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20020600000007

第7章 作茧自缚(6)

很多人认为率性而为是一种美德,只有天真而纯洁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一点奉为“个性”,但是我们需要在社会上生存,有棱有角势必磕磕碰碰,学点圆滑和世故才能一路畅通。想想你身边那些落魄的人、自我毁灭的人,他们是不是大多数都具有率性而为的性格?有些时候,率性而为没有什么好处。

艾文斯其实是个很正直的人,没有什么心计,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简单地说,他说话做事都是率性而为。

“我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要是一个人老是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那不是太辛苦了吗?”家人和朋友劝说他的时候,他总是这样理直气壮地回答。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也不管对方是谁,不管当时是什么场合,只要他的脾气上来了,他就会不加克制地说出内心的想法,甚至勃然大怒,有时弄得别人非常尴尬。知道他脾气的人也就不和他计较,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不喜欢他,因为他们几乎都因为艾文斯的某句话或者某个行为而遭遇尴尬,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不会有害人之心。

然而,他却害了自己。因为有一天他和上司大吵了一架。他当着众多同事的面大吼大叫,最后抓起公文包,指着上司的鼻子,大声说:“你厉害!我就是不吃这一套,我不干总可以了吧!”

可是第二天他仍然要面对上司,因为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从此以后他一直做着无关紧要的工作,而别的同事都纷纷提升或者加薪了。

这就是艾文斯率性而为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和他想的一样,都不想看别人的脸色而生活。人生在世,如果说话做事都能率性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甚至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

天底下苛刻的老板很多,挑剔的客户也不少,你不可能在决定着你前途命运的“主子”面前耀武扬威,你要能说:“老子不吃你这一套,老子不干了!”不管是你“炒”他,还是他“炒”你,你失去的都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你也不可能在至高无上的“上帝”面前颐指气使,那意味着你放弃了他送给你的财富,而他们对于你的放弃根本就不会在乎。

还有一种率性而为的表现,他们只顾自己说到兴头上,而忽略身边人的感受和反应,很有可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而中伤了别人;也有可能你的不“善解人意”引起了别人的反感……

我们现在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或者家人生活得更好。我们需要为各个环节扫除障碍,人际关系难免要应付,求人也是必然的。俗话说“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若坚持率性而为,放纵情绪,你得到了发泄的一时快感,却失去了影响一生的机会,而且还留给别人脾气暴躁的不良印象。时间长了,还会有谁喜欢和你合作?愿意支持你?甘愿给你发展的机会?

率性而为的行为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数不清的障碍,这些障碍除了会阻碍个人事业的发展,使你时时处处都在为各种不顺心的事情打转外,也很难交到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因为,你所谓真实的率性的行为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种自私,一种不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典型。

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

——莎士比亚

还在懊悔中挣扎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做错过一件事。

很多愚蠢的可以避免的错误,往往让人们懊悔不已,尤其是一些看似能够改变我们人生的重大问题上。我们由于自己的判断失误而犯了重大的错误,然后开始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和决定,而且往往这种懊悔的情绪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思考,犯错误的那一幕时时都会跳出来扰乱我们的情绪,它让人们变得不开心。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在各种各样的懊悔中度过,他们亲手毁掉了自己本应幸福的一生。

有一位成功的精神病学家,执业多年,在精神病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将要退休时,发现在帮助自己改变生活方面最有用的老师,是他所谓的“四个小字”。头两个字是“要是”。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都花在缅怀既往上,后悔当初该做而没有做的事,‘要是我在那次面试前准备得好一点……’或者‘要是我当初进了会计班……’”

在懊悔的海洋里打滚是严重的精神消耗。矫正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你的词典里抹掉“要是”二字,改用“下次”二字即可。当你开始感到懊悔时应该对自己说:“下次如有机会我应该……”

人的一生当中,最浪费时间的莫过于懊悔。懊悔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它可以将人的积极上进的好心态彻底摧毁,让人变得萎靡不振。所以,千万不要老是惦念已往的过错,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因你的后悔而有丝毫的改变。当你又在后悔既往时记得对自己说:“下次我不会再做错。”这样做能使你摒除懊悔,把时间和心思用于现在和将来。

为什么要浪费眼泪呢?当然,犯了过错和疏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谁没有犯过错?就连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

何况,即使动用所有的人马,也不能再把过去的错误和损失挽回。就算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头把它纠正过来——可是却有很多的人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说得更确切一点,我们可以想办法改变刚刚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唯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产生价值的方法,就是从错误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

如果你能读尽各个时代伟大学者所写的有关忧虑的书,你也不会看到比“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有用的“老生常谈”了。

有一个学生经常为很多事情发愁。他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交完考试卷以后,常常会半夜里睡不着,害怕没有考及格。他总是想那些做过的事,希望当初没有这样做;总是回想那些说过的话,后悔当初没有将话说得更好。

他的老师看到了这一切,想要帮他从懊悔中解脱出来。一天早上,老师召集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坐了下来,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这堂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

过了一会儿,这位老师突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正当学生们错愕之际,老师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边,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能一辈子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点思想,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所以,一定要记住: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件事情上,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将事情做好,这不仅会让你的生活轻松得多,而且还为你的成功增添了动力。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毛姆

自我破坏

自我破坏的人习惯于否定自己的快乐或破坏自己好的感觉。

自我破坏类似于自暴自弃,这是一种自挫行为的体现,是一种想法、感觉和行动的累积,会对成功形成一种阻碍。人们因为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某种状态,而变得讨厌自己、害怕面对生活、将所有的事情往坏处想。下面是一些自我破坏的典型表现:

麦可是位房地产销售员。他是个很棒的销售员,但是,如果他知道自己有笔生意就要完成时,恐惧会令他僵化,他经常因此失去顾客。

瑞秋两年前丢了工作,她经常独自一个人在家,她已经养成拔头发的习惯,这件事变得很严重,她的头皮有些地方经常是光秃秃的。

克里斯多福曾三度遇见自己的梦中佳人,他喜欢和异性来往,而且他是一个很罗曼蒂克的人。可是,每次事情开始认真起来,他就逃走了。

史蒂芬妮是个很有天分的艺术家,别人曾经给过她许多机会,但是她常常把重要的电话号码弄丢,或是没有准时赴重要的约会。她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改,可是却一再做些事破坏自己的进步。

这四个人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他们全都会自我破坏。不健康的情绪常常会吸引我们,而且我们很容易拒绝别人的帮助。有自我破坏行为的人常常会认为一个有爱心、懂得帮助的伴侣很“无聊”,反而可能会选择不可靠、不值得信赖的人。许多确认有自我破坏行为的人也表示,会有自己不受尊重或自己不够好的感觉。还有一些人对真实的事件会有罪恶感,经常不能准时完成重要的工作。

自我破坏有许多方式,包括否定自己,或放弃基本的需求,如睡眠、适当的营养或运动;也有可能是为了赚钱或取悦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一种常见的自我破坏行为方式,就是对自己进行言语上的羞辱。

让一些具有自我破坏意识的人写下自己常说的自我破坏的对话,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内容:“你就不能把事情做好吗?”“你做不到。”“为什么我那么笨、那么蠢、那么糟糕?”“我不够聪明。”“你永远都不会改变。你凭什么让你认为你会变得不一样?”“你在欺骗自己。你是个傻瓜。”

他们对自己自我破坏行为的想法是:“我本来就是个有缺陷的人。”“没有人会对我说的话有兴趣。”“我没有好到让别人喜欢我。”“我的人生中不配有个大方、可爱的伴侣。”他们觉得虽然这些想法对别人说是很残酷的事,但是用在自己身上却是再真实不过了。

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好”,便会以不好的方式对待自己。有些自我破坏的方式很明显,像是毫无节制的饮食、自惩式的暴力、抽烟、酗酒或其他的瘾。有些自我破坏的方式则不那么明显,或许你曾企图放纵自己大肆采购,或毫无节制地吃某种食物,惟有到发现自己超重或负债时,才会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这些放纵有时候是为了掩饰自我破坏。

自我破坏行为的方式相当多。我们会想到许多方式来逃避改变,让自己停留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即使改变是为了要更好,而且我们也想改变,真的改变就可能造成有压力的反应。想想看你自我破坏的行为有多少年了?多少年来你都告诉自己,我很蠢、很笨、很懒,或许你已经听过“你绝对成不了大器”这样的说法,而且还不断增强这句话的气势。这些信息让人很痛苦,我们愈是不断重复对自己说这些话,对这些话就愈是深信不疑。我们习惯了这些信息,接受这些信息,就会把它们当做事实。

我们的心是一栋住有长期房客的旧房子,由同一个房东管理了许多年。当我们决定要改变时,就像新房东通知每个人,改变的时间到了,新的改变是提高租金。可能大部分的房客会抗议这个改变,并表示他们希望维持原状。有时候我们的“房客”很坚持,而且很固执,我们会屈服于他们,但我们可以学习同拒绝改变的“房客”协调。许多自我破坏行为的方式都包括潜藏的恐惧、焦虑或是过分挑剔,这些个性特质都可以用自信的自我谈话、目标设定和持续一致、正确的行为来修正。

我们可以学习相信自己有能力、很能干、很好。当这一点成为事实时,自我破坏的行为就会减少。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富兰克林

压力不是动力

人们往往把压力等同于动力,可是不管从科学还是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这一公式都不成立。

大多数情况下,压力不仅不能转化为动力,而且还会阻碍动力的发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生活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之中,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意识到,过重的压力已经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在往自己的肩上增加砝码,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我们希望获得认可和成功。

我们花了几年的时间让父母、老师、朋友、老板和同事快乐,这么做的同时,我们逐渐和真实的自我脱节。我们用真实的自我去换取“安全”和“社会可接受”的典范。许多人害怕冒可能要付出太高的成本之险,以为会承担不起。我们害怕改变,害怕动摇了我们工作的安全性,害怕任何人生气。除非你的梦想是社会可以接受,而且在财务方面有利可图,否则我们很少听见像“跟着你的梦想走”这类的事,虽然金钱常常是事业计划的中心,而且别人会告诉我们,金钱可以让我们快乐。我们常常因为要去追逐那些用金钱换算成的成功,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人们会从各种渠道感受到压力。电视、杂志、电影和歌曲,全都教我们一些与成功相关的事,而且通常都和购买产品有关。我们时刻都接受社会的要求,要达到少数人才能达到的高标准。这些广告最后都会说:“我现在不够好。为了要成为大家可以接受的人,我必须要改变。”

其实我们都对成功存在一个误区,我们不了解自己对成功的真正看法。你或许会发现自己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在我们的文化里,经常会把成功和金钱、奖励及成就划上等号。而要得到这些所谓的成功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可是最终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成功人士只能是一小部分,我们为了成为众人眼中的那一小部分,而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