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38000000008

第8章 诗经(8)

[15]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1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17]式:适合。

[18]入:接受,采纳。

[19]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20]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21]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师说】

《思齐》全诗二十四句,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首章六句,赞美了三位女性,即“周室三母”。第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后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则于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那样为德所化;然后又作表率于兄弟,使兄弟也为德所化;最后再推及到家族邦国中去。从第三章开始,每章由六句转为四句。第三章的前两句承上章的后三句而来,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最后一章不难理解,主要讲文王勤于培养人才。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美体现。

【知识卡片】

周室三母

太姜:古公亶父之妻,季历(王季)之母,姬昌(周文王)祖母。

太任:亦称大任,周室三母之一,季历(王季)之妻,姬昌(周文王)之母。

太姒:周文王正妃。姒姓,出生在夏朝国王禹之后代有莘氏,另一说出生自杞国、缯国。

【故事链接】

周文王和太姒

商代末期,洽川的莘野村出了一位美女,是姒家的大姑娘,起名叫太姒。人们都说:“天上神仙是什么样儿,咱没见过,可这太姒,却真正是人间的仙女!”太姒不光长得美,还心灵手巧。她纺的线又细又匀,织的布又平又展,巷院中不论谁家有了事,她都乐意帮忙,见了老人态度和气,老人们都夸这姑娘心眼儿好。太姒的名气越传越远,远在西岐的周文王就打发使者来到洽川访查。使者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人人都夸太姒好,没有一个人说不字。使者回去一汇报,周文王心里非常高兴。但他担心使者的话里是不是会有夸大的成分,便决定亲自到洽川走一趟。

周文王与太姒一见钟情,征得父母的同意,太姒领着文王在故乡各处走走看看。周文王看了天下罕见的洽川瀵(fèn)泉,观赏了黄河滩里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幽静的沙洲上,耳畔上只有雎鸟关关的叫声,那是它们求偶的信号。黄河浩浩荡荡地向南奔流,显示出母亲河的宽宏和慈祥。太姒看着文王被陶醉的样儿,问他:“你看洽川这地方好吗?”文王深情地说:“地方好,人更好,我要把你带到西岐,娶你做妃子。”太姒问:“西岐也好吗?”文王答:“那里也是一块宝地。先人们几经选择,才在那扎下根来。我觉得,只有你,才是我的好配偶。”太姒说:“我虽然舍不得家乡,但我向往西岐,你放心,我会尽力做一个好妻子。”当下两人在沙滩上对天盟誓,要做一辈子好夫妻。人们都认为文王和太姒是再好不过的一对,他们的结合是天意,夸赞他们是“天作之合”。后来人们在喜庆新婚的横批上总爱写上“天作之合”,就是从这儿来的。

太姒与文王成亲后,贤而有德,被后世尊为“圣母”。

周颂·清庙

【原诗】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1]。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2]。

对越在天,骏[3]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4]。

注:

[1]於:叹词。穆:庄严、壮美。清庙:清静的宗庙,这里指祭文王的庙。肃雝(yōng):庄重而和顺的样子。显:显赫。相:助祭的人,此处指助祭的公卿诸侯。

[2]济济:众多。多士:指祭祀时承担各种职事的官吏。秉:秉承,操持。文之德:指周文王的德行。

[3]对越:“对”是报答,“越”是颂扬。报答称颂。在天:指周文王的在天之灵。骏:敏捷、迅速。

[4]不(pī):通“丕”,大。承(zhēng):借为“烝”,尊奉。射(yì):借为“斁”,厌弃。斯:语气词。

【译文】

呜呼深远清庙里,庄重和顺助祭者。执事人多又整齐,文王美德来继承。报答文王在天灵,祭祀奔走于庙中。无上光辉和美好,从无厌倦皆尊奉。

【师说】

《清庙》是《周颂》的开篇之作,即“颂之始”。全诗采用了侧面描述和侧面衬托的手法赞扬了周文王的高尚德操,是对帝王歌颂德的“始篇”。开头两句只写宗庙的清静庄重,接下来两句描写了官吏为颂扬文王而在庙里忙碌,没有正面描写,但抽象简括之中文王的厚德尽显,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知识卡片】

宗庙祭祀

在古代,皇室之家的庙称宗庙,士庶之家的庙称家庙或宗祠,也就是后来所称的祖宗祠堂。宗庙祭祀是春秋时期祖先崇拜的基本形式,宗庙也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从用途上看,春秋时期的庙是专为祖先修建的。宗祠和祭祀活动是旧时代家族内部加强亲情、维系血缘关系的一种方式,在当时对维护宗族之间的亲情,加强联系和沟通,都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故事链接】

趣话

某邑童子试,以“昧昧吾思之”为题,语出《书经·秦誓》,昧昧而思者,乃深思、静思也。一生误书为“妹妹吾思之”。考官邑令笑而评批曰:“哥哥汝错矣!”

《笑林广记》中记有这样一则趣闻:

清朝重臣李鸿章有一远房亲戚,不学无术却又想通过考试博取功名。一次去参加乡试,眼看收卷时间已到,却一个题目也没有做出。于是急中生智在卷子上写到:

我是李中堂大人的亲妻(戚)。

因识字不多,居然把亲戚写成亲妻也浑然不知。

后来主考官阅卷时,一看这样的试卷简直是乐不可支,就风趣的在卷子上做了一个批语:

因你是李中堂大人的亲妻,所以我不敢娶(取)!

周颂·天作

【原诗】

天作高山,大王荒[1]之。

彼作[2]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3],子孙保之。

注:

[1]作:生。高山:指岐山。大王:周代开国君主。荒:扩大,治理。

[2]彼:指开国君主。作:治理。

[3]彼:指文王。徂:往。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

【译文】

天造高大那岐山,大王开垦费思量。大王于此创基业,文王继续开周疆。万民归周皆前往,岐山道路始坦荡,儿子永保岐山冈。

【师说】

这首诗既祭祀圣地,又祭祀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该诗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了积蓄力量的进程,并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诗歌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有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作者的手笔非凡。

【知识卡片】

贤明君主周文王

周文王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周文王实行仁政,敬老爱幼。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并以礼相待,予以重用。如伯夷、叔齐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周文王部下称臣。周文王自己以身作则,生活勤俭,穿普通的衣服,还亲自到田间劳动。周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故事链接】

东西

朱熹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学者。一天,朱熹去拜访他的老朋友盛温如,正巧赶上盛温如要出去。朱熹于是便问他:“你干什么去啊?”盛温如说:“我要去买东西。”朱熹笑着说:“你只买‘东西’,就不买‘南北’吗?”盛温如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是属木、金的物品,都可以用篮子装的。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水、火怎么能够用篮子装呢?所以说,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朱熹听了,连连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

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都用“东西”来表示某些事物。

周颂·丰年

【原诗】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1]。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2]。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3]。

注:

[1]稌(tú):稻子。廪(lǐn):粮仓。亿、秭(zǐ):数目。万万为亿,亿亿为秭。这里指数目多。

[2]畀(bì):给予。祖妣(bǐ):男女祖先。

[3]洽:齐备。孔:很,甚。皆:普遍。

【译文】

丰年收获黍稻丰,装满高高那粮仓,成万上亿数难尽。新来酿成酒与醴,进献祖先来品尝,祭祀礼节都相合,神灵普降大福祥。

【师说】

古代,农业在一个国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称国家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农业的收成在当时的西周是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这是周王于秋收后祭祀祖先采用的乐歌。开篇描写了粮食谷物的丰收场景,显示出西周的国力强盛。诗歌表达了人们祈望丰收的美好愿望和礼敬先人的感情。

【知识卡片】

祭祀中的酒文化

远古以来,酒就是祭祀时的必备品。在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而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激励斗志。我国很多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的习惯,在重要节日到来的时候,席前都要为祖先预留出上位,然后放上酒菜,并且示意让祖先先饮,而后他人才可以开始用餐,用这种形式表示对祖先的敬意。在清明、春节等传统节日里,各地也有带着酒为过世亲人上坟的习俗,以此表达哀思。

【故事链接】

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十分凶残。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年”便来到人间为非作歹,伤害人畜,叼走小孩和猪、羊等。人们都很害怕“年”,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只好把门关紧了,躲在屋子里。

这一天,“年”又准备害人了,它看见一户人家的烟筒里正冒着炊烟,“一定有好吃的。”它一边吸着嘴边的涎水一边朝那户人家奔了过去。正在做饭的老奶奶看见“年”冲进厨房,大惊失色,吓得把捣火的竹棍顺手扔进了灶膛。“年”哈哈大笑着冲到热气腾腾的锅边,正准备揭开锅盖时,突然从灶膛里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年”吓得蹦起老高,“刷”地窜到门外,抱着脑袋朝山林里逃去。

原来那一声巨响是竹棍在灶膛烧炸后发出的。“‘年’一定是害怕听到响声”,老奶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