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2016800000051

第51章 最离谱的假古董和没有文化的游客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文物多。文物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供不肖子孙来糟蹋和挥霍。可以拿出去卖钱的,有走私贩子倒腾出去卖;拿不走的,就圈起来收门票,尽量榨油,哪管古迹承受得了不。如果没有人来,就放任不管,一任其房倒屋塌。有意思的是,糟蹋文物的人,却热衷于造假古董。可以搬得走的由文物贩子来造,而搬不走的,则由政府来包办。

早一点的有唐城、宋城,近一点的有各种中华始祖,黄帝、炎帝、神农、女娲,甚至连蚩尤也算,一个个雕像塑起来,一幢幢庙宇立起来,一座座祭台垒起来。而且东也有,西也有,一个祖宗,分几下,都说自己地方的祖宗才是真祖宗。建议各地官员再建庙修坛的时候,跟王麻子剪刀铺的竞争一样,挂“真”或者“真真”的前缀。不过,比较起来,最离谱的造假,当属安徽宁国市意欲修建“宁国府”。据说人家仗着自己是“宁国”,要打造《红楼梦》的宁国府品牌。建唐城、宋城,毕竟人家当年阔过,差不多就在那个方圆,过去有过这个城,虽然建得跟古代差得很远,怎么说,还有影。满地冒出的祖宗庙祖宗坛,或多或少,也都有点史料的依据。虽说有的依据过于牵强,但不管怎么说,毕竟可以算他有据可查。可是宁国府算什么呢?谁不知道《红楼梦》本是小说,假语村言,贾府本是假府,当不得真。就算找作者创作的原型,也只能在北京和南京,怎么也轮不到安徽的宁国。当初北京建大观园,就已经贻笑大方。安徽建宁国府,简直是张飞打岳飞,哪儿对哪儿啊?看目前的情形,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估计用不了太长的功夫,假古董将会磅礴于神州大地。各种见于小说、戏剧、传说或者史籍的古代钢筋水泥的古建筑,将会到处都是。各个电视台选秀选出来的金陵十二钗,以及西施、莺莺、红佛女,连带着潘金莲和孙二娘,点缀其间,搔首弄姿,真是好看煞人。

不过,一件明明很可笑的事,却有人前赴后继地做,笑骂任你笑骂,其中必有道理。换言之,兴事者必有好处。但凡这种事情,大多属于旅游开发,政府热衷,商家参与,如果全然无利可图,估计持续不了如此长的时间,更不会愈演愈烈。这里头,除了我们的领导比较好名,高度喜欢附庸风雅的因素外,假古董可以带来真利益,才是兴建假古董的真正动机。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旅游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还就是不喜欢看真古董。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破破烂烂,没什么好看的。他们就是喜欢这些假古董,越是金碧辉煌,越是喜欢,只要建造者能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目来,把这个名头按在一堆钢筋水泥头上,再配上些俊男美女点缀其间,差不多就会游人如织。前面提到的唐城、宋城,大观园,游客都不少。山西的朋友曾经拉我去过绵山,那里据说是被煤老板承包下来,原来破烂的旧东西被扫荡了,代之以豪华,巍峨的假古董,每个景点,都有从春秋到唐朝的大名头。结果,那个地方成了附近几个省的度假胜地,每日里,游人多的就跟赶集似的。

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口袋里有几个钱,一门心思想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这些人肚子里,却只有鱼肉,没有文化。我们拥有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几代人,甚至很多上过大学的人,连基本的文史常识都没有。出去玩,也就是起哄,一任导游胡扯,再不就找地方打牌。前阶段,中国游客出国出糗的事,曝光了不少。其实,在国内游,也是如此,丢人丢得一样大,只不过外国人看不见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那些口袋有钱、肚皮里有鱼肉、但脑子里空空如也的人来说,宁国府这样的假古董,倒是也般配。只是建造者要留点神,防备哪一天冒出来个贾代化的几世孙,跟你要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