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37900000039

第39章 增广贤文(3)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可以告别贫穷尽享荣华富贵了。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很快就犯起愁来,茶饭不香,坐卧不安。老婆看在眼里,不禁上前劝道:“现在吃穿不缺,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发愁?就是贼来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怕人偷只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十八个金罗汉我才得到了其中一个,那十七个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呢,我怎么能安心?”说完便像只被烤熟了的鸭子,瘫软在床上。

樵夫怀着金罗汉梦整日愁眉不展,落得疾病缠身,最终一命呜呼。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原文】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举:中科举。】成名天下知。

【译文】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有朝一日功成名就,金榜题名,普天下的人就都知道自己的名声了。

【师说】

鲜花背后有汗水,荣誉背后是艰辛。每一个成功者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磨砺。我们与其徒然羡慕别人的成就,不如埋下头来,踏踏实实地辛勤劳作,用汗水浇开自己的成功之花。

寒窗苦读,默默无闻,是积累和奋斗的时期。一旦功成名就,金榜题名,就会名声大振。但重要的不是将来的名望,而是我们奋斗和付出汗水的过程。

【知识卡片】

《增广贤文》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的集大成者,它阐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处世智慧、人生哲理,简练而精辟,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故事链接】

翟方进苦学

翟方进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官吏,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长大后做了汝南太守府的小吏,因为官职很小,经常被人辱骂。有一次,一个掾史喝醉了酒,对翟方进说:“你,快过来给我脱鞋!”翟方进忍无可忍,一甩袖子就想离开,掾史骂骂咧咧就扑了上来,一下子把翟方进推倒在地。翟方进爬起来,立刻回了家,然后就和母亲到长安求学,用功读书。十年以后,翟方进受到汉成帝的赏识,还做了丞相。他衣锦还乡的时候,街道上挤满了人,当初欺负过他的人都对他笑脸相迎,施以大礼。翟方进感慨地说:“十年之前和今天的待遇可真是大不同啊!”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原文】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恢恢(huī huī):广大。】,疏【疏:间隙大。】而不漏。

【译文】

种下麻种就会收获麻,种下豆种就会收获豆子。天网极为宽广,虽然缝隙很大,但从来不会遗漏一个坏人。

【师说】

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善行得到善果,恶行遭到惩罚。对恶人的惩罚虽然有时不会在当下实现,似乎是遗漏了,但他最终还是逃不脱的。

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下怎样的种子,就收获怎样的果实。多行善事,人生必定乐趣无穷。

【知识卡片】

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

——林语堂

靠自己的力量能获得的东西,不要去乞求他人的恩赐。

——蒙台梭利

【故事链接】

裴度还带

唐朝有个人叫裴度,年少时家境贫困,满腹才学却怀才不遇。一位善于相面的高人给他看过面相之后,断言他福小命薄,必将冻饿而死。裴度却不以为意。

后来,裴度落魄之中游览香山寺。走到一个小亭子上时,在栏杆上拾得一条缀满珠玉的宝带。当时裴度饥寒交迫,如果他将宝带据为己有,就会大富大贵。但是他想:“失主一定很焦急,我怎么能够损人利己,为了填饱肚子坏了心术?”他想到丢失宝带的失主一定会返回寻找,于是坐在原地等候。

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年轻女子泪流满面地赶来,说道:“老父亲被冤陷狱,好不容易借得一条宝带,拿到宫中赎罪活命,却被我这不孝之女烧香时弄丢了。如果有好心人拾到,请可怜我归还宝带,以保全老父之命。”裴度见她辞情恳切,必是失主,于是将宝带交还女子。

过了一些日子,裴度又遇到那位相士。相士得知裴度归还宝带的事情后,十分佩服:“这是大功大德啊!将来你将富贵两全!”

后来裴度果然进士及第,当上了宰相,福寿双全,子孙优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原文】

人而无信【信:信用。】,不知其可也。

【译文】

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事情。

【师说】

诚信是淡淡的茶香,能够拂去人们心灵的疲劳;诚信是暖暖的灯光,指引人生航向。

人应该保持信用,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否则,他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知识卡片】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故事链接】

范式千里履约

东汉时,张绍与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学业结束了,二人即将分别,都很舍不得。

分别时,张绍伤心地说:“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范式安慰张绍说:“不要伤心,两年后的今天,我一定会去看你的。”于是,张绍日日在家中等待,盼望着那一天早点到来。

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到了。这天早上,张绍对家人说:“范式快来了,我们赶紧准备准备吧!”家里人都说:“范式家离这里有一千多里路,他怎么会来呢?”张绍并不理会家人的话,仍然张罗着欢迎范式。

过了中午,范式还没有来,家人都说范式不会来了,但张绍仍在门口张望。直到太阳落山,张绍终于看到范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两个好朋友见面后,分外激动,诉说着离别之情。张绍的家人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啊,太难得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天时【时:时机。】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和谐。】。

【译文】

天然时机好比不上地理条件好,地理条件好不如人心团结好。

【师说】

事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在条件。这个内在条件就是大家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因为“堡垒从来是先从内部攻破的”。至于那些天时、地利等外部因素也很重要,但如果人心不齐,条件再好也不一定能够成功。任何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都是开启快乐人生的钥匙。相处得和睦融洽,办起事情来就会轻松得多,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知识卡片】

《增广贤文》又名《古今贤文》,亦称《增广便读昔时贤文》,简称《增广》,是我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蒙教读物。相传由明中叶一儒生编纂,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修订增补,形成了流传于今的版本。自清末开始,风靡全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故事链接】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公元383年8月,前秦王苻(fú)坚亲率九十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向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进军。这支近百万的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规模浩大。苻坚凭着自己兵力强大,非常自信,骄狂地宣称:“以我百万大军,即使将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让长江之水断流。”但是苻坚没想到他的队伍中有军心不齐的隐患。首先是他刚统一北方不久,长安附近的百姓还没有从内心完全归顺他,后方基础不够坚实;其次,他临时组织起来的近百万军队由几个民族组成,人心不稳;再者,他派到晋军大营劝降的朱序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晋军首领谢石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情报,透露了前秦军队的致命伤。

虽然晋军人数只有八万,但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鼓足了劲要狠狠迎击进犯的前秦军队。在名将谢石的指挥下,他们巧用奇谋,猛攻阵地,很快就让苻坚的百万大军土崩瓦解。逃兵一路向北败退,沿途不敢停留,听到耳边的风声和空中的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吓得魂飞魄散。淝水之战,前秦被歼灭和逃散的士兵多达七十多万。而晋军不过区区八万精兵,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原文】

从俭【俭:俭朴。】入奢易,从奢【奢(shē):奢侈。】入俭难。

【译文】

由俭朴变为奢侈(chǐ)很容易,而由奢侈变俭朴却很困难。

【师说】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浅显的生活哲理,告诫人们要自律,注意保持俭朴,避免奢侈贪欲。因为奢侈浪费会花光积攒起来的财富,勤俭朴素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个人,都应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知识卡片】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丘明《左传》(春秋)

节俭中蕴藏着一切美德。

——西塞罗(古罗马)

【故事链接】

勤俭持家

春秋时期,伏牛山下有一个叫吴城的人,他很勤快,又很节俭,所以生活非常美满。他临死的时候对他的两个儿子说:“我留下一块牌匾,你们只要按牌匾上的字去做就不会挨饿!”

两个儿子在他死后分了家,大儿子得到了牌匾上面的“勤”字,二儿子得了牌匾上的“俭”字。大儿子每天很勤快地干活,可是花钱大手大脚,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二儿子只知节俭,却不勤快,所以也过得很艰难。有一年大旱,兄弟两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两人一恼,就把父亲的牌匾摔在了地上,突然,兄弟俩对看了一眼,这才恍然大悟,从此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

【原文】

日勤三省【省(xǐng):反省。】,夜惕(tì)四知【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万事劝人休瞒昧(mán mèi),举头三尺有神明。

【译文】

曾参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杨震半夜无人时分也不收取别人钱财。奉劝世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欺瞒蒙昧,因为头顶三尺有神明在注视我们的一言一行。

【师说】

做人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当之处,即使在夜半无人时分,也不做欺瞒蒙蔽的事,要做到自己问心无愧。

【知识卡片】

承德避暑山庄有四知书屋,是乾隆皇帝五十一年御笔亲题的。乾隆皇帝曾在这里召见朝臣,也在这里处理军国要务。“四知”一语出自《易经》:“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乾隆皇帝对此话十分赞赏,表达了他刚柔并济的统治策略。

【故事链接】

“四知先生”杨震

东汉的杨震为官清廉,从不收受贿赂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始终以“清白为官”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的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要经过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提拔之恩,特准备了黄金十斤,准备趁夜深人静时拜访杨震,将黄金送给他。

没想到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他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密切,很了解你的为人才提拔你,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杨震回答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听了杨震的话,十分敬佩他的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广为传颂,后人也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乐不可极,乐极生悲

【原文】

乐不可极【极:顶点】,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放任,不约束。】,纵欲成灾。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译文】

快乐不可达到极度,快乐过度,就可能引起悲伤;欲望不可放任,放任欲望,灾祸就会来临。任何事物发展到极度,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化。器物装得太满,就必然会发生倾斜。

【师说】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物极必反。即使是快乐,也不可过分,而欲望则更不可放纵过度。《吕氏春秋》上有句话:“全则必缺,极则必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知识卡片】

否极泰来终可待。

——《湘中作》(唐代诗人韦庄)

否极泰来: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pǐ):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出自中国典籍《周易·否》和《周易·泰》。

【故事链接】

兔死狗烹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成了吴国的俘虏。后来,他在范蠡(lǐ)、文种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最终打败了吴国。

吴国被消灭后,范蠡辞掉官职,到北方去做陶器生意。因为他做生意很精明,赚了很多钱,成了当时有名的大富翁。直到今天,人们还称他为“陶朱公”。据说,范蠡离开越国以后,很担心文种的安危,就写了一封信劝他舍弃功名富贵,做一个快乐、自由的人。他在信中写道:“鸟儿们都被射杀光了,再好的弓也要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也会被主人杀掉,煮来吃呢!”

文种认为越王对自己十分优待,不会那么绝情,所以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可是没过多久,越王就听信谗言,怀疑文种对他不忠,真的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