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38100000049

第49章 论语(3)

【故事链接】

识破伪君子

曹操在担任丞相的时候,任用崔琰(yǎn)、毛玠(jiè)俩人共同掌管选用官吏的事务。崔琰、毛玠不负曹操所望,以清廉正直为首要标准,录用了一批德才兼备之人,而那些平庸浮华之徒则受到了打击。朝廷官府风气大变,士人们都以俭朴廉洁自律为荣。为此,曹操十分得意。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朝廷形成了这么一种舆论:文武百官,只要有谁穿件新衣服,坐辆新车子,就会受到非议,被指责为不廉洁;长官进出军营,形容不整、衣衫破烂,则被赞之为清廉。这样一来,连是非标准也搞不清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投机钻营者趁机混入官场、窃取高位。一时间,官场鱼目混珠,良莠难分。

面对这种局面,朝廷中一些正直之人,虽十分担忧,但慑于曹操的威严,谁也不敢多说。只有和洽抱着舍得一身剐的精神,直接去觐(jìn)见曹操,及时向曹操指出这种时弊。和洽说:“任用一个人,要从多方面去考察他的品德和才能,不能偏重于某一环节。过分俭朴,用以立身持家是可以的,若以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那就会造成很大的过失……古来教化,在于务必疏通人情。凡是过激的行为,都不免包含着虚伪的成分。”

曹操听了十分赞赏,立即让有关方面完善用人的考核标准和制度,识破那些假装节俭而包藏钓誉祸心的伪君子。

先进篇第十一 闻斯行诸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听到以后就去实践它吗?】?”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求:即冉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退:退缩。】,故进之;由也兼人【兼人:一人能兼作两人的事,意思是胆大,敢作敢为。兼,信,胜过。】,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在,怎么可以(不请示父兄)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公西华问(孔子):“仲由问‘是不是听到就做’,您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吗’,您却说‘听到了就立刻去做’。这使我实在迷惑,所以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生性畏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勇气过人,敢作敢为,所以我要抑制约束他慎重地退后一步。”

【师说】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回答。因人施教,要子路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非常具体,通情达理。这就是孔子的教育,不只是空谈心性,而是结合具体心性而施教。

【知识卡片】

《论语》也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颜渊篇第十二 克己复礼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目:纲目,条目,具体的细节。】。”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敏:聪敏。】,请事【事:实践,从事于。】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只要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是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哪能靠别人呢?”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细节是什么。”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愚笨不聪敏,也要照您说的这样去做。”

【师说】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克己复礼”是一种约束能力,孔子认为要适时地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在礼的范围之内,也就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遵守礼、符合礼,克制自己,不做违背礼的事。人之所以为人,乃是自觉保有一种理性的克制力,在是非得失的关口上,不要让自己思想感情的堤防决口。对己多一份自律,对人就多一份光辉!

【知识卡片】

《颜渊篇第十二》主要记述了孔子对君子的评判标准以及怎样才是“仁”的见解。

颜渊篇第十二 仲弓问仁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大宾:职位高的外宾。宾,指其他诸侯国派来的使者。】,使民如承【承:承担。】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邦:指诸侯统治的国家。】无怨,在家【家:卿大夫管辖的封地。】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接待贵宾一样谨慎,对待百姓如同举行重大的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做到在诸侯国做官,没有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家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迟钝,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师说】

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孔子认为,他年轻气盛,奋发有为,具有领袖气质,孔子对他寄予厚望,特地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对他叮嘱再三,因为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更是治国安民的重要法宝。孔子的这一论断,早已被无数史实所验证。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虽然不可抹杀,但是,由于他暴戾(lì)恣睢(suī),焚书坑儒,推行集权统治,将“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致使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强大的集权王朝顷刻化为“可怜焦土”。

【知识卡片】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爱是理解的别名。

——泰戈尔(印度诗人)

【故事链接】

以邻为壑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相国叫白圭,他治理过水患,自以为对治水很有一套,就向孟子吹嘘说:“我很会治水,而且治水的功绩恐怕还要胜过大禹呢!”

孟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人家大禹治水,是采取疏导的方法,把洪水引入河道,顺流入海,从根本上防止洪水的泛滥。而你只知道修堤筑坝,堵塞漏洞,加高坝深。魏国的水患是免除了,可是你把水患都引到邻国去了,让邻国人去受水灾之害,这算你会治水吗?你的做法,凡是有仁爱之心的人都会厌恶的,有什么好夸耀的呢?”

白圭听了孟子的话,感到非常羞愧,再也不宣扬自己的治水功绩了。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不忧不惧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惧:恐惧,害怕。】。”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内省(xǐng):内心自我反省。】不疚【疚(jiù):久病,长病。引申指久悬不安的亏心事,长期抱愧的事。】,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孔子,怎样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无所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这样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自己而没有愧疚,哪里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师说】

做人要做到问心无愧。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内心坦荡而没有尘埃的,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问心无愧,这样就能不忧不惧。做了亏心事,才会担惊受怕,整日内心惶恐不安。经常反省自己,心存善念,做无愧于心的事,这样就能成为君子,一个真正的仁者。

【知识卡片】

聆听自己的心声,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

——廖凤明《真心的特色》

不必问现在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

——鲁迅《致萧军·萧红》

颜渊篇第十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亡:通‘无’,没有。】。”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患:忧虑,担忧。】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很是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却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都是命中注定,富贵也是上天安排的。’君子只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情,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节,那么,天下人就都是你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师说】

孔子说过“道不孤,必有邻”的话。孔子认为,只要自己的行为合于仁义道德,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两人对门住着也会不相往来。的确,一个人只要以道德为本,仁义为先,他就永远不会被孤立,就会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而是义结关系。兄弟之情不仅仅存在于血缘之中,也存在于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朋友之中。共同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它能使天下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成为患难与共的兄弟。

【知识卡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唐代诗人)

友谊是把全世界的人连在一起的金线。

——伊夫林(英国作家)

【故事链接】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张角组建黄巾军,发动了起义。皇帝连忙召令各地军官镇压起义军。幽州太守刘焉慌忙派人到处张贴招兵告示。

一天,在涿县的大街上,一位皇族后代刘备正在看榜文。想到国家危难,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只听身后有人大声地说:“男子汉不去为国出力,叹什么气呀!”刘备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豹头环眼、长着胡子的黑脸大汉。他叫张飞,以卖酒杀猪为生。刘备觉得遇到了知心朋友,便邀张飞来到酒店,一边喝酒一边畅谈报国志向。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相貌堂堂的红脸大汉,高声大喊:“店家,快拿酒来,我要赶着投军去!”原来这位英雄名叫关羽。三个人述说完各自的身世后,都说出了想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第二天,三个人来到张飞家的桃园,摆好祭品,点上香,一同跪在祭台前,对天地发誓,从此结为兄弟,生死不离,同心协力,保国为民。

颜渊篇第十二 子贡问政

【原文】

子贡问政【政:执政的学问。】。子曰:“足食,足兵【兵:兵器。这里指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斯:指示代词。此,这。】三者何先【何先:哪个最先(去掉)。】?”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成立,存在。】。”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朝政。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再要去一项,这剩下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也就不能存在。”

【师说】

粮食、国防、信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比较而言,老百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更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民心,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多的粮食,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的。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当子贡连续提出二者必去其一的问题时,孔子作出了“去兵”“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的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知识卡片】

失信不立。

——《左传》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成:成全,实现。】人之美【美:好事。】,不成人之恶【恶:坏事。】。小人反是【反是:与这相反。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助成别人的好事,而不是助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这个相反。”

【师说】

从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帮助他人成全好事,需要很高的人生境界,但是助纣为虐却是品行低劣的小人表现。为了别人的幸福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这就是君子精神的高尚之处。

孔子倡导成人之美,他同时又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成人之恶的坏人,他们也“热心助人”,然而他们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帮助别人干坏事。“成人之美”与“成人之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知识卡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增广贤文》

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法国作家)

【故事链接】

君子有成人之美

管仲本是齐桓公的死敌,后来齐桓公却依靠管仲成就了一番霸业,其中鲍叔牙起了很大的作用。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感情深厚。长大后他俩分别成了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师傅。纠和小白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齐襄公被杀死后他们就开始了王位争夺。

在这一过程中,管仲给公子纠献计杀掉小白,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公子纠被杀,小白登上王位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想办法让管仲平安回到了齐国。

接着,鲍叔牙便向齐桓公大力举荐管仲,说:“那时,管仲侍奉公子纠当然要帮着他。但是他的本领比我强,定能助你一臂之力。”齐桓公听了,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被尊称为“仲父”。鲍叔牙甘愿将相国之位让给管仲,这一成人之美的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子路篇第十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有司:官员。司,管理。】,赦小过,举【举:提拔,推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舍:舍弃,放弃。这里指不推举。】诸【诸:‘之乎’二字合音。】?”

【译文】

仲弓担任季氏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先给手下做好表率,让他们各司其职,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有才能的人。”仲弓又问:“怎么知道他是优秀人才而把他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了解的,至于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难道不会去发现他们吗?”

【师说】

谁是贤才,怎样去分别呢?孔子说,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选。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没有表现的机会,只好等待别人去发掘了。

【知识卡片】

《子路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孔子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也有关于个人道德与品德的完善,以及他的求同存异思想——“和而不同”。

子路篇第十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身:自己的品德、才力等。】正,不令【令:动词,下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虽:即使。】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师说】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政治不仅是命令、权威,使人服从而已,为政者更要凡事率先垂范。孔子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并强调以身作则。

【知识卡片】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