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消费市场相比,中国的消费市场更加感性,更加容易发生消费从众的现象。比如在汽车市场上,好卖的车很容易缺货,而越是缺货的车消费者越是想要购买,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于是很多汽车厂商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跟风心理制订营销策略。每当一款新车上市,厂商就会大肆“炒作”,向消费者传递“该车型销售火爆”的信息,让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
当然,从众消费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从众消费是不可避免的,人们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进行决策无可厚非,即便不能完全避免风险,也可以减少风险。对于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来说,从众消费可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使他们不受或少受损失。
不过,因为从众消费往往具有主观盲目性,一味盲从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由于攀比炫耀引发的从众消费更是要摒弃。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在形成自己个人品位的时候,为自己增加多种选择,而不是跟随他人的好恶,对人自身的创造力和思想是有好处的。因此,不要追赶消费的潮流,要做聪明的弄潮人。
经济启示录
埃尔贝斯教授的研究表明人人都有从众心理,这就导致了消费从众行为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由于攀比等消极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从众消费冲动,应该坚决遏制;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而不是盲从他人。
炫耀性消费:拿破仑为什么不用银器而用铝碗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生活骄奢淫逸,常常大摆筵席,宴请四方客人。宴会上使用的餐具几乎都是银制品,唯独拿破仑自己使用的碗是铝制品。为什么拿破仑不用银光闪闪的银碗,而用一个颜色暗淡的铝碗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了解经济学中的这样一个概念——炫耀性消费。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教授一直以来不够出名,甚至在经济系的标准教材中,他的重要贡献也经常被大家所忽视。不过他提出的消费相对论,对早期消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杜森贝里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消费会受到他人消费的影响,这是消费相对论的核心观点。
理解了消费相对论实际上就理解了现实中人们消费的心理,也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费十几万元甚至更多购买奢侈品。购买奢侈品的行为就是炫耀性消费。
经济学上认为炫耀性消费是指富裕的上层阶级以购买非生存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商品的方式,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产。炫耀性消费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家凡勃伦,于其1899年出版的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
凡勃伦是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在有了钱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和荣誉感,就进行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浪费行为。因此,他对这些资产持有人始终持批评和嘲讽的态度。选择炫耀性这种非理性消费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某些商品具有炫耀性的效果,比如高级轿车可以显示地位的高贵、而艺术品收藏则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品位,这类商品定价越高,其炫耀效果越好,而那些有钱人就越愿意购买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消费也会逐渐增长。
拿破仑三世之所以使用铝碗,就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由于在二百多年前的拿破仑时代,冶炼银的技术要比冶炼铝的技术高超的多,因此宫廷中的银器非常的多,但是铝器很罕见。在当时铝的价值远远超过银,普通百姓和贵族都买不起,拿破仑让客人们使用银餐具,自己使用铝碗,为的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财富。
那么,炫耀性消费具有什么特性呢?按照一般需求定律,需求量随着价格变动往反方向变动,不过这一定律对炫耀性消费是无效的。在炫耀性消费中,商品的价格越高,富人越是趋之若鹜;而价格低了,富人反而不愿意购买了。也就是说,炫耀性消费,需求随着价格的变动往同方向变动。
有一个在服装行业做得很好的老板曾经讲过这样一段有趣的经历:曾经他一度追求质量好、价格对应质量的营销路线,然而服装却并不好卖,没钱的人买不起,富人又因为价格低而嫌档次低不愿意购买。后来有一位很有商业经验的前辈给他提了个建议,要他将服装价格从原来每套几百元提高到数千元,这样就打开了在富人中的销路,他的经营也因此而出现了转机。由此可见,炫耀性消费是许多富人的一种主要消费趋向。
与一般的消费行为相比,炫耀性消费不仅“反需求定律”,而且其边际效用的变化情况也是相反的,是呈上升趋势的。例如有很多富人都喜欢购买奢侈品,无论是名车还是限量版的服装,富人们对这些商品的拥有量每增加一单位,就会觉得自己的身价又增加了,其心里的满足感就会增加一分。曾经有一则报道上说,一位富翁钟爱收集各地的微型冲锋枪,当他又收集到一挺德国制造的微型冲锋枪时,他竟然开心得心脏病发而去世了,可见在他这微型冲锋枪的边际效用有多么大。
穷人与富人消费模式的不同,衍生出了穷人的市场和富人的市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在穷人的市场上,低档消费品与日用品是主要商品;相反,在富人的市场上,高档消费品与耐用品才是主要的。由于世界上大多数的财富都掌握在富人手中,因此富人拥有主要的购买力,所以占有世界生产份额80%的大厂商都针对富人生产质优价高的商品;而小厂商则负责供应穷人,但是小厂商生产的商品附加值低,为了逐利它们往往不择手段,黑心棉、毒奶粉等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都是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炫耀性消费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它的存在使得巨大的社会财富被浪费掉了,富人们放肆挥霍,穷人们衣不蔽体,这种讽刺性对比现象天天都在上演。实际上富人的炫耀性消费更像一个滑稽的笑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不是夸赞富人有钱,而是用这样一个巨大的贫富差距来显现社会的畸形与不公。杜绝和批判炫耀性消费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必要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面对它更多的是无奈。
经济启示录
杜森贝里教授提出的消费相对论道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本质,炫耀性消费实际上就是一种互相攀比、显摆的心理作祟。这种过分浪费的消费模式对于社会整体财富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实际上一个人的修养、素质和品位并不是和财富直接挂钩的,然而过于充裕的物质财富让很多富人忘了这一点。
冲动型消费:女性生理期为什么会影响购物欲望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心理学家卡伦·派因,以及他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女性的生理期会影响她们的购物欲望。通常情况下女性在月经周期最后10天左右购物欲望更强烈,花钱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商品,甚至超支。
那么为什么女性生理期会影响购物欲望呢?这就涉及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冲动型消费。
阿娜特·凯南,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拉恩·基维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
凯南和基维茨两位商学院教授共同完成的一项充满趣味与反叛性的研究显示:短暂的挥霍和炫耀,实际上能够让人们在未来更加快乐。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后悔营销术》一文论述了这一观点。他们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商人对曾经娱乐与工作的选择’调查中发现:那些在过去选择娱乐挥霍的商人,他们的负罪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减弱;而那些选择认真工作的人,却由于错失了很多享乐的机会而感到后悔,并且这种后悔与日俱增。”就像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保罗·聪格斯曾经说过的那样:“任何人都不会在临死前说:‘我真是后悔以前太贪玩而忽略了工作’。”
他们还针对商场的消费者做了一项心理调查,内容包括“购买一件昂贵衣服”的后悔程度。调查结果表明,那些认为自己短时间后可能会后悔的消费者,喜欢选购价格便宜的衣服;那些感觉自己在未来长时间后才会后悔的人,选购的衣服都价格不菲。
根据这一论点,他们建议奢侈品或者是休闲服务行业的营销人员可以使用这样的策略,即在顾客克制消费意愿时,营销人员可以向他们传达“一旦错过这次机会,你以后一定会非常后悔”的信息。实际上,这种策略利用的就是经济学上的冲动型消费理论,因为“未来长期的后悔”会使消费者产生冲动消费,甚至一掷千金。当然,这并没有考虑社会利益和个人发展。
冲动型消费一般是指在一种强烈的购买欲望支配下,凭借主观感受就做出购买决定的消费行为。通常情况下,影响冲动消费者的情感因素超出理性认知和意志力等因素的控制,他们很容易受到商品漂亮的外观、广告宣传以及销售人员的鼓动以及其他冲击性刺激的影响。
尽管一时的肆意挥霍消费会给人们带来兴奋与快感,但是人们心中仍然有一种传统节制消费的观念:在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工作和娱乐以及储蓄和消费之间,倘若我们更多地考虑前者,从人生长期的规划来看,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事实也确实如此。正如凯南和基维茨两位教授的分析,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千方百计地想要顾客冲动消费,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过多的冲动型消费很可能会让人生变得充满麻烦。
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抱怨,诸如“上周我根本不应该买这条裙子,我现在一点也不想穿它出门。”“我昨天几乎花光了这个月的薪水,太冲动了,太后悔了!”“我购物的时候根本不受控制!”……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的女主角丽贝卡对购物充满了热情,然而由于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购物欲望,工作了几年的她不仅是个月光族,而且欠下了巨额的卡债。实际上,这些女人们的消费行为都属于冲动型消费。
毫无疑问,女人是冲动型消费的主力。在心理学家卡伦·派因以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的调查中,一共有443名女性,大约有2/3的女性表示在过去一周有过冲动消费行为,其中,57%的人超支25英镑,6%的人超支250英镑。研究人员还将她们的消费行为和月经周期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53名正处于黄体期(月经周期的第15天至第28天)的女性购物欲望非常强烈,控制力较弱。卡伦·派因总结道:“月经周期越后面的时间里,女性越可能超支消费。处在黄体期的女性更容易冲动消费。”
与男性相比,女性心理相对脆弱与不成熟,她们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也是她们冲动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生理期之所以能够影响女性的购物欲望,就是因为生理期会影响女性的情绪。据了解,将近一半的女性在心情不好或是很好的时候都会增加购物的次数,每月工资日后的几天也是女性喜欢逛街的日子。由此可见,购物是女性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冲动消费者并不只限女性,每个人都有冲动消费的意愿。不过因为性别差异,女性倾向于购买衣服、化妆品、鞋帽等,男性更加喜欢数码类、科技类产品。冲动消费是一种主观感性消费,过度消费会让人们生活捉襟见肘,充满麻烦。每个人都应该做理性的经纪人,控制冲动消费欲望,合理消费。
经济启示录
哈佛大学教授凯南认为冲动消费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冲动消费的原因。冲动型消费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消费,女性特定生理期之所以会影响欲望,正是因为特定生理期会让女性的情绪变化不定。由此可见,如果要限制开销,女性应该避免在特定生理期出门逛街。
交易费用:为什么即使贵,你也愿意在楼下消费
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很多小区楼下小卖部的烟要比商场里的贵,可是即使是这样,很多烟民还是选择在楼下买烟。为什么即使贵,你还愿意在楼下消费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弄明白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交易费用。
著名经济学家聂辉华在《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一文这样写道:“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决定交易费用。因此,同样的产品,即便生产成本相同,在不同制度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交易费用,从而形成不同的总成本。假定品牌的溢价完全一样,交易费用更高的国家就会有更高的产品售价。这里的交易费用主要指政府对市场的维护成本。”
“联想在国内是做贸易起家的,应该说在渠道方面投入了巨资。但是它是在中国,而且很多生意是和政府部门合作,因此销售成本、货款回收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必定不低。”
“在美国卖电脑就相对简单了,企业只要与合作方签订了协议,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网站进行的……中国消费者也许不习惯这种非人性的服务,但是对于厂家和销售商来说,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了。要知道,美国最贵的就是人力服务了,因为人少。”
换言之,在中国的交易费用更高,在国外交易费用更低,这是导致“中国制造”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