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天学点实用理财学(MBook随身读)
2005700000037

第37章 楼市花招有哪些

当楼市行情走淡的时候,部分开发商就会耍新花招,除了夸大优势之外,在价格优惠等方面也使出了新的揽客招数。

其实,要分辨这些卖楼花招并不困难。只要市民买楼多到现场了解情况,实地察看周围的道路交通和规划信息,同时货比三家,并且时刻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销售人员的话多一个心眼,还是能够成为精明置业者的。那么需要防备的楼市花招有哪些呢?

楼盘报价注意“起”字

“均价18000元/平方米,现在推出20套保留单位,特惠价12000元/平方米起。”这样的价格无疑是相当诱人的,但问题是当有兴趣的买家到了销售现场时,往往就会被销售人员告知:“12000元/平方米的单位只有几套,已经卖完了,但我们还有1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单位,既然都来了,还是看看吧。”

位置图与实际距离不是一回事

楼盘的位置图会把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标示出来,让人感觉到楼盘离繁华市区或者交通枢纽相当近,但至于实际距离是多少,大部分楼盘的销售人员都不会告知你一个真实的数字。

为避免被误导,买家一定要记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进行一番实地察看,这样,楼盘的交通是否真方便就能了然于胸了。

手机短信广告很吸引人

时下,各种群发的楼市手机短信十分泛滥,其中不少短信广告存在着虚假成分。这些虚假的短信广告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价格水分太大或者夸大优惠力度。楼盘通过这种价格低廉的广告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根本不为广告的真实性负责。而当消费者去了楼盘现场时,销售人员往往以“不知情”或者“优惠已结束”来搪塞。

“优惠”品种让人一头雾水

在现在楼市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形下,楼盘优惠可谓“一年四季都有”。不仅优惠时间延长了,优惠的品种也琳琅满目。这些优惠到底谁有“机会”、怎么才能获取,买家可谓一头雾水,恐怕只有发展商心里最明白。

装修标准难达货真价实

目前标榜“随楼附送每平方米数千元超豪华装修”的楼盘比比皆是,到底是不是货真价实呢?相信不少买家都不甚了解。对此,有专家建议,买楼时不妨将样板房的装修标准细节都进行拍照,同时记录下所用材料的品牌、规格等,即使开发商到时以“开发商有权以同等标准之建筑材料及设备替代”作为搪塞,而买家握有证据也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未售出成已售出

一些开发商有意将其中的一些商品房做了“销售控制”,将未售出的单位也标为“已售”,造成销售形势大好的假象,迫使购房者赶快下单,但同时也会留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未售”,以免买家失望而归。

配套设施只是口头承诺

社区配套设施是买家购房的重要参考因素,所以大多数开发商都在宣传上作出很多承诺。专家提醒消费者,开发商对于小区配套设施的宣传单及口头承诺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买家很看重某项小区配套,必须在签订认购书之前,先看合同中有无关于此项配套的约定。如果没有,可要求开发商以书面形式写下来,以备日后维权时有理有据。

愿意营造紧张气氛

“逼”买家下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不给他们有充分考虑权衡的时间,让其匆匆购房;在与客户洽谈的时间里,售楼人员互相配合着打“假电话”,或假装成顾客,假装有很多人都想要这套房子的样子;或是在客户稍微犹豫的时候,马上把房子介绍给另外的购房者,营造紧张气氛,进行“逼购”,让购房者尽快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