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20236800000006

第6章 博物馆概况

西安半坡博物馆现有藏品均为仰韶、龙山等史前文化类型的文物,代表性藏品有人面鱼纹盆、鹿纹盆、人头壶、人面鸟头纹瓶等。

建馆以来,在举办半坡遗址自然陈列和出土文物陈列两个基本陈列的同时,辅以原始社会史等专题展览。

(一)博物馆简介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1957年,西安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成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开放。1962年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半坡博物馆现有两个陈列室和一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西安半坡遗址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4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

除建造文物展室外,半坡博物馆的遗址大厅内还保存着原始村落的一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房屋、窖穴、圈栏及大围沟等遗迹,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半坡人的生产水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制度。

该馆收藏文物3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200多件。藏品中约有石器3000件,陶器14000多件,其它质地器物3700多件,人骨标本200多具,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标本约200多件。

半坡遗址博物馆陈列的陶器上的鱼纹图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

半坡基本陈列展出遗址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表现半坡人的生产和生活以及艺术创造。

原始社会史陈列,通过我国各阶段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标本和数百件文物,介绍原始社会从人类出现至氏族社会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解体的全过程。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二)博物馆展示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部分。

在这里,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两个陈列室陈列的是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可分为石器类、骨器类和陶器类。

主要展出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包括石斧、石铲、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鱼叉、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

此外还有陶哨、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在半坡遗址出土的22种刻画符号也展示在陈列室中。

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辅助陈列有第三、第四两个展室,主要举办一些与史前文化相关的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古人类史方面的专题展览。

从半坡遗址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3大类。

第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做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

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

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

遗址大厅为3000平方米,是原始村落的一部分,其房屋建筑早期是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的一半盖上了屋顶,这种房屋既低矮又潮湿。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才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已形成了后来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这在当时可算是了不起的举动。

遗址中还有储藏物品的地窖和公共仓库等。这些使用过的窖穴、陶窑、墓葬等先民遗迹,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

辅助陈列有第三、第四两个展室,主要举办一些与史前学相关的专题性展览。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展览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广泛称赞和欢迎。

(三)重要文物概况

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遗物有近万件,其中有农业生产工具、渔猎工具、手工业工具等。表明农业畜牧业是半坡氏族的主要生产事业,同时渔、猎和手工业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1.石斧 石斧是早期人类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无论是砍伐树木、开辟耕地、建筑房屋都离不开它。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也有正弧刃或平刃。

石斧多以玄武岩为原料,也有用石英、辉绿岩等制成的,制法分磨制、琢制、打制。

半坡时期,处在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磨制石斧占总数的90%。

石斧形制浑厚,早期的没有钻孔,使用时夹在一个劈开的木柄之间,用绳子绑起来即可。这显然不能使木柄牢固,钻孔石斧外表光滑匀整,钻孔位置上下适中、左右对称。

斧的造型上窄下宽,中间过渡形成的弧度流畅自然,不仅克服了早期石斧的弊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它本身也成为一件令人难忘的工艺品。

为了验证石斧究竟是否真的能够砍伐树木,文物工作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一块与出土石器相同的原料磨制了一把石斧。用它砍一棵直径0.06米的树干,15分钟就可以砍断。可见,在金属工具问世以前,石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它陪伴了人类上百万年之久。

石斧和钻孔石斧随着历史的发展,更换成“金钢铁骨”进人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至今仍是我们生活中得心应手的工具。

2.石刀和石镰 石刀和石镰是半坡人的收割农具。石刀,即石头打磨制成的刀,通常为两侧缺口形式,磨制者极少。先人可以在两个缺口间拴一个绳套,手握时将大拇指插人绳套使用,不易脱落,用刀刃切断粟杆,既轻便又锋利,与近代的爪镰相似。

石刀所用的石料以石英和砂岩为主,也有少量的隧荷和水晶,还有用饶骨和其它动物腿骨打制成的骨刀,锋刃都很锐利。这些早期的石刀、骨刀既是劳动工具,也是随身携带的武器。

安柄石镰,除质料外,与铁镰无二。史前考古学很确凿地证明,安柄技术对原始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困难的发明。

3.弓箭 弓箭是古代以弓发射的具有锋刃的一种远射兵器。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为铜或铁制,杆为竹或木质,羽为雕或鹰的羽毛。是我国古代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关于弓箭的发明,我国古人有独特的理论,即“弓生于弹”。弹指弹弓,为一张弓,弦中部有一小囊,用以盛放弹丸。这种形状的弹弓在我国一直广为流行。

近代,北京天桥的杂耍艺人中有打弹者,有的就使用这种弹弓,而西双版纳和缅、泰北的傣族人,可能至今仍用这种的竹弹弓。也许,先民最初发明的只是发射小石子或泥弹丸的弹弓,之后进一步摸索,才将弓用于射箭,于是产生了弓箭。

弓箭是半坡人最先进的狩猎工具,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人们用树做弓和箭杆,用兽筋做弦,将石头和兽骨磨成箭头使用。

弓箭的出现及使用象征着人类智力的高速发展,它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强,是人的手臂若干倍的延长。弓箭的发明,大大改善了狩猎生活的状况,人们避免了与野兽面对面的搏斗,而是隐蔽起来,远距离射杀野兽,是当时最有效的狩猎工具。弓箭的使用增强了人类同自然斗争的能力。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说明了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机械存储起来的能量。

当人们用力拉弦迫使弓体变形时,就把自身的能量储存进去了。松手释,弓体迅速恢复原状,同时把存进的能量猛烈地释放出来,遂将搭在弦上的箭有力地弹射出去。

4.鱼钩 半坡时期的鱼钩多用动物骨头磨制而成,制作已非常精致,可与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

半坡聚落遗址出土有两种鱼钩。早期鱼钩和带倒刺的鱼钩。没有倒刺的早期鱼钩很难钓到鱼,即使鱼上了钩也很容易再逃掉。空手而归的教训迫使半坡人去思考、去改进、去创造。在鱼钩上加一个倒刺,其功效就远远超出先前。

后来,鱼钩由骨制变为金属,一直沿用至今。它的发明,是半坡人长期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5.骨梭和骨针 骨梭、骨针是半坡人用来编制和纺织的主要用具,圆而细长,光滑锋利。

骨针是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在我国,骨针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至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一般骨针尾部钻有小孔,即便和今天我们使用的钢针放在一起,除了质料的不同外,很难找出差别。我们很难想象,使用着石质工具的半坡人,是如何在直径不足0.003米的骨针上操作,钻出如此细小的针孔。

在半坡聚落遗址共出土骨针281枚。为了证实这些骨针确实出自没有金属工具的半坡人之手,以了解当时制作骨器的能力和技术,考古工作者找来兽骨、磨石,亲自动手实验。

在失败多次之后,终于磨成一枚骨针,共用了2小时45分钟,无疑,半坡人的骨器制作技术已达到很高的阶段。

6.陶罐 陶罐是半坡人的炊事用具。陶罐一般用粗砂陶制成,即在陶土中夹有石英石碎块、砂粒和云母片等作为羼和料。陶罐虽然质地粗糙,但传热匀,不易膨胀破碎,是理想的炊具,功用类似于今天的砂锅。

晚期的粗砂陶罐外表饰有附加堆纹,使器物不仅坚固耐用,且非常美观。从半坡人早期初学会制陶时只会模拟自然物形状到后来理想化的设计,标志着人类智慧及其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

7.尖底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尖底瓶使用时非常方便。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和尖底瓶重心的作用,瓶身上半部自动倾倒,下半部离水面翘起。随着瓶内水的逐渐增多,尖底瓶下半部逐渐下沉,盛满水后自动直立。

用尖底瓶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两个耳朵穿上绳子,就像你背书包似的,可以背上,也可以挎在肩上,还可以背上一个,一只手各提一个,一次就能运3瓶水;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感叹,半坡人用尖底瓶在汲水上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理。

8.鱼纹盆 鱼纹,在半坡彩陶纹饰中占主导地位,其数量之多,形式之新颖,已远远超出其它类型的纹饰图案。鱼纹的大量出现,也正是捕鱼生产的真实写照。

6000年前,浐河里生长的鱼类与半坡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为饥寒交迫的人们提供了急需的生活资料。

人们不仅熟悉鱼、喜爱鱼,也崇拜鱼、信奉鱼:鱼具有繁盛的生殖力,半坡人也希望氏族子孙瓜股绵绵。我们可以想象,半坡人是怀着怎样虔诚庄重的心情,精心勾勒这些质朴而夸张的鱼纹的。

从鱼纹盆上能够看到半坡鱼纹演变的过程,早期鱼纹简练单纯,大部分是形象写实的单独纹样。这些鱼有的悠然于水,有的睁目觅食,有的如临劲敌、怒目相视,不管静态或是动态,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随着氏族社会的不断发展,鱼纹图案逐渐发展为写意,人们用三角形表示鱼头,中间点上一个点表示鱼的眼睛。鱼纹从写实到写意,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变化,反映出半坡彩陶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仿照摹拟到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同时,这也是人类思维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发展过程。

(四)人面鱼纹盆回家

人面鱼纹盆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它那神秘而意味深刻的人面鱼纹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但是,50多年来,国宝人面鱼纹盆却是一直远离陕西西安。

人面鱼纹盆终于敲定了“回娘家探亲”的日期。

为配合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经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由半坡博物馆和华商报社联合主办的人面鱼纹盆回乡展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行,历时一个月。

人面鱼纹盆自上个世纪50年代离开陕西后首次回陕并公开亮相,此举对激发人们热爱陕西、关注陕西的文物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同时也给市民近距离欣赏国宝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据介绍,半坡遗址在1954年至1957年的发掘中,共发现了7件绘有人面纹的陶器,两件较为完整,其中一件便是人面鱼纹盆,而之前该盆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人面鱼纹盆盆高0.165米,口径0.395米,在陶盆内壁,绘有对称的两个人面和两条鱼纹,该器物1955年被发现,出土地点在半坡遗址居住区内,这也是半坡遗址首次发现完整的人面鱼纹彩陶。

人面鱼纹也是国内最早发现的彩绘人面纹,其巧妙的构图和神秘的内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

上世纪50年代,负责发掘半坡遗址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工作结束后,把部分文物标本,包括此件文物在内带回北京,使半坡遗址的少部分文物精品离开陕西。

彩陶在任何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数量都很少,保存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就更显得弥足珍贵。目前所知,国内发现人面纹的遗址不超过10个,所发现的近30件人面纹中,保存完整或可复原的也只有10件器物。因此,人面鱼纹盆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属国宝级。

人面鱼纹盆可以说是半坡遗址的灵魂。时隔半个世纪后,“灵魂”终于要回到她的母体,哪怕是短暂的停留,其意义依然非常深远。相关人士表示,人面鱼纹盆重回故里故事多多,耐人寻味。

人面鱼纹盆离开西安半个多世纪了,很多文物专家都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普通群众更是难以接近这件稀世国宝。

半坡博物馆副馆长张希玲说:“我在半坡博物馆工作20多年了,也没有见过人面鱼纹盆的真品。”

2003年,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建成的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一部主任关双喜说,人面鱼纹盆在国家博物馆生活得很好,而且享受着特殊待遇。

据介绍,国家博物馆目前共有40多万件藏品,一级品仅有2000多件,人面鱼纹盆就是其中之一,是史前类展品的台柱子。

国家博物馆专门为这些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设立了一级库房。据了解,50多年来,人面鱼纹盆出过10多回国,每次展出都非常风光。

半坡博物馆第四陈列室里向公众展出人面鱼纹盆。半坡博物馆准备了陈列专柜以及4个展板介绍人面鱼纹盆的历史。

(五)博物馆开发与发展

陈列室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遗物。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刀、铲、砍伐器、磨棒、鱼钩和鱼叉等。

装饰品有骨笄、石璜、兽牙、石珠、陶环和种种佩饰等,同时还以绘画图表等展示半坡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半坡人的生活、文化艺术和发明创造。

再现了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参加狩猎、打鱼、饲养和制陶等生产活动,以及从事绘画、雕塑、制作装饰品等艺术活动的原始情景,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最好课堂。

1994年6月,半坡氏族村建成开放,占地33000多平方米,建有仿半坡先民居住的茅舍。装扮的半坡人分别举行原始村落生活演示、远古陶埙演奏、中心大房子舞蹈表演、聚欢部落原始打斗和庆典广场百人大祭祀表演等,游览者可观赏和参与。

近年来,博物馆又兴建了反映原始社会生产、生产状况的半坡母系族村,它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题,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

半坡母系族村丰富了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

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历史第一村”。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先后推出过《原始社会发展史陈列》、《陕西史前艺术展》、《性的自然史》、《恐龙古兽化石展》、《当代世界原始部落风情展》等10多个展览,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临时展览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称赞和欢迎。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半坡遗址的发掘是我国史前考古中第一次大面积揭露史前聚落遗址,获得了丰富的史前考古学资料,开创了我国聚落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我国历史上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大空白,使人们对源远流长的我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认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为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增添了新的实践和研究领域。

让人们随着博物馆的每一件遗迹遗物,走进半坡人那神秘而遥远的年代,走近那勤劳而淳朴的半坡人,体验那丰富多彩的物质生产,释读那神奇怪诞的精神世界,赞叹那来之不易的发明创造。

(六)半坡遗址的深远意义

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和半坡博物馆的诞生,在同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弘扬我国史前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半坡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缺环,使人们对源远流长的我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认识。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其中记载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的历史典籍最为丰富。就目前所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000年,一直延续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在我国历史上是古代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新起点,黄河流域比较发达的定居村落文明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源泉,是我国历史连续发展的具体例证,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史书上恰恰对新石器时代这大约6000年的人类历史记载甚少,而通过考古发掘揭露出的史前文化聚落遗址又十分罕见,这就是我国历史研究的令人遗憾的缺欠。

半坡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弥补了这个缺欠,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我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半坡遗址的发掘和对半坡遗址村落布局、墓地和葬俗、原始宗教、房屋和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反映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艺术品的研究,使我们对仰韶文化社会历史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探讨仰韶文化的分布、类型、分期、年代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半坡遗址以其鲜明的特征,遂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个类型,这一考古学区系与源流问题研究的成果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我国河南通池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以彩陶为显著特征并与磨制石器并存的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仰韶文化自公元前5000年左右,持续了2000多年的时间,我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史书记载的炎帝、黄帝等著名部族的外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可以从仰韶文化的研究中去探索。仰韶文化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中两黄河流域华夏文化的主要代表。

仰韶文化展现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显示了我国文明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了大规模地考古调查发掘。半坡遗址的发掘,揭露了仰韶文化的村落布局,对了解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婚姻状况、埋葬习俗等社会形态,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物证,从而确定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半坡遗址的发掘,对仰韶文化分区、分期研究,仰韶文化与周围原始文化关系的探索提供了对比标准,其学术价值是极其重大的。

半坡遗址的发掘,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建国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第一次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为新中国的考古发掘奠定了良好的科学规范。

在发掘的方法上,半坡遗址没有采取从局部入手,开挖若干探沟或探方以获取地下遗物的方法,而是采取大面积揭露和仔细研究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进行发掘。

这种发掘手段显然更为科学和进步,这对于了解聚落遗址的布局更为直观和全面,是我国田野考古科学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聚落考古的良好开端。

半坡博物馆的建立,开创了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先河,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遗址博物馆,以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作为博物馆的主体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000年前的房屋、灰坑、大围沟、瓮棺、陶窑等遗迹构成的原始聚落建筑布局很自然地把观众的思绪带人到史前文化氛围中去,使观众了解到我们祖先为创造史前文明,经历了何等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

半坡博物馆40年以来以半坡遗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来馆参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半坡博物馆视察过。

半坡博物馆的成立,为我国史前学的研究建立了基地,为宣扬我国黄河流域的史前文明发挥了重大作用。半坡博物馆创办的《史前研究》杂志,发行国内外,刊登了许多有价值的史前研究和学术文章。

半坡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独立发掘或参与发掘了姜寨、北刘、史家、紫荆、王家咀、康家、双庵、石峁、南沙等26处古文化遗址,获得了一批石器时代的珍贵资料,收藏的近20000件石器时代的文物中,除部分为半坡遗址出土器物外,大多数为40年来多处遗址的发掘成果。

现在,博物馆收藏有4种文化、9种类型的典型器物,他们分别属于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这些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器物对石器时代的断代研究,有着重大学术价值。

半坡博物馆的诞生,为保护古代文化遗址,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范例。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

1964年5月3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通过的《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庄严宣告:“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包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

《威尼斯宪章》还明确指出:“遗址必须保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永久地保存建筑面貌和所发现的文物。”

如何“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如何把古代的文化信息传给子孙后代,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半坡博物馆已经给世人作出了回答。

半坡博物馆的成立,为我国史前学的研究建立了基地,为宣扬我国黄河流域的史前文明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