。仍然是自己系好了。这里的情节还蛮有意思的:

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系解,因自结之。左右曰:不可以使人乎?公曰:吾闻:上,君之所与居,皆其所畏也;中,君之所与居,皆其所爱也;下,君之所与居,皆其所侮也,寡人虽不肖,先君之人皆在,是以难之也。

这里,晋文公因为没什么人可以依靠,鞋带散了,马上自己就系好了。左右的人不理解啊?您为什么不让我们这些人系一下呢?晋文公的理由是:上等的人,国君与他们相处,都是国君所敬畏的;中等的人,国君与他们相处,都是国君所喜爱的;下等的人,国君与他们相处,都是国君侮辱的。我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先父大臣都在身边,因此我不能使唤他们啊!

文王、武王、晋文公都清楚得很,非常时期,哪有这么多的讲究,不能在所有场合都讲等级的。如果不能变化,那就是找死!

回到前面。其实,很多人对汉成帝是有看法的,你自己也不怎么样,怎么要求这么严呢?根本就是偏心嘛!

事实上,公元前7年2月,汉成帝夜宿未央宫,和赵美女一夜欢乐,第二天起来,弯腰系袜带时,忽然中风倒在床,动弹不得,就此死了。在位26年,终年46岁。

难道是巧合?汉成帝的鞋带散了,却害了性命!

三、鞋子丢了

丢鞋子的事,也是经常会发生的。

唐朝李冗的笔记《独异志》卷上,讲了个丢鞋子的故事,挽救了一支部队:

楚昭王与吴战,败走四十步,忽遗其履,取之。左右曰:“楚国虽贫,而无一履哉?”王曰:“吾悲与其俱出,而得与其俱返。”于是国无相弃者。

楚吴两国,战事一直不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这一回,楚昭王打败了,这应该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否则,楚王不会亲自带队。打败了,总要撤退,不管是战略性还是被动的,训练有素的,撤退的时候也会有序,谁先谁后,都有预案,王,肯定要首先保护好,他肯定跑在撤退的前列。

跑了四十步(这么精确,可见从容,还有人计步),哎,一只鞋子(或是两只鞋子)丢了,因为跑得慌张,完全有可能,脚上鞋子掉了也不会发觉的,这场战争如果在冬天,那更不会发觉,脚里面穿着厚厚的袜子呢。

不行,鞋子一定要找回来的。

作出这个决定,几乎是一瞬间,楚王毫不犹豫。良好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这些都是君王必备的。还有,古人打仗,很多时候是讲规矩的,先下战书,约定时间地点,两队排列,将领出战,赢了就是赢了,赢的不会追击,输的也可以跑得从容。楚王算定,还有时间跑回去捡丢掉的鞋子。

对楚王这样的行为,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楚国虽然不富裕,不见得买不起一双鞋子吧?这种危急时刻,我们必须快速撤退才是!

楚王当然清楚将士们的心理,但他还有更重要的捡鞋子理由:这次战争,我们失利了,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我,我真的很伤心啊,这双鞋子和我一起来出征,我一定要带着它一起回到楚国,鞋子在,我们的精神也在。

难怪,楚王想得还是长远的,他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败也要败得有精神,不能溃不成军,更不能自己践踏自己,我们一定要让剩余部队安全返回。众人从楚王捡鞋子的行动中,得到了莫大的鼓舞,大家相互帮助,顺利撤回。

捡回一只(或一双)鞋子,得到了众多的人心。

楚昭王于是成就了楚国的中兴之主,连孔丘先生也表扬他:楚昭王知大道也!呵,楚昭王是懂得治国大道理的君王!

宋朝苏东坡的《东坡志林》,讲了两个著名人物,也都和丢鞋子有关。

南朝宋人刘凝之,性喜山水,也算是个知名人物了。有一天,邻居指着他脚上的鞋说,哎,你这双和我丢失的一模一样,是我的吧?刘说,那你拿去好了,当即脱下鞋子给了邻居。此后不久,邻居找到了自己的鞋,送鞋来还,刘不愿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