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20250700000007

第7章 人内在有一个行为模式

一、个性表现在人行为的各个方面

这一点我们已经做了肯定的回答,那就是一个人的个性会从他对待事业与爱情,对待衣食住行的喜好中反映出来。而事实上,我们就是从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好恶的表征上,来了解这个人的个性的。对于一般人而言,收集某个人大量的、细微末节的这类特征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你如果是一个经商者,想了解谈判的对手;你如果是一个某公司的职员,想了解你的老板;你如果是个情报人员,想要了解某一国家领导人的性格;或者你如果是一个作家,想在作品中刻画一个人的个性,那么你当然应当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显示其个性精神。

(一)从一个人的写字签名看个性

虽然我们今天使用了电脑,对于用钢笔写字与毛笔写字不再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了,但是,无论是在商界还是企管部门,只有凭一把手签名的支票才能取钱,或者认定他已经签字为凭可以进行某顶交易了,签名总是最通常的做法。所以签名仍普遍流行于我们的许多事务中。

所以在一切日常和正规的事务中我们承认这样一个行为,这本身就证明了每一个签名都有他独到的个性,是其他人代签所不能替代的。即使你冒名顶替了一回,让公安局或笔迹专家一查验,就立马露出了破绽。我们还知道,即使在一家学堂里,一位教书先生有100个学生,他逼着这100个学生学习一种字体(如练习颜真卿的字),每个人都练上三五年,结果,最后形成了定格的字体,也仍是100个学生100个样子。

因此,笔迹可以作为观察一个人性格的窥探镜。刘兆钟先生在他编著的《笔迹探秘》一书中,列举了许多种的观察方法,让我们来略举一二。

均等法

字的大小、间隔、风格一致,笔画的粗细、疏密协调,和平日所书写无大的区别。这是大多数人签名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这表明书写者表里如一,品行端正,能够直面人生,坦坦荡荡,勇于表现自己的观点,但不强加于人。

2.对比法

指签名的书体、字形、风格、气势、墨色、力度和速度等方面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之富于变化,波澜起伏。

字形为大小小

(1)这表明书写者办事有魄力和

胆气,热情豪爽,喜交乐游,自我意识很强,能执著地追求,不懈地耕耘。他的信条是行动,而不只是说。但不能排除固执的倾向和不断萌发的对成功的渴望。希望有把保护伞为之遮风档雨。

(2)字形为小小大

这表明其人精力充沛,聪明,而好学,珍惜时间,能坚持不懈地求索进取,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苦为乐,不知疲倦,有顽强的毅力和韧性,在某方面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

(3)笔画为粗细细

其人有着艺术家的气质和灵感,做事能够一气呵成,很注重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为人厚重,多思善感。无意在小事上分得太清。

(4)空间有疏有密

这表明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想依倚他人,有很强的自立意识,能执著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以塑造自己的独立性格。因为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自己的事业上,相对来说,对其他事便无暇顾及。

(5)字形有高有低

说明书者思如泉涌,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幽默风趣,且喜歌舞。性格直率,动作机敏,对自己有较多的期望值,永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气质非凡,风度翩翩。

3.连笔法

指笔笔相连,字字萦带,势如流星闪电,一挥而就。颇有气势和美感这表明书者大脑聪慧,博学多才,胸杯锦绣,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会不断拼搏,自强不息,并喜交乐游,遇事自有主张和办法。

4.省略法

若名字两字重复,如“娜娜”、“丽丽”,第二字就用两点代替,这样既可避免字的重复,又能使章法富于变化,收到笔画流畅的效果。

这表明书者善于变通,不喜重复,更不愿步人后尘,亦步亦趋,能驾轻就熟地处理问题。

这是一种根据字义构成形象图案,或根据字形设计抽象图案的书写方法。客观存在别具一格,颇具美感,启人联想,发人深思

这表明书者颇具艺术家的天赋和气质,胸杯壮志,不甘寂寞和人后,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不懈地奋斗,做事别具一格,超凡脱俗,心灵手巧,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组合法

是把3个字或两个字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巧妙地组成一个字或一个造型的书写方法。这个字或造型完全出于书者的审美趣味和个性的需要。

这说明书者综合性思维能力较强,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喜欢静思安定,不爱交往,颇具艺术头脑,精于设计。

7.押线法

即姓名书成后,在下面画一横线托住姓名的书写法。

表明其对人对事能付出一份爱心,体现出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一致性,有集体观念和服务意识,能三省吾身,对自己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8.伸前张后法

即第一字的第一画和最后一画特别长。

伸前表明书者有胆气和魄力,能开创局面,热情洋溢,大刀阔斧,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有占有资料和空间的欲望,羡慕和尊重有才华的人,自己也能不懈地朝着既定的目标挺进。

张后的竖向笔画长大,说明其有点固执,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使命感,做什么事都抱着必胜的信心,并全力以赴。

如环形笔画长、飘盘绕,表明其人热情好客,襟怀坦荡,性格豪放。如果最后一画亦充当签名时的分界线,则表明其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且能瞻前顾后,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注①

以上是指签名。不过,签名会产生一些假象。因为一个伟人名人经常要签名,他的签名可以经人设计,或许带着某些伪装。如果让他写一篇文章,就不可能行行伪装、字字伪装了。而且,一个脾气急躁,耐不住性子的人,他可以认认真真写好一个签名,但要写数干长篇文字,很可能开头还算认真,到了后来就马马虎虎、潦潦草草(这叫做虎头蛇尾)。因此,从字迹看一个人的性格,比签名还要来得正确。

新加坡《联合晩报》上就有一篇文章(《笔迹看性格》,作者方宝成),介绍了如何从笔迹来看一个人的性格,我们且引录如下。

邹吟:

你稍微外向,易动感情。目前你的展望不太乐观,你的性格比较豪放。你的智慧、常识属中等。以我的推测,你不是很年轻,你的体力不太壮,尤其是你的手力,这使你写的字笔画不够稳。

林宏凯:

虽然你稍微外向,基本上你是个理性的男子汉。你性格活泼,敢说敢为。你比较率直急躁,但喜欢结交朋友,有人情味。你的行动快速,壮志凌云,意气风发。你相当成熟、世故,爱自由自在。总之,你有魄力,心广体胖,懂得享受。

黄彩心:

你性格相当豪放,心巧手快,独立性强,不流于俗。你也蛮固执,敢说敢为,意气用事。你不乏智慧、才识、激情,你的弱点是作风和态度,这两方面你须改进。

陈俐泰:

你是个颇为理智,又有魅力的女孩子。你的头脑清醒,绝织能力强,办事井井有条。你的品行端正、稳定、真诚,身体强壮,有内在的美。你的主要缺点是你强硬的作风,包括你的固执性格。

除此以外,你的优点也同时是个缺点,怎么说呢?俗语说:“水清无鱼,人察则无徒。”简单说,一个过于精细明察的人往往不讨人喜爱,因为他(她)的行为会受到影响,甚至干涉别人的生活。

这位方博士就是通过研究一个人的字迹,从中看出许许多多东西的,主要当然是性格。除此以外,还有人的智慧、胖瘦与美丑。我们应当承认,这位博士可以猜中十之八九,也有猜错了的时候。这可能叫科学,也可能是一种游戏,就像台湾的“金龙鱼男女”中的星象学家、心理学家和让人画上一幅画估猜这个人的性格、性情一样,说像很像,说准又不准。

(二)从服饰与軎欢的颜色看人的个性

这又是一个课题,每个人都有中意的颜色,中意的服饰,它能够间接地反映这个人的性格。

喜欢红色的人:

A观点:冲动的、精神的、坚强的生活者。红色是虚张声势时所选择的。

B观点:喜欢红色的人,是精力充沛的行动派。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不怕艰苦。但是,忍耐力不足。坦率的性格,为周围人注意。为人乐观。

解决问题迅速,甚少有紧张的时候。当问题发生时,虽然会自我检讨,但是很多时候也责怪他人。如果能对他人宽恕的话,伤害对方的情况可望大大减少。

欢粉红色(桃红色)的人:

A观点:桃红色是保持漂亮时所选择的,这种人以举止优雅为特征。

B观点:喜欢粉红色的人,常有少年人的愿望。童话般的梦想,深印在脑海中,非常舍不得抛弃。这种思想过强的话,会有脱离现实的倾向。中产阶层家庭的女性,易养成对粉红色的喜好。周围的人常认为这类女性是良家女子。表面上温柔,但在接近你后,却会对你感到麻烦。你优柔寡断,常被信任的人背叛。

喜欢绿色的人:

A观点:喜欢自由,有宽大胸怀,绿色是人在抱有希望、没有偏见的心理状态下的选择。

B观点:喜欢绿色的人,寻求心境的平静与安宁。对孤独感到害怕,因此,希望与他人和谐生活。处事合情合理,对人温和热情。温厚态度,为周围人所羡慕,而且上进心强。为了避免太引人注目。喜欢与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友,希望和他们达到同一水平。不过,亲友会认为你太过“八面玲珑”。

喜欢蓝色的人:

A观点:性格内向、宁静、沉稳,有现实感。

B观点:喜欢蓝色的人,能按常理冷静地考虑问题,碰到问题,不会随便猜测,仍能冷静地处理。说话时有说服力,有时却表现得太自信。表面上看来,容易接近,实际上,很难和他人合得来。不喜参加大组织,而喜和价值观相同的人结成好友。然而,坚持己见,不听他人的建议,欠缺灵活性,从而招致他人的不满。

喜欢褐色的人:

A观点:踏实、实际。

B观点:喜欢褐色的人,做事保持良好的动机。相信自己的价值观,害怕作出大的改变。还有,不相信表面的现象和道听途说。要得到他的信任,应表现得温柔些。思想保守,总担心被他人欺骗。将自己和他人截然分开,因此给人冷淡的感觉。喜恶分明,难与人合得来,所以,常受到他人的责难。

喜欢紫色的人:

A观点:具有保持神秘、自我满足的艺术家气质,喜欢别出心裁。

B观点:喜欢紫色的人,多有艺术气质,易形成排他性。性格内向,追求平凡,是很强的个性派。有幽默感,有敏锐的观察力。但有优柔寡断的一面,不过,出于礼仪的考虑,会作出突然的行动。感情虽有起伏,但是,从不对他人有恶意。有时,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能作深刻反省。

喜欢黄色的人:

A观点:有智慧、高洁。

B观点:喜欢黄色的人,创造力丰富,好奇心强烈。除了关心身边的小问题,更关心社会上的大问题。还有强烈的追求高贵的理想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欲望。过分自信,为自己的知识而沾沾自喜。交谈时喜抢着说话。表面上,喜欢黄色的人爱交际,但是,事实上心境孤独。

喜欢黑色的人:

A观点:爱憎分明,心地善良、宽容、执著,经常处于着急状态。

B观点:喜欢黑色的人,对事物抱积极的看法。为了未来,能够努力不懈。平时,不太注意小节,但是,在人前时,表现得大方得体。在他人的眼中,不仅表现得有见识,而且在装扮、谈话、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得较好。

从背挎的手提包看女性的性格

1、混杂型提包

在这种提包里,所放物品杂乱无章,即使最常用的物品,也会被放置在提包的最底下,以至于一旦要取这些常用品时,便要把包里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翻个“底朝天”。

这种揭示可以告诉你什么呢?很显然,提包的主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奉行“无所谓”的随便态度。一般地说,她们对人殷勤热情,对区区小事从不斤斤计较。由于过于随随便便“大大咧咧”,她们也常会使别人陷人窘境。例如,预定的约会,她们会任意遗忘,过后亦不以为然。与这种人容易相识,也容易分离。在工作中,与她们较易志同道合。

2.整齐型提包:

这种提包中,任何需要的东西,总是伸手可及,里面物品摆放整齐规范。提包款式朴素大方,色调偏于温和静雅,不鲜艳夺目。

持这种提包的人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办事可靠,品行端正,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一般地说,她们很自信,有组织才能。

3.收集型提

这种提包中有用过的废戏票,皱巴巴的取药单和商品说明书,有从报刊上剪下来的刊登着各种建议的纸片,还有信封、照片······

有这种习惯的人都喜欢购买容量大的提包。持这类提包的女主人,富于幻想,缺乏条理,平时不太会处理各种生活琐事。

4.面包型提包

提包里应有尽有:眼镜、保健药盒、电话号码通讯录、各种钥匙、指甲刀、针线包、塑料食品袋……如果在提包里发现这些东西,说明这位女主人凡事严格认真,善于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很能持家。她可能还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人。如果这些东西在男人提包里发现,那只能说明他在各方面都过分拘泥细节,而且在生活上他也不大会自理。这类人缺乏幽默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看法过于单纯、幼稚。

一生中无论任何时候都背大挎包的女性,往往情绪悲观,对自己缺乏信心,戒备心强。

富于幻想,但却有点轻佻的女人喜欢用颜色鲜艳的提包或挎包,她买这些提包时,丝毫也不考虑与她们的服装颜色是否协调。

梳妆整齐、穿着雅致而又常常挎着一个不讲究的旧提包的女人,大都爱莫名其妙地激动。她们的生活看来颇为幸福,但实际上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烦恼。

如果一个女人经常换提包,并且买了好几个,这最能说明她精神状态不稳定,缺乏固定的观点和兴趣。注②

(四)从读书中看一个人的性格

心理学家认为,读书不仅能使人增加知识和修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喜欢读爱情小说的人是感情型的人,他极端直觉,生性乐观,通常都可较快地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东山再起。

喜欢读侦探小说的人乐意接受思想上的挑战,是一个富有幻想力及创造性的人,对科技感到迷惑,喜欢为将来作好计划。

喜欢读财经书刊的人是一个异常爱好竞争的人,最喜欢超过别人。

喜欢读妇女书刊的人,说明其有意成为一个“超级女人(女强人)”,希望事事都表现出色。

喜欢读时装书刊的人,是一个很注意自己身份的人,会尽力改善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喜欢读历史书刊的人,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不喜欢胡扯、闲谈,宁愿花时间做些有建设性的工作,而不愿去参加社交活动。

喜欢看漫画书刊的人,爱好玩乐,性格无拘无束,不会把生命看得太沉重。

喜欢读报纸及新闻类杂志的人,是一个意志坚强的现实主义者,善于接受新的思想。注③

好,就此打住,我们不再絮叨下去了。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是丰富多样的,这种性格可以在各个方面、各个场合、各种状态下反映出来,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场合各种状态采用“包围式”的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性格。也许,你只通过这个人喜欢读什么书、写什么样的字或背什么样的挎包来考察会出现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但是,考察的时间长了、方面多了,就能给某一个对象选定他的位置,从而正确地认准他的性格。

而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也等于了解了一个人,就可以同他打交道了。其实,所谓的人际关系,我们无非是处理这样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种是和领导的关系;第二种是友朋关系;第三种是对手(包括敌手)关系。而这一切,都需要了解你所认识的对象。了解了领导的个性,摸透了他的脾气,才能与他磨合好关系;而同事与相识者,好交者与之为友,不好交者趁早离开;至于对手和敌手,摸准了他的弱点才好鼓而胜之。

二、人的内在有一个行为模式

从以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在一个定了型的性格框图内思想和行为,用他独特的行为方式在做事,在对待人际关系,应付胜败输赢。

句话说透,那就是在每一个较为成熟者的头脑里,有着一个自己认可了的定型了的行为模式(模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自然而然地拿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了的对策,来加以处置。

就像一个工厂(公司)接受到一份常规的订单,比如说,要加工一万个小器具。既然这是常规订单,工厂职员也许就用不着多想。他们只需要遵循“常规操作程序”生产就可以了。“如果情况是ABC,就采用XYZ的行为来对付”。这用不着厂长或公司经理吩咐,甚至生产科的科长都不用出面,下一个常规的生产订单,老师傅就能带领着工人把活完成。

这是一个内含的程序模型,是由生产技术工人长期经验积累而成的,它是铭刻在神经系统中的巨大而相互环扣的常规操作程式。让一位有经验的物理教师看课本上的练习题,他不会像新手似的把时间浪费在抄录跟所能及的所有公式。他脑中的程序总是会立刻告诉他解题的方案:“啊哈,这是一道能量题,它应当有两个解。”同样的道理,一切球星、熟练的球手,例如像邓亚萍这样的世界兵乓球冠军,她不会浪费去思考对方来的这一个球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或者是弧圈球,再想一想自己应当拿出什么办法来对付,因为这一想,那个球早已打过来了。在邓亚萍的头脑里,早就有了某种直觉,判断这个球是什么类型的球,同时也早就有了如何接这个球的行为模式,在0.001秒的过程里就把球打回去了。

我们讲这话的意思是,在每一个成年人的头脑里都会有一种行为模式,教自己如何去处事对人,尽管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的存在,但这种模式却肯定存在着。

要说清这种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很困难,这里面有这个人的世界观在起作用,有家长和老师的教导的结果,也有他观察和学习这个现实世界的结论,当然也有童年和现在的经验教训在起着作用,那是这个人在过去的生活里处理事件成功或失败后给予他的教益……总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因素团”造就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型,他认为只有这样处理,才符合自己的做人处事标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这种处事模型(模式)是相当具有个性化的。

人类发展至今,有着许许多多数也数不清的行为模式。例如,像那个印度的不抵抗主义的鼻祖甘地老先生,他奉行的是和平的请愿运动,静坐示威,当英国刑警打他的左脸时,他不但不反抗,还把右脸送上去让人家打。而世界极恶的恶人,则往往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方还在忍让的时候,他就发动了致命的一击,非把他人治死不可。像传奇故事中描写的我国历史上的名偷儿,他偷了人家的东西之后,非要留下一朵白莲花,或者写上几个字“我来也”,以表示这次偷窃是他干的,和别人无关。从而证明他虽然是偷儿,也是一条好汉,必须留下自己的名号,申明自己对此事负责。

美国也有一位这样的大盗,叫狄林格,他做土匪、抢银行、杀人。干了很多坏事,也使他这个名字变得相当响亮。有一次当侦探搜捕他时,他逃进了一家农舍。第一句话是:“我是狄林格!”他以他是第一号公敌为荣。“我不会伤害你,但我是狄林格!”他所以抢先自报家门,是想获得自己的自重感,让人们认识和敬重他是一条好汉(像中国《水浒传》中所写的“我乃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武松是也”)。试想,如果他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偷,他是绝对不会先把自己的名字端出来的。

也许,正是这种行为模式,使警察在破案时会找到某些有用的线索,可以辅助他们的判断。在我们看到的许多电影上,公安人员分析案情时总有那么一些话,“他这次作案和以往的作案手法一样,相当残忍,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杀手所为。”在这里面,那位杀手在作案时重复了自己的行为模式。

如果我们能将人类的这种行为模式放到一组对抗中去认识,那就更加充分了。以色列的武装入侵巴勒斯坦是针对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的,而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又是针对着以色列的武装入侵的。巴方一旦爆出一个人体炸弹,以方便将坦克与装甲车开进巴方的城镇,加以报复,甚至将阿拉法特的官邸围住;而以方愈是报复升级,巴方自杀性的人体炸弹也更频繁爆炸。于是,斗争在一个回合接着一个回合中不断激化,人死得愈来愈多,关系也愈来愈紧张。这种水涨船高地逐次升级的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针锋相对”。

还有一种模式与此相反,我们可以称之为“针锋相让”。

在安徽桐城县的后街,有一条名为“六尺巷”的巷子。这里曾是清朝康雍乾三朝两代父子宰相的老家。

据说,在康熙年间,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先后考取进士,在朝为官的过程中,累迁到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高位,声名显赫。张家在建造府第时,为墙脚界址与邻家叶府发生争执。叶家的人说:“你家老爷是宰相,我家老爷是侍郎,官位也不低,你们休想仗势欺人!”双方家中人都不肯相让。张家人便修书到京中向他们的老爷子告状。张廷玉得书后,莞尔一笑,立即提笔给家中人回了一封信,信中写的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接信后,就把墙基往内收了三尺,结果叶家人一见,也向内让出三尺,这样,一共是六尺的地面让出来了,成了六尺的巷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也一尺。这条六尺巷,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人类面对争执时相互谦让的美德。

一般言之,那叶家虽然也是一个朝官,只不过是一名侍郎,比张家的官小得多。张廷玉满可以通过这件小事压倒他,以显示自己地位的显赫。但张廷玉没有这样做,反而用退让来求团结、求融洽。张廷玉的行为模式是心中早就确立了的,它既反映了他个人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也反映了中国祖传的处事风范。

人类的行为模式当然不止这些,但我们要说,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行为模式,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行为模式,具体到某一个人也有某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对某一个事件认识不同,处理的方法相异,都是这个人与那个人的内在行为模式在起作用。

因此,我们说,人与人交往或对抗,其实是两个人(两个集团)一组行为对弈模式在发生着“交锋”。

在上海,最先炒股富起来的人中有一个叫杨怀定的,人们通常称他为“杨百万”。杨百万出了一本书,《做个百万富翁一一杨百万自述》,其中的内容当然也说到如何炒股,但主要讲述的是人情的冷暖。而笔者阅读的时候,却看到了杨百万叙述到他周围的亲朋好友,与他同样涉足于股海,每个人的结果都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行为模式在那里行动,因此结局也大相径庭。

1.杨百牙两哥哥

“哥哥当时是内河航运公司经理,从部队复员回来的,接触社会少。他说:‘我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买。’因为当时上海还没有建立证券交易所。我告诉他:‘到外面去收。’他说:‘我不会收。’我说:‘我可以帮你收,你就捂着。肯定比银行的利息大。’我讲了这句话,他反问我:‘你能保证三个月翻一倍吗?’我说:‘这,我不好保证的,但毕竟比银行利息大。’他被我说服了,把钱送来了。第二天我准备帮他买了。他对我说:‘想来想去,我不要买了。’过了几年,真空电子股票涨上去了。他后悔得不得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动员他买股票了。

“一个人炒股,有一个意识观念的转变。我的哥哥是从计划经济轨道里走过来的,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后来,侄女对我说:‘我爸爸很憨的。当时,你动员他去买股票他却跟我说,你不要看你大爷叔现在神气,政策一变就会倾家荡产。’我哥哥为什么不肯买股票,其实就是这种意识观念的影响。同样一家人,吃一锅饭,但是,人的思想观念是不一样的。”

2.杨百万的舅舅

“我的家里,除了兄弟姐妹,在上海没有亲戚。我太太是本地人,亲戚很多,算算有70多家。她舅舅是商务印书馆的资本家,我们结婚时他没来,

70年代也没来过。那时,我穷,他看不起我。后来我成了杨百万,出名了,就上门了,说是关系非常亲的。我对太太说:‘什么是非常亲,是亲钱,你脑子要清爽。我和你结婚,他没来过,甚至没送一样礼品,哪怕送一只热水瓶、面盆,什么也没有,这是什么非常亲呀。’但是他上门,我还是热情接待了他。我叫他去买一点豫园商场的股票。当时一般人是买不到的,我帮他在建设银行抢了第一条跑道,买了50股豫园商场股票,2000元一股,就是10万元。涨到5000元一股时,我就告诉他:‘已经涨到5000元了,50股可以赚15万元。’抛掉以后,他很高兴,笑眯眯的。抛掉豫园商场股票后,这位舅舅又想买延中实业股票。当时,延中实业股价冲到300多元。我说:‘延中实业不能买,已经380元了。’他说:‘坚决买,就算豫园商场股票15万没赚。’后来,我给这位舅舅买进延中实业股票500股。买进延中实业后,就一路下跌,一直跌到200多元。这时候,他人也不来了。跌到200元时,派他儿子来了。他儿子说:‘我们一定要抛掉。’我对他儿子说:‘这股票是你父亲的,如果我给他抛掉了,他跑来说,我没叫你抛,我怎么向他交代。要抛掉可以,不过你要写张纸条说明:我代表我父亲来要求抛。你把纸条写下来,免得以后发生纠纷。’结果,延中实业抛掉以后,马上反弹。因有字据在我手里,这位舅舅没办法讲,有苦说不出。”

3.杨百万工厂的同事与领导

“1988年3月,我辞职时,我厂机动科科长叫杨华。当许多人都怀疑仓库里失窃的铜是我偷的时候,惟有他不认为是我偷的,并想出破案的办法。后来开展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他被查出来利用对外合作加工受贿6000元,被拘留进去,放出来后撤销了科长职务,党籍也被开除了。他是一个高级工程师,快要退休了。他的受贿实际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金钱对人的诱惑。90年代,他放了出来。我请杨华和厂里的科长、支书、工会主席、车间的同事到新锦江吃了一顿饭。当时,吃顿饭是很开心的事情。吃完饭后,我对杨华讲:‘你要的6000元,我帮你在股市上赚到。’我问他:‘有多少本钱。’他说:‘有两三千元。’很快,我帮他赚到了6000元。他赚到后,认为自己本领大了,乱做一通,又输掉了。我厂厂长,姓李,因贪污6000元装潢费出事,被判刑3年。他们都找到我。能帮忙的,我尽量帮。所以,后来厂里的人都讲,杨怀定这人不错。我心里明白,这些人在厂里都曾搞过我,他们落难了,我能帮还是帮他们一把。”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条认为自己应当那样走而不应当这样行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并且被“锁相”之后就相当顽固。如果说这是一件好事,那就是他的心里有了主心骨,不会被他人所左右。如果说它不好,那是因为他很难再接受别人的新建议,自己去另创新路。这正像杨百万的哥哥,明明说好了帮他炒股,结果想一想又后悔,第二天硬是把钱要回去了。他哥哥的行为模式,是中国市场经济还没有实行之前的思路,到了面临改革开放之始,他还不懂得改变,只能继续守着计划经济的“大饭碗”受穷,不敢也不愿像他弟弟那样大胆地去冒几次风险。

因此,人的成败得失,主要取决于他内含的行为模式是否较为正确,并且他是否会根据情况善于突破自己的“锁相”,走向新路。

当理解了这样一种现象以后,对于我们是大有好处的:不但可以更深刻认识自己,不被特定的内含模式所束缚;而且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你的竞争对手。要是你把对手研究透了,摸到了他的行为模式类型,就容易预测他的下一步会走什么样的“棋”,而你的对策也就能有的放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