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37800000005

第5章 三字经(5)

【故事链接】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里面记载,孔子和自己的儿子孔鲤有一段对话。孔子非常关心他的儿子,你忙忙叨叨的,你是不是已经学《诗经》了?你学过诗没有啊?他的儿子回答:还没有学。孔子的回答是什么呢?语重心长的六个字:不学诗,无以言。你不学诗,你凭什么说话呢?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呢?你怎么能说出非常漂亮的话,你怎么能说出非常优雅的话,不学诗怎么行呢?

三传者 有公羊

【原文】

三传[1]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2]既明[3],方[4]读子[5]。

撮(cuō)[6]其要[7],记其事。

五子[8]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注:

[1]三传:即指《公羊传》《左传》《谷梁传》,专为解释《春秋》。

[2]经:泛指圣人所著的书。

[3]明:明白,清楚。

[4]方:才,开始。

[5]子:为诸子百家著作的书籍。

[6]撮:择取。

[7]要:重要的地方。

[8]五子:就是庄子、老子、荀子、扬子和文中子五人。

【译文】

所谓“三传”就是解释《春秋》的书,它们分别是公羊高写的《公羊传》,左丘明写的《左传》,谷梁赤写的《谷梁传》三书。把圣贤所作,告诉我们为人处世道理的经传都熟读之后,才开始去读诸子百家的书,并且要择取重点来读,牢记每一件事情的因果始末。所谓的五子便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庄子和老子,他们所著的书称为“子书”,在书中,各自陈述了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主张。

【师说】

这部分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知识卡片】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彩,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故事链接】

老子出生

在中国传统当中老子几乎就是个神仙。比如传说中说,老子的妈妈姓什么呢?姓理,道理的理。说老子的妈妈有一天感应到一颗流星,大流星一下钻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于是怀孕了。这一怀孕,怀了多久呢?最长的说法是八十一年,当然比较客气的说法是十二个月,这个还能理解。怀孕八十一年基本上就是神话了,所以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头发白胡子,因为他在娘胎里待了八十一年嘛。老子的妈妈理夫人就非常感慨,唉呦,哎呀,怎么生下来个老子。

经子通 读诸史

【原文】

经[1]子[2]通,读诸史[3]。

考[4]世系[5],知终始。

自羲(xī)农[6],至黄帝。

号三皇[7],居上世。

注:

[1]经:圣人所著的书。

[2]子:诸子百家的书。

[3]诸史:历代流传下来的史书。

[4]考:考证,考察。

[5]世系:一脉传承的顺序。

[6]羲农:即指伏羲氏和神农氏。

[7]三皇:伏羲、神农和黄帝便是三皇。

【译文】

一旦经书和子书都熟读后,便开始研究历代流传下来的史书,详细考证各国朝代的世系,以明了其盛衰兴亡之因,从中记取教训,免得重蹈覆辙。在远古时代,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有熊氏在位期间,皆能勤政爱民,体恤民意,所以被称为“三皇”。

【师说】

这部分讲我们要研究历代流传下来的史书。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知识卡片】

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故事链接】

铲草兴锄

传说,神农时期种庄稼,人们用石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后来,人们变懒了,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在树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草也不死了。没办法,人们就拿铲子铲草。地晒干了,铲草费力气,有的劲使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扒,比铲着得劲,从此便有了锄。

唐有虞 号二帝

【原文】

唐[1]有虞(yú)[2],号二帝。

相揖逊[3],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4],称三王。

注:

[1]唐:尧的国号。

[2]虞:舜的国号。

[3]揖逊:将王位让给别人。

[4]文武:即指周朝的文王和武王。

【译文】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他们德才兼备,被后人称为“三王”。

【师说】

这部分讲二帝三王。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当然舜也不负众托。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的黄金时代。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知识卡片】

尧天舜日: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尧、舜在位的时期,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

【故事链接】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淹了天下。鲧偷了天帝的息壤(传说这是一种能够生长不息的土),用它去填塞洪水。天帝知道后大怒,命令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的郊外。鲧死了三年,尸体不腐烂,又生了禹。天帝就命令禹用土填塞大水,用来安定九州。禹娶了涂山氏姑娘,他不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大家的利益,婚后四天就又前往治水。禹治理洪水,为开凿辕山化做了熊。禹对涂山氏说:“想要送饭,听到鼓声才能来。”禹踏石而误碰石中鼓,涂山氏前来送饭,看见了化成熊的禹,认为作为“王者”的禹,变成动物太失身份,便羞惭地离去。她到了嵩山下,变成了石头。而这时她已怀孕,即将生启。禹说:“还我的儿子。”石头从北面裂开才生下了启。

夏传子 家天下

【原文】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1],迁夏社[2]。

汤伐[3]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4]纣亡。

注:

[1]四百载:四百年。

[2]迁:更易、改换。社:国家。

[3]伐:攻打、讨伐。

[4]至:到。

【译文】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汤起义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师说】

这部分讲夏商变迁。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知识卡片】

家天下:夏以前是禅让制(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每个人都表决,以多数决定。),自夏开始为世袭制(世袭制,就是皇帝下台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传给自己的儿子。),夏禹不传贤而传子,就是家天下。

【故事链接】

夏桀无道

夏代后期,到夏桀时,已是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日夜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这时,商族的势力已经强盛,正在为灭夏做准备。商汤看到夏桀已处于众叛亲离的情况,遂起兵伐桀。商汤全歼了夏军,桀匆忙逃奔,后死于南巢。

周武王 始诛纣

【原文】

周武王,始诛[1]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2],王纲坠[3]。

逞[4]干戈,尚[5]游说。

注:

[1]诛:消灭。

[2]辙东:都城东迁。

[3]坠:坠落。

[4]逞:不顾后果的放纵。

[5]尚:崇拜。

【译文】

周武王起兵诛讨纣王,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号令诸侯的威信已丧失殆尽,列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于是一些到各国去献计策、以游说为业的人,成为时代的主流。

【师说】

这部分讲周朝。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知识卡片】

周朝: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共计约八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故事链接】

千金买笑

周幽王的妃子褒姒不爱笑,周幽王听从虢石父的主意,命令点燃告警的烽火,于是各诸侯王带领人马匆匆来救,结果并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这种情况,冷冷一笑。周幽王说:“爱妃一笑,百媚俱生,这是虢石父的功劳。”于是赏给虢石父千两黄金。

始春秋 终战国

【原文】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1]氏,始兼并。

传[2]二世[3],楚汉争。

注:

[1]嬴:指秦的姓氏。

[2]传:即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