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实用口才学(MBook随身读)
2005800000004

第4章 把话说得方圆有术 细心:话到细节处,自然心欢喜

在与对方沟通时,站在对方立场上,才能让别人听着顺耳,觉得舒服。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设身处地地说,不仅能使他人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跟他有了共同语言,他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变得可以理解甚至显得可爱。

私底下指出别人的缺点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说话方式讨人喜欢,那么私下指出别人的缺点是采取行动的第一步。但有的人却常常要么容忍别人的缺点,要么就直接对外宣扬,让别人下不来台。这里的教训实在值得我们思考。

做人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位专家就说过,不要苛求别人的完美,宽容会让你自己不断完美起来。在别人的某些缺点比较严重时,我们应该以私下谈心的方式委婉指出,急风暴雨不如和风细雨,当场训斥不如私下平心静气得讲。只有我们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别人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在我们指出他们缺点的时候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朋友之间,指出缺点总是要担负伤和气的风险的,但作为朋友应该承担这种风险。风险有大有小,关键是用的方法适当与否。人总是要讲点面子的,因此指出缺点时应该顾及对方的面子,说话尽可能婉转一些,尤其不要当众给朋友生硬“挑刺”。即使在私下场合指出缺点和错误,也应充分考虑如何让对方愉快接受,最好先聊聊其他事情,以便在沟通感情、融洽气氛的基础上再婉转地指出问题。

指出缺点更多时候是发生在角色地位并不平等的人之间,比如上司对下属,老师对学生。这些情况下可以公开指出缺点吗?当然不应该,照样应该维护下属和学生的面子。

当员工违背明确的规章制度时,当然应当众指出其过错,在让他认识到缺点错误的同时,也可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假若员工在工作上出现小小的失误,而且不是有意的行为,就应该在私下为其指出来,或以含蓄、暗示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既能维护他的面子,又能达到帮他改正缺点的目的。

作为上司,假如说下属真的表现出了一些缺点,一般应私下单独找他谈话,指出来,引导他今后如何正确处理类似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下属有问题才愿找上司反映或沟通谈心,上司也会在员工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作为老师,对学生的缺点也要有一些“春秋笔法”。

刘老师班上有个女生很优秀,有一段时间这位女生看到别人比自己成绩好,心里有些不平衡。刘老师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和她聊天,指出她的问题。这个女生很感激,情绪理顺了。对其他有缺点的学生,刘老师也尽量采取类似方法。

有一次,刘老师经过教室,听到一位同学用粗话骂老师,他装着没听见,事后私下把那同学请到办公室,告诉他老师已经听到他说的那句话,但不想当着全班人的面来批评,是为了尊重他。这样学生很诚恳地承认了并向老师道歉,后来变得很有礼貌了。试想,如果刘老师当时走进教室狠批他一顿,有可能换来学生第二次更难听的粗话。

因此,面对别人的缺点,应当私下里指出而不是当面批评或宣扬,这样做不仅会让他感受到你的礼貌,而且也会让他更加尊重你。

温暖的安慰送给最需要的人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具体到生病,人在生病以后情绪会很低落,经常会心烦意乱,胡思乱想。你如果能够将安慰送给他们,他们的心情就会好转些,并对你表示感激。但是,若要真正达到安慰患者的目的,就必须要讲究一些谈话技巧。

具体来说,谈话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同患者进行交谈

了解情况,是指对患者的病情、思想状况和实际情况,以及有关疾病的基本医药卫生知识有所了解。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同状况来进行各种安慰。

例如,有的慢性病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对此,要多给他讲一些“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劝慰患者在医院安心治疗,不要有头无尾,功亏一篑。

有的患者可能较多地考虑经济负担等实际问题,对此则应该劝他们着眼于健康,注意调养,并建议与单位联系争取适当补助。有的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缺乏信心,遇到这种状况,就应该多介绍一些别人得了同类的病而经过治疗得到痊愈的事例,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忧虑。

交谈中尽量多谈一些使患者感到愉快、宽心的话题和事情

安慰患者的目的在于让患者精神宽松,早日恢复健康。因此,在安慰对方时,绝不能与其谈论有可能增加忧虑和不安的消息与话题。

在患者谈论病情和感觉时,应当认真聆听,以便从中发现一些对患者有利的因素,随时接过话题,对患者进行安慰。

在交谈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

病痛在身的人,十分需要他人的安慰,因而对探望者的语气语调特别敏感。所以,探望者要努力使自己在交谈时音量适当,语气委婉,感情真挚。

要尽量使患者觉得心情愉快和轻松,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有一次去某精神病医院采访一位女患者。编辑的采访提纲中原先拟好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赵忠祥感到这话过于刺激患者,就改用委婉亲切的问法:“您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么不好呢?”

几句和蔼可亲婉转温和的问话,一下子缩短了交谈双方的距离,那位原是小学教师的患者感到来访者亲切可信,回答问题时也显得自然恳切。

她说:“我快出院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学生们。我真想快一点治好病,能为教育孩子贡献我一份力量。”赵忠祥马上接口讲:“您很快就要出院了,真为您高兴。今天咱们这段谈话已经录了像,过几天在电视里播放,我想您的学生看到您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不要在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

当你看望生病的朋友时,请牢牢记住,你是去提供帮助、表示关心的。因此要多多注意别人的感情,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借朋友的不幸,引述出你自己的类似经历。你可以说“我也碰到过这种事”或者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对待磨难各人有各人的处理方式,所以,不要把你自己的处世态度强加给生病的朋友。

不要使用怜悯的话语

人都是有自尊的,尤其是生病以后,自尊心的敏感度更是胜过以往。你若是怜悯他,他很可能认为你是在嘲笑他,越觉得自己的病非同一般。所以我们要使用相反的方法。

当我们看望患者时,可以说:“多幸运呀,我也想生点小病,好好地休息几天。”让患者不由自主地觉得偶尔生一点小病也是一种幸福。

总之,探病是为了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战胜困难,激发他们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因此,在与患者谈话时千万要考虑周到,懂得什么样的话可说,什么样的话不可说。

巧说话能获得别人的好感

通常那些社交关系广泛的人都是言谈灵活又吸引人的人,如果你想关系广、好办事,你必须扩大交际面,赢得人们的好感。所以,掌握如何在谈话中赢得人们的好感就非常有必要。

表达善意的关心

当受到他人关心时,只要这份关心不会伤到自己,一般人往往不会拒绝。尤其是能满足自尊心的关怀,往往立即转化为对关怀者的好感。

满足他人自尊心最佳的方法就是善意地建议。对方是女性时,仅说“你的发型很美”,只不过是句单纯的赞美词;若是说“稍微剪短点,看起来会更可爱”,对方定能感受到你对她的关心。若是能不断地表示出此种关心,对方对你必然更加信任。

表明缺陷,赢得关注

每当百货公司举办“瑕疵品贱卖会”,必然造成人潮汹涌的盛况。为什么“瑕疵品”也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呢?这是因为百货公司敢于表明商品具有瑕疵因而降价。而实际上,一丁点的瑕疵根本遮掩不了商品本身的光芒。

要记住对方所说的话

一位心理学家应邀至某地演讲时,不料主持人却问他:“请问您的专长是什么?”心理学家颇为不高兴地回答:“你请我来演讲,还问我的专长是什么?”

招待他人或是主动邀约他人见面,事先多少都应该先收集对方的资料,此乃一种礼貌。换句话说,表现自己相当关心对方,必然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记住对方说过的话,事后再提出来做话题,也是表示关心的做法之一。尤其是兴趣、嗜好、梦想等,对对方来说,是很重要、很有趣的事情,一旦提出来作为话题,对方一定会觉得很愉快。例如在面试时,不妨引用主考官说过的话,定能使主考官对你另眼相看。

及时指出对方的微小变化

不论是谁,都渴求拥有他人的关心。而对于关心自己的人,一般都具有好感。因而,若想获得对方的好感,首先必须积极地表示出自己的关心。只要一发现对方的服装或使用的物品有些微小的改变,不要吝惜你的言辞,立即告诉对方吧。例如:同事打了条新领带时,说:“新领带吧!在哪儿买的?”像这样表示出你的关心,绝没有人会因此觉得不高兴。

另外,指出对方与往日不同的变化时,愈是细微、不容易被发现的变化,对方高兴的效果就愈大。这样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细心也感受到你的关怀,转瞬间,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远比以前更亲密。

提供对方关心的“情报”

提供别人关心的信息,可以引起别人的兴趣,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把别人的名片当成是记事本。将对方感兴趣的事物记录下来,再度见面时,自己就可以提供对方关心的“情报”作为礼物。

即使只是见过一次面的人,若能记住对方的兴趣,在第二次、第三次见面时,不断地提供这方面的知识或是趣事,借此显示出自己对对方的兴趣很关心,必然会使对方产生很大的好感。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此种做法太过于功利主义,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怀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不假,但对别人的关心就未必不真诚。若以长远的目标来衡量,此种做法能成为表现自我的有力武器,可以延续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

实话要巧说,坏话要好说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是避免不了的,说话的双方彼此都希望对方能对自己实话实说。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如顾及面子、自尊以及出于保密等,实话实说往往会令人尴尬、伤人自尊,因此,实话是要说的,却应该巧说。那么该如何才能巧妙地去表达呢?如何才能说得既让人听了顺耳,又欣然接受呢?在这里介绍几点,仅供参考:

由此及彼肚里明

两个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如果实话“实说”直接反驳就有可能伤了和气,影响团结。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因为这样可能会避免一些麻烦。

一次事故中,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马左手指受了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厂长老丁来病房看望时,谈到车间小吴和小齐两个年轻人技术水平较强,但组织纪律观念较差,想让他们下岗一事。老马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突然捧着手“哎哟哎哟”大叫。老丁忙问:“疼了吧?”老马说:“可不是,实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锯掉算了。”老丁一听忙说:“老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伤就想把手给锯掉呢。”老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啊。老丁,我这手受了伤需要治疗,那小吴和小齐……”老丁一下子听出老马的“弦外之音”,忙说:“老马,小吴和小齐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老马用手有病需要治疗类比人有缺点需要改正,进而巧妙地把用人和治病结合起来,既没因为直接反对老丁而伤了和气,又维护了团结,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实在是高!

抓心理达目的

这是指要抓住人的心理,运用激将的方法,进而达到自己真正的目的。

一位穿着华贵的妇女走进时装店,对一套时装很感兴趣,但又觉得价格昂贵,犹豫不决。这时一位营业员走过来对她说,某某女部长刚才也看好了这套时装,和你一样也觉得这件时装有点贵,刚刚离开。于是这位妇女当即买下了这套时装。

营业员能让这位妇女买下时装,是因为她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位妇女“自己所见与部长略同”和“部长嫌贵没买,她要与部长攀比”的心理,用激将的方法进而巧妙地达到了让妇女买下时装的目的。

藏而不露巧表达

运用多义词委婉曲折地表明自己要说的大实话。

林肯当总统期间,有人向他引荐某人为内阁成员。因为林肯早就了解到该人品行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同意。一次,朋友生气地问他,怎么到现在还没结果。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朋友一惊道:“什么!那你也未免太严厉了,‘长相’是父母给的,也怨不得他呀!”林肯说:“不,一个人超过40岁就应该对他脸上那副‘长相’负责了。”朋友当即听出了林肯的话中话,再也没有说什么。

很显然,这里林肯所说的“长相”和他朋友所说的“长相”,根本不是一回事。林肯巧妙地利用词语的歧义性,道出了“这个人品行道德差,我不同意他做内阁成员”这句大实话,既维护了朋友的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