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人生加点忍耐
20025100000012

第12章 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快乐(3)

年轻不怕孤单,享受孤单就是享受生活

孤独是已经死去的一切仍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座活坟墓。

——雷尼伦

人们习惯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孤独,其实恰恰相反。英国的精神健康基金会,抽两千多名英国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十分之一被调查者,通常觉得孤独。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自称孤独的人中,绝大多数是18~34岁的年轻人。

不仅英国如此,现如今年轻人感到孤独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人之所以觉得孤独,和网络的诞生不无关系。尤其是未成年人,未知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令人向往的,于是他们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也许,网络的确能起到缓解孤独的作用,但它同时也会让人变得更孤独。因为,人人都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现实生活就不自觉地被疏远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自然会觉得更孤独。

心理学家莎拉·布伦南认为,随着网络的诞生,传统的交际生活已经渐行渐远,年轻人必须重视起来,克服孤独感享受身边的生活。

布伦南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孤独有时并不需要被克服,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不怕孤单,享受孤单也是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美好的也有拙劣的,但它们都会被岁月碾平。有的像似水流年,一去不返;也有的像村头的老槐树,一年比一年枝叶茂密。自然法则不可能为了我们而重修,所以才有人感叹:幸福生活为何总是昙花一现?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成不变的芳香,这便是孤独。

没有孤独,哪里会有梵高的《向日葵》;没有孤独,尼采也不能创作出《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没有孤独,也不会有鲁迅的《呐喊》……年轻时的他们,无一不是孤独的,正是因为有孤独,才更显出他们的伟大。

孤独也是青年时期的一道亮丽风景。步入青年后,人们活得越来越现实,不再为理想和抱负写空头支票。青年人也很少再为爱恨情仇抹眼泪,他们宁愿相信“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孤独在他们眼里,已是不可逃脱的生命法则。他们执著地认为“上帝为你关掉一道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年轻需要孤独

年轻的你还在把孤独当做无聊吗?不妨问问自己,究竟什么东西是完美的?没有孤独,哪里会有心灵上那稍纵即逝的宁静?所以,相信哲人说过的话吧:“太多太多的事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在任何情况下孤独。”

因为我们年轻,尚未达到“不惑”的境界,所以,我们时常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因此,我们打开了那扇刻着“孤独”的小屋,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惆怅。我们时而在一片死寂中恍然大悟,时而像受伤的狼在荒野里踉跄,把自己藏起来舔舐流着血的伤口。

年轻时期的孤独就像美酒,埋得越久越甘醇。若想让灵魂变得高贵,我们就要在年轻的时候,掌握万千真理,在孤独的小屋里不断地净化自己。

不要在温饱过后无病呻吟了,做一个喧嚣里的独行客吧。人多的地方不一定热闹,一个人的时候也未必孤独。月亮只有一个,不也有繁星做伴吗?独处的时候,我们才有时间思考,只有思考才会有所领悟。

不会享受孤独,就不会享受生活

孤独有时是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懂得享受孤独,回味遗失的美好,才能感悟到自己的生活过得多么充实。抽出时间来,喝茶、看报、听音乐,的确是种享受!

年轻时,自然有很多未尽的事宜,我们需要拼搏需要争取。然而,能在忙碌中脱离出来,哪怕很短的时间,都是十分难得的。我们可以在安静的夜里回味一下过往,能在第一缕朝阳升起时思考一下未来,怎一个惬意了得!

田震有首歌唱得好:“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孤独总在我左右……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著。”这首歌,可谓唱出了所有年轻人的心生。正像歌词里写的那样,孤独常伴在年轻人左右,但是它无法停止你我内心的狂热,因为我们是执著的。

生在孤独的世界里,未尝不是一种享受,会享受它才会享受生活。

【容忍术】

越是孤独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越清醒,“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有苦自然也会有乐。会享受孤独的人,往往有着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他们能从红尘纷杂中挣脱出来,耐得住孤独而平淡的生活。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永远是不屈不挠的鲜红。他们向往的,永远是云淡风轻、悠然自得。

不要奢望别人总和你保持一致和相通,也不要介怀别人的不理解、不迎合。留住这稍纵即逝的孤独吧!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独舞者,在拥挤的人潮中另辟蹊径,在孤独的世界里去思考、去静悟。

不因寂寞而郁闷,不因寂寞而消沉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南森

关于寂寞,美国著名的散文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是这样诠释的:

“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到国外去身在人群之中,大概比独处室内还格外寂寞。一个在思想着、工作的着的人总是单独的,让他爱在哪儿就在哪儿吧,寂寞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真正勤学的学生,在剑桥学院最拥挤的蜂房内,寂寞得像沙漠上的一个托钵僧一样……”

不请自来的寂寞

如果说孤独是水池里只剩一条鱼,那么寂寞则是水池里空无一物。很少有人喜欢和寂寞打交道。但是,它却时常不请自来,将人的精神堡垒拆得支离破碎。

寂寞,有时候是柔软的,它时而像一杯温水暖你的心窝,时而又像一缕轻风让你捉摸不定。跟我们受到的“硬伤”比起来,寂寞这种柔软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提到寂寞人们都很敏感,不想让它触碰自己的内心世界。它来的时候,往往让人猝不及防,而且一旦来了就不肯走,没有人能逃之夭夭。

孤独和寂寞虽然同为正常的精神状态,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和孤独比起来,寂寞的生活是诗意化的,而孤独则通常是特立独行的代言词。寂寞也是一种美,它的美有如袅袅升起的炊烟般轻盈。

想要彻底摆脱寂寞是很难的,即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于事无补。寂寞的柔软,有时是一剂毒药,倘若你总是顺着它,根据它设置好的路标走下去,就很容易中了它的埋伏。被寂寞软禁的滋味很多人都尝过,那种感觉就好比被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罩着,你冲不破它,欲罢又不能。长此以往,势必会被寂寞俘获,甚至会被它“斩首示众”。

如果你足够聪明,预示到即将被寂寞侵袭的时候,就赶紧打理行囊逃到人多的地方去吧,不要让它像迷雾般充斥在你的脑海。你可以去菜市场、可以去百货商店、也可以去公园,那里是扼杀寂寞的最佳场所。让热烈的气氛把自己浸透吧,直到神经麻木,到那时寂寞就消失殆尽了。

寂寞不能成为郁闷和消沉的借口

人的一生当中,热闹的场景往往都是十分短暂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因寂寞而感到郁闷,也不应该因寂寞而日渐消沉。

泰戈尔曾把快乐比作露水,大笑之后就不见了踪影。但孤独和寂寞却是坚强而持久的,任凭你怎样驱赶,它都不离不弃,非要消磨掉你大半意志不可。

寂寞就是这样惹人生厌,它无时无刻不在空虚无助的人流中穿梭。但有时,它也能催生出伟大的人物。

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何尝不是寂寞的?面对骨肉分离,朋友的冷言相对,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灰暗的。然而,他却能在寂寞的禁锢下,超越了自我。练就了豁达的胸襟,他既可以轻呼“月夜空明澄澈”,也可以高声疾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寂寞让苏轼周身被成熟的光芒萦绕,而那些因为看到袅袅炊烟就心生感伤的人,和他相比就逊色了许多。余秋雨在评价苏轼的成熟时,曾这样写道:“这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寂寞,有时也能滋养出人的高洁和傲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