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产后美丽宝典
20239900000034

第34章 预防达到强健(2)

1.患有关节结核、风湿症、骨软化症的妇女应在怀孕前治愈这些疾病,然后再考虑妊娠。

2.怀孕后,多休息,少活动,但不能绝对静止不动,不要做过分剧烈的劳动或体育锻炼,但可适当做一些伸屈大腿的练习。尽量避免腰部、臀部大幅度地运动或急剧的动作。

3.产后避免过早下床或在床上扭动腰或臀部。

注意产后血晕

产妇分娩以后,头晕眼花,难以起坐,昏倒榻下,或心中郁闷,恶心呕吐,心烦不安,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都是产后血晕的症状。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产后失血过多,心神失养所致。此外,产后恶露不下,淤血上攻扰乱心神亦可致头晕。

在治疗上,若属于血虚气脱型,症见产后失血过多、质稀、晕眩、心悸、烦闷不适、昏迷、手凉肢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治宜益气固脱,用独参汤,即人参15~30克煎汤,温服,1日2次。

若产后血晕属血淤气闭型,证见产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阵痛拒按,心下气满,神昏口噤,牙关紧闭,双手握拳,面色紫暗,舌暗苔少,脉涩,治宜行血逐淤,可用夺命散,药用没药3克、血竭3克,煎汤温服,1日2次。

注意产后发热

在产褥期间,产妇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

1.感染邪毒。由于产妇生产时,接生用具消毒不严或产褥不洁,邪毒乘血气正开而入,正邪相争而致发热。

2.外感。由于产后失血伤气,血脉空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而致风、寒、暑、热之邪乘虚而入,营卫不和而发热。

3.血淤。产后恶露不畅,淤血阻滞,气机受碍,郁而发热。

4.血虚。产后失血,阴血暴虚,阴无所附而浮于外而发热。

5.食滞。即产后脾胃虚弱,饮食失节,脾胃运化无力,食滞神焦,郁而发热。

若属感染邪毒,证见产后寒战高热,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少,色紫暗秽臭如败酱,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数有力,宜用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法,用解毒活血汤,药用:连翘6克,葛根6克,柴胡6克,生地15克,赤芍9克、桃仁24克,红花15克,枳壳3克,甘草6克;水煎,1日1剂,分2次服。

若属外感所致发热,又要分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暑热三种:

1.外感风寒。证见产妇恶寒发热,头痛,腰背酸痛,流涕无汗,鼻塞声重,痰稀而白,舌苔薄白,脉浮等。宜养血祛风解毒,用荆防四物汤加减。药有:荆芥6~9克,防风3~6克,川芎3~6克,当归9克,白芍9克,地黄15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2.外感风热。证见产后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痰黄,咽痛,口干而渴,微汗出,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用银翅散加减,药有: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荆芥12克,淡豆豉15克,薄荷18克,淡竹叶12克,牛蒡子18克,苦桔梗30克,生甘草15克,煎汤时加鲜芦根30克;1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3.外感暑热。证见由于产褥正值盛夏之时,发热口渴,心烦汗多,头目不清,胸闷恶心,体倦乏力,舌淡,脉虚数。宜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治法,用清暑益气汤。药有:西洋参5克,石斛15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15克,知母6克,甘草3克,粳米15克,西瓜翠衣30克;1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若属血淤所致发热,证见产妇寒热时作,小腹疼痛拒按,恶露不下或甚少,色紫暗挟块,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脉弦涩。宜用活血化淤法,用生化汤加丹皮、丹参、益母草,药有: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以黄酒服药。

若属血虚所致发热,证见产后失血较多,低热缠绵,自汗,恶露量少、色淡、质稀,腹痛隐隐,头晕眼花,心悸少寐,舌淡红,苔薄,脉虚微数。宜用养血益阴、清解虚热之治法,用八珍汤,药有:人参6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熟地9克,炙甘草3克,加生姜3克,大枣3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若属食滞所致发热,证见产后身热,时发时止,不思饮食,食入不舒,吞酸嗳腐,脘腹胀满,呕恶呕泻,舌厚苔腻,脉濡滑,宜用健肝和胃、消导化滞之治法,方用保和丸,药有: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90克,茯苓90克,陈皮30克,连翘30克,莱菔子30克;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克,温水送下,水煎量为1/10。

产后阴道松弛的预防

在生育以前,两性交合很紧贴,阴茎进入阴道时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但生育后就完全不同了,阴道显得很宽松,夫妇双方都会产生一种交合不够紧贴的感受。这种情形可能影响性生活的和谐,造成丈夫的不满足及妻子的性压抑,甚至可能使夫妻关系破裂。

产后阴道松弛的关键是耻骨、尾骨肌功能的下降。耻骨、尾骨肌是提肛肌群中作用范围最广的肌肉之一,它能托起盆腔内脏,保持盆尾阴部软组织张力,它和近端尿道壁括约肌相互交错,还伸延进阴道括约肌的1/3,因此,它能收缩直肠下端和阴道,完善排便动作及阴道“紧握”功能。当两性交合时,耻骨、尾骨肌开始“工作”,阴道收缩,“紧握”阴茎,使两性结合更加完全、幸福。由此可见,防治产后阴道松弛,是要注意锻炼耻骨、尾骨肌的功能。方法如下:

第一,常做“提肛功”。即吸气时用力使肛门收缩,呼气时放松,反复20~30次,隔1~2分钟再进行1次,每天清晨锻炼5~6次,日间锻炼2~3次,锻炼时可采用慢速收缩、快速收缩或两者交替进行。

第二,可练国外的“盖格尔操”:

首先是“开关水龙头”。患者坐在马桶上,两腿分开,开始排尿,中途有意识地收缩阴部肌肉,使尿流中断,此时感到在收缩的肌肉就是PC肌。如此反复排尿、止尿,排尿、止尿,就像反复开关水龙头一样。

其次是波浪状操练与收缩。坐在椅子上,由后向前缓慢地收缩PC肌,在收缩状态下,从1数到10,然后,由前至后逐渐放松。此时,脑子里可以想象海边的潮水,渐渐涨潮又渐渐退潮,反复操练,反复体验。

再有是结合垫上或床上运动锻炼腰腹、臀腿肌肉。即仰卧床上,以头部和双脚为支点,抬高臀部,同时收缩PC肌,放下臀部,同时放松PC肌,反复数次。这样做,可使腰腹臀腿肌与PC肌都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PC肌的活力。

产后42天要作妇科检查

妇女体内的重量和解剖方面在妊娠期间都要发生很大变化,在产后都要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了了解这些变化恢复的情况,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必须认真观察产褥期的各种变化,以便进行卫生指导。因此要求在产后6~8周到医院进行1次全面检查,以发现母体全身及生殖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特殊不适,则应提前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测量血压,检查子宫复旧及两侧附件的情况、腹部及会阴部伤口愈合情况、盆底托力、乳房及泌乳量等。

凡属异常妊娠,除上述一般检查外,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妊高征要查尿蛋白;贫血者要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有泌尿系统感染者做尿常规检查,必要时做尿培养;患有糖尿病者,要查尿糖及血糖,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等。

产褥期发热的预防

产褥期间出现发热,首先要看发热出现的时间。如果从产后24小时起,到10天之内的发热,应多考虑为产褥感染。此外,还可能有这个期间发生的其他一些疾病,较常见的如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产褥中暑等。所以产后一旦发热,就应积极查找发热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治疗。

乳腺炎

产褥期如果处理不当,常易发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产后2~6周左右。常常引起产妇发热,重者伴有寒战;患侧乳房表现为局限性红、肿、热、痛,并有硬结,触痛明显;血象白细胞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早期用青霉素治疗,炎症即可消退,体温也随之下降。

泌尿系统感染

也有发热,有时伴有发冷,同时还有尿频、尿急及腰痛等症状,根据所出现的症状及尿化验检查,即可做出诊断,经过合理治疗及卧床休息,3~5天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尿内改变消失。

上呼吸道感染

产妇由于分娩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或产后着凉、感冒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除发热外,常伴有鼻塞、咽喉肿痛、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发生肺炎,应予相应治疗。

产褥中暑发热

多发生在夏季酷暑时节。由于气温高,室内又不通风,体内的热散发不出去,而表现为颜面及周身潮红、高热、无汗、皮肤干燥、身上长满痱子,重者发生昏迷。治疗可立即室内通风,地上洒凉水及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或酒精擦浴,轻者体温很快即可下降,并感到舒服,病情较重或已出现昏迷时,应一边治疗,一边送往医院抢救。

产褥期发热的各种病因,根据其所表现的不同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不难确定诊断。如无特殊症状,各系统检查又未发现异常,而发热又出现在产后10天之内则应考虑为产褥感染。

产后子宫脱垂的预防

正常分娩时由于胎儿通过产道,盆底的肌肉和筋膜被牵拉,并向两侧分离,肌纤维也常有撕裂,这些改变和损伤在产后虽然能恢复一些,但很少能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分娩时会阴部亦常发生裂伤,使阴道口扩大而且松弛,阴道壁也失去原有的紧张度,变得松弛而容易扩张。上述改变都使骨盆底部比妊娠前变得薄弱。如果产后不加强锻炼,而且过早地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不但盆底组织不能早日恢复,反而使其更加松弛和薄弱。日后就可能发生阴道壁膨出,甚至发生子宫脱垂。

为了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在产褥早期就应当做简单的康复体操,加强产后锻炼,并且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促进盆底组织早日恢复;在产褥期间不要总是仰卧,以避免子宫后倾,因后倾的子宫更容易脱出;在做家务时,最好是站着或坐着,避免蹲位干活如蹲着洗尿布或择菜;产后尤应防止便秘或咳嗽,因为这些都能增加腹腔内压,使盆底组织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产妇,尤其初产妇,虽然容易发生子宫脱垂,但如果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

注意产后会阴部伤口

分娩时会造成会阴部裂伤,或做会阴切开缝合后,往往感到缝合处疼痛,坐时压迫或触摸时疼痛重些,但一般都可忍受。在接近拆线前1~2天,因线结干燥,牵拉或摩擦时有牵拉痛,缝线拆除后就不痛了。如果局部疼痛明显,就要想到是否有感染或血肿发生的可能。

如果发生会阴血肿,不但会阴伤口痛,而且有胀感,因此产妇往往自诉会阴胀痛。如果血肿过大,可以引起排尿困难。血肿向上蔓延,使患侧阴道壁也被血肿压迫,此时胀痛加重。治疗的方法是立即切开血肿,取出血块,彻底止血,然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如果会阴伤口发生感染时疼痛常很剧烈,可呈跳疼或刀割样痛,伤口四周红肿发硬,有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周围组织亦有坏死等感染表现,可有低热,应立即拆除缝线,以利坏死组织和脓汁排出,每天换药,并投以抗炎药物,局部也可采用物理疗法,以助炎症早日消退。

当产后出现会阴部伤口痛重时,不要以为伤口痛是正常现象,一定要请医生详细检查有无感染或血肿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如检查后确无异常,可予镇痛剂,以减轻疼痛。

产后腹痛成药验方

血虚型

1.临床表现。

产后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大便干燥,舌淡苔薄,脉细弱。

2.治则。

补血益气。

3.应选中成药。

八珍益母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四物益母丸:每次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胎产金丹:每次1丸(9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也可临证选择宁坤养血丸及鸡血藤浸膏片。

4.单方验方。

艾叶15克,生姜9克,红糖30克,水煎顿服。适用于血虚型产后腹痛。

血淤型

1.临床表现。

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少,色紫暗夹有血块,胸胁胀满,舌质暗,苔白,脉沉紧。

2.治则。

活血化淤,散寒止痛。

3.应选中成药。

少腹逐淤丸:每次1丸(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生化汤丸: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益母草膏:每次15~20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失笑散:每次6~9克,每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冲服。乌金丸:每次1丸,每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4.单方验方。

山楂30克,砂糖15克(冲),水煎服。益母草30克,生姜5片,红糖30克,水煎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