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20020800000006

第6章 完善自身,尽显人格魅力(5)

唐代的娄师德是一个为人处世深沉而有度量的人,他的弟弟就任代州刺史,上任前夕,他对弟弟说:“我担任宰相辅佐皇上,你又成为一州刺史,咱们从皇上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恩宠,很多人都会妒嫉的,对此,你有什么处理方法吗?”娄师德的弟弟跪下说:“今后,就算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自己擦掉罢了,一定不会让兄长您为我担忧的。”娄师德严肃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别人之所以朝你脸上吐口水,是因为有怨恨,这个时候倘若你把唾沫擦去,则恰恰违反了对方的意愿,如此一来,对方的怨恨不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因此,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千万不要去擦掉它,而是应当笑着接受它,并让它自己干。”

娄师德的这番话在我们看来不免有些窝囊,然而,事实上,这正是他为人处世宽宏大量的表现。

值得人敬佩的是,娄师德不仅教育别人要宽以待人,更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当有人触犯他时,他也是采取宽宏退让的态度,进行自我检讨,而无发怒的神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出门。因为娄师德身体肥胖,所以走路速度比较慢,李昭德嫌娄师德走得太慢,就很生气地说:“哎,我被耕田的汉子给耽搁了。”娄师德听后,毫无生气之意,反而笑着对李昭德说:“要是我不做耕田的汉子,那让谁去做呢?”

对于不利于自己的话,有人会以牙还牙,试图为自己挽回脸面和名誉,就算为此大动干戈、大伤和气也在所不惜;也有人却会对别人对自己的不恭一笑置之,稍微退让,主动寻找自身的不足,勇于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解嘲,从而使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化解在笑声中。娄师德就属于后者,当急性子的李昭德气急败坏地说他是“耕田的汉子”时,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以自嘲来应对李昭德的不满。一句“要是我不做耕田的汉子,那让谁去做呢?”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而且还缓和了当时的气氛,使二人关系更加融洽。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和”的精神,表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要大家和睦相处,通过沟通化解矛盾,而不是把怒气和怨气转化为对他人的打击报复。人生不如意事太多,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抛却心中的不满之“气”,心胸就会开阔,矛盾就会降低,冲突就会减少,那么我们的工作、交际、生活等各方面的局面都会有很大改观。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能把他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常常忽略自己的过错。这样的话,指责对方的过错只能恶化彼此的关系,忽视自身的缺点就会纵容自己一意孤行。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一定要掌握“修身”的技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自省、自责,时时事事都应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宽容是修养

人无完人,有再多优点的人也会有缺点、也会犯错误。这时,谁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宽容。那么,请先宽容他人。

南京多宝寺内弥勒佛旁的一副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宽容别人的无理,宽容别人的傲慢,宽容别人的自私,宽容别人的浅薄。

公元前279年,赵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被拜为上卿,位于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于是很不服气,并且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就常常称病不上朝,目的就是不想跟廉颇争位。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远远地避开。门客看了很生气,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回答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不成?我考虑的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入侵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会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就是因为我们的内部不能不团结,否则就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不久,这话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感觉很惭愧,便袒胸露背,登门负荆请罪。廉颇说:“我为人低贱,志量狭浅,得罪了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而且成了生死之交。

古人说:“自谦人们就越服从,自夸人们就越怀疑。我恭敬就可以消除人的怒气,我贪婪就可以启发人们的争端,这都在于我的为人而已。”

所以说,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懂得了宽容,你就会明白生活中比才智更难能可贵的是人格,比才智的神奇更能触动人心的是人格的魅力,比人格的魅力更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是宽容的力量。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自知自己无知是大智

世界上任何一种技艺都是学无止境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身。

刘伯温曾经说过:“视而不见的人喜欢说自己的长处,听而不闻的人喜欢讲别人的短处。喜欢说自己长处的人,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喜欢讲别人短处的人,则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就会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就是瞎子了。所以说一个人若是没有自知之明而一味地狂妄自大是绝对没有什么好处的。”

王积薪是唐代翰林棋院的待诏,在当时也算是很有名气的一个棋手了。当他把下棋的技艺学成之后,便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有一次,他到京城游玩,晚上在一家旅店投宿。熄灯之后,他听到店主老妇人招呼隔墙的媳妇道:“今天晚上的景致这么好,无以消遣时间,咱们来下一局棋吧。”

媳妇应声道:“好啊!”

于是,她们便开始下起了盲棋。

只听老妇人说:“我在第×道下子。”媳妇说:“我在第×道下子。”就这样每人说了几十道。

最后老妇人说:“你输了。”媳妇说:“这局棋输给你了。”王积薪暗暗记着她们下子的步骤,次日自己依照次序,重新将那盘棋的局势摆了出来,她们下子用意之深,布局之巧妙,令王积薪惊叹不已。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艺无止境,从此以后,再也不认为自己天下无敌手了。

我们所说的成功人士,大都是在某个领域内有所专长、取得某些成就的人。但是,我们能不能像王积薪那样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呢?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孔子被冠以“大学问家”、“大教育家”的称号,可谓知识渊博。但他却未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而放弃“勤学善问”。对于学生,他要求他们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对于自己,他从不满足,总是虚心向别人求教。他用“三人行必有我师”来勉励自己,同时也勉励学生要虚心向别人求教,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到齐国去,中途遇到两个小孩在激烈地争论问题,他们互不相让,以致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当这两个小孩看到有一个人向他们走来,并且得知此人便是世人皆知的孔老夫子时,其中一个赶忙上前对孔子说:“我俩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我觉得是早上近,正午远,因为早上的时候太阳又圆又大,而到了中午就变得像个小圆盘了。但是他说是早上远,正午近,因为早上太阳一点都不热,而到了正午就热得像开水一样烫人。”说完,两个小孩一齐看着孔子,等待着孔子的裁决。孔子思考了半天,感觉这两个孩子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就老老实实地对眼前这两个小孩说:“你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清楚。”两个小孩不解地拍手又跳又笑,并且说道:“人人都说你是个大学问家,原来你也有弄不明白的问题。”

孔子虽然渊学,可他也没有自恃自己有学问,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即使是在孩子面前,都不去乱讲。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极好的警示。实际上,现实中不懂装懂、假充内行的大有人在。这种人什么事情都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瞎干,结果只会弄出乱子来。

凡事切忌不懂装懂。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主动求教于别人。孔子尚且能够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架子的呢?世上没有万事通,要想让自己不断地充实起来,就要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切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们经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有那些自知、自强,懂得如何超越自己的人才会一直奋发向上,最终取得成功。自知的人,永远都不会被功名利禄的贪念所控制。还有人曾经说过:“越是不爱听别人赞美自己的人,就越清楚自己的成功是多么微不足道。”人要是有了一丁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话,那么这点成绩也会很快消失不见的。

胸怀远大志向的人,往往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对于学习也始终抱有一种勤学苦练的诚恳态度。而那些对什么都一知半解,“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咣当”的人,迟早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明,是心灵之明。想获得真知灼见吗?那么,你就必须遵循求学之道。只有做一个自知的人,才能真正有所觉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

人们学以致用,不要用书本中的知识来替代自己的思考。只有去积极地思考,才能触摸到知识的灵魂,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成为生存的精彩。

清朝方飞鸿的《广谈助》中记载了一则这样的笑话:

有一个人死了岳父,下葬时需要一篇祭文,这个人就去找村子里的私塾先生给写一篇。结果这个先生从文选中认认真真地抄了一篇,却没注意抄的这篇是祭奠岳母的文章。

葬礼上,这个人念着念着,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于是只好不念了。葬礼结束后,这个人跑去责问私塾先生。先生却振振有词道:“文选中的祭文都是刊定的,怎么也不可能错啊,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吧。”

该私塾先生一切以书本为准,他照抄照搬,完全不顾客观现实,最终闹出了大笑话。

无独有偶,《笑林广记》中也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穷困潦倒的楚国人。有一天,他在读《淮南子》一书时发现上面写着:“倘若能够找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隐藏自己的树叶,就可以隐身。”他就信以为真了,于是就找到一棵树,仔细查看那棵树上的叶子,不久,果真发现有一只螳螂隐蔽在一片叶子后面等待机会捕蝉。他很高兴,便摘下这片叶子准备拿回去试验。由于太兴奋了,一不小心就把手里的这片树叶掉到了地上,同那些落叶混在一起。实在分不出来自己掉落的是哪片叶子,无奈之余他把所有的叶子都拿回了家。

到家后,他拿起一片叶子遮着自己,然后问老婆:“你还看得见我吗?”老婆说:“看得见。”于是,他就换一片叶子再问。开始的时候,他的老婆一直说“看得见”,结果这个人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问下去,问了大半天还没有停止的意思,他老婆终于不耐烦了,就说:“这回看不见了。”楚人听后,什么都没说,不过心里却美滋滋的。

他拿着这片树叶来到街上,当着商贩的面,就去拿人家卖的东西,结果当场被抓住了,一群人把他绑送到县衙。县官开始审问,楚人便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县官听完,大笑不止,认为他是个书呆子,也就把他无罪释放了。

书本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必须到实践中去验证,惟有客观实际才是最根本的。古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像楚国人这样的教条主义,只是闹出了笑话,而严重的教条主义则可能祸国殃民。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有用的经验和知识,打造我们的生存能力。

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才能受益匪浅。

——卢梭

俭以养德

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崇尚节俭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中国素有“俭以养德”的古训和传统,因此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俭朴的故事,上至皇帝,下到平民都包括在内。

汉初的汉文帝在生活中十分节俭,这对于中国古代的皇帝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在位一共23年,这期间,宫殿、园林、马匹、服饰、车驾等这类东西,什么都没有添置。但是,凡是对老百姓不利的事情,他都一律予以废止,从而为民众提供一些便利。文帝曾经想要建造一座高台,把工匠召来之后,经过计算才发现光是造价就需要上百斤的黄金,于是他便决定放弃这个计划。文帝平日里穿的都是质地粗糙的丝织衣服,一件袍子一直穿了一二十年,补了又补。就连他最宠幸的慎夫人,也不允许她穿长至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也是没有彩色花纹的,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俭朴,给天下人做出一个好榜样。文帝还下令,为他建造陵墓霸陵时,要全部使用瓦器,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金属物来修饰,不建高大的坟墓;必须要节俭,千万不能给百姓带来任何烦扰。文帝还解散了归卫将军管辖的专门保护自己的军队。至于马匹,也只留下日常需要用的,剩下的全部交给驿站去使用。

我们都知道宋代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其中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人们却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