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20022900000016

第16章 关注性格培养,好性格能带给孩子好运气(3)

如何对待孩子的任性

有一个男孩,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他的学习成绩很不好,因此父母对他的爱好根本就不支持,因为他们感觉这种爱好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孩子不能专心地学习。可是孩子不顾家人的反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再加上他勇于创新,最终成了一个音乐奇才。他的很多歌曲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孩子是任性的,但是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任性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也成为了家人的骄傲。所以说,任性的孩子并不一定注定平庸无能,任性并不完全是一种缺点。父母不要告诉孩子类似这样的话,如“不听话的都是坏孩子”,这样的言语会伤害孩子的能动性,甚至还会扼杀孩子年轻的梦想。

但是倘若孩子的任性变为一种顽固不化的叛逆,那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应及时地去制止孩子的这种任性行为,才不至于酿成苦果。

父母们要明白的是,许多时候,任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承载了全家人的爱和关怀,也承载着全家人的关注和希望,因此他们的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下,一旦遭遇失败就觉得对不起家人而轻易地否定自己,渐渐地就形成了抑郁症。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分享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父母都会满足,当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勃然大怒,蛮不讲理。所以,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任性行为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要想改变孩子的任性,就必须知道任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其实,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所以需要更多的爱,父母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保护,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因此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不管合不合理,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总会替孩子找一些借口。这时就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让孩子认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是过分约束孩子。父母的爱子之心人们可以理解,可是有些父母过于限制孩子的自由,如规定孩子在某些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或是应该待在哪里,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总是处处与父母做对,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任性。

最后,有些父母总是给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暗示。很多父母坚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人生信条,于是他们总是这样告诉孩子:“如果你想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须学会撒娇”、“如果别人满足不了你的愿望,也不能轻易放弃”。孩子在父母这些语言的诱导下慢慢地就会变得十分任性。

既然父母们已经知道了孩子任性形成的根本原因,那么就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任性。

1.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才能明辨是非并采取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一味地胡搅蛮缠,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

有一天,已经很晚了,明明还在缠着妈妈陪他看动画片。尽管妈妈忙了一天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是陪着明明看了大约半个小时的动画片。

“明明,咱们今天就看到这里吧,改天妈妈再陪你一起看。”妈妈略带歉意地说道。

“不嘛,不嘛,我就要看,我最喜欢妈妈陪我看这个动画片了。”明明撅起了自己的小嘴。

“可是妈妈今天已经很累了,咱们改天再看,好不好啊宝贝?”妈妈继续说道。可是不管妈妈怎么解释,明明就是不听。

“呜呜,妈妈不喜欢我,我就要看,就要看!”明明哭得委屈极了,“你们不让我看,我就把这个变形金刚摔碎。”说着,明明拿起沙发上的变形金刚朝地板上摔了下去,顿时,那个玩具就变得惨不忍睹了。

一旁的爸爸忍不住抬手要打明明,妈妈赶忙拦下了。明明被爸爸的举动吓坏了,他开始大哭起来,可是仍旧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二天,妈妈起得很早,只是把摔坏的玩具放到了明明的床边。明明朦朦胧胧地醒来了,猛然发现了被自己摔坏的玩具,懊恼不已,呆呆地看着玩具不知所措。妈妈推门进来的时候,明明抬头看了看,脸上带着一丝不容察觉的内疚。

妈妈知道时机已到,走到儿子的床边说:“是不是后悔自己把玩具摔坏了?”

“嗯。”明明以极其微小的声音答道。

“有没有发现自己错了啊?”

“嗯。”

“你看,仅仅因为妈妈不陪你看动画片你就那么生气。你看妈妈昨天下班回来的时候多累啊,可是我还是陪你看动画片了,明明累的时候是不是也特别想休息呢?你看看,玩具已经坏成这样了,它以后再也不能陪你玩了。”妈妈这样跟明明说。

“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那么做了。”明明说道。

明明的妈妈很聪明,如果当时只是把孩子暴打一顿的话,也许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但是他还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可是妈妈却采取了另一种措施,让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赏罚分明

有些孩子在任性时,爱子心切的父母舍不得批评孩子,于是迁就了孩子的过错,有些父母总是以“下不为例”收场,这些做法很不好,这会让孩子以为,只要自己坚持下去,父母就会同意,时间久了就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所以,如果孩子做错了就应该指出来,而不是没有原则地一味原谅。

小杰克正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余,一脚把足球踢到了邻居家的花园中,打烂了一盆雏菊。看到自己闯了祸,小杰克害怕了,不知所措中,他赶忙叫爸爸去拾球,可是爸爸却要小杰克自己去,并告诉他,这样的事情应当首先去道歉,并且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雏菊作为赔偿。

迫不得已,小杰克捧着一盆雏菊很不情愿地向邻居家走去。邻居布朗·史密斯夫人正在洗衣服,她看见小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就没有责备他,也没有留下那盆雏菊,而且史密斯夫人还跑回屋里拿了一盒巧克力送给小杰克。

小杰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爸爸见他虽然泪水未干,可是已经很高兴了,又见作为赔偿的雏菊被抱了回来,而且小杰克手里还多了一盒巧克力,便明白了。他立即去了邻居家,找到史密斯夫人说:“史密斯夫人,我的儿子打坏了您的花,他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您配合一下,犯了错误的孩子不应该得到奖励。”

于是,他又返回家中,要小杰克拿着巧克力和鲜花去史密斯夫人那里道歉,并赔偿那盆花,同时把巧克力归还。

过了两天,这位父亲找到了一个可以奖励儿子的机会,奖励了一盒巧克力给小杰克。

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并让其承担责任,直到他改正为止。

3.不可纵容孩子的过错

纵容孩子的过错,只会使孩子越陷越深,这样对孩子是害而不是爱。

一个孩子从邻居家偷了一个鸡蛋,拿回家里交给了母亲,母亲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还把那个偷来的鸡蛋煮给他吃。后来,孩子去邻居家的菜地偷回来一些菜,仍然交给母亲,母亲就把孩子夸奖了一番,然后全家人一起围着桌子吃那些菜。就这样,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他慢慢开始偷鸡、偷钱财,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由于他频繁偷盗贵重物品而毫不收敛,终于在一次作案过程中被捉住了,结果依法被判处死刑。到了行刑那天,他的母亲也赶到刑场,失声痛哭。这时,那个即将走向断头台的盗贼请求跟他的母亲进行最后一次谈话。

当母亲满脸泪痕地走到儿子身边时,儿子说:“妈,把您的耳朵伸过来。”感到儿子对自己的留恋,母亲更是悲痛欲绝,她赶忙贴近儿子。令在场所有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儿子上前对母亲的耳朵狠狠地咬了一口。血马上流了出来,母亲本能地躲闪,耳朵才不曾被咬掉。母亲边哭边骂这个不孝的儿子。可是儿子说:“妈妈,如果我第一次偷鸡蛋回家时,您就这样痛骂我的话,我就不是今天这个下场了。”

4.不妨来点小幽默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不仅可以缓解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的紧张气氛,同时还可以把幽默渐渐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幽默轻松地面对人生。

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教子的故事一直在教育界广为流传。

一天,斯维特洛夫回到家里,看到儿子舒拉正坐在沙发上得意地吐着黑黑的舌头。全家人乱作一团,不停地打电话到不同的医院求救。原来,儿子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

看到爸爸进门,舒拉还冲爸爸做了个鬼脸。

看着儿子得意的表情,诗人明白了:儿子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成为全家的焦点。喝下的那种墨水不至于使孩子中毒,因此不必惊慌。这正是一个教育儿子的好时机!

于是,他走到舒拉跟前问:“小伙子,你真的喝了墨水啦?”

舒拉根本没回答,只是依然十分得意地坐在沙发上伸出黑黑的舌头。

诗人一声不响地转身走进书房,然后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儿子说:“既然如此,也只好这样了,请你把这些纸用力嚼碎吞下去吧。”

家人的惊慌也被诗人这句幽默的话冲淡了,大家知道没有什么危险,便笑着散开,做各自的事情去了。此后,舒拉再没犯过类似的出风头的错误。

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有时往往会故意打破常规做出异常的举动。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勇敢,并以此来吸引他人的目光。

这个时候,倘若父母采用“硬碰硬”的方式指出他的错误,则往往无法使孩子接受。倘若用幽默轻松的口吻指出他不通情理之处,则会使他自己明白错误所在,以后会自觉避免此类错误。

孩子不能过于胆小

4岁的小丽让她的妈妈感到非常头痛。这个孩子非常胆小,在幼儿园的时候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也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充满好奇心和爱动、贪玩。她从来不敢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有时被老师点名问问题,她也是战战兢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以一种极其微弱的声音迅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当家里有客人到来的时候,她就会一个人躲在一个小角落里一言不发,有时候会紧张地发抖。

其实像小丽这样胆小的孩子还有很多。据说曾经有一位年轻的父亲也为自己孩子胆小而苦恼,他认为自己4岁的儿子根本没有一个男孩应该有的胆魄。于是在经过一番周密的思考后,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孩子。

在一个周末,这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孩子来到了郊外,他把孩子放在了摩托车前的脚踏板上,让儿子在上面站着抓紧车座,父亲则开着摩托车前行。他好像有意要训练孩子,于是让车子在路上不停地颠簸。4岁的孩子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啊,于是吓得哇哇大哭,而这位年轻的父亲却冲孩子吼道:“不许哭!”孩子立刻停止了哭喊,眼泪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很多人都认为年轻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他是为了让孩子的胆量变大才这么做的。不过,这种做法非但不能增大孩子的胆量,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胆小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自信,因为他们很少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并对事物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孩子胆小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成年人也会有胆小的时候,又何必苛求孩子呢?不过,如果孩子一直不敢在公共场合和别人大大方方地交流,或只要接触陌生人就会脸红心跳,那么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了。因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懦弱,那时候情况就会更严重了。胆小的危害很大,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让孩子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

有人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在一个充斥着阴暗气氛的家庭中,不可能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而在一个充满着温馨、舒适、温情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变成一个消极、低沉、悲观厌世的人。同样道理,孩子胆量的大小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小赵夫妇平常工作都很累,两个人也没有时间照看孩子。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小两口决定把孩子暂时寄养在爷爷奶奶那里,反正老人年纪大了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孩子让他们带,还能给他们解解闷。于是在一个星期天,小赵夫妇就把孩子送了过去。

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后别提有多兴奋了。奶奶拉住孙子胖乎乎的小手就不撒开,还一个劲地说道:“我的小宝贝,好乖啊,以后要和奶奶一起睡觉喽。”刚刚3岁的小强一脸茫然地看了看爸爸妈妈,看到爸爸妈妈无声地笑了笑,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接着就和奶奶玩起来了。

爸爸妈妈走后,小强就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这老两口把小强当做他们的心肝宝贝,从来不让小强离开自己半步,即使偶尔去街上买东西,奶奶也要紧紧地抓住小强的小手。在奶奶的眼中,好像小强一不小心就会从人间蒸发一样,所以她必须牢牢地抓住孙子。奶奶不让小强和其他小朋友玩,还告诉小强说那些都是坏孩子,会欺负小强。于是孙子就很少和其他小朋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