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37900000015

第15章 论语(4)

一天,在涿县的大街上,一位皇族后代刘备正在看榜文。想到国家危难,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只听身后有人大声地说:“男子汉不去为国出力,叹什么气呀!”刘备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豹头环眼、长着胡子的黑脸大汉。他叫张飞,以卖酒杀猪为生。刘备觉得遇到了知心朋友,便邀张飞来到酒店,一边喝酒一边畅谈报国志向。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相貌堂堂的红脸大汉,高声大喊:“店家,快拿酒来,我要赶着投军去!”原来这位英雄名叫关羽。三个人述说完各自的身世后,都说出了想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第二天,三个人来到张飞家的桃园,摆好祭品,点上香,一同跪在祭台前,对天地发誓,从此结为兄弟,生死不离,同心协力,保国为民。

颜渊篇第十二 子贡问政

【原文】

子贡问政【政:执政的学问。】。子曰:“足食,足兵【兵:兵器。这里指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斯:指示代词。此,这。】三者何先【何先:哪个最先(去掉)。】?”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成立,存在。】。”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朝政。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再要去一项,这剩下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也就不能存在。”

【师说】

粮食、国防、信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比较而言,老百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更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民心,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多的粮食,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的。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当子贡连续提出二者必去其一的问题时,孔子作出了“去兵”“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的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知识卡片】

失信不立。

——《左传》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成:成全,实现。】人之美【美:好事。】,不成人之恶【恶:坏事。】。小人反是【反是:与这相反。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助成别人的好事,而不是助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这个相反。”

【师说】

从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帮助他人成全好事,需要很高的人生境界,但是助纣为虐却是品行低劣的小人表现。为了别人的幸福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这就是君子精神的高尚之处。

孔子倡导成人之美,他同时又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成人之恶的坏人,他们也“热心助人”,然而他们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帮助别人干坏事。“成人之美”与“成人之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知识卡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增广贤文》

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法国作家)

【故事链接】

君子有成人之美

管仲本是齐桓公的死敌,后来齐桓公却依靠管仲成就了一番霸业,其中鲍叔牙起了很大的作用。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感情深厚。长大后他俩分别成了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师傅。纠和小白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齐襄公被杀死后他们就开始了王位争夺。

在这一过程中,管仲给公子纠献计杀掉小白,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公子纠被杀,小白登上王位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想办法让管仲平安回到了齐国。

接着,鲍叔牙便向齐桓公大力举荐管仲,说:“那时,管仲侍奉公子纠当然要帮着他。但是他的本领比我强,定能助你一臂之力。”齐桓公听了,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被尊称为“仲父”。鲍叔牙甘愿将相国之位让给管仲,这一成人之美的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子路篇第十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有司:官员。司,管理。】,赦小过,举【举:提拔,推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舍:舍弃,放弃。这里指不推举。】诸【诸:‘之乎’二字合音。】?”

【译文】

仲弓担任季氏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先给手下做好表率,让他们各司其职,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有才能的人。”仲弓又问:“怎么知道他是优秀人才而把他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了解的,至于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难道不会去发现他们吗?”

【师说】

谁是贤才,怎样去分别呢?孔子说,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选。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没有表现的机会,只好等待别人去发掘了。

【知识卡片】

《子路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孔子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也有关于个人道德与品德的完善,以及他的求同存异思想——“和而不同”。

子路篇第十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身:自己的品德、才力等。】正,不令【令:动词,下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虽:即使。】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师说】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政治不仅是命令、权威,使人服从而已,为政者更要凡事率先垂范。孔子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并强调以身作则。

【知识卡片】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

如果法官偷窃了自己,盗贼便有权偷窃别人。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故事链接】

以身作则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灵公有个癖好,爱看女扮男装,宫里的宫女都穿起了男装,于是全国各地的妇女也纷纷效仿起来,弄到了男女不分的地步。

齐灵公对此很不满,便规定凡是民间女子女扮男装的,一经发现,就要撕破衣服,扯断衣带。尽管措施很严厉,但这种现象也不能一时杜绝掉。于是齐灵公问晏子:“我下令禁止女扮男装,发现以后就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为什么还禁绝不了呢?”晏子说:“宫中的女子都穿男装,却要禁止宫外的女子穿男装,这好比是在门外挂着牛头,在门里却要卖马肉一样,怎么能让人信服?”

齐灵公听了晏子的话,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宫中女子,一律禁止穿男装,恢复女人的装扮。这一命令,虽然不是对着全国下的,却在全国百姓中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不到一个月,齐国的女子女扮男装的奇怪现象就不禁而止了。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

子曰:“君子和【和:相异的个体在一起配合叫和,和是和谐共处。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而不同【同:相同的东西混同一起叫同。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苟同,引申为同流合污。】,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来达到统一和谐,但是不盲目苟同他人,而小人只讲求完全一致,却没有自己的见地。”

【师说】

“和而不同”的思想显示出了孔子高度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君子既要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是也要让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得以体现,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与他人混同。但小人则相反。小人与他人完全一致,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思想。

【知识卡片】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

把自己的缺点告诉你的朋友,是莫大的信任;把他的缺点告诉他,是更大的信任。

——富兰克林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易事而难说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易事:很容易与人共事。】而难说【说:同‘悦’,动词,被取悦。】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使:役使,派遣。】人也,器之【器之:量才使用他们。】。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求备:求全责备。】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共事很容易,但很难取悦他。不以正道去取悦他,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会根据才能来安排。为小人办事很困难,但要取悦他则很容易。不用正道去取悦他,也会得到他的喜欢。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却求全责备、处处刁难。”

【师说】

孔子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在用人、待人方面的不同表现。君子喜爱正道,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和学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为他做事不用考虑其他。作为君子,他胸怀宽广,以事业为重,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把别人对自己的褒扬、赞誉看得很淡然。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

【知识卡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中国谚语

待君子宜宽,防小人宜严。

——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泰而不骄

【原文】

子曰:“君子泰【泰:泰然,稳重。】而不骄【骄:骄纵,放肆。】,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稳重而不骄纵,小人骄纵而不稳重。”

【师说】

君子从内而外安详坦然而不是清高孤傲;小人则因内心躁动没有底气,所以表面上要目中无人。内心谦逊的人对事能坦然处之,因为他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恐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产生的外在表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我们既需要情感的放飞,但更需要理性的罗盘。

【知识卡片】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夫(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作家)

【故事链接】

一饭三吐哺

周公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他的君子风范深受孔子的推崇和敬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说的就是他求贤心切、为国事操劳的情景。

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刚把头发浸湿,外面来人有急事报告。周公连忙握着湿淋淋的头发,出去办完事,再回来接着洗;洗到半截儿,又有人来报告,他还是握着湿发出去,一连出去几次,才把头发洗干净。——这就叫做“一沐三握发”。

还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刚把一块肉放进嘴里,外边有客人来访。他马上把肉吐出来,起身去迎接客人。一顿饭的工夫,来了三次客人,周公就吐了三次饭菜——古代就把这个故事叫做“一饭三吐哺”。

他家人不忍看到这种情景,说:“您不能吃完饭再去会客吗?”周公摇摇头说:“这些贵客来访,都有好主意要说。我恨不能马上听听,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呢?”

周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招纳天下贤士,为了周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精力。

宪问篇第十四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怀居:留恋舒适安逸的居家生活。怀:留恋,思念,眷顾。居:家居,家庭。《左传》上有“怀与安,实败名”的话(《僖公二十三年》),士若怀恋家居之安,心有所累,就成就不了事业。】,不足以为士【士:读书人。】矣。”

【译文】

孔子说:“作为‘士’,如果一味留恋家庭,就不足以成为‘士’了。”

【师说】

孔子一贯主张积极入世,以实际行动在天下施行“仁”。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议政参政,就是实例。

在孔子心目中,读书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使命感,有责任心,不追求更不满足于安逸的居家生活。一个读书人如果倾心于营造和迷恋自己的安乐窝,那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后来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一思想的发挥。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反对“怀居”,但又不主张离开父母而“远游”,表面看来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二者和谐统一在实现“仁”这个大目标之下。孝敬父母是“仁”的表现,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同样是为了实现“仁”。

【知识卡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唐代诗人)

四海为家的人没有家。

——英国谚语

宪问篇第十四 邦有道,危言危行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危:正,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xùn):通“逊”,谦让。】。”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国家政治黑暗污浊,仍要做正直的事,但说话要谦逊谨慎。”

【师说】

种子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于是它做到了;沙子坚信它可以变成珍珠,于是它做到了。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能处变不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节论述孔子的处事之道。无论国家政治如何变化,个人的处事原则不能变,都要正直磊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但是孔子同时也认为在政治不清明的时刻,小心讲话是保全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