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东竹枝词
20135900000009

第9章 威海竹枝词(3)

文登市是全国老龄委命名的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之一,为此文登市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本精美的画册,从文、山、水、海、泉、林、物七个方面做了归纳和说明,并且提出了打造“滨海养生之都”的构想。据介绍,目前威海市人均寿命七十八岁,有百岁老人二百一十四人,平均每十万人中有八点二个百岁老人,列山东省第二位。有人说滨海地区长寿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实则不然。改革开放前,由于生活的困苦和劳动强度过大,村里的乡亲们大多只能活到五十几岁,我的父亲活到七十三岁(虚龄),便算是少有的长寿之人了。威海能够成就“长寿之乡”的美誉,实在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值得庆幸和珍惜的。

板栗之乡

当年青苗入深山,

而今板栗已满园。

年年秋来金风急,

万户千村垒金砖。

十几年前我到马石山时,山乡的干部群众正在为栽种板栗而竭尽心力。那使我大受感动,回来后写了一篇名为《马石山的风》的散文,发表在北京的一家杂志上。2008春我重回马石山时,看到的则是满山的板栗树如云似涛。当地的同志介绍说,马石山里单是板栗就有近四万亩,且大多处在盛果期,每年秋天单此一项,农民的户均收入就在一万元以上;加之农业税、特产税全免,山区群众的日子确是换了一重天。这让我欣喜不已:十几年前的奋斗毕竟结出了果实,马石山区的历史从此要另写了。

城中村改造

林中草地城中村,

精品城市愁搬迁。

一声利益最大化,

万千纠结变歌吟。

威海是一座新兴城市。像所有新兴城市一样,二十几年间,威海市中心城区由原本的十四平方公里扩展到一百四十六平方公里,人口由七万扩展为八十二万。六十六个城中村就是在这快速扩展中形成的。为了实现建设“精品城市”和“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目标,满足城中村群众改变生活状况的要求,2007年底,威海市大张旗鼓地铺开了城中村改造工程。由于政府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不仅使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几倍,还一次性解决了养老、医保等后顾之忧,因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响应。第一批列入改造规划的是六十六个城中村,十一个没有列入的也主动要求加入,七十七个城中村由此开始了历史性的进程。城中村改造不仅使三点二万户、近十万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威海市的城市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我在威海期间,看了不少城中村改造前的老照片,又特意到改造后的城中村去参观了一番,很为当地所取得的成就而高兴。联想到不时见诸报端和电视画面上的由于拆迁而造成的恶性事件,我越发感受到威海市的高瞻远瞩和可贵可敬。

幸福门

左牵山海右青天,

千里海岸任勾连。

脚下万福随人采,

海疆从此变福田。

幸福门位于威海市海滨公园中段,是威海市几近一千公里海岸公路的起点,门内有一座凸起的圆形锻铜建筑,名叫“万福图”。近一千公里海岸线的贯通,对于当地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是可想而知的。而那任人踩(采)踏的万福图,预示的则无疑是海边人民的未来了。可惜那天前去参观时,我没有到那万福图上去踩上几脚——沾点家乡的福瑞之气,实在也是一件幸事呢。

禁酒令

八方来客四时迎,

午间豪气亦风行。

禁酒下过千道令,

不及笔下一签名。

威海山青水美,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来往的客人多,接待客人也就成了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要务。这自然就离不开酒。再加上部门和部门、单位和单位、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互动,喝酒也就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目”。单是晚上喝也罢,中午也喝,一喝往往便失去节制,由此而影响到工作和自身形象的事也就在所难免。为此,各级都下达过禁酒令,却从未收到过令人满意的效果。2010年五月我去威海时正逢中午,市政协主席设宴款待,却只给我和同来的两位济南的朋友斟酒,在场的当地官员们则一律喝的是矿泉水和饮料。这让我好不惊诧,一问才知道,这一次威海的禁酒令靠的不是上级的命令,而是干部们自己的签名:从书记市长到一般干部都在一份保证书上签了字,表明了如有违犯便自动辞职的态度。仅此一招,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午喝酒的陋习便戛然而止了。由此我想到许多“老大难”问题其实并不尽然,关键还是看有没有决心和切中要害的办法。威海能够做到的事儿,别的地方为什么做不到呢?

亲戚

道是两国亲戚家,

朝来夕往一壶茶。

威海生日蛋糕送,

仁川婚庆捧鲜花。

威海与韩国的仁川是友好城市,两地一水相隔,不过几个小时的路程。如今两国来往频繁,如同走亲戚一般,此诚为美谈也。

韩商

财大气粗造渔竿,

牛气冲天道中韩。

没有翻译不说话,

不入五星寝不安。

这里说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韩商刚刚开始投资威海时的情形。那年我与一位韩商在文登市茼山镇不期而遇,其人趾高气扬,张口必称“日本第一、韩国第二”,拿中国全不当一回事儿;且他白天在乡下厂里上班,晚间必回五星级的威海卫大酒店不可。我有心与他聊上几句,有人介绍说我是省里的大作家他才应了,但见面后,他屁股没抬一抬,只冷冷地握了一下手,便以太忙为由把我打发了。而他还只是韩方的一个普通经理人——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汉子

汉子从来意气高,

回家就把两脚跷。

喝三吆四伺候好,

稍不高兴天地摇。

胶东农村大男子主义盛行,这是历史也是现实。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情况已有了很大改变。

老婆

老婆命里受操劳,

不服还能把天烧?

只要汉子孩子好,

打骂只当痒痒挠。

胶东妇女的贤惠是出了名的,但那贤惠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眼泪。遭受大男子主义的欺压即是一种不公平待遇。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情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变化。

老屋

碗大石块黄泥墙,

白灰海草是梳妆。

小院不宽两棵树,

长大居然做栋梁。

胶东农村走出了不少有作为有成就的人物,这里说的只是一例。蛟龙出深潭,英雄起草莽,此诚不足以为怪也。

吃木鱼

海远山深莫可期,

婚丧嫁娶却难依。

木鱼一条盘中摆,

浓汤蛋丝遮眼皮。

吃木鱼的习俗起源于马石山区。“宁许一头驴不许一条鱼”是五十年前当地通行的一条俗语。今天已经大不相同了,马石山区的孩子们对鱼已觉不出太多新鲜,倒是认识毛驴的人少得可怜了。

老白果树

远看如塔近似山,

几曾入梦几成丹。

青少树前看雷劈,

老来浩然挂心帆。

从长篇小说《骚动之秋》开始,我的作品中大都有与老白果树相关的描写。《羊角号》更甚,通篇写的就是一棵老白果树的生命史。最直接也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家乡小香山上那棵遭受过电劈雷轰却自傲然于天地之间的老白果树。那棵老白果树还在,十多年前我还特意到树下去拍了几张合影。我唯愿她永葆青春,用无畏的生命之光照亮家乡那片土地和生灵。

盼想

百强敢为天下先,

斯山斯水尽黄金。

只是干部多盼想,

也增产值也增薪。

改革开放三十年,胶东沿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何兼顾发展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关系,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造景观

断世绝笔天地造,

而今人工堪比高。

妙手可传千秋后,

拙力亦当成祸苗。

出于发展旅游的需要,不少地区都在打造景观品牌。此中成功者不少,失败者亦比比皆是,并且引起了当地群众和有识之士的忧虑。由此可知,对于具有特定意蕴的古迹和景区的开发,必须加强规划和监督,千万不可放任自流也。

五月槐香

五月花稀枝叶狂,

野路忽来透心香。

半空落雪半山染,

直呼槐花可称王。

五月中旬,济南的槐花已开过多时,胶东的槐花却正在盛期。行走于田野和山路之上,不时便有清香扑面,让人陶醉其中。在从海阳返回的路上我还发现了一种红槐花,一树一片开得煞是灿烂,司机介绍说那是近年刚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天福山里的槐花则成片成阵,气势颇宏,我用照相机拍下几张,至今看起来犹自欣喜不已。2008年我与槐花算是特别有缘,四月上中旬在济南闻到了槐花的芳香,四月下旬到匈牙利领略了欧洲大陆上槐花的娇艳——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品种,五月下旬又在故乡的土地上再次感受到槐花的魅力。从济南到欧洲大陆再到威海,不下万里之遥,我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春天,欣赏了三地不同的槐花。此非三生有幸又当做何解说呢?

大雪

一场大雪五日期,

朔风吹落漫天席。

道路埋没房屋倒,

儿喊亲妈爹喊妻。

下雪在胶东沿海一带算不上稀奇,稀奇的是连续几年雪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久,以至于形成了雪灾,给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可天老爷如此,我等又能如何呢?

台风

海上风来天地翻,

城乡百里黑雨寒。

渔船破碎大树倒,

犹见红衣似飞帆。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威海荣成一带海滨每到夏天差不多总要闹出几场台风来。那年我就亲眼见过街上被连根拔出的大树和海边被撞碎的渔船。但与台风同时出现的总是当地干部群众抗灾救险的身影。此亦为海滨之一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