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20022900000033

第33章 交际从娃娃抓起,让孩子早一步踏入社会(1)

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成年人往往由于不善于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眼睁睁地看着很多机会溜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因而很多孩子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必然会被很多人际交往的难题所困扰。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别忽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涛涛的父母是做电脑生意的,所以涛涛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了。两岁的时候,涛涛就已经学会用电脑玩简单的游戏;4岁的时候,涛涛就已经学会用电脑看动画片和听音乐了;7岁的时候,涛涛就学会了浏览网站。涛涛的父母刚开始看到儿子这种表现时还感觉很高兴,因为他们觉得儿子简直就是一个电脑天才,他们因此还骄傲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到了后来,父母发现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涛涛整天都趴在电脑桌前面,有时候妈妈叫他吃饭他都顾不上答应。而玩游戏的时候,涛涛却表现得很兴奋,一旦离开了电脑,他就又会立刻变得无精打采。涛涛开始变得不愿意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说话的时候总是结结巴巴,害怕和陌生人见面。每当家里来了客人,他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到后来,问题就更严重了,涛涛在学校里都不主动和同学说话,见到老师也不知道打招呼。父母带着涛涛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诊断涛涛已经患上了轻度的社交恐惧症。

现实生活中,像涛涛这样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有社交恐惧症征兆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父母在前期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这些征兆,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交际能力。身为父母的你,如果尚未对孩子的交际能力重视起来,那就从现在做起吧,因为交际能力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幸福。

现实社会告诉我们,不论孩子将来要从事哪一个行业,他们都必须拥有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学会和不同的人进行合作。曾经有数百名教育界的精英聚集在北京讨论未来的教育方向,大家一致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那种既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全新的成功观念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能力是评价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尺,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聪明才智,但是它又必须依靠一个人的品性来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有很好的业务能力,可是他的品性却不容乐观,那么,他也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更不可能有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网。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和沟通的基本方式,这也是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他们会有更多的朋友,他们不仅可以从容地和同学交往,而且还能自然地同长辈进行交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就证明这个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比较强。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或不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他的朋友必将很少,在别人的眼中他甚至还会显得很孤僻。这样的孩子不习惯融入集体,长大后容易变得任性、自傲或者变得更加孤僻和抑郁。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7岁的小峰是一个比较任性的小男孩。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让他跟客人打招呼问好,可是小峰却撅着小嘴死活不开口。一时之间,主人和客人都感到有些尴尬,但是也不知怎么办才好。等到吃饭的时候,菜还没有上齐,小峰就开始自顾自地大口地吃了起来,而且还不停地向客人问这问那;当客人同父母说话的时候,他也会无缘无故地打断。妈妈有些生气地瞪了小峰一眼,没想到正是这一眼把小峰给惹急了。他冲着妈妈大声地喊道:“干嘛要瞪我啊,我又没说不让叔叔阿姨吃饭,你看他俩吃饭的时候嘴巴多快啊!”小峰的话让客人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匆匆地吃了两口饭之后就赶忙告辞了。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待人有礼貌,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就会使其他人愿意与之交往下去。可是现在的一些孩子却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尊重别人,父母也忽视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导。生活中有太多这样因为父母忽视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孩子不懂得基本礼仪和交际方法的情况。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眼下孩子还小,做得不好也很正常,以后长大了自然会做好了,因此便不把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放在心上。殊不知,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任何能力都是越早培养受益越大,所以,父母们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重视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要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首先就要找出孩子交际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交际能力

很多父母把心思全扑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他们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其他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殊不知,这些父母都犯了一个通病,即他们没有认识到社交能力对一个人的重大影响。当孩子表现得很安静、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时,有些父母还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乖,并且为他们感到自豪。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孩子的交际能力很差,那么即使他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也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有些父母怕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受委屈,因此就告诫孩子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来往。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就会变得比较孤僻。

2.通讯技术的发达减弱了孩子的交往需求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面对面的交往,可是近年来通讯技术日新月异,通过手机、QQ平台、电子邮件等诸多方式就可以传递信息,很多孩子也乐于用这样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同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欲望逐渐减弱。与此同时,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与现实相比,他们更愿意与虚拟中的人物相互交流玩耍,因为在网络里他们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并且自己还能占领主导地位。

3.某些家庭环境因素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原因。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或者是单亲家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孤僻的心理。其实这些孩子很想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但是他们又害怕遭到拒绝。另外,如果父母溺爱孩子或者用一些刻薄的言语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自卑,不愿意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孩子融入集体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从出生开始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种种联系。每个人都是某一个集体的成员,谁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处在某种场合,就会成为相应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孩子既是一个家庭成员,也是他所在班级的一员,既是学校的一员,也是本民族的一员,除此之外,他还是国家的一名成员。所以说,每个人都置身在集体中,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不管是各种会议、娱乐活动还是体育项目,集体中的成员都要踊跃参加。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的身心会得到很大的放松,还会加强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信任,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找到一种归属感。更重要的是,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到各种集体活动中去,这样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当孩子置身于集体活动中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增强,还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信息和情感。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慢慢地学会怎样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通过集体活动而真正地理解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在集体活动中,人们会对他人的活动做出评价,同时也会受到其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进行弥补和改正,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并且还会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

几乎所有的美国教育者都认为,如果一个学生除了读书之外不喜欢参加任何课外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他永远不是老师心目中的优秀者。他们认为,每名学生都应该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事实上,在美国,那些只是学习成绩突出而其他一无所长的学生通常都是为人所不屑的。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他们都鼓励孩子多动手、行动起来,所以美国有很多孩子从小就喜欢编排话剧玩。有时,几个小家伙还会自发地组成一个乐队,并且积极地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演出。此外,他们还会组成天文小组、绘画小组等,并且还经常一起出去游玩。

美国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文体活动,如果有谁逃避,就不能顺利毕业。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中心、博物馆等地方。

那些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孩子,通常都会很乐观,因为在集体活动中他们找到了自信,并且体会到了和他人相处的快乐。如果美国的孩子被禁止参加集体活动,他们就会感到分外痛苦和寂寞。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因为人们知道,有很多东西在课本上永远也学不到,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有所收获。参加集体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可是在我国,却有一部分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不务正业、荒废青春”。即使有时身边有一些特别热情的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的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乖乖投降,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为了升学变成书本的奴隶。

三年的高中生活是中国学生最辛苦的时候,巨大的升学压力让中国孩子直不起腰来。他们争分夺秒地做着数不清的习题,直到高考结束,这种生活才算真正走到了尽头。那些顺利走过高考升学独木桥的人就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天之骄子,在象牙塔里享受着惬意的生活。可是在美国,人们坚决反对高中生一味地读书,而是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孩子也乐于参加到这些活动中。

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前,很多家庭都有三四个子女,几个兄弟姐妹就会组成一个小集体,在相处之中,他们慢慢地就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另外,那时很多孩子会聚集在家门口做游戏,这也是一种集体娱乐活动。

可是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溺爱下,他们变得任性、孤傲、自负,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一些孩子天生就胆小,喜欢安静,总是习惯于一个人待在封闭的单元房里,玩弄着那些堆积成山的玩具。这些孩子通常都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时那种被约束的感觉,或者不喜欢某一特定的集体活动,因此他们宁愿一个人去玩自己的玩具。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如果发现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回到集体中,帮助他找到归属感。否则,将会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愿意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呢?以下几个方面供父母们参考:

1.让孩子多和他人进行接触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对集体这一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周末可以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这时父母不能因为他们是小孩子就冷落了他们,而要对孩子的朋友表现足够的重视和热情,并给他们提供玩具玩。要鼓励孩子密切关注学校的动态,只要学校组织了活动就鼓励孩子积极地参加。到了节假日,要带领孩子一起走亲访友,多和他人进行接触,这是让孩子学会怎样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小磊的爸爸经营着一家大公司,妈妈也担任公司的经理,因为忙于生意,所以他们同孩子接触的时间就少了。上小四年级的小磊有一种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忧郁。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不愿意同别人交流。爸爸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本身就是商人,所以他们更深切地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他们开始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儿子的身上,还给儿子请来了两位家庭教师。说是家教,其实主要是为了让儿子尝试与人沟通,这两位家庭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小磊高兴起来,不要再活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此外,爸爸妈妈也开始经常带领小磊出席一些宴会,有时还和好朋友组成家庭聚会,几个家庭一起出去游玩,孩子们则在一起玩游戏。与此同时,妈妈还特意去和小磊的班主任老师说,如果学校有什么活动,也尽量让小磊去尝试一下。不久,小磊便逐渐开朗起来了,笑也多了,话也多了,朋友也多了。

2.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既然是参加了一个集体活动,那么对于先前制订的游戏规则就要无条件地遵守。当孩子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