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浴血冀南
20214600000062

第62章 “六·一一”巧周旋

六月九日,陈再道和宋任穷率领军区机关和部队,由枣强县西南的宋里祥一带,越过南冀(南宫——冀县)公路,到达南宫、新河、冀县之间的枣园地区,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住下来。

这天晚上,陈再道把一切都安排好后,心里仍然觉得不踏实。于是便走出屋子,在院里散步。此时,满天的星星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漆黑的夜空。院子西头的一棵枣树上,传来一阵阵飞鸟的的低鸣;身边不远处的鸡窝里,传出家禽的扇翅声。

然而,此时的陈再道却无心欣赏这优美的夜景。他的脑海里正在紧张地考虑着目前的敌我态势和部队当前的处境。……

“四·二九”大扫荡后,日军在故城县的武官寨、饶阳店、西里屯、十二里庄和清河县以东的杜家楼、华庄、连冢、军屯等地都增设了据点,使冀南党政军机关在这一带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鉴于上述情况,军区首长于五月下旬将冀南党政军机关和部队,转移到了枣强县南部。到了那里不久,他们就从各地获悉的情报中,判断出敌人将要进行一次大扫荡,目标就是他们现在活动的枣南地区。

为了吸取“四·二九”遭合围的教训,军区首长决定在敌人尚未行动之前,把党政机关和部队都转移出去,以免遭受损失。于是,他们才在六月九日将军区机关和部队,从里祥地区转移到了南宫、新河、冀县交界处的枣园地区。

……

陈再道一边在院里散步,一边想:“以前我们很少在这一带活动,对各方面的情况都不熟悉。再者,这里东距冀县城十四公里,西距新河县城十七公里,南距南宫县城十四公里,北边有滏阳河相阻,回旋余地较小。一旦被敌人发现,我们将很难脱身。也就是说,这一带不适合我们活动。……陈再道想到这里,马上找到宋任穷的住处,向他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宋任穷听后,想了想说:“现在战士们都睡啦。叫大家休息一夜,明天晚上我们就转移。你看怎么样?”

“好。”陈再道点点头。

第二天下午,正当几位首长聚在一起,研究向哪个方向转移的时候,又接到了敌人将要扫荡这一地区的情报。这更坚定了他们迅速离开这里的决心。随后他们又得到情报,东面德州的敌人尚无动静。于是,他们决定向东转移。

九月十日夜里,陈再道率领军区机关和部队向东急行军。黎明时分,赶到枣强县卷镇西南的纸房头一带。

这时,一个侦察员跑来报告:“大批日伪军从冀县城出动,沿南冀公路向南运动。”接着,又陆续有侦察员报告:冀县曹庄、孔周村、燕家庄、枣强、曹寨、大营、恩察、大屯等据点的日伪军也纷纷出动,从几个方向,分数路向枣南地区合围而来。

陈再道让大家原地休息。然后召集宋任穷等首长一起分析敌情。宋任穷思考着说:“看来,我们最先收到的敌人将要扫荡枣强县南部的情报是准确的,而后来收到的敌人要“扫荡”枣园地区的情报,是敌人故意散布的假情报。还有‘德州敌人尚无动静’的情况,也是敌人故意制造的假像。我们却被敌人制造的这些假象所欺骗,又从枣园地区返回到枣强县南部。这恰恰是走进了敌人的合围圈。”

陈再道连连点头,说:“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慎重,决不能再被敌人的假情报欺骗。”

……

十一日早晨,又陆续收到几份情报。这些情报都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敌人将要扫荡枣南地区。于是,陈再道和宋任穷决定率领部队突围。具体部署是:军区特务团一营就地阻击敌人的汽车部队,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二营、三营保护机关人员,经阮庄、师段向北转移。为了减少伤亡,他们要求部队一律沿道沟行进。

吃过早饭后,部队就按照统一部署,陆续开始向北转移。

由于此处的道沟没有挖好。有的地段比较深,则安全;有的地段比较浅,通过时头部露在外面。个别地段尚未挖通,完全暴露。往前走了没多远,就发现道沟越来越浅,最后完全成了平地。战士们完全暴露在地面上。陈再道低声向大家说:“这一段没有道沟,大家尽量猫着腰走。加快速度。”

正当大家都猫着腰向前赶路的时候,从前面的树林里突然涌出一伙敌人。这伙敌人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住了八路军前进的道路。陈再道见此情景,立刻传令:“特务团迅速集中火力,压制住敌人的进攻,掩护机关人员通过。”

“是。”团政治处主任王陵迅速带领机枪连,向敌人发起猛烈的反击。王陵抢过一个战士手中的机枪,站到高处向对面的敌人一阵猛扫。敌人纷纷中弹倒地。这时,一颗流弹飞来,击中了王陵的头部。王陵壮烈牺牲。

敌人被打退,战士们抬着王陵的尸体,继续向阮庄方向疾奔,并很快到达了阮庄。几位首长马上聚在一起分析敌情,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时,陆续有侦察员回来报告:西南有敌人正在向这里运动,已经到了我们跟前。东面也有敌人,但距离我们还有二里地。陈再道据此分析:“看来阮庄是两路敌人的会合点,也是敌人合围圈的西北部边沿。”

“对。”宋任穷马上接着说:“我们应该趁东面的敌人尚未赶到之际,迅速突出敌人的包围圈。”

陈再道点点头,立刻大声说:“特务团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西面的敌人,掩护大家向北突围!”

于是,特务团迅即以猛烈的火力阻击敌人,其他部队则乘此空隙向北猛冲。然而,部队还未全部冲出,东面的敌人就已经赶到,两路敌人合拢。一部分战士又被截在敌人的包围圈内。他们只好又将部队分成若干小股,各自寻找机会突围。

冲到敌人合围圈外面的机关和部队,迅速向北猛冲。到达李江村附近时,从侯家庄又赶来一股敌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几位首长立即让一小部分兵力阻击敌人,大部人马继续北进。他们迅速穿过枣强至冀县公路,于中午十二时到达枣强县西北部的时家庄。

由于部队连续行军,连续突围,到达时家庄时已经十分疲劳。陈再道决定,当天晚上就在时家庄一带宿营,让部队稍事休整。

十二日凌晨,部队从时家庄向东出发,转移到了枣强县东北部的流常镇。为了观察敌人的动向,陈再道命令部队在流常镇原地待命。下午,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报告:“有好几千名敌人,由东面相隔几里路的公路上通过,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合围。敌人没有发现我们就隐藏在流常镇。”

宋任穷立刻分析说:“从这些迹象分析,敌人也断定我们已经转移到枣强县东北部。他们这才向东北跟踪合围,想把我们一举全歼。”

陈再道接着说:“他们哪里料到,我们就在与他们相隔不远的流常镇,跟他们擦肩而过。敌人都集中到了东北方向,我们应该今天夜里就向南转移,进到枣强县东南部,跳出敌人的包围。”

“好。”几位首长都点头称是。

当天晚上十点钟,他们便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了枣强县东南部,顺利地摆脱了敌人的围堵。

在敌人刚开始扫荡之时,十九团、二十一团和骑兵团就都顺利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

十九团转移到了大营、恩察一带;二十一团进到娄子、瓦窑一带;骑兵团进到卷镇附近。三个团同时向他们附近的敌人发起攻击。他们有效地牵制了合围枣强一带的敌人。

这次大合围,敌人的目的主要是想包围和歼灭冀南党政军机关和附近的部队。这一阴谋没有得逞。军区领导机关和部队,从南宫、新河、冀县之间地区,返回枣强西南部,这虽然又进入了敌人的合围圈,但这一带仅仅是敌人包围圈的边沿,他们的转移路线也是沿着敌人包围圈的边沿而行。他们转移时机也是在敌人的合围圈没有完全合拢之际,这才比较顺利地由枣强西南,转移到西北地区。数路合围的敌人扑空后,即尾随在八路军部队后面,向枣强西北地区跟踪而来。等敌人赶到枣强西北时,八路军部队又转移到了枣强东北部,致使敌人又一次扑空。到达枣强东北部后,八路军又根据敌人的行动,不失时机地向枣强东南地区急进。这样,八路军围绕着枣强县城几乎是转了一圈,始终没有被敌人包围。不过,八路军在突围中,也受到不小的损失。许多同志与部队走散,也有的牺牲了。

反扫荡作战结束后,陈再道和宋任穷经过研究,决定召开一次干部会议,专门总结上半年反“扫荡”的经验教训。会议于六月十五日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军分区领导人和各部队指挥员。

陈再道首先在会上介绍了今年以来的反扫荡情况,并总结了最近几次反扫荡的经验教训。他说:“上半年,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八百一十一次,其中反扫荡作战三百六十九次,主动进攻敌人三百七十次,其它战斗七十二次,平均每天战斗四次以上。这些战斗,取得了一些胜利,给了敌人较大的打击。但是,我军也受到了重大损失,教训是极其沉痛的。

“我们党政军机关和部队几次遭到敌人合围,险些被敌人围歼。究其原因,主要是指挥机关机构庞大,行动不灵活,不能适应当前频繁作战的恶劣环境。关于这一点,在“四二九”大扫荡后已经引起了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这次反扫荡来看,还是显得机构庞大,不仅限制了自身的行动,还拖累了部队的行动。因此,我们决定进一步精简指挥机关,迅速改进机构庞大的状况。有些机构根据需要可转入地下,隐蔽活动。被精简下来的人员全部充实到部队中去。精简后的机关要达到,一方面能有效地指挥部队作战,一方面又能机动灵活,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转移。

“其次是情报工作没有做好。特别是对战略、战役的侦察工作较差,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敌人大的军事行动,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更无法及时掌握敌人的作战意图。有些部队的情报系统甚至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一般的战术、战斗侦察方面,力量也十分薄弱。而我们的敌人,倒有一套相当完整、相当严密的情报组织。不但对我军的活动情况能够了解掌握,还到处散布谣言,制造假象,欺骗我们。我军却不能及时识别敌人的阴谋,甚至被敌人的假象所蒙蔽。这些教训是极其沉痛的。

“军区在吸取了这些经验之后,要求各军分区进一步做好情报侦察工作,特别是在战略、战役方面的侦察工作。我们不仅要对敌人驻地周围的据点进行侦察,对津浦、平汉、德石铁路干线的侦察也要进一步加强,这对掌握敌人的调动情况十分重要。同时,在德州、邢台、邯郸、衡水等地都要增设情报站,在冀县、枣强、南宫、郑口等地情报站也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这些地方敌人的动向。

“第三,没有及时研究敌人的战术变化。自今年以来,敌人战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我们却没有对此进行调查研究,也没有适时地采取相应对策。这对我军的指挥与作战都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敌人的占领区逐渐扩大,据点、碉堡迅速增多;他们利用这些有利态势,及时发明了‘铁壁合围’战术。

“我们必须对敌人这一新战术进行认真的研究。敌人的‘铁壁合围’战术,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广泛散布谣言,制造假象,并派遣许多间谍,尽可能多的掌握我军情报。二是采取声东击西,来迷惑我们。敌人每次‘扫荡’,都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采用远距离多路奔袭,四面合围。敌人在一月份合围第一军分区时,首先把兵力集中到大名和南乐,并散布要“扫荡”冀鲁豫地区的谣言,迷惑我军,使一分区的抗日军民上了当,吃了大亏。敌人在四月底扫荡武城以北地区时,则把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到德州等地,让我军很难察觉。然后,也是采用远距离奔袭,利用深夜秘密到达预定地点,黎明前开展合围。六月份敌人围剿枣南地区时,兵力却事先增到新河、冀县,扬言要“扫荡”南宫、新河、冀县之间的枣园一带;他们的另一部分兵力则集结在龙华附近一些村庄里,汽车则集中到衡水,摆出要向北扫荡的样子。这些假象又使我军上了当。而敌人却在一夜之间突然向枣强南部合围而来。我们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从南宫、冀县、新河三县之间的三角地区又回到枣强南部,这恰恰是陷入了敌人的合围圈。三是敌人在合围某一地区时,先在这一区域的周围,用小部队进行频繁的‘扫荡’,故意把我军驱赶到合围圈内,然后再用重兵实施合围。例如,敌人在‘扫荡’阜城以东地区时,就事先不断地扫荡武邑、景县地区,逐渐将我军驱赶至阜东后,再进行合围。四是敌人最近的几次扫荡,不仅集中了优势兵力,还利用了汽车、骑兵等快速部队,并有坦克、飞机的配合。有的扫荡,敌人在直径不到十五公里的区域内,就动用了一万多人的兵力,汽车多达数百辆。敌人还多是采用分散部署兵力,纵深配置,并在夜间行动,拂晓到达预定地区,然后实施合围。

“敌人的这些新战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图围歼我指挥机关的阴谋并未得逞。我军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但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一些经验。敌人进行大扫荡时,后方兵力空虚,我军没有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插到敌人背后进行作战,使敌人腹背受敌。另外,准确掌握分散与集中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该分散时没有及时分散,就会遭受损失;该集中的没有迅速集中,就会错失取得胜利的机会。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地把握分散与集中的时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再道讲完话后,宋任穷又就在当前形势下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对敌人的攻心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最后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要积极改进各自的工作,精简各自的领导机构,加强和充实各自的情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