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20023100000005

第5章 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4)

3.对孩子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或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使其失去自信。

当你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十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了。

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4.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

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将解决问题的技巧教给他们:

(1)发现问题;

(2)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

(3)帮孩子设计出一套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

(4)让孩子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

(5)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5.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赋和技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

晚饭后,女儿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妈妈正在织毛衣,听到女儿这么说,便停下了手中的活,开始听女儿讲故事。最后,妈妈说:“你讲得真是太棒了。”

要知道,能和父母分享自己喜欢的这个故事,对孩子来说,是一件令他(她)感到十分愉快的事情。孩子的热情,可以通过父母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都是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抛弃居高临下的态度,努力与孩子成为朋友

我们是父母的儿女,也是儿女的父母。世界上的亲情莫过于这样的关系。可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与最亲近的人之间,却存在着一条无法跨跃的鸿沟。是否所有的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儿女,在彼此理解的和谐里,共享天伦之乐?

一天,张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个16岁的女孩来找她。当时,这个女孩怀孕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好,想让老师帮她找个妇科大夫。

看着那个还一脸稚气的孩子,张老师心里为她惋惜,也为她心疼。问:“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女孩很沮丧地对她说:“我不敢,我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打死我的。从小到大,我什么事也不敢告诉妈妈,没有一件事情她会帮助我。”

那一刻,张老师为那个女孩的妈妈感到难过。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失败的妈妈啊!有哪个妈妈不愿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出现?可是,她的女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宁愿相信自己的老师,也不敢告诉自己的妈妈。

张老师给那个女孩提供了帮助:“你现在怀有身孕,应该回家休养。”她不答应。

张老师把她从医院送到学校门口,看她一个人回到学校的集体宿舍,很心疼。

那天回到家,张老师对她的女儿说:“宝贝,你一定记住了,在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是你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是会全力以赴帮助你甚至不惜自己生命的人。”

女儿笑了,幽默地说:“一厢情愿啊?”

是啊,想一想,在我们从懵懂少年长成青年的时候,当我们有了忧愁或者喜悦的时候,我们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是朋友还是父母?有多少人在长大的岁月里,会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知心的朋友?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自我测定:

你有多少时间能够和孩子一起玩耍?

你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不开心吗?

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是谁吗?

孩子有了心事,会和你说吗?

你能分享孩子的快乐、分担孩子的烦恼吗?

你能接受孩子的世界和我们的不同吗?

……

现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同龄伙伴,加上父母对孩子外出玩耍的限制,孩子交往最多的人基本就是父母。这就在客观上对独生子女的父母提出了要求——要积极充当孩子同龄伙伴的角色。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越来越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像兄弟姐妹、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所以,无论是从我们本身的义务上,还是从孩子教育的意义上,还是从老年人的幸福上来讲,与孩子从小相伴,做孩子一生的朋友,都是重要的、必须的。

人真的是只有到老了才知道什么是宝贵的。当孩子把我们视为朋友的时候,他们才会把心里想的、自己经历的、感兴趣的事说给我们听,我们才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孩子成长的状态,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是因为父母的“一厢情愿”来到这个世界上,但父母却不能再依靠“一厢情愿”就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把孩子当做我们的朋友,在和他们的朝夕相处中,可以让我们享受到自己的第二个童年、少年、青年。

1.留出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家是孩子良好人格养成的摇篮,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学龄前的阶段,是孩子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家长们千万不能忽视与孩子共同成长。

那么,该如何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呢?

由于工作的关系,腾腾的妈妈每个周末都要加班。可是,即使这样,她也会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玩。

上午11:30之后,爸爸骑着电动车带着腾腾在妈妈公司的门口等妈妈。等到妈妈后,爸爸问腾腾:“想去哪里玩?”腾腾回答说:“想去超市买东西。”妈妈随口问了一句:“不想去公园了吗?”腾腾兴奋地大叫起来:“我想去公园!不去超市!”

于是,腾腾爸掉头去了公园。爸爸带着腾腾在公园里玩,越跑越远。妈妈看到有个卖吊床的,就买了一个。腾腾转了一圈,回来找妈妈,发现妈妈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吊床上来回晃着,便将自己的小鞋子一甩,也爬了上去……

13:30的时候,他们离开公园。妈妈继续回办公室加班,爸爸则带着腾腾回了家。

虽然说,双薪家庭的父母常常在“跟时间赛跑”,常常是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睡眼惺忪,然而,聪明的父母仍然能挤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事实证明:那些与孩子相处愉快和谐的父母,基本上都是肯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的。比如:做游戏、画画、运动、做家务、旅游、聊天等等。当我们与孩子分享在一起的快乐时间时,就是我们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机会,在同喜同乐中捕捉教育的契机。

通过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就会被孩子接纳。如果不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度过,再怎么想要与孩子成为朋友,都会很难实现。

2.尊重孩子的喜好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就会有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他们会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兴趣,这时候,父母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去指责孩子。

女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讲述她的偶像时,妈妈说:“真不明白他有什么好的,我看你怎么神经兮兮的。”

孩子很没趣地说:“算了算了,不跟你说了,跟你没共同语言。”

这个时候,孩子本来是希望妈妈能够分享她的喜悦。可是,妈妈却表现得没兴趣听,这样,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好机会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错失了。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实际上就是在日常小事上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父母对孩子的话题感兴趣,并在适当的时候支持一下孩子的见解,孩子就会在心里把父母当成是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3.与孩子平等相待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应该是友好和亲善的,是温和而优雅的。父母尽量不要给孩子留下太严厉的印象。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委屈时,父母的安慰、同情、扶持和宽容,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可以倾诉的对象。

一个女孩因为看演唱会透支了一年的零花钱,妈妈在她“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借钱给她,并帮她想办法用自己的劳动去赚钱。孩子觉得妈妈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从此便更加信任自己的妈妈了。

4.向孩子表露自己的内心

好的关系不是溺爱而是真爱,不是迁就而是引导。和孩子有不同看法时,我们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观点,但一定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把问题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不要急于让孩子表态,因为很多事情得等孩子自己慢慢地体验之后,他才能理解。

“好妈妈不是只会做饭和洗衣服,应该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听我们说,知道我们的需要。”这是大多数孩子对好妈妈的理解。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是短暂的,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的那份世间独一无二的友谊,却是伴随父母和孩子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