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2006200000017

第17章 季氏第十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③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④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⑤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⑥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bì)⑦。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⑧。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⑨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⑩之内也。”

注释~~~①颛臾:鲁国的附庸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②有事:指用兵、战争。③尔是过:即“过尔”的倒装形式,“是”字是表示倒装之用的结构助词。④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与费县接界。⑤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⑥相:扶持盲人走路的人。⑦费:鲁国季孙氏的采邑,故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贫”和“均”是从财富着眼,下文“均无贫”可以为证;“寡”和“安”是从人民着眼,下文“和无寡”可以为证。⑨来:使动词。使归来、归附。⑩萧墙:君主大门内的照壁或屏风。人臣至此,便会肃然起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字从肃得声)。“萧墙之内”指鲁君。当时季孙把持鲁国政治,和鲁君矛盾很大,也知道鲁君想收拾他以收回主权,因此怕颛臾凭借有利的地势起而帮助鲁国,于是要先下手为强,攻打颛臾。孔子这句话,深深地刺中了季孙的内心。

译文~~~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子路两人谒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前的君王曾经授权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就在我们的国境之内,这正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孙氏要这么干,我们两人本来都是不同意的。”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接受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譬如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而且你的话错啦。老虎犀牛从槛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责任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既然坚牢,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今不把它占领,日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就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无厌,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须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须担心境内不安。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安定,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下心来。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之人不归服,却不能把他们招来;国家分裂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之内发起战争。我恐怕季孙真正担忧的不在颛臾,而在宫里的屏风之内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①;陪臣②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注释~~~①希:同“稀”。失:指失去政权。②陪臣:指卿大夫的家臣。

译文~~~孔子说:“天下太平,礼乐制度的制定和出征攻伐的命令都决定于天子;天下昏乱,那么礼乐制度的制定和出征攻伐的命令便决定于诸侯。决定于诸侯,大概传到十代,很少不失去政权的了;决定于大夫,传到五代,很少不失去政权的了;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执掌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就很少不失去政权的了。天下太平,国家的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大夫四世②矣,故夫三桓③之子孙微矣。”

注释~~~①禄:这里指给官员发放俸禄的权力,即政权。五世:指自鲁君丧失政治权力到孔子说这段话的时候,经历了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②四世:指自季氏最初把持鲁国政权到孔子说这段话时,经历了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四代。③三桓:指鲁国的三卿孟孙、叔孙、季孙,因三家贵族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鲁国国君已经五代了,政权到了大夫的手中也已经四代了,所以桓公的三房子孙现在也衰微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pì)②,友善柔③,友便(pián)佞④,损矣。”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指巴结奉承别人的人。③善柔:指喜欢当面恭维别人的人。④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友,跟诚信的人交友,跟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就有益了。跟谄媚奉承的人交友,跟当面恭维人的人交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友,这就有害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yuè),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yì)游,乐晏乐①,损矣。”

注释~~~①晏乐:饮酒作乐。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多交有益的朋友为快乐,这就有益了。以放纵享乐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酒狂欢为快乐,这就有害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孔子说:“陪侍在君子身边经常会犯三种错误:没轮到他说话却抢先说,叫做急躁;该说话了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看君子的脸色便贸然开口,叫做瞎子。”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①。”

注释~~~①得:孔安国注云:“得,贪得。”所贪者可能包括名誉、地位、财货在内。《淮南子·诠言训》:“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意本于此章。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精力还不固定,要警戒防备女色;等到壮年的时候,血气精力正旺盛,要警戒防止争强好胜;等到年老了,血气精力已经衰弱,要警戒防止贪求名利。”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②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释~~~①大人:指在高位的人。②圣人:指有道德的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畏惧:畏惧天命,畏惧王公大人,畏惧有德之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怕它,他们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的言语。”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天生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之后知道的是次一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习,这样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要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要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要考虑认真负责;遇到疑问,要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发怒生气,要考虑是否会引起麻烦;看到可得的东西,要考虑是否应该得到它。”

诵读星级★★★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①。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①汤:开水。

译文~~~孔子说:“看到好的人或事,就像追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到不好的人或事,就像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赶紧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以求保持他的志向,依义而行来贯彻他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

诵读星级★★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②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③?

注释~~~①驷:驾车的四匹马。古代一般用四匹马驾一辆车,所以一驷就是四匹马。②首阳:山名。现在何地,其说甚多。一说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之雷首山,一说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北之首山。③其斯之谓与:这一章既没有“子曰”字样,而且“其斯之谓与”来得突兀,上面没有领起句,语意殊不连贯,朱熹《答江德功书》说:“此章文势或有断续,或有阙文,或非一章,皆不可考。”程颐以为《颜渊篇》第十二的“诚不以富,亦只以异”两句引诗应该放在此处的“其斯之谓与”之上。可供参考。

译文~~~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大家都不觉得他有什么好的品德值得称述。伯夷、叔齐两人饿死在首阳山下,大家到现在还称颂他们。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诵读星级★

原文 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②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释~~~①陈亢:就是陈子禽。伯鱼:就是孔鲤,字伯鱼,孔子的长子。②趋:小步快走。这是晚辈在长辈面前一种恭敬的走路姿势。

译文~~~陈亢向伯鱼问道:“老师对您有什么特别的传授吗?”

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一人站在庭中,我快步走过他身边。他问我说:‘学了《诗》没有?’我说:‘没有。’他便说:‘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说话。’我便退回去学《诗》。过了几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快步走过他身边。他问道:‘学了《礼》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便不知道怎么立足于社会。’我便退回去学《礼》。只听到这两句话。”

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诗》,知道了《礼》,又知道君子对待儿子的态度。”

诵读星级★★★

原文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但对外国人便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她也叫君夫人。

诵读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